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選一下“關注”,既友善您進行讨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援。
2003年,楊利偉在外太空聽到神秘敲門聲,出艙後,他的嘴角還帶着血迹。
這一離奇事件就發生在10月15日,這天神舟五号駛入太空,起初,一切都很正常,但就在升空30公裡時,楊利偉卻感到渾身一陣鈍痛。
緊接着到達外太空,艙門外又傳來了敲門聲,據楊利偉回憶,敲門聲低沉冗長,幾乎每隔一段時間便會響起,像是有人拿着木錘在敲擊艙門。
在空無一人的外太空,怎麼會有人敲門?楊利偉在太空中聽到的,究竟是什麼?
點個關注,一起揭秘2003年的神秘敲門聲。
起飛時的異常
1961年4月12日,蘇聯宇航員加加林成功進入太空,他是全人類最早踏足太空的人,而此時的大陸,連一艘飛船都造不出來。
僅僅一個月過去,大洋彼岸的美國,又發射了一艘載人航天飛船,随着美國宇航員的升空,大陸與美蘇之間的差距越拉越大。
為了追趕這一行程,大陸在八九十年代飽經磨難。
要想實作載人航天,其難題主要有兩大方面。
神舟五号
一是技術遠遠落後,在西方強國的封鎖中,大陸連制造計算機都成問題,更别說研究載人飛船。
其次,人才有限。載人航天危險系數大,直到今天,世界各國嘗試過200多次載人航天,其中犧牲的航天員足足有22人。
有人因真空而窒息,有人因大火而斃命,有人則面臨着高空飛船解體的危險。
除開航天工程危險系數外,航天員的挑選也是一大難題。身高、體重、視力、健康這些都是最基本的要求,在此之後,航天員還必須經過生理功能名額、臨床醫學、器官功能、心理素質等考核。
一邊是航天危險性極大,一邊是無比嚴苛的測試,符合條件的候選人那是少之又少,而楊利偉,剛好符合載人航天的所有要求。
1996年,楊利偉接到通知,那是一則來自國防部的加急測試:
國家将在飛行員中,選拔一支預備航天員隊伍。
楊利偉
現役飛行員基數龐大,但一番挑選下來,卻隻有14人進入預備隊。
這也就意味着,這14人承載着大陸首次載人航天的重任,這雖是一項榮光,但背後的代價也無比沉重。
在此之前,沒人嘗試過登上飛船駛入太空,途中各種儀器、真空環境對人體傷害頗大,能否活着回來,誰也沒有把握。
可即便是任務如此殘酷,楊利偉也沒有絲毫猶豫,為了助力大陸踏出載人航天的第一步,楊利偉整整接受了6年的訓練。
從32歲到38歲,在這6年中,楊利偉學習了大量理論知識,一旦登上飛船,所有意外都必須獨自應對,為此他必須掌握天文、醫學、發動機、空氣動力等領域的知識。
另外,楊利偉每天都需要進行身體訓練,隻有強健的體魄,才能扛住此次任務的重壓。
2003年,楊利偉的機會來了,他從一衆預備航天員中脫穎而出,成功擔任首席航天員。
楊利偉
同年7月,神舟五号測試完成,确認噪音、震動測試無誤後,神舟五号正式進入發射場。
時間來到10月15日,這是一個振奮人心的日子,楊利偉将搭乘神舟五号,在太空中完成14圈繞地飛行。隻要楊利偉成功回到地球,那麼此次航行将打破大陸載人航天曆史。
楊利偉深知任務重大,從登機到等待發射途中,他早已将各種操作流程倒背如流。
楊利偉一切準備就緒後,神舟五号也迎來了正式發射。
