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直到2015年,蘇格蘭還在進行公投,蘇格蘭問題并沒有完全解除

文|巴普羅的獨白

編輯|巴普羅的獨白

縱觀整個百年戰争,作為法國的盟友,蘇格蘭都站在與英格蘭對立的一面幫助法國牽制英格蘭的進攻,可以說整個百年戰争程序也是蘇格蘭争取獨立的過程。在16世紀初開始,英格蘭對蘇格蘭進行了一系列殘酷的進攻,包括國王詹姆士四世也在戰争中戰亡,即使直到亨利八世放火燒了愛丁堡,蘇格蘭人仍然保持着一種不屈服的态度。

事實一再證明,英格蘭無法以武力占領蘇格蘭,無論英格蘭打敗蘇格蘭多少次。“戰後的蘇格蘭并沒有停止要求獨立的步伐,利用與法國的結盟繼續與英格蘭鬥争着,雖然戰争沒有之前的激烈,蘇格蘭人卻在英格蘭方面得到了很多實惠,直到現在仍然保持着獨立的議會與宗教信仰,使得蘇格蘭問題成為英國的一塊“心病”。

英格蘭尋找新的合作之路

百年戰争以英格蘭的失敗而告終,英格蘭也意識到了如果蘇格蘭繼續與法國結盟,那必然會威脅英格蘭的國家安全和統一,必須拆故兩國的同盟才能減除對英格蘭的威脅。當然拆散兩國的同盟可行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暴力征服,另一種是和平演變。戰後的英格蘭對兩種方式都進行了嘗試,取得了不同的結果。

直到2015年,蘇格蘭還在進行公投,蘇格蘭問題并沒有完全解除

百年戰争結束後,英格蘭國内陷入了動亂,緊接着爆發了長達30年的玫瑰戰争(1455年-1485年),導緻英國國内一片凋零,“王權不斷衰微,社會秩序嚴重混亂,國王常常囊空如洗,債台高築”~,常年的戰火燃燒,使得英國的經濟止步不前,社會發展緩慢,當時的英國“隻有不到300萬人口,分别約為當時西歐兩個大國法國和西班牙的1/5和1/2,領面積也遠比他們的小”,而且當時的英國沒有常備軍,更沒有關系國家安全的海軍”。

此種環境下的英國沒有更多的精力去繼續擴張領土,當務之急就是恢複國内政治經濟秩序,對外尋求和平穩定的發展環境。英國國王亨利七世在1485年繼位,英國進入都王朝統治時期,為了團結一切力量穩定國内秩序、恢複國内經濟,英格蘭主動向鄰居蘇格蘭示好。

1502年,在亨利七世的積極推動下,英格蘭與蘇格蘭簽訂了《永久和平協定》,緊接着1503年英王亨利七世又将自己的女兒瑪格麗特嫁給了蘇格蘭的國王詹姆士四世。英格蘭試圖通過協定和聯姻的方式換取兩國之間的和平相處,但總是事與願違,最終因為法國與西班牙的戰争而與西班牙結盟。

直到2015年,蘇格蘭還在進行公投,蘇格蘭問題并沒有完全解除

當然法國也不會忘記自己的盟友一一蘇格蘭,1512年,法王路易十二與蘇格蘭國王詹姆士四世又恢複了之前的同盟關系。蘇格蘭與英格蘭的友好關系破裂,兩國又開始以兵戎相見。當然,這也不能忘記法國這個盟友在其中起的作用,法國的主要目的還是想通過蘇格蘭牽制英格蘭。

事情在1603年出現了轉機,英格蘭周王伊麗莎白去世,後繼無人,伊麗莎白将王位傳給她表侄孫同時也是蘇格蘭國王的詹姆士一世,這樣“伊麗莎白不僅解決了英格蘭的幹位繼承問題,還解決了長期以來困擾英格蘭的蘇格蘭問題””。伊麗莎白通過于位的聯合将蘇格蘭與英國再次綁在了一起,這比通過戰争争奪更明智。

應當注意的是,王位聯合并不意味着兩個國家的合并,除了名義上擁有一個國王,在其他方面英格蘭與蘇格蘭仍是互相獨立的兩個國家,保持若平等的關系,但實際上蘇格蘭已成為英格蘭的附屬。“通過名義擁有一個國王的手段,英格蘭基本上控制了蘇格蘭,也限制了蘇格蘭與法國再次結盟的可能性。

直到2015年,蘇格蘭還在進行公投,蘇格蘭問題并沒有完全解除

但是王位聯合隻是暫時解決了蘇格蘭反抗的問題,并不能從根本上消除蘇格蘭作為一個獨立的王國對英格蘭造成的潛在威脅,蘇格蘭随時都有可能要求獨立的發展,反抗英格蘭的統治。王位的聯合帶來的優勢多于它的隐患,據記載,從詹姆士--世起,共同的國王大都長期居住在英格蘭,然而長期居住在英格蘭必然會進-步導緻共主國幹身份的英格蘭化。“

直到威廉和安妮的時候,他們隻是在英格蘭宣布就任蘇格蘭圍王,從來沒有踏上過蘇格蘭的土地。“英格蘭與法國五位的聯合雖然名義上将蘇格蘭置于英格蘭的控制之下,但蘇格蘭在很多方面仍保持相當大的獨立性,例如:確定蘇格蘭議會的權力,保證蘇格蘭的宗教不受外米宗教的侵害等。

