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兒科第一人公布4條育兒經,花錢也買不到,分享出去寶媽謝你一生

分享:文小叔說

此文有些長,全是幹貨,一定要看完。

兒科第一人是宋朝名醫錢乙。

他寫了一部兒科醫典《小兒藥證直訣》,這是大陸曆史上第一部系統而完整的兒科醫典,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兒科第一人公布4條育兒經,花錢也買不到,分享出去寶媽謝你一生

小兒因為不會說話,看病比較麻煩,很多大夫不願意在兒科領域鑽研,隻有錢乙知難而上,填補了曆史空白。今天把錢乙冷落千年的育兒經分享出來,有一個終極的願望,那就是希望祖國的花朵茁壯成長。也希望全國的寶媽們仔細看,用心看,以後遇到問題再也不用問啦。

新生兒:媽媽,你一定要好好坐月子哦

提醒,坐月子時一定不要做兩件事:吃生冷寒涼;吹空凋。

很多寶媽的月子病都是因為做這兩件事而導緻的,尤其是吹空調,讓虛賊邪風進入了身體,導緻全身骨節酸痛,苦不堪言。注意保暖,關鍵部位如脖子、肩膀、腰、膝蓋一定不要裸露。

産後怎麼補?溫補為主。産前宜涼,産後宜溫。

注意,溫補不是大補猛補峻補,天天人參燕窩,天天雞鴨魚肉,溫補是溫和地補充氣血。産後因為一次性失血過多,身體氣血處于極度虛弱的時候,脾胃也是相對虛弱的時候,脾胃的恢複也需要一個過程,是以這個時候進補一定要循序漸進。

建議一定要喝小米粥粥油,小米是五谷之王,粥油又是小米粥的精華,大補氣血,補而不燥。可以放點紅棗放點山藥。

也可以喝雞湯,用黃芪當歸炖烏雞湯,但一定不要油膩,喝雞湯的時候把上面那層油去掉。

總之,坐月子進補要以脾胃能夠運化為前提。

現在來說寶寶,寶寶降臨後要給他洗澡,古人給寶寶洗澡很有講究的,會用柳枝、桃枝、桑枝煮出來的水給寶寶洗澡。

這樣洗澡有什麼好處呢?因為這些枝條都是春天的象征,也寓意着新生命的開始,枝條都有生發之性,能夠把寶寶身體裡面的胎毒帶出來,這樣寶寶以後就不會得濕疹。

如果寶寶以後得濕疹,又不好吃藥,也可以用忍冬藤,也就是金銀花的藤煮水給寶寶洗澡。

寶寶出生後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胎黃,這是從娘胎裡帶來的,不用驚慌,一般一周左右就會消失。

如果不消失甚至嚴重了怎麼辦?那就要當疾病處理了。

中醫有一個方子專門用來治療黃疸的,叫茵陳蒿湯。

茵陳、炒栀子、黃柏、白茅根、郁金

這個方子主要是治療濕熱導緻的陽黃的。出生嬰兒的黃疸基本上都是濕熱内蘊導緻的。

1歲以内寶寶:媽媽,請用你的奶水喂養我

一歲以内的寶寶有着天然的免疫力,這是與生俱來的,是以這個階段疾病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有三件事。

第一件事,用牛奶喂養還是母乳喂養?

不要糾結,如果不是實在逼不得已,建議用母乳喂養。為什麼?因為寶寶是父精母血的結晶,長期待在母親的子宮裡,早已習慣了母親的一切,寶寶最能接受,脾胃也最能運化的就是母乳。

母乳喂養是寶寶脫離母體,來到這個陌生的世界的一種過渡,這種過渡是必須的。

這就好比,你長期呆在北方,冷不丁去了海南,就會出現水土不服的問題。

寶寶也是一樣,如果這時候就用牛奶,就會引發寶寶身體和心理雙重的不适。隻不過寶寶不會說而已。而且牛奶是很陰寒的東西,寶寶的脾胃很難運化。

第二件事情,1歲以内的寶寶會出現一種特有的生理變化,叫變蒸。

所謂變蒸,就是寶寶生下來後32天就會發生一次變化,這種變化很明顯,每一次變化都是一次成長,都會給媽媽帶來驚喜。每個寶寶都會經曆十個變蒸。寶媽們一定要記住寶寶變蒸的日子。

寶寶變蒸時有可能會發燒,是低燒,這時候寶媽們千萬别慌張,更不要馬上就帶去醫院打點滴,寶寶沒病,這是變蒸出現的正常的生理反應。

如何辨識是病了還是變蒸導緻的發燒呢?

如果寶寶的精神狀态很好,耳朵是涼的,尾巴骨也是涼的,能吃能喝,那就啥事沒有。

變蒸後,你突然發現寶寶會打滾了,會坐了,長牙了。

第三件事情,寶寶六七個月後就要增加輔食了,第一口輔食最應該添加什麼呢?

