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佑安醫院研究人員質疑湘雅真實世界研究:阿茲夫定真是神藥嗎?

之前分析過湘雅醫院幾位研究人員不懈餘力地用同一批在湘雅住院的新冠患者資料,左比比,右比比,發了三篇論文論證阿茲夫定在新冠住院患者中有效,不僅有效,還比P藥更有效。

而我們檢驗資料時發現這同一撥患者的資料,在幾篇論文中多有沖突,使得這些研究可靠性頗為可疑(疑似造假!撕下阿茲夫定在真實世界中有效的畫皮)。

其實對這些阿茲夫定的奇效研究心存質疑的遠不止我們,2023年7月5日,北京佑安醫院的研究人員在湘雅醫院系列論文的期刊之一——J Med Virol上發了一篇通訊,對所謂阿茲夫定在真實世界中有效一說提出懷疑:

佑安醫院研究人員質疑湘雅真實世界研究:阿茲夫定真是神藥嗎?

在這篇質疑中,佑安醫院的研究人員首先提了基本的原理:新冠抗病毒藥物需要用在疾病早期,一般都是以有症狀或确認感染5天之内。而湘雅醫院的研究裡,大約90%的住院患者都超過了這個最佳介入視窗。絕大部分患者不在治療視窗裡,還能觀察到作所謂的有效性,未免過于蹊跷。

這裡稍微做點注解,湘雅醫院研究團隊在J Med Virol上過去發的文章是定在住院患者中,阿茲夫有效性高于P藥。是以佑安醫院的通訊也是針對阿茲夫定優于P藥一文:

佑安醫院研究人員質疑湘雅真實世界研究:阿茲夫定真是神藥嗎?

巧的是,佑安醫院的研究人員之前也做過阿茲夫定的真實世界研究,發現相比使用P藥的患者,使用阿茲夫定的核酸轉陰時間顯著更長。核酸轉陰時間反映的是抑制病毒的表現,也就是說,阿茲夫定的抗新冠病毒作用可能顯著弱于P藥。一個抗病毒藥,明明抗病毒作用更弱,卻做出“有效性”更好,非常離奇。

我們以前也指出過,從發表的文獻來看,阿茲夫定抑制新冠病毒的能力很弱,代謝分布又集中在胸腺,而非新冠病毒感染的靶向器官肺部,使其抗新冠作用非常可疑。佑安醫院的研究人員也提出了這些疑點,并做了詳細計算。

他們指出,在HIV臨床試驗裡,患者每日口服2mg阿茲夫定兩次,連續七天,血藥濃度峰值是1.95-2.17ng/ml,如果是每日一次口服4mg,則血藥濃度峰值是4.41-3.48ng/ml(别問我什麼濃度範圍是從高到低寫的,這是阿茲夫定說明書原文)。可阿茲夫定體外抑制新冠病毒的EC50(一半抑制作用)根據文獻換算下來是343.46ng/ml。新冠治療的阿茲夫定劑量是每天5mg,從藥物代謝角度看,該劑量能達到的血藥濃度離體外實驗抑制新冠病毒的EC50都差得十萬八千裡,又如何抗病毒呢?

這些質疑都是基于抗病毒藥起作用的基本作用原理,采用的也都是阿茲夫定公開的資料,是比較公正的。不過,湘雅醫院團隊也秉承了以往寫論文神速的優秀傳統,奮筆疾書,在同一天發表了對佑安醫院團隊質疑的回複:

佑安醫院研究人員質疑湘雅真實世界研究:阿茲夫定真是神藥嗎?

你看看這标題:拿資料别拿猜測來評價阿茲夫定的臨床有效性,這口氣,氣吞山河。

隻不過,最基本的藥物代謝分布資料是不是資料?抗病毒藥的抑制病毒效率資料是不是資料?

一看回複内容,發現在湘雅這四位皮膚科醫生組成的阿茲夫定新冠治療專家組眼裡,上述還真不算資料,至少不屬于他們看得上眼的資料:

佑安醫院研究人員質疑湘雅真實世界研究:阿茲夫定真是神藥嗎?