當時的英格蘭允許蘇格蘭保有很大獨立性是有原因的,因為當時“法國企圖支援歐洲,是英格蘭在歐洲的一個主要對手,直接威脅到英格蘭的戰略安全,這就使得英格蘭與蘇格蘭的關系非常敏感。潛在的蘇格蘭、法國軍事聯盟對英格蘭而言是非常可怕的,蘇格蘭與法國的關系會再次回到大聯盟時期。法國将充分利用英格蘭與蘇格蘭之間的對抗為自己的目标服務”。

直到2015年,蘇格蘭還在進行公投,蘇格蘭問題并沒有完全解除

不幸的是安妮女王的最後一個孩子在1700年去世,安妮女王沒有了合法的繼承人,也就是說安妮女王去世後蘇格蘭與英國就失去了共同的國王,這對于英格蘭來說是不可想象的後果,因為一旦沒有了共同的國王,蘇格蘭必然會要求獨立,這是英格蘭不希望看到的,因為“容忍蘇格蘭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并富強起來,與英格蘭的利益絕對是相悖的。

蘇格蘭的獨立與強大在某一時刻肯定會損害英格蘭的利益”。同時,英國國王威廉三世也明白,“蘇格蘭政治的不穩定隻會給英格蘭的國人帶來利益”并将直接威脅到他對法戰争的宏偉計劃。“威廉三世急切地希望,蘇格蘭能盡快在王位繼承方面做出與英格蘭同樣的選擇,這樣就可以關閉法國進入大不列颠島的後門。

與法國再次聯盟的唯一辦法

英格蘭人知道“與蘇格蘭合并成為阻止蘇格蘭與法國再次聯盟的唯一辦法。于是在英格蘭國王的努力下,英格蘭王國和蘇格蘭王國兩國談判決定合并,1707年,雙方訂立了《聯合條約》(TreatyofUnion)。條約規定:兩國合并建立一個統一的大不列颠聯合王國;解散蘇格蘭的議會,與英格蘭的議會合并為大不列颠議會。

直到2015年,蘇格蘭還在進行公投,蘇格蘭問題并沒有完全解除

蘇格蘭派6名上院議員和45名下院議員加入。法案把條約裡的條款以法律形式确定了下來,使兩個王國最終合并成為大不列颠王國。蘇格蘭問題得到了暫時的解決。應當看到兩國走向合并時兩國的利益所趨,蘇格蘭可以利用英格蘭雄厚的經濟實力來發展本地區的經濟,而英格蘭也因聯合防治了法國。

合并後的蘇格蘭有很大的自主權,因為從最初與英格蘭開始接觸的時候蘇格蘭就保持若相對獨立的發展狀态,并且這種獨立的意識一直保留,是以合并後的蘇格蘭仍然堅持“新體制必須具有兩國的特性,不能就是英格蘭原有的,要加入蘇格蘭的成分;蘇格蘭保留自己的民族法和宗教”。

雖然從合并法案簽訂到今天已有三百多年,但蘇格蘭仍然保持着獨立的民族精神,獨立的議會以及行政權。直到2015年,蘇格蘭仍還在進行公投,可見蘇格蘭問題并沒有完全解除,對于英格蘭來說仍然是--個手的問題。

直到2015年,蘇格蘭還在進行公投,蘇格蘭問題并沒有完全解除

剛開始交往的時候兩者的關系是友好的,但随着英格蘭封建社會的發展,為争奪更多的領地不斷入侵蘇格蘭,好戰的蘇格蘭人并不懼怕英格蘭人,兩國的關系最終兵戎相見,英格蘭人的進攻也伴随着蘇格蘭人的不斷反抗。因為與法國王位的繼承問題,英格蘭又挑起了百年戰争。

本來與英格蘭隔海相望的法國被拉入其中,聰明的法國人充分利用了英格蘭與蘇格蘭的沖突,主動交好蘇格蘭,形成聯盟,于是蘇格蘭、英格蘭和法國都被迫卷入百年戰争中。蘇格蘭與法國聯盟後在百年戰争中互相扶持,法國在戰争初期處于被動的局面,後來貞德的出現扭轉了整個戰局。

直到2015年,蘇格蘭還在進行公投,蘇格蘭問題并沒有完全解除

雖然英格蘭最終戰敗,但蘇格蘭與法國的同盟關系被保留下來并繼續發展,在後來蘇格蘭争取獨立的鬥争中,法國給予蘇格蘭很大幫助,蘇格蘭在戰争中形成了強烈的獨立意識,戰争結束後繼續與英格蘭鬥争争取獨立。雖然後來出于現實利益的考慮,蘇格蘭與英格蘭實行了政治的聯合,但英蘇合并也沒有能夠完全抹除蘇格蘭人鮮明的民族性。

時至今日,他們仍驕傲地稱自己為“蘇格蘭人”。也正是這種不斷被強化的獨立的特性,使得蘇格蘭人在與英格蘭人聯合以後,時常流露出懊悔和不滿,他們認為在這場聯合中,蘇格蘭隻是處于一個被動的角色。

聯合後的蘇格蘭仍然保持很大的自主性,擁有獨立的議會和行政權力,這無疑透露出英格蘭對蘇格蘭的妥協,同時也有助于蘇格蘭獨立意識的保留和延續。

參考文獻

直到2015年,蘇格蘭還在進行公投,蘇格蘭問題并沒有完全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