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王者榮耀,或說中國電競的未來,還有無數次“第一”值得銘記

作者:競核
王者榮耀,或說中國電競的未來,還有無數次“第一”值得銘記

“直到拍痛手掌”

中原標準時間9月26日晚間,第19屆亞運會的首個電子競技項目正式落幕。

螢幕裡,《義勇軍進行曲》伴奏在亞運舞台再次響起。中國電子競技項目(王者榮耀亞運版本)國家集訓隊(以下簡稱中國國家集訓隊)的成員,一一站上領獎台。就在剛剛, 他們以2:0的大比分戰勝馬來西亞,摘得了本屆亞運會電子項目的首枚金牌,這也是電競作為亞運會正式項目裡的第一枚獎牌。

王者榮耀,或說中國電競的未來,還有無數次“第一”值得銘記

作為KPL賽場裡的名将,坦然、暖陽、花海、Ming、阿豆、一諾這些中國電競迷們熟悉的選手,已經進行過無數次電競比賽,也登上過無數次領獎台。但此時這群中國小夥子,顯得有些興奮和不知所措。他們昂首挺胸,目視着國旗緩緩升起,嘴唇呢喃。

這一次,他們不是某個俱樂部的成員,而是“中國國家集訓隊”。

王者榮耀,或說中國電競的未來,還有無數次“第一”值得銘記

螢幕裡音樂與畫面相呼應,仿佛把筆者拉回了五年前的雅加達。當時,場館裡的空調格外冷,一米八的我還向旁邊女同僚借了一件襯衫披在身上。然而,當中國團隊成功奪冠,拿下獎牌時,我們激動地猛沖到前排,想拍下中國健兒們奪冠的畫面。彼時,教練李托“奶茶”帶回來的,還是“表演賽”的金牌,意義非凡,也似乎在傳遞一個信号—— 未來,總有一天會摘下正式的亞運獎牌。

5年過去,當奶茶再一次出現在亞運賽場上,他帶回來的,不僅隻有正式的亞運金牌。

王者榮耀,或說中國電競的未來,還有無數次“第一”值得銘記

在整個體育圈,在亞洲、乃至全世界的眼裡,奪金的瞬間也仿佛是一句擲地有聲的告白:無論主場與否、選手新舊、時間變遷,中國健兒們永遠都會勇争前排不服輸。

此時的《王者榮耀》不僅是一個電子競技項目,還是一個成熟有擔當的中國自研數字文化IP,更是構成亞運的重要一環,成為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關注,所支援的新興體育運動;同時,這更是中國電競産業走過接近30年,從不被認可到走入主流,實作體育強國最好的注腳。

借用中國首位奧運會冠軍許海峰的話,即金牌能增強國人的凝聚力、振奮民族精神。它彰顯了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國家整個體育進步的表現。

這枚獎牌,來之不易,屬于那些在前方奮勇拼搏的體育健兒,屬于搭建了通往夢想通道的王者榮耀亞運版本,更屬于整個中國電競産業。

王者榮耀,或說中國電競的未來,還有無數次“第一”值得銘記

迎難而上,奮勇争先

在生活中各個地方,都能看到《王者榮耀》的身影—— 路邊等待取餐的外賣員,地鐵裡通勤的白領…

對普通人而言,《王者榮耀》仿佛就像羽毛球、籃球這些傳統體育項目一樣,是生活的調劑品和放松方式。但對于這次亞運會參賽選手而言,卻并非如此。

與傳統體育不一樣,電子競技作為新興的體育運動,在内容上會存在着不斷更新和疊代的情況。一個英雄的技能調整,對于一般玩家而言,影響并不大,最多換一個英雄玩。但對職業選手而言,可能因為自己擅長的英雄調整,而需要修改整個隊伍的出戰政策,影響整個比賽的輸赢,甚至他們自己的職業生涯。