我給翻譯一下吧:作為臨床醫生,藥物實驗啊,藥代動力學啥的,咱懂得有限,這方面阿茲夫定有問題,你去找做那些研究的人去。

後面一段就說得更直白了:

佑安醫院研究人員質疑湘雅真實世界研究:阿茲夫定真是神藥嗎?

翻譯一下藍色背景劃出來這段:小朋友,評價藥物有效性要靠臨床資料,不能就憑幾篇基礎研究論文拼湊起來揣測。後面還舉了瑞德西韋抗病毒作用可以,但在上呼吸機的患者中無效,以及二甲雙胍治療長新冠的例子。

能寫出這種内容,咱隻能表示:

佑安醫院研究人員質疑湘雅真實世界研究:阿茲夫定真是神藥嗎?

首先,藥物代謝分布與抑制病毒的EC50都是非常重要的資料,而且阿茲夫定的藥物代謝資料也是臨床試驗裡的資料,說這些質疑是拼湊基礎研究,也不知道是怎麼定義的基礎研究。

一個有效的藥物,必然需要把一個具有活性的藥物分子遞送到靶向的組織器官上。阿茲夫定體外抑制新冠病毒弱,意味着這個分子針對新冠的活性很弱。血藥濃度很低,肺部沒有藥物富集,意味着阿茲夫定也沒有遞送到靶向組織。

這麼重要的資料就以一句基礎研究給忽略啦?從藥物研發角度上來講,早期臨床試驗裡就是需要評估藥物代謝、藥效動力,比如一個新冠抗病毒藥,就是看血藥濃度、肺部組織濃度能到多少,能不能到抑制病毒所需的水準,能不能看到載毒量下降,憑這些來決定是否值得展開大規模臨床試驗,确認有例如降低重症風險等有效性。

連藥物活性、代謝分布都不符合抗病毒藥起效的基本标準,說什麼從臨床資料看有效性,這不叫展開有意義的臨床研究,這叫讓患者或者受試者承擔毫無必要的風險。是違反基本的醫學生物學倫理,叫做草菅人命。

其次,臨床有效性資料是很重要,但也要看相關研究的靠譜程度。湘雅的幾位皮膚科醫生也承認了,他們的真實世界研究隻是一個單中心的回顧分析,存在各種偏倚的可能性。強調這是臨床有效性資料,是以高于基于“基礎研究”提出的質疑,未免屬于扯虎皮做大旗。

就湘雅這幾位發表的一系列“阿茲夫定賊有效”論文,咱還真得懷疑他們的資料靠譜程度。

這方面,佑安醫院團隊并未提及,湘雅的幾位皮膚科醫生卻不知咋地寫了這麼一段:

佑安醫院研究人員質疑湘雅真實世界研究:阿茲夫定真是神藥嗎?

大意是:咱聽說有讀者質疑咱大作中圖1患者篩選裡的資料,咱這裡是重複數的,每個患者符合一個标準就會寫上去。這大概是回應阿茲夫定與P藥比較論文患者篩選圖裡所有患者人數加一起超過了起始的2118人——也是之前我撰文質疑的一點。

說到這兒,我強烈懷疑這段話是針對我的公衆号文章寫的,畢竟沒怎麼看到别人讨論這一點。就如同河南某藥企向微信反映我的文章需要商榷,這類回報讓俺這一介小民,深感榮幸。

隻不過我挺好奇,如同我在上次分析湘雅這批“阿茲夫定賊有效”論文裡提到的,同一撥人寫的三篇論文,構圖都極為相似的患者篩選,有的人數加一起正好是總住院人數2118人,顯然沒有重複計數;有的超了,如今說是重複數,你們這還随機換個風格寫論文嗎?真夠有意思。

另外,我在之前的公衆号文章裡也指出過,此類重複計數說根本解釋不了幾篇論文資料的各種沖突。有基礎疾病的患者中阿茲夫定對比不用藥物顯示有效的論文裡,有基礎疾病的阿茲夫定使用者是245人:

佑安醫院研究人員質疑湘雅真實世界研究:阿茲夫定真是神藥嗎?

