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馬斯克大張旗鼓訪華,連續多日登上全網熱搜,接着又是特斯拉在多起名譽權案件中勝訴,同樣也占據了各大平台頭條。
在國内,一條新聞能登上熱搜,要麼是資本的推波助瀾,要麼就是政策的傳遞。
那麼怎麼去解讀特斯拉在多起案件中的勝訴呢?
特斯拉連續勝訴
就在馬斯克訪華前,當年鬧得沸沸揚揚的河南安陽車主張女士維權糾紛案件,一審經過審判後,判決駁回張女士在兩個案件中的全部訴訟請求。
2021年上海國際車展,張女士身穿印有“刹車失靈”的T恤,站在特斯拉車頂維權,之後被保安強行拖離現場,當時對特斯拉品牌形象确實産生了不小影響。
第一份判決書顯示,張某和老公李某認為特斯拉侵犯了他們的名譽權,要求特斯拉賠償5萬元,最終法院駁回了張某、李某的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2600元由張某、李某承擔。
第二份判決書則顯示,張某認為特斯拉對其個人資訊造成侵害,法院認為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是以駁回張某的訴訟,案件受理費2600元由張某承擔。
而且特斯拉倒打一耙,反訴張某侵害特斯拉名譽權的案件原定5月9日開庭,之後被延期至今年6月開庭,特斯拉要求張某在各大平台公開道歉,并賠償特斯拉500萬元,雖然張某肯定不用賠償500萬,但大機率特斯拉将勝訴。
這件事情,當年交警方面出具的事故責任認定書顯示:認定張先生(車主父親)違反了相關法律關于安全駕駛和與前車保持安全距離的規定,對事故應承擔全部責任。
是以張某當年的行為,要麼是背後有人在推波助瀾,要麼就是為了訛錢、出名,是以特斯拉勝訴是很正常的事情。
6月6日,特斯拉官方發文表示在另外一起名譽權案件中,又勝訴了。
2021年,張某的車頂維權事件爆紅後,很多部落客就借此炒作,對特斯拉進行攻擊,以此博取流量。
當年5月,抖音使用者“蔡老闆”就在抖音曝料關于“我的一個特斯拉供應商朋友曝光相關内幕”的内容,内容涉及特斯拉在與供應商合作中采取壓低報價、嚴苛結款方式或周期等手段,造成供應商的産品品質出現問題。
該條視訊在抖音收獲了26萬點贊和1.4萬次轉發,讓“蔡老闆”迅速爆紅。
2022年,特斯拉對“蔡老闆”提出訴訟,要求“蔡老闆”公開書面道歉,在相關平台置頂不少于90日,并支付侵權損害金500萬元。
最終,法院給出的判決是蔡某應在微網誌、抖音、微信公衆号向特斯拉賠禮道歉,并向特斯拉賠償10萬元。
不過蔡某并沒有履行法院的判決,被浙江省甯波市中級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當然,他也不能執行法院的判決,畢竟他就是靠摸黑車企、博取流量吃飯的,如果他向特斯拉道歉,他那幾百萬的“孝子賢孫”估計都要取關了。
而且如果蔡某所說是事實,完全可以拿出證據,可惜他沒有。
蔡某在這件事中,賺得盆滿缽滿,粉絲從40多萬漲到500多萬平方屬于頭部汽車部落客了,而這則是依靠一條诋毀視訊和10萬元換來的。
隻能說蔡某确實懂得風向标,這一波一點也不虧,反而賺得盆滿缽滿。
傳遞了什麼?
從馬斯克高調訪華,到被高規格接待、霸占熱搜,再到特斯拉幾起名譽權的勝訴,就能看出來對于特斯拉風向标已經變了,同時傳遞的是對外資企業風向标的改變。
衆所周知,電車由于發展曆程較短、還尚未成熟的緣故,存在的問題并不少。
像比亞迪、理想等新勢力自燃事件都不少,但是當年特斯拉明顯被“照顧”了,媒體經常對準特斯拉的“黑料”進行報道,特别是特斯拉車主車頂維權事件,迅速成為全網熱點,特斯拉的口碑确實下滑嚴重。
一方面,特斯拉是外資,網友對它的關注更加“嚴苛”,另外一方面也不可否認是“輿論引導”的結果,畢竟新能源賽道,我們也是下了血本,國産新能源也要發展,适當打壓特斯拉是有必要的。
而且當年也有這個資本,那兩年經濟蓬勃發展、股市節節攀高、樓市異常火熱,連教培行業、網際網路企業也遭到了敲打。
不過時過境遷,短短一年多的時間,一切變得太快了。
過去幾年,由于一些不可細說的原因,外資對于國内的投資環境有些擔憂,那麼我們就要改變這種局面。
馬斯克訪華、特斯拉接連勝訴就是向外界傳達信号:國内的投資環境沒有改變,外資同樣受到保護,而且我們還鼓勵外資企業來華投資。
這幾年在中美競争的大背景下,很多外資企業選擇撤離中國,尋求供應鍊安全,這是無可厚非的行為。
但是很多外資企業的撤離不僅是供應鍊安全的問題,更多的原因是這些外資企業對于國内市場的丢失。
像韓資企業,由于中韓産業鍊高度重合,像三星、現代、LG這些企業的撤離,更大的原因是被中國企業搶奪市場後的結果。
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40年,确實離不開外資的投資,像韓資、日資、美資企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雙方也是合作共赢。
4月28日,中信辦發文表示不得采用“标題黨”斷章取義企業家過往言論,幹擾企業的正常營運。
這也标志着對于民營企業的态度開始轉變,這次馬斯克訪華和特斯拉連續勝訴則傳遞了對于外資企業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