建議是五谷。

米糊、面糊都可以,最好是小米粥粥油,這是最養人的,也是寶寶最能消化的。第一口輔食千萬不要給各種肉食雞蛋牛奶之類的。

人生的第一次很關鍵,寶寶的第一口輔食很關鍵,這決定了他以後是否會挑食。

如果第一口給的是肉,他就記住了肉的味道,以後給他五谷蔬菜都不會吃。寶寶一旦挑食就不好喂養了,會導緻脾虛,不長個不長肉。

不要擔心不吃肉沒有營養,這是杞人憂天,五谷才是養人根本。好好吃飯的寶寶比天天吃肉不吃飯的寶寶身體好太多。

兒科第一人公布4條育兒經,花錢也買不到,分享出去寶媽謝你一生

1歲到3歲寶寶:媽媽,請保護好我的脾胃

寶寶的病不外乎兩大類:一是外感六淫,說通俗一點就是感冒;二是内傷飲食。

内傷飲食是重點,内傷飲食很容易引發外感。

内傷飲食最主要就是積食,因為小孩子的脾胃特别弱,一不小心就會積食,是以這個階段學會調理寶寶的積食是寶媽艱巨而光榮的任務。

首先喂養一定要得當。

現在的寶寶有好幾個大人喂養,爸爸媽媽外公外婆爺爺奶奶,你一口我一口,很容易過度喂養。

建議少吃多餐,一天吃五頓飯,每次六七分飽。寶寶不吃飯的時候,一定不能強灌硬塞,也不要拿着棍子吓唬寶寶,寶寶吃不下是有原因的,這種簡單粗暴的喂養後果非常嚴重。

可以想象一下,當你不想吃飯的時候别人逼着你吃你好受嗎?既然你不好受,為什麼卻要寶寶承受這份難受呢?還以愛的名義?欺負寶寶不會說話嗎?這種被逼迫吃下去的飯叫壓氣飯,吃了也不消化,還傷脾胃。

這個階段寶媽一定要學會檢視寶寶的大便和舌苔,如果大便幹硬、黏膩、臭氣熏天,舌苔黃膩、還有口臭,肚子鼓鼓的,說明有積食了。

這個時候怎麼辦?

可以用保和丸或者王氏保赤丸。如果好幾天不大便了,就用肥兒丸。

如果寶寶有積食不馬上處理,就會出現晚上睡覺不安分的情況,比如哭鬧、翻來覆去、蹬被子、盜汗等。

這個時候可以用點竹葉、燈芯草煮水給寶寶喝。讓寶寶的心火降下來。不過這都是治标,治本還得把寶寶的積食調理好。

積食還會導緻腹瀉,沒有消化的食物當然要拉出來啊,是以寶媽不要見了寶寶腹瀉馬上就吃抗生素止瀉,這是與身體自救在對抗。

腹瀉又有兩種,一種是急性的,大便如水一樣,一天好幾次,可以用藿香正氣液,不想吃藥的也可以用藿香正氣丸貼肚臍。這時候就要喝小米粥粥油,這個粥油既可以調理便秘又可以調理腹瀉。

還有一種是脾虛導緻的慢性腹瀉,就是大便不成形,便溏,可以用參苓白術散。

如果繼續耽誤,不處理積食,長期以往,寶寶就會得一種叫做小兒疳積的病,這是積食達到一定程度才會出現的病。

小兒疳積很明顯的一個特征就是頭大、四肢瘦小,還有就是胃口很差,吃什麼都沒有興趣。這是積食大傷脾胃的結果。以前還喜歡吃,現在連吃都提不起興趣了。這個時候不僅要消食導滞,還要健脾開胃,用小兒健脾丸最好。

寶寶積食如果得不到有效處理,很容易引發感冒。

為什麼呢?因為身體有積聚就會化熱,這是身體漚出來的熱,這時候寶寶的身體裡面就是一種濕熱的格局,這種濕熱會導緻毛孔張開,毛孔一開就等于開了鬼門,虛賊邪風就會趁機而入。

這個時候就會出現既有外感又有積食的雙重困境,怎麼辦?

