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厚植底色 向“綠”而行——我省生态環境品質建設掃描

作者:延邊廣播電視台
厚植底色 向“綠”而行——我省生态環境品質建設掃描

近年來,四平市高度重視生态環境保護,建設條子河下遊西湖濕地治理工程項目,充分發揮條子河生态系統的涵養水源,改善區域小氣候和小環境等生态功能,為遼河流域水環境治理整體提升發揮了重要作用。 潘碩 攝

又是一年六五環境日。

初夏時節,廣袤的吉林大地,擡頭看見“天空藍”,放眼望見“生态綠”,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景象。

不久前,《2022年吉林省生态環境狀況公報》釋出,曬出了我省生态環境品質的“綠色成績單”——空氣品質繼續保持在全國第一方陣,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居全國第九位;水環境品質創有監測記錄以來最好水準。全省地表水優良水體比例達到81.8%;土壤環境品質保持穩定,全省連續12年未發生較大及以上突發環境事件,環境安全得到有效維護,生态環境品質主要名額圓滿完成。

亮眼的成績單凸顯出吉林綠色發展的“含金量”。望得見青山,看得見綠水,藍天白雲成為常态,美麗吉林建設正在進行。

污水變清引鳥來

在四平市西湖濕地公園,67歲的張寶新像往常一樣騎着單車在附近鍛煉,“誰能想到以前的臭水溝如今是這樣的光景,用‘鳥語花香’形容不過分吧。現在好多鳥都回來了,白鹭最多,還有灰鹭……”遠處的湖面上白鹭翩飛,張寶新随手拍下,發到了朋友圈。

小鏡頭定格大變化。讓張寶新感慨的這片濕地是由四平市污水處理廠處理後的污水“打造”出來的。“對于嚴重缺水的四平市來說,‘污水處理廠+人工濕地’的治水模式功不可沒。”四平市生态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郭宏宇說,東遼河是遼河的源頭,東遼河的治理不僅關系四平的發展,更關系到東遼河下遊地區的水質環境。“目前四平市污水處理廠不僅解決了四平市城區排水管網日收集的約13萬噸污水,同時深度處理後的尾水流經西湖表流濕地,進行再淨化,最後進入東遼河的支流條子河。”

走進花園式的四平污水處理廠,綠樹成蔭,花香鳥鳴。記者沿着污水處理的沉砂池、厭氧池、缺氧池、好氧池一路走下去,城區排水管網流入的黃褐色污水逐漸青綠。

郭宏宇介紹,2022年四平全域消除五類水體,全市10個國考斷面優良水體比例達80%。“經過處理的污水不僅全部實作了一級A标準排放,還通過中水回用的方式,用于工業用水、園林綠化、西湖濕地補水等方面。”

“2022年我省完成18座污水處理廠(站)擴能建設,新增處理能力19.85萬噸/天、管網500餘公裡,68座縣級及以上城市污水處理廠全部實作一級A标準排放。”省生态環境廳水生态環境處處長肖尊東介紹說,水生态自我修複能力是水污染治理一個重要的手段和方向,我省積極謀劃實施了一批源頭區涵養林、生态緩沖帶、尾水濕地和河口濕地等項目,統籌好“水環境、水資源、水生态”三水共治,全面提升流域水環境承載力,推動水環境品質持續向好。

藍天常在空氣常新

6月3日,風景秀美的圖們市嘎呀河畔,56歲的盛元斌正沿着河岸快走,這是他每天的鍛煉方式。“圖們這兩年空氣是真好,河邊鍛煉神清氣爽,特别适合養老。”

藍天常在最能給老百姓帶來幸福感,空氣清新了,環境改善了,老百姓體會也最深。

2022年,圖們市空氣優良天數比例達到100%,與前一年度相比,上升0.8個百分點。PM2.5年均濃度為13微克/立方米,藍天白雲、綠水青山成為圖們鮮明的生态辨別。

“我們圖們的‘100%’可不隻有這一個。”圖們市副市長楊文一驕傲地說,“去年,我們稭稈離田處置完成率也實作100%。”楊文一說,圖們市緊緊圍繞“生态強省”“生态立州”戰略,以實作降碳、減污、擴綠、增長為總抓手,常态化開展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的同時,大力推廣稭稈綜合利用和清潔能源使用,連續三年稭稈禁燒“零火點”,清潔能源供暖也已初具規模。

“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幹得好不好,老百姓滿不滿意是評判标準。标準更高一些,舉措更實一些,藍天的成色就更足一分。”省生态環境廳大氣環境處副處長韓長鵬介紹說,“去年,我省各市(州)連續兩年全部達到國家空氣品質二級标準,全省PM2.5濃度首次達到世界衛生組織第二階段标準指導值,降至25微克/立方米,為有監測資料以來曆史最好水準。”“吉林藍”持續線上,人民群衆“愛藍天”的熱情被充分激發,“護藍天”的辦法就更多。

韓長鵬說,下一步我省将在大氣污染源的管控上制定更加科學、更加精細、更加嚴格的标準,進一步健全完善常态化防控機制,守護好“吉林藍”。

發展底色綠意濃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統籌推進生态環境高水準保護和經濟高品質發展,全面實施生态強省戰略,我省生态環境品質穩步提升。”省生态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張旗威介紹說,“2022年,我省生态環境品質多項名額實作了曆史最好,生态環境保護的每一項工作都在穩步夯實。”

近年來,省委、省政府持續加大生态環境保護力度,深入實施污染防治攻堅戰,自然生态保護與修複工作穩步推進,自然生态保護監管力度不斷加大,部分地區生态退化趨勢得到有效控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日益穩固。

2022年,我省完成造林綠化221.4萬畝,建設中西部農田防護林體系28.4萬畝,退化林修複10.3萬畝,森林撫育157.64萬畝,森林品質不斷提高;完成草原修複21.74萬畝,退化草地得到有效治理。新認定公布省級重要濕地16處,全省省級重要濕地達到37處,建立省級濕地公園4處,濕地保護率達到45.22%。

随着我省生态強省建設的不斷推進,長白山區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護修複、東部天然林保護、中部黑土地保護、西部河湖連通工程效益凸顯,東遼河、查幹湖治理保護等标志性戰役均取得重大成果。

記者在省生态環境廳了解到,我省正在積極推動《美麗吉林規劃綱要》的編制工作,目前已基本形成了思路架構——确定了“綠色、安全、肥沃、優美、富饒、創新”的六大美麗取向,提出了“寒冷地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建設樣闆區”“全國黑土地保護核心與綠色農業示範區”“北方生态屏障關鍵區”“綠水青山冰天雪地轉化為金山銀山典範區”的四大戰略定位,進一步明确了“綠色引領”“安全築底”“黑土強基”“環境增彩”“兩山推動”“制度賦能”的六大戰略路徑。

張旗威說:“下一步,我們将全力推動《規劃綱要》編制工作,盡快完善相關内容,力争在今年9月26日——我省第三個‘吉林生态日’之前釋出實施,為在實作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中打造吉林樣闆、提供吉林經驗。”

編輯:初見

稽核:錢洪濤

終審:于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