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個被征服的國家的悲哀和痛苦是不能像桌子上的灰塵那樣一擦就掉

《四世同堂》讀書筆記

《四世同堂》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一本書,我決定略讀一下期待已久的 《四世同堂》,感觸也是頗多,我喜歡讀老舍作品的原因是:在我的記憶中感覺老舍的作品從來沒有離開過,就像《駱駝祥子》和《茶館》也都是見證了時代的變遷。

《四世同堂》的故事主要發生在“七七事

變”不久後,北平淪陷,直到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的八年抗戰時問裡,國繞居住在北平胡同小羊圈的各戶居民進行描寫。這本書主要分成了《惶恐》、《偷生》和《饑荒》,以祁家的視角進行了描述,刻畫了在殘酷的戰争背景下,各個階層的人

民在個人與國家命運之間是如何抉擇與生存的。展示了戰争的殘酷,民族覺醒的艱難曆程,對深耕于國民腐朽思想和文化進行理性的批判和審視。

一個被征服的國家的悲哀和痛苦是不能像桌子上的灰塵那樣一擦就掉

書中崇洋媚外、膽小怕事的事迹是當時社會的真實寫照。同樣時代下,不同的身份背負了不同的命運,他們很多都是身不由己。其中描寫較多的是祁瑞宣是一個掙紮于現實與理想的可憐人,他善良卻軟弱,有上陣殺敵之心,卻無法擺脫現實一家老小的束縛,最終也找到合适的方法實作了報國的心願。

他的弟弟祁瑞豐是。一個讓讀者憎惡的人,遊手好閑,和好吃懶‬做成為了他的代名詞。他在北平淪陷,冠家陷害錢先生入獄時,不辦是非的去貼冠家的屁股。他還在北平淪陷,甘願去當日本人的走狗,出任科長。沒有一點羞恥與國家的屈辱感。并且在得知大哥入獄後,沒有采取任何行動,貪生怕死,時刻隻想着自己的安危與前途,沒有一點親人意識。書中其他人物錢默吟先生本身是一位詩人,但我更願意稱他為知識分子,因為他有“出淤泥而

不染”的品質,本來獨善其身過着自己的生活,卻因為不願跟冠曉荷結交而被冠陷害,在獄中受盡磨難,在出獄後成為第一批覺醒的人,想救回北平。

冠曉荷一生都在追求名與利,自私自利,無下限的谄媚日本人,最終被日本人生生活活埋掉,這也是他應得的。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熱愛和平,默默承受着戰争帶來的傷害的人們。

一個被征服的國家的悲哀和痛苦是不能像桌子上的灰塵那樣一擦就掉

《四世同堂》是一部民族的痛史、憤史。它在決心自食于民族積弱的同時,又無時無刻不在昭示着古老民族的浩然正氣和無畏氣概。老舍在作品中便集中地審視了中國的家族文化對其消極性因素進行了理性的申視與批判,衆所周知“家”在中國是

禮教的堡壘。而這個堡壘卻容納了包括等級觀念、宗法思想,倫理道德、風俗習慣等在内的家族文化的諸多内容。這本書告訴我們國家的強大,這是每一個人的努力所組成的。“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我們雖渺小,但我們每一個人對于國家來說

都至關重要。如果我們害怕吃苦,害怕付出,可能我們真的會吃更多的苦!我們也應該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才有現在的幸福生活。

一個被征服的國家的悲哀和痛苦是不能像桌子上的灰塵那樣一擦就掉

金句摘錄

•黃暗的臉,雪白的須眉,眼角腮旁全皺出永遠含笑的紋溜;小跟深深的藏在笑紋與白眉中,看去總是笑眯眯的顯出和善:在他真發笑的時候,他的小眼放出一點點光,倒好像是有無限的智慧而不肯一下子全放出來似的。

•全胡同裡的孩子,不管長得多麼醜,身上有多麼髒臭,都是李四媽的 “寶貝兒”。對于成年人李四媽雖然不好意思叫出來,而心中以為他們和她們都應該是她的“大寶貝兒”她的眼看不清誰醜誰俊,她的心也不辦貧富老幼;她以為一切的人都可憐可愛,都需要他們老夫婦的幫忙。

• 五分鐘的熱氣能使任何人登時成為英雄,真正的英雄卻是無論受多麼久。多麼大的困苦,而仍日毫無悔意或灰心的人!

•硬拆十座廟,不破一門婚。

世上沒有完美的人,每個人都應當,時時檢討自己的錯誤。承認自己的缺點,沒什麼可恥的,相反倒是可敬的。看一看我自己,看一看我能看到什麼,我就發現,我必須承認自己時時會犯錯兒,因為我隻是

一個非常普通的人。

•詩人,藝術家和思想家,都追求普遍人性的真理。人與人之間的相似,比人與人之間的差别重要。假若揭開我們的皮膚,就能看到一切人的血,都是紅的,無論皮膚是白的,紅的還是黃的。假若你們能看清楚這個,就不會再把自己看成是天之驕子。

,你們的身體沒什麼獨特的,或者你們有而别人沒有的東西。假若你們有什麼别人所沒有的,那就是你們有成見。成見是認為的,不是上帝的禮物。

•隻有一句話!到什麼時候都不許灰心!人一灰心便隻看得到别人的錯處。而不看自己的消沉堕落!

·越是這樣無可捉摸,她越感到一 種可愛的苦痛。她會用幻想去補充她所缺乏的事實,而把仲石的身世、性格、能力等等都填滿,把他制造成個最理想的青年。

• 道地的中國人,帶着他的詩歌,禮義,圖畫,道德,是會為一個信念而殺身成仁的。

• 他現在才看清楚,對哥哥是可以無話不說的,對太太就不能不有時候閉上嘴。一個亡了國的人去安慰另一個亡了國的人,等于屠場中的兩頭牛相對哀鳴。

• 小羊圈裡,槐樹葉兒排拂的在搖曳,起風了。

• 仇的另一端是愛,它們的兩端是可以折回來碰到一處,成為一個圓圈的。

• 為雪國恥身先去,重整河山待後生!

•她的眼看不清誰醜誰俊,她的心也不辨貧富老幼:她以為一切苦人都可憐可愛,都需要他們老夫婦的幫忙。

讀書感受:

謙和、順從、忍讓,不與别人紅臉的祁老太爺回避着政治與鬥争,覺得天下不管怎樣都不能忘記禮節和體面,害怕連累不敢看望老朋友。

但當他被日本人逼得“想做奴婢而不得時”看見妞子因饑餓而慘死,終于勇敢的站起來,捍衛自己的尊嚴,祖國的尊嚴。錢默吟先生,戰前清高、自負又耿直,成天澆花飲酒作樂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錢家的大門也一直緊閉。在國難前,這位對政治避之不及的花酒詩人開始覺醒,變作戰士,量年逾花甲,卻仍奔忙于抗日的活動之中,信仰堅定、頑強而有毅力。瑞宣由四世同堂的頂梁柱變作國家的頂梁柱,由

一個直活在長子的孝順與報效國家沖突中

的人,最終沖破中國傳統文化的羁絆,成為中國的新鮮血液。

“起風了”。曆史的洪流潮起潮落,起風了,或許要有潑天大兩打雷,或許電閃雷鳴,或許是一場大雪渺渺茫茫。但風兩浮沉中,我們始終推着大車前進,踏過泥濘和傷痕,回首過去的風雨,除了銘記戰争教訓,更應記得千磨萬擊還堅勁的中國人,在暴風驟雨中的覺醒,覺醒的雄獅,覺醒的新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