兩種方法,一種是買保和丸加小柴胡顆粒,一種就是買小兒至寶丸。

建議用第一種更妥當一些,因為寶寶感冒很容易發熱,小柴胡顆粒又可以解決小兒肝常有餘、脾常不足的問題。

如果發燒了怎麼辦?可以用陳皮、竹茹、蠶沙煮水退燒。

這三個藥退燒神速,很多人試過了,基本一天就見效。

這三味藥材一定要時刻準備着。燒退了後,就要補充正氣,養好脾胃,用懷山藥水善後,再喝小米粥。

記住,感冒剛好一定不能吃補品,不能吃肥甘厚味,要等三天,不然會再次引發感冒。

寶寶在感冒的時候通常會引發扁桃體發炎,這是感冒的一個症狀,不用擔心,感冒好了自然就會消失。

不要去給孩子打點滴吃抗生素,不然會導緻長期的扁桃體發炎。可以用魚腥草煮水喝,這是天然抗生素。

這個階段寶寶還會經常出現流口水流鼻涕的症狀,不用擔心,這是寶寶脾胃虛弱的緣故,用懷山藥煮水就可以了,把脾養好,脾好了肺就好,培土生金。

兒科第一人公布4條育兒經,花錢也買不到,分享出去寶媽謝你一生

3歲到7歲寶寶:寶寶有小情緒了,請好好安撫我

1歲到3歲的寶寶身體已經打好了基礎,3歲到7歲就要注重寶寶的心理變化了,按照中醫的說法就是,要調情志了。

因為寶寶已經知道歡喜、憤怒、憂愁、思念、悲傷、恐懼、驚吓。如果此時不好好調理寶寶的情志,寶寶會有小情緒,會發脾氣的。如果不加以引導,放之任之,小情緒就會演變成肝氣不舒。

看看寶寶的舌頭是不是尖尖的,如果伸出來是尖尖的,說明已經肝氣不舒了。如果寶寶生下來就舌頭尖尖的,說明媽媽在懷孕的時候就肝氣不舒。

肝氣不舒的寶寶有兩個極端的表現:一個就是脾氣很暴躁,鬧騰,一言不合就哭鬧、大吼大叫,經常與大人頂嘴,你不讓他做什麼他偏要做什麼,有時候還會虐待小動物,咬陌生人;另外一個就是特别乖,特别安靜,特别聽話,特别内向,你說東他絕不敢往西,整天悶悶不樂郁郁寡歡。

如果出現這兩種情況,可以讓孩子吃一段時間的小柴胡顆粒。

調理孩子的情志時,寶媽們一定要注意兩點,不要打罵孩子,不要壓抑孩子的天性,不要管得太嚴,要給孩子充分的自由成長空間,尤其不要在吃飯的時候數落孩子,這個通病很多家長都有,一定要改改。

另外,家長要以身作則,如果家長脾氣不好,孩子脾氣也會不好,一個充滿暴力争吵的家庭會直接導緻孩子的肝氣不舒,一個充滿陽光、喜悅、愛的家庭,孩子怎麼可能會肝氣不舒呢?

這個階段還有一件大事,就是要引導孩子讀書識字了。注意一定不要讓寶寶過早接觸電視、手機,要先看圖文書,看圖識字,訓練孩子的思維。

三歲的孩子很多家長迫不及待就送去了幼稚園,在當今這個時代,已成普遍現象。不過要是我,是不會這麼早就送幼稚園的。

孩子最主要的任務是什麼?絕對不是學習,是長身體,隻有身體基礎好了,以後幹什麼才能順利。學習隻是第二步。

很多家長弄反了,拼命讓孩子學習這,學習那,各種興趣班,鋼琴、美術、英語、作文、圍棋等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真可謂良苦用心。

但是,我要說,要不得。孩子還是一棵小樹苗,經不起這麼多的包袱,這麼小的孩子就擔心起孩子的将來是否有出息,有點操之過急了。

孩子真正的興趣不是家長報興趣班報出來的,而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慢慢養成的,被父母的慧眼發掘出來的。

現在逼迫孩子瘋狂學習,等他長大了,有了自由了,會瘋狂玩樂,把小時候欠下來的歡樂變本加厲找回來。

這個階段還有一個任務,就是切記不要給孩子垃圾食品吃,不要讓孩子接觸薯片、果凍、辣條這樣的垃圾食品,這些食品都有激素,讓人上瘾。

還有不要把各種冷飲像可樂、各種乳酸飲料啊當水喝,最好不要喝。

有寶媽會說,别家的孩子都吃都喝,我不讓吃不讓喝是不是太狠心了?你現在不狠心,以後就會讓你心碎。

因為這些垃圾食品會讓孩子百病叢生,現在狠心,以後順心放心。等孩子長大了,有了認知了,讓他自己去決定要不要嘗試這些垃圾食品,因為那時候他有自控力了。

好啦,到了8歲,寶媽們終于可以舒一口氣了,孩子最重要的一個成長階段已經順利完成,這個時候,請好好感謝一下自己:感謝這麼優秀的自己培養出了這麼優秀的孩子。

替全國的寶寶對全國的媽媽說一聲:媽媽,你辛苦了。

正是你的汗水、淚水以及智慧才成就了身體和心靈都這麼健康的我!你的愛我一定會銘記于心,我一定會好好愛自己,同時将這份愛升華對他人、社會的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