上午9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一片沸騰,在衆人的倒數中,助推器、發動機正在啟動,随着“轟”的一聲巨響,神舟五号直沖而上。
神舟五号發射
那一刻,地面的專家熱淚盈眶,電視機前的觀衆,無不熱血沸騰。
隻不過,衆人萬萬沒料到的是,就在神舟五号升空30公裡後,楊利偉便會迎來第一場危機。
奇怪的“敲門聲”
在助推器的助力下,神舟五号火速飙升,很快,飛船便來到了30公裡的高度,從攝像畫面中,地面專家可以清晰地看到楊利偉的反應。
一開始,楊利偉并未出現異常,發射中心也能和飛船聯系上,但一到30公裡外,聯系卻突然斷開,而楊利偉的神情,也突然變得扭曲。
眼看楊利偉面部痛苦,地面的專家拼命聯系,但此時飛船已是失聯狀态,不管他們怎麼呼叫,楊利偉都無法作出回應。
楊利偉
至于楊利偉,他的身體在那一瞬間遭到了極大壓迫,整個飛船開始振動,連同飛船内的各部分設施也在共振。在此過程中,楊利偉身上的負荷不斷加大,在10赫茲的振動頻率下,楊利偉感覺五髒六腑瀕臨炸裂。
這一振動足足持續了26秒,一旦再多上幾秒,楊利偉的下場誰的不敢保證,就連楊利偉本人也形容,他當時感覺自己已經快不行了。
好在26秒後,飛船停止振動,在地面焦急的等待中,楊利偉輕微地眨了眨眼睛。
得到楊利偉的回複後,地面專家這才稍稍放下了心。
上午10點,神舟五号飛行至300公裡外,這一高度,已經能觀看到地球的全貌。接下來,楊利偉即将完成14圈繞地飛行。
記錄
在飛行前,楊利偉檢查了一遍飛船,确認無誤後,他靜坐在艙内準備繞地飛行,可就在這時,楊利偉的身體再次出現不适。
原來,飛船行駛至太空中,上下、左右全都颠倒過來,而楊利偉長時間處在颠倒中,他體感錯亂,空間運動疾病突發,這就導緻楊利偉接連出現眩暈、嘔吐、惡心等症狀。
此時的外太空空無一人,沒人能幫助楊利偉,為了克服這一難題,楊利偉隻能強忍着不适。
好在神舟五号的設計師頗具經驗,他在地面和天花闆上噴上了不同顔色作辨別,這樣一來,楊利偉便能憑借顔色辨別來區分上下,正因有了這些差別,楊利偉的眩暈感才逐漸減輕。
适應太空環境後,繞地飛行緩緩開啟,上午10點半左右,第一圈繞行即将結束,楊利偉稍微松了一口氣。
然而,意外也就此發生。
就在楊利偉觀察地球的時候,他突然聽到一陣“咚咚咚”的敲擊聲,起初,楊利偉還以為是飛船内的警報,但他觀察了一圈,并沒有找到聲音來源。
還沒等楊利偉找出源頭,敲擊聲又戛然而止。楊利偉還以為自己太緊張聽錯了,為此他并沒有将此事放在心上。
可事情絕非如此簡單,當飛船正在進行第二圈飛行時,敲擊聲再次想起,這一次聲音更加緊迫,也更加沉悶。
楊利偉渾身汗毛直束,他仔細分辨了聲音,聽起來就像是有人在用鐵錘敲擊飛船。
但此時的太空中隻有楊利偉一個人,根本沒有第二個人能敲擊飛船!
驚魂未定的楊利偉隻能轉移注意力,當務之急是完成繞行,成功傳回地面,但他絕對想不到,奇怪的敲門聲将會再次傳來。
楊利偉
那是飛船行進到第五圈的時候,飛船再次響起了“咚咚咚”的怪響。
這一次楊利偉不再猶豫,在聲音響起的那一刻,他飛快循着聲源走去,這一走,竟然來到了艙門邊。
楊利偉俯身傾聽,這一聽,直接讓楊利偉冷汗直下。
奇怪的敲門聲,竟然來自艙門外!也就是說,在茫茫太空中,有人在敲擊神舟五号的艙門!
楊利偉面色蒼白,這陣奇怪的敲門聲隔一段時間便會響起,毫無規律可言,究竟是什麼東西在敲門?
