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紀增加,身體或多或少都有些小問題。但越來越多研究發現,适當堅持運動反而有助于改善身體各種小毛病,甚至每天運動5分鐘還能降低患癌風險。
2023年7月發表在《美國醫學會惡性良性腫瘤學雜志》上的一項新研究表明,每天隻需要花4.5分鐘進行高強度的、間歇性的日常體能活動,就能降低患癌風險,最高可降低32%。研究中這些日常體能活動,指每天都有可能經曆的短時間、高強度的活動,包括劇烈的家務勞動、搬運重物、暴走或與孩子們玩遊戲等。
每天将日常體能活動提高到一定強度,隻需要4到5分鐘,每次大約持續1分鐘的短暫爆發,就可以使總體患癌風險降低18%;對于一些與體育活動相關的癌症類型,如乳腺癌、子宮内膜癌或結腸癌等,最高可降低32%。
經常運動的人心肺功能更強
經常運動可以增強呼吸肌的肌肉強度和力度,改善肺的順應性,增強肺功能及肺局部的抵抗力等,還可以使心髒搏動更加有力和規律,保證心髒泵血的節律和效率,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作。
心肺功能好的人,患慢性疾病如冠心病、慢阻肺的機率也會比較低。
發表于《歐洲心髒雜志》(EHJ)上的一項研究,針對 2070 例平均年齡在 54 歲的人,進行了為期 8 年的周期性運動與健康狀态之間的關聯研究,結果發現:中等強度的身體活動,比如快走或騎自行車,最适合提高心肺功能。
經常運動的人骨骼、肌肉、關節更好
首先,經常運動可以改善骨的血液循環,加強骨的新陳代謝,使骨徑增粗、肌質增厚、骨質的排列規則、整齊。随着骨形态結構的良好變化,骨的抗折、抗彎、抗壓縮等骨骼強度方面的能力大幅提高。
其次,經常運動可以增加關節面軟骨和骨密度的厚度,使關節周圍的肌肉發達、力量增強、關節囊和韌帶增厚,進而減輕關節負荷,增加關節的穩固性。在增加關節穩固性的同時,由于關節囊、韌帶和關節周圍肌肉的彈性和伸展性提高,關節的運動幅度和靈活性也大大增加。
此外,經常運動可以通過促進血液循環,使肌細胞獲得更多的營養,讓肌細胞變粗,肌肉體積增大,肌肉力量增加,還可以刺激在肌肉中穿行的血管一同舒張、收縮,增強血管舒張收縮能力,降低高血壓、高脂血症、靜脈栓塞的發生率。同時伴随神經也能獲得更好的營養供給,減少周圍神經病變的發生。
怎麼才算經常運動?
運動宜适量,标準主要看心率,應該是最大心率的60%~85%。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每一個人的實際情況千差萬别,與安靜心率相比,應相差15%~30%,甚至更多。
美國心髒學會(AHA)建議成年人的運動準則:每周應保證有 5 天進行至少 30 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鍛煉,合共 150 分鐘;或每周保證有 3 天進行至少 25 分鐘的高強度有氧運動鍛煉,合共 75 分鐘;以及每周保證最少 2 天進行中至高強度肌肉伸展鍛煉以提升身體健康。
運動的注意事項
1.年輕人及健康人群:可以選擇早上的時間段運動。老年人:建議選擇傍晚6-8點鍛煉,天氣還不是特别冷的時候進行運動,這樣也有很多好處。
注意:如果早晨起來運動,一定要看今天的天氣怎麼樣,不要在特别寒冷的天氣運動,因為那時,全身的血管收縮,對身體沒有特别大的好處。
2.年輕人及健康人群:可以選擇劇烈的運動,或者跑步、遊泳等。
老年人一定要選一些比較柔和的運動,比如快走、慢跑,也可以做一些太極、瑜伽這些比較柔和的有氧運動,對老年人是非常有益的。
3.運動前做好充分預熱,尤其是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年朋友。
吉林日報社出品
來源:CCTV生活圈
策劃:韓雪潔
執行主編:于悅
編輯:馬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