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鮮為人知的是,民國時代也有四公子,他們叱咤風雲

作者:奇趣史學院

在閱讀此文章之前,感謝您點個“關注”,既能有很好的體驗,還能有不一樣的參與感,謝謝您的關注!

前言

中國之有"四公子",始于戰國時代:孟嘗君、平原君﹑信陵君、春申君。明末,桐城方以智、如臯冒辟疆、宜興陳定生、商丘侯方域,并稱四公子。清代又有四公子:譚嗣同、陳三立、吳保初、丁惠康。

張伯駒-民國四公子中的文藝通才

鮮為人知的是,民國時代也有四公子:叱咤風雲的張學良,袁世凱的次子袁寒雲,溥儀的堂兄溥侗清末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張鎮芳的哲嗣張伯駒。民國四公子各有千秋,張學良是關系國運的曆史偉人。袁寒雲工古文詩詞戲曲,晚年窮愁潦倒,成了末路王孫,抑郁以終。

鮮為人知的是,民國時代也有四公子,他們叱咤風雲

溥侗是具有多方面文學藝術才華的人,兼擅京、昆各個行當演唱和伴奏,通曉詞章音律,還是文物鑒賞家,解放初辭世。本文傳主張伯駒也于1982年作古。民國四公子碩果僅存的隻有健在台灣的張學良将軍了。

我所認識的民國四公子之一的張伯駒先生,字叢碧,河南項城人。他的父親出身進士,後任高官顯宦。伯駒生長于這樣的家庭,也從兩方面接受影響,一是家學淵源,打下古文學基礎;二是仕迩榮華富貴的誘惑,他曾投筆從戎想有所作為,後來看到父親官場失意,他又退出軍界,到他父親任董事長的鹽業銀行任常務理事。

從他的出身經曆來看,身處順境,坐擁巨資.很容易流于纨绔子弟的邪路。古往今來,凡是在逆境中依靠個人奮鬥取得事業上成就的固然可貴,而伯駒以其優異文化素質察賦,在順境中力求上進,終于跻身文學藝術家行列,更顯得難能可貴。

鮮為人知的是,民國時代也有四公子,他們叱咤風雲

他是文物收藏家、鑒賞家.詞人、詩人、書法家.戲曲家。50年代初,葉恭綽老介紹,我才認識伯駒先生,他瘦高個子,布衣布鞋,說話聲音有些沙啞。那時他已在北京定居,寓所在後海西河沿20号。面臨碧波蕩漾的北海,岸邊垂柳成行,十分幽靜。

進得門來,是一所花木扶疏的園子,在開闊的園子裡,有山石。在北京古老的建築群中,很少見到這樣大的園子,使人仿佛來到蘇州古老的園林人家。這是磚木結構的住宅,青磚青瓦、和門前園中的山石花木對照,更顯得古樸和諧。

室内陳設是簡樸的,我雖知道主人愛好琴棋書畫,這裡是書香人家,但是他藏而不露。談得興濃時,他打開櫃子、取出幾件古代名家書畫來,使人頓時眼睛一亮。他收藏的文物不僅品質高,而且豐厚,我開了眼界,也不禁驚奇。當主人談起收藏的經曆,才知道其中有些珍品凝聚着他無數心血。這本是私入搜求"雅玩”自娛的、當他迎來共和國太平盛世,就把稀世珍品獻給國家,來表達他對祖國的愛心。

鮮為人知的是,民國時代也有四公子,他們叱咤風雲

中國傳世最古老的書法,是西晉陸機的《平複貼》.最古老的畫是隋代展子虔的《遊春圖》它們都是他收藏的國寶。有些收藏家想搜求古文物,當作商品待價而沽。伯駒收藏的動機和這些收藏家卻有天淵之别,首先他想的是.藝術珍品不能任其散失或流落海外,否則将成為終生遺恨,對不起子孫後代。

就說《遊春圖》,他發現後,賣主要價很高,幾經磋商,議定價款黃金240兩。他急于得手,就把住房變賣,得價款220兩黃金,仍缺 20兩黃金向友人商借湊齊,把畫買下。南京國民政府行政院長張群,聽說伯駒買下《遊春圖》,親自趕到北平會見伯駒要求轉讓,願出四五百兩黃金作為畫款.伯駒表示不能割愛予以謝絕。

陸機手迹《平複貼》原由溥心畲收藏,“七七"事變第二年除夕前兩天,伯駒從天津回北平過春節,車上和傅沅叔(增湘)相遇。傅系清末翰林,曾任直隸提學使,民國初年任北京政府教育總長,和伯駒是忘年交。博告張,溥心畲老母新近病故,需歉料理後事,有意将《平複貼》脫手作喪葬費用。

鮮為人知的是,民國時代也有四公子,他們叱咤風雲

伯駒就請傅先生作中間人,經協商以32000元将《平複貼)買下。除夕之夜,伯駒與沅叔守歲,一道觀賞陸機傳世的書法真迹,歡度良宵。沅叔逝世,伯駒撰挽聯悼念亡友,上聯即記此事:“萬家爆竹夜,坐十二重屏華堂,猶憶同觀平複貼;十裡杏花天,逢兩三點雨寒食,不堪重.上倚雲亭。陸機書法名重時,遇害後,傳世手迹,僅剩下《平複貼》。

從隋唐到清末,一直珍藏在帝王家。辛亥革命後,這一稀世珍品流出清官,被溥心畲所得,如果不是售與伯駒珍藏,它将是什麼結局是很難說的。

大約10年前,伯駒先生撰文寄我,其中提到《平複貼》兩件事:“捎客白堅甫謂餘白,如願出讓日人,可得價30萬元。餘以為保護中國文物非為牟利,拒之。”又--事是寫他由北平逃難到陝西的經曆:“北京淪陷,餘蟄居4載,後偕室人潘素入秦,《平複貼)藏衣被中,亂離跋涉,未嘗去身。"文字簡明扼要,于平淡中流露出此老愛護祖國文化遺産的拳拳之心,令人肅然起敬。

參考文獻

張伯駒集 張伯駒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煙雲過眼 張伯駒 出版社: 中華書局

張伯駒筆記 靳飛 出版社: 文津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