楊利偉不敢深想,地面的專家正在注視飛船,為了不給專家添亂,楊利偉自行檢查了一次飛船,确認毫無缺漏後,他并沒有上報這“奇怪”的敲門聲。
這一詭異的事情,一直被楊利偉藏在心中,直到10年後,敲門聲的真面目才被揭開。
10年後的真相
按照計劃,楊利偉将在神舟五号上繞地14圈,從10月15号上午10點,到16号淩晨5點,楊利偉成功完成任務。
楊利偉
隻不過,在此期間他聽到了好幾次敲門聲,楊利偉将這一情況記錄在冊,包括飛船升空時的振動問題,隻要一降落地面,大陸專家就會得到這些寶貴的回報。
隻不過,在返航期間,楊利偉還會經曆一次生死瞬間。
異常發生在降落途中,時間來到淩晨6點,這時神舟五号抵達大氣層。
此時的傳回艙将急速向地面墜來,在高速行駛中,飛船和大氣層産生強烈摩擦,其溫度可達幾千度,這一過程也被稱為“黑障”。
不得不說,“黑障”階段是載人航天最為危險的部分,載人航天總共犧牲過22名航天員,其中有11人都隕落在這一過程中。
就在楊利偉起飛的6個月前,美國“哥倫比亞”号正在返航,途徑大氣層時,飛船左翼被高溫點燃,随後航天飛機迅速解體爆炸,機上7名航天員全部遇難。
是以,當神舟五号返航時,楊利偉依舊不敢掉以輕心。
在大氣層中穿梭,他能明顯看出艙外的高溫,隔着一層玻璃,外面的空氣都在汩汩升騰。
就在這時,楊利偉心中一震,他竟然在玻璃上發現了裂紋,并且,裂紋不止一條,而是布滿了整面玻璃,裂紋被高溫染成橘紅色,而此時距離降落地面,還有将近半小時。
玻璃外是幾千度高溫,而這面破裂的玻璃,絕對堅持不了半小時,想到這裡,楊利偉幾乎做好了犧牲的打算。
就在這時,楊利偉一轉頭又看到了另一側的玻璃,隻見這面玻璃上也布滿了裂痕。
兩側玻璃破損,楊利偉本該絕望,但此時他卻意外地放寬了心。
對于大陸工程品質,楊利偉無比信任。就算玻璃不耐高溫,導緻一面出現裂紋,但這絕不會出現兩面破裂的情況,如今兩側玻璃都布滿裂紋,這就證明,裂痕是正常情況。
果不其然,傳回艙的玻璃扛住了幾千度高溫,帶着楊利偉順利返航。
2003年10月16日早上6點23分,楊利偉在内蒙古着陸。
随後,在鮮花和掌聲中,他緩緩走出艙門。
有眼尖的人看到,楊利偉的嘴角帶着一絲血迹,而楊利偉曾試圖偷偷擦拭。
對于這一情況,楊利偉親自做出過解釋,原因在返航時,他不小心撞在了話筒上,為了不讓衆人擔心,他才想擦去血迹。
随後楊利偉拿出記錄本,上面提到了兩件怪事。
一是起飛時的振動,二是繞地飛行時出現的怪響。
着陸
對于第一個問題,有專家進行過摸排,經過大量測試,他們給出了答案:
火箭助推器過載,便會導緻液體火箭跷振。
根據這一結果,大陸科學家對後續飛船做了完善,自神舟七号之後,大陸飛船已經完美避開了這一問題。
不過,跷振問題解決後,太空中的怪響卻一直沒能得到解答。
從2003年到2013年,整整10年過去,直到“月宮一号”誕生後,大陸科學家才揭開謎底。
原來,太空中氣溫差距大,高則上千度高溫,低則零下幾百度。在溫差之中,航天器部分裝置會因壓力變化,而被擠壓變形,随着形變産生,怪響也随之傳來。
曆經10年時間,困擾楊利偉多年的問題終于迎刃而解。
好在“神舟五号”順利着陸,楊利偉也安全到達,此舉也意味着大陸跨出了載人航天的第一步,繼蘇聯、美國之後,大陸成了全球第三個載人航天的國家。
楊利偉
這一殊榮得之不易,其中有上萬名勞工抛灑熱血,數千名專家晝夜勞作,而楊利偉,更是為了大陸的航天事業,犧牲了自己的身體健康。
如今楊利偉已成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大陸也在今年5月底,成功發射神舟十六号,在載人航天工程中,大陸從零開始突破,到今天已經完成29次發射任務。
在當下在将來,大陸載人航天工程也将穩步前行!
最後,由于平台規則,隻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為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為鐵粉後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