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起,蟹腳癢”,又到了吃蟹好時節!但關于蟹的一些傳言,是不是又讓你心有顧慮,不敢輕易嘗鮮。
螃蟹和柿子同吃會腹瀉?螃蟹和橙子同吃等于吃砒霜?有不法商家往螃蟹裡注膏僞造蟹黃或者注水增重?大閘蟹會用抗生素浸泡防病?……這些坊間傳言,想必大家都聽過說,究竟真相怎麼樣呢?
“科學辟謠”聯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日前特地發文科普了一番。@朋友們,來聽聽權威說法,可不要因為謠言而錯過美味哦↓↓↓
除了我們熟知的陽澄湖大閘蟹
中國還有不少地方産的大閘蟹也很美味
↓↓↓
當然,螃蟹雖“好吃”,但吃蟹的時候朋友們還是要注意一些禁忌,才能“吃好”哦!
專家提醒“五大禁忌要牢記”↓↓↓
不吃死蟹。
螃蟹死後,體内的細菌會迅速繁殖,導緻肉質腐敗,食用死螃蟹可能會引發嘔吐、腹瀉等腸胃問題,甚至引起食物中毒。是以,要確定食用的是新鮮螃蟹。
不吃生蟹。
生螃蟹未經煮熟,可能攜帶有細菌、病毒等緻病微生物。食用生螃蟹容易導緻寄生蟲感染和腸胃疾病,對身體健康造成威脅。是以,要確定将螃蟹煮熟煮透,徹底殺滅病菌和寄生蟲。
過敏不吃蟹。
部分人可能對螃蟹過敏,輕則出現皮疹、瘙癢等皮膚症狀,重則引起呼吸困難、休克等嚴重過敏反應。若已知自己對螃蟹過敏,應盡量避免食用。若出現過敏症狀,應立即就醫治療。
不吃過量蟹。
螃蟹雖然美味,但過量食用也可能會給身體帶來負擔。螃蟹中的高膽固醇含量容易導緻血脂異常,引發心血管疾病。同時,螃蟹性寒,過量食用容易導緻腸胃不适。建議适量食用,切勿貪多。
不吃變質蟹。
螃蟹在存放不當或儲存時間過長的情況下,容易出現變質。變質的螃蟹不僅口感不佳,還可能産生有害物質,如黃曲黴素等,對肝腎等器官造成損害。若發現螃蟹出現異味、變色等變質現象,切勿食用。
此外,專家還強調,大閘蟹的營養價值豐富,不僅低脂、低能量,而且高膽固醇、高優質蛋白和維生素,對于一般人群來說一餐食用不要超過2隻比較合适,最多不要超過3隻。對于兒童及老年人則需酌情減量,同時注意燒熟煮透以及潛在的食物過敏風險。建議吃蟹時應減少其他肉類、内髒、蛋類的攝入量,同時食用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全谷物、蔬菜、水果等),可以起到減少膽固醇吸收的作用。同時,專家還提醒,不少人喜歡一邊吃蟹一邊喝啤酒,這兩種含有高嘌呤的食物同時食用會産生過多的尿酸。而尿酸過多就會沉積在關節或者軟組織中,引發令人痛苦不堪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