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英偉達,股價要洩了嗎?

作者:烹饪界推薦家常菜單

随着英偉達股價從108.07美元一路飙升至419.34美元,市值超過1萬億美元之後,其升勢開始呈現疲軟之态。

英偉達,股價要洩了嗎?

一些英偉達的長期投資者開始抛售股票,獲利了結:

羅斯柴爾德家族減持英偉達。Edmond de Rothschild的全球首席投資官Benjamin Melman透露,公司自2020年年底以來一直超配英偉達,但是目前已經部分獲利了結,現在所持頭寸“要遠遠小得多”。這家總部位于瑞士日内瓦的資管機構為擁有200多年曆史的歐洲老牌金融世家羅斯柴爾德家族所有,目前管理資産規模790億瑞郎。

凱茜·伍德的方舟投資管理公司旗艦基金ARKK早在1月初就清倉了所持英偉達股份;上周四,伍德旗下另外四隻基金總計賣出超過65600股英偉達股票,按收盤價計算價值近2500萬美元。

從2017年就開始持有英偉達、有“估值大師”美譽的達摩達蘭也賣掉了英偉達。他稱,“一周内市值就增加了3000億美元,這是在挑戰可持續價值的絕對極限。”

6月7日,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披露,英偉達董事Harvey Jones于6月2日減持約70000股,套現2843.3萬美元,折算人民币2億多。

管理層也開始減持,這被市場解讀為英偉達短期股價見頂的信号。

但是,也有牛逼的人物出來唱多,力挺英偉達。

本周三,Duquesne家族辦公室的億萬富翁創始人德魯肯米勒(Stan Druckenmiller)對表示,他計劃持有英偉達(NVDA.US)數年,而不是數月他表示:“如果英偉達的規模真像我想象的那麼大,我們會持有它至少2到3年,甚至更長時間,而不是10個月。”

從業績來看,英偉達在2023财年(Fiscal 2023,2022年2月1日至2023年1月31日)實作營業收入269.74億美元,毛利率達到56.9%,營業利潤42.24億美元,淨利潤為43.68億美元,經營活動淨現金流入高達56.41億美元。2023财年末,公司總資産411.82億美元,資産負債率為46.33%。2024财年Q1(2023年2月初至2023年4月末)營業收入71.92億美元,毛利率為64.63%,淨利潤為20.43億美元(幾乎為2023财年全年的一半),經營活動淨現金流入29.11億美元。四大核心闆塊,分别是資料中心業務、遊戲業務、專業可視化業務和汽車業務中,資料中心業務和汽車業務增速飛快,與目前人工智能和智能汽車熱度高漲基本符合。

2023财年,資料中心收入達到150.05億美元較2022财年增長了41%。增長是很快,但股價漲到200倍市盈率、近40倍市淨率的位置,估值就完全與上面的業績資料脫鈎了——不是基于目前的業績,而是基于市場對其未來業績的想象空間。

那麼英偉達到底是貴了還是便宜了?

它未來的業績是否能承擔得起這4倍的股價漲幅呢?

這波由AI“軍備競賽”帶動的市場空間到底有多大呢?

沒有人能夠精準預言。

這使得英偉達的估值近乎“玄學”。

“估值大師”達摩達蘭給了一個模糊的預測:

他說,英偉達目前在250億美元的人工智能晶片市場占有80%的份額,最樂觀的預測是,10年後該市場規模将達到3500億美元。即使假設英偉達未來的市場佔有率達到100%,其合理的估值也要比近期股價低20%。

他對英偉達能穩坐萬億俱樂部持懷疑态度。

邏輯是,其他“萬億美元俱樂部”的成員(蘋果、亞馬遜、谷歌、微軟)利用軟體将大量終端使用者吸引到它們的生态系統中,這就産生了統計學家所說的商業機會的“長尾分布”——從新産品和新服務中獲利的多種方式。

而英偉達本質上是一家硬體公司,也即向其他公司銷售晶片,它面臨着天然的限制:尾部往往更加謹慎。那麼它獲得的好處就不如一家擁有數十億使用者生态系統、以消費者為基礎的公司那麼大。

問題是,達摩達蘭所謂的“最樂觀的預測”是市場規模10年漲14倍(從250億至3500億)。

10年14倍,盡管聽起來已經很牛逼了,已經突破了我們現今對于一般行業市場增長速度的極限,然而,但是不是“最樂觀的預測”呢?

