羊肉纖維細膩、營養豐富,并具有特殊風味,在北部和西北部地區,是肉類和蛋白質的主要來源,廣受歡迎。為了滿足消費者選購友善、食用健康、安全的需求,根據實踐總結的一套醬羊肉生産改進工藝,供大家參考和參考。

過程
選擇原料→稱重和切割→腌制→滾→預煮→鹽水煮熟→冷卻→泵送包裝→滅菌→成品
原料
羊肉 3kg
季節
骨湯5公斤,精制鹽75克,八角10克,肉桂10小姜5克,沙粒8小肉5克,茴香5克,丁香5克,丁香5克,酒5克,洋蔥50克,姜50,幹醬,單甯油3:1,亞硝酸鈉0.10克/公斤,紅20克
主要操作要點
1 選擇食材
羊後腿肉最好,需要一大塊肉厚,
2 切工
洗淨羊骨後,切成250塊肉。易于品嘗;
3 腌制
在原料中加入硝基水、鹽、胡椒、洋蔥、生姜,根據季節的不同調整硝基用量和腌制時間。酸洗溫度20度,腌制時間24h,攪拌時間10分鐘,腌制效果最佳;
4 滾動和揉捏
羊肉揉捏時間不少于1h,可增加其嫩度;
5 預煮
将羊肉放入沸水中進行短時間的預煮,可以減少營養物質的流失,提高産量,同時去除表面泡沫和浮油,也可以加入到酒中去除異味;
6 賽季
鹵化過程中的調味是關鍵。在傳統飲食的基礎上,幹黃醬與醬油的比例為3:1,總量為0.06%;
7 鹵素煮熟
将羊肉放入沸騰的鹽水湯中,煮15分鐘以去除氣味,然後加入香料袋和舊蒸汽,用小炖煮2小時。烹饪後,将一塊魚層出,保持肉塊完好無損,用生湯鍋洗掉配件上的肉。
表3顯示,在蚊火上煮熟時,溫度保持左右85度,煮120分鐘,煮熟的羊肉品質最好。
8 泵送包
每袋配給250克,并在袋中加入少量醬汁,吸塵并密封。
産品标準
(1)感官品質:羊肉醬色澤紅,油色鮮豔,切掉同色,肉質柔軟可口,不油膩,醬汁風味突出,味長,無異味。
(2)理化名額:亞硝酸鈉殘渣<0.15毫克/千克,符合國家食品添加劑标準。
健康名額:緻病菌可能無法檢測到,符合食品衛生名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