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超深水海域勘測工作進入最後階段現場情況如何?一起近距離探訪→

作者:星星飛翔

今年國慶節期間,大陸的深海勘探技術人員對大陸3000米深的海底地質情況正在進行一次全方位的勘探。這是大陸迄今為止第一次使用完全自主研制的深海勘測裝置進行的一次勘探任務。目前,勘測已經進入尾聲階段。

超深水海域勘測工作進入最後階段現場情況如何?一起近距離探訪→

總台央視記者 王世玉:在“海洋石油720”船的二層甲闆的位置。相比較于之前的直播,這層甲闆上顯得擁擠了很多。這層放的是“海經”系統的另外一套重要裝備,就是向水下發射地震波的裝備所在的位置,下面挂着的就是高壓氣槍。

超深水海域勘測工作進入最後階段現場情況如何?一起近距離探訪→

總台央視記者 王世玉:從業人員正在準備将高壓氣槍釋放入水中。正常這裡會有六排發射裝置,現在有四排其實已經在水裡了。再有10分鐘左右,這兩排也會全部放下去開始工作,到時候,這裡就屬于高壓區域,不能有人員停留了。是以我們也是趁着這個間隙,才能夠來到這裡進行近距離探訪。

超深水海域勘測工作進入最後階段現場情況如何?一起近距離探訪→

總台央視記者 王世玉:高壓氣瓶每一次發射地震波信号都會釋放超過130個标準大氣壓的壓力,通過這一排懸挂着的氣槍發射到海底。

超深水海域勘測工作進入最後階段現場情況如何?一起近距離探訪→

總台央視記者 王世玉:我們在之前拍攝到了氣槍在海裡工作時的畫面,每一次信号發射後,都會形成氣泡。不過雖然這麼大的壓力,但是在船上聽到聲音其實很小,從業人員告訴我們這恰恰是在深水區作業的特點,因為現在水足夠深,聲音在向海底傳播的過程中已經被逐漸吸收了。

超深水海域勘測工作進入最後階段現場情況如何?一起近距離探訪→

總台央視記者 王世玉:正常情況下,這些氣槍每天會發射4000到6000次的地震波。雖然看上去都是“鐵疙瘩”,但其實它們的精準度非常高。一般情況下,會讓40~50支氣槍同時發射信号,這個同步率的內插補點,要控制在1毫秒之内,最高可以達到0.05毫秒。是以這些裝置才需要每隔一段時間就拉回到甲闆上進行檢修和維護,檢查它們的磨損情況,確定不會對探測産生影響。

超深水海域勘測工作進入最後階段現場情況如何?一起近距離探訪→

總台央視記者 王世玉:我還想特别給大家解釋一下,雖然我們發射的是地震波,但實際上跟真正意義上所說的地震差别很大,并不會引起任何海底地層結構的變化,僅僅是用作探測的能量大小。

超深水海域勘測工作進入最後階段現場情況如何?一起近距離探訪→

總台央視記者 王世玉:現在這排氣槍也已經放入水中了,也就意味着很快我旁邊的氣槍也會完成勘測前的準備工作,那麼就進入勘探的最後階段了。

(總台央視記者 王琰 張偉 張昊 張叢婧 張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