不一定的。

至少在半導體發展史上,不是最樂觀的預測。

1958年,德州儀器工程師傑克·基爾比在一塊半導體材料上制造了多個電子元件,這是世界上第一塊“內建電路”,後來是以獲得了諾貝爾獎。

1959年,仙童半導體的聯合創始人(後來也是英特爾的主要創始人)羅伯特·諾伊斯也造出了一種內建電路。這個時候的諾伊斯并不認識基爾比,與基爾比在一塊鍺基片上制作台面半導體并使用鍵合線連接配接不一樣的是,他的版本是通過平面工藝在半導體上覆寫一層二氧化矽的絕緣層,通過在上面沉積金屬線,将“導線”直接放在鬼片上實作半導體之間的連接配接。也就是說,諾伊斯的版本沒有鍵合線。

美國阿波羅計劃決定采用仙童晶片,以減少阿波羅11号帶上月球的計算機重量級所占空間。就因為這一個契機,對NASA阿波羅計劃的晶片銷售就将仙童從一家小型初創公司轉變為一家擁有1000名員工的公司,其銷售額從1958年的50萬美元飙升至1960年的2100萬美元。兩年42倍!

同樣,美國軍方的“民兵二号”飛彈計劃徹底改變了德州儀器的晶片業務。1959年,德州儀器的內建電路銷售以幾十塊的數量來衡量,但很塊就以幾千塊來衡量。到1964年底,德州儀器已經為“民兵”飛彈計劃提供了10萬塊內建電路。不到5年,這又是多少倍呢?

衆所周知,人工智能應用依賴于對海量資料的動态分析和處理,這就要求與之搭檔的計算機具有巨大的記憶體和超高速的運算性能。在這方面,英偉達擁有着多項的核心技術與核心競争力,其晶片和軟體可以滿足生成式AI的計算密集需求,被稱為AI“算力之王”,成為AI大戰的“最大軍火商”。其新近釋出的适用于AI的超級晶片GH200Grace Hopper與超級計算機DGX GH200,無論是算力、帶寬,還是能耗名額,提升驚人。

市場分析人士指出,英偉達盡管獨占算力鳌頭,但也前有狼、後有虎——AMD、英特爾等老對手步步緊逼,尤其是AMD CEO蘇姿豐在CES 2023展示的MI300,在加速器方面表現出強烈的進取意志。AMD的産品Instinct M210在釋出時的報價約為1.7萬美元,而英偉達主力軍H100則超過4萬美元,在Twitter上具體表現為3.9-4.6萬元不等,成本效益明顯落後。而相比市場主流的GPU方案,AMD對CPU和GPU進行的異構結合可實作更高的計算性能和能效,以滿足更複雜的計算需求,或許能在AI算力競争中實作“以柔克剛”的效果。除此以外,谷歌、微軟等合作夥伴也在自研晶片。

當ChatGPT發展到成熟期,AIGC将不再是高端玩家的遊戲,而要滿足大衆市場的需求。同時,更加細分的應用場景,也需要更加定制化的晶片方案。是以,AIGC算力底座有可能從英偉達一家獨大的局面逐漸向頭部企業“百家争鳴”的割據戰傾斜,進而壓縮英偉達在該領域的盈利空間。

這也是近期高位看空英偉達的主要原因之一——這種說法從邏輯上是講得通的。

但是,我們從內建電路誕生之初的曆史中可以看到,盡管存在競争,但因為市場足夠大,是以德州儀器、仙童等公司都迎來了爆炸式的增長,不是争鳴而是齊放。

英偉達的的未來業績和股價,重點也許不在于競争格局,而在于以ChatGPT為代表的AIGC到底會是一個什麼樣的發展狀态。

5月18日馬化騰在2023年股東大會上表示,“我最開始以為AI是網際網路十年不遇的機會,但是越想越覺得,這是幾百年不遇的、類似發明電的工業革命一樣的機遇。”

如果真是如馬化騰所說的的“幾百年不遇”的機遇,或者是如曆史上阿波羅和飛彈計劃帶來的這種爆炸式應用的機遇,英偉達近期股價的回調,從長遠看,将隻是浩瀚篇章中的一朵小浪花。

本文源自智通财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