而這次湘雅團隊被質疑的阿茲夫定與P藥對比論文裡的第一張表格裡,顯示使用阿茲夫定的有基礎疾病史患者是253人:

佑安醫院研究人員質疑湘雅真實世界研究:阿茲夫定真是神藥嗎?

根本對不上!

湘雅團隊在回複中莫名其妙加了一句“孕婦被錯誤歸到有基礎疾病的患者裡去了”。不知道是否是想回應兩篇文章裡基礎疾病人數對不上的問題。

可是參考論文的具體内容,這一說法也極為可疑。因為論文裡給出了各種基礎疾病對應人數:

佑安醫院研究人員質疑湘雅真實世界研究:阿茲夫定真是神藥嗎?

要我說,什麼孕婦錯誤歸類反倒是此此地無銀三百兩。表格裡各種基礎疾病,從高血壓到癌症都列明了,就是沒有懷孕一列,孕婦咋錯誤歸類啊?歸到哪一個基礎疾病裡面了?這孕婦都是高血壓,還是都有糖尿病,還是都有癌症啊?

都出現歸類錯誤了,照說顯得這論文更不靠譜,可按幾位作者的說法,最後1:1建構特征類似的分析組時,孕婦剛巧都被排除了,是以最終結論不受影響,仍然靠譜。怎麼啥巧合都被湘雅這幾個皮膚科醫生給遇上了啊?咋不去買彩票呢?要不去河南買兩張真實的彩票?

就算咱姑且信你莫名其妙出現幾個三篇論文裡一字未提的孕婦,解決了阿茲夫定與不用藥比的論文,與阿茲夫定和P藥比的論文,有基礎疾病的阿茲夫定使用者人數不一緻的問題。

我上次也指出了,在阿茲夫定與不用藥比的論文裡,245位有基礎疾病的阿茲夫定使用者出現了17個疾病進展,5人死亡:

佑安醫院研究人員質疑湘雅真實世界研究:阿茲夫定真是神藥嗎?

後來湘雅回應佑安醫院阿茲夫定核酸轉陰慢于P藥的論文裡,同樣是有基礎疾病的245位阿茲夫定使用者裡隻有16個疾病進展,4人死亡:

佑安醫院研究人員質疑湘雅真實世界研究:阿茲夫定真是神藥嗎?

這又是咋回事?幾位皮膚科醫生又是哪裡出了不影響結論的歸類錯誤?要不幾位再想想,仔細琢磨一下怎麼湊湊數字,統一編個像樣點的故事?

佑安醫院團隊在質疑阿茲夫定是否真是神藥一文最後提到:

佑安醫院研究人員質疑湘雅真實世界研究:阿茲夫定真是神藥嗎?

經曆了第一波疫情後,如今中國已經有多個靶點被驗證過、展示出更強抗病毒作用的新冠抗病毒藥獲批,藥物短缺問題也已解決,是時候讓新冠患者能拿到更有效的藥物了。

确實如此,新冠疫情期間藥監機構通過緊急使用授權準許了多個藥物。但如今新冠不再構成公衛危機,甚至在中國都已回歸乙類乙管這種正常管理方式,需要重新審視各種還活在緊急狀态下的藥物。

它們不該再繼續頂着緊急使用的招牌,賺着已經開始正常生活的老百姓的錢。連湘雅那幾個皮膚科醫生都說了,阿茲夫定的臨床研究有限。證據有限的藥物,不該利用應對公衛危機的緊急使用授權,掩蓋自己的資料不足。

沒有足夠有效性資料的“藥物”,甚至是有充分理由懷疑其可靠性、安全性的“藥物”,當初被緊急授權,如今更需要有“緊急”下架的機制來補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