此次王者榮耀亞運版本,對于中國國家集訓隊而言,就是一個新的挑戰。其采用了亞運會專用的比賽版本,将《王者榮耀》與《Arena of Valor》進行了融合。雖然裡面有李白、上官婉兒在内的 51位來自《王者榮耀》的代表英雄。但也有龍馬、洛克等12位來自《Arena of Valor》的英雄。是以,要做的功課并不少。

王者榮耀,或說中國電競的未來,還有無數次“第一”值得銘記

但與傳統體育項目一樣的地方是,電競同樣對選手的專業水準和賽場心态有着嚴格的要求。鎂光燈下的高光時刻,跟台下日日夜夜的努力付出密切相關。

從5月10日中國國家集訓隊候選人員名單公布至今,這些運動員已經在電競國家集訓隊訓練基地封閉訓練多時。每天早上8:30起床,22:00才結束集體訓練。期間,除開項目訓練,他們還必須進行體能鍛煉,上心理課程。

他們接受着教練的現場指導、訓練、摸索。更重要的,是放下心理壓力,回歸體育的競技心态。

于是乎,我們看到面對集訓了16個月來勢洶洶的馬來西亞隊伍頻頻放狠話,并且在決賽場上幾次越塔強殺,中國國家集訓隊依舊心态平穩,在第一局穩步營運野區經濟和兵線,又在第二局拿下公孫離、上官婉兒等強勢英雄強勢開路,最後以2:0的結果拿下冠軍。

王者榮耀,或說中國電競的未來,還有無數次“第一”值得銘記

作為8年來的王者粉絲,正如解說李九評論道:“觀賽過程中也為他們捏了一把汗”。慶幸的是,這是一場即便有輸赢,也沒有輸家的比賽。絲血逃生、越塔強殺這些精彩操作,為觀衆帶來了一場絕對精彩的體育競技賽事。

王者榮耀,或說中國電競的未來,還有無數次“第一”值得銘記

向着未來繼續出發

《王者榮耀》從雅加達亞運會的表演賽,走到杭州亞運會的正式賽場上,這5年來并不簡單。這背後,是中國電競産業賽事體系的不斷完善,是中國電競人才培養體系的不斷更新,更是觀衆對體育競技的觀賞性、娛樂性、文化性需求不斷變更的結果。

而從更長遠的時間線來看,接近三十年電競發展曆史長河裡,暴雪、三星、V社、完美世界、網易等衆多廠商主導推出的對戰平台戰網、電子競技奧林匹克盛會WCG以及Ti等,啟蒙引導了最早一批中國電競人。

像是職業選手人皇SKY、Uzi,俱樂部老闆裴樂、潘婕、姜亞菲,賽事營運商VSPO聯合創始人滕林季等。他們的身份标簽從電競選手、領隊或解說,轉變成了電競俱樂部老闆、賽事營運商負責人。

在他們的感召、孵化下,誕生了一批又一批新世代的電競人。他們曾是不到數萬電競從業者的一員,如今卻成為了構成了1500億電競産業規模中重要一部分。

眼下電競已從早期不被了解,進化成“為國争光”。運動員們奪得亞運電競首金,不僅代表着中國電競産業走入主流,也是為中國電競産業裡耕耘的從業者進行了一次“冠禮” —— 他們所堅持的,是一個與國家榮耀息息相關的行業。

王者榮耀,或說中國電競的未來,還有無數次“第一”值得銘記

當《王者榮耀》真正出現在了世界舞台上,當那些人們熟悉的英雄出現在全世界面前,當《義勇軍進行曲》響徹亞運賽場,即便知道,中國電競的未來還會拿下很多個“第一”,我也真正地以自己是一名“王者榮耀玩家”的身份而自豪。

王者榮耀,或說中國電競的未來,還有無數次“第一”值得銘記

劉德華在亞運助威歌曲《登場》中曾唱道: “我曾在峽谷之中,見你身披陽光。那一定很難,但一定很酷。再堅持一下,朝明天出發。願終點那個你,為此刻拍痛手掌。”

此刻,在中國國家集訓隊奪得此次亞運電競項目的首枚金牌的當下,也請大家不吝力量,“直到拍痛手掌”。因為,這一次的掌聲,中國電競等了5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