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06歲開國少将黎光逝世,今年已有4位名将離去,開國将星僅存6顆

星星會落下,英國的風會永遠持續下去。

12月27日上午,南京軍區工兵團創始少将、原司令李光同志在南京病逝,享年106歲。

李光将軍死後,在世的開國将領隻有六位,其中大多數是紅軍時期參加革命的,平均年齡超過100歲。

從1955年到1965年,中國授予或晉升了10名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10名中國人民解放軍将領,57名中國人民解放軍将領,177名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将和1,360名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将。這些人通常被稱為"開國将軍"。

目前,"創始将軍"集團,元帥、将軍、海軍上将、中将都已死亡,幸存的六位将軍都是創始少将。

從2010年到2017年,開國将軍的數量每年下降超過兩位數,2010年有29人死亡,2011年有25人死亡,2012年有14人死亡,2013年有10人,2014年有14人,2015年有20人,2016年有10人死亡,2017年有12人死亡。2018年,六名開國将軍去世。2019年,五位開國将軍去世。

一名記者的調查發現,在幸存下來的六位創始少将中,有兩位在1955年被授予該頭銜,一位在1961年,三位在1964年。

其中,1955年被授予該稱号的兩位在世将領分别是:原沈陽軍區副政委顔雁、原北京軍區工兵委楊永松。

1961年,在世少将的頭銜:江西省軍區,原張雄政委。

1964年,在世少将的稱号有:烏魯木齊軍區原副司令王福之、原總參謀部炮兵部長溫希特、原軍事醫學科學院院長屠同進。

六位開國将領中最年輕的是王福志,他曾是烏魯木齊軍區副司令員,出生于1923年。

李光将軍是今年去世的第四位開國少将。

此前,沈陽軍區原副政治委員會委員、政治部部長、原冶金工業部部長陳紹坤少将于10月1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9歲。

相關連結 http://www.scots

106歲的建軍少将、南京軍區工兵團前團長李光去世。

106歲開國少将黎光逝世,今年已有4位名将離去,開國将星僅存6顆

李光,原名李光宇,1914年出生,1933年加入中國工農紅軍,1934年加入中國共産主義青年團,次年轉入中國共産黨。曆任南京軍區工兵團師長、副軍長、副團長、司長,南京軍區司令部顧問。李光于1955年被授予少将軍銜。

據李光将軍的家鄉義義縣政府網站報道,1933年8月23日,紅九軍解放了義義縣。9月初,紅九軍第74、75、81團解放了李光的故鄉新政,建立了蘇維埃政權和地方武裝獨立公司。李光積極簽約獨立公司。這個由年輕農民組成的武裝團體迅速發展到400多人,并組成了一個獨立的營。18歲時,李光當選為獨立營第二排隊長。

獨立營成立後,新政大東山的第一戰。這裡被地主武裝的"大刀俱樂部"包圍,他們瘋狂地反對新的紅色政權蘇維埃政府,攻擊紅軍。獨立營接受攻打大東山的任務後,士兵們興緻勃勃,他們都拿着大刀,穿梭标準,"大刀會"土匪一把急着逃跑,活捉"大刀會"首領。李光用兩指寬竹葉刀英勇追擊敵人,第一次經受住戰争的考驗,展現出他的英勇頑強。

獨立營的第一場戰役就結束了,受到紅四軍總部的稱贊,從此聲名鵲起。不久,獨立營被調到巴中紅軍總部,接收了槍支、彈藥,正式編入紅軍第31軍第91師,全營集體參加了紅軍。李光被任命為該師的特工,并很快被提升為排長。

1933年10月,四川軍閥劉翔在蔣介石的要求下,對川杉山革命進行了"六向圍攻",李光率軍遷往通江、南江地區,幾乎每天都在戰鬥。1934年9月,紅四軍取勝粉碎了敵人的"六向圍攻",将敵人趕到了嘉陵江以西。

在與蒼西的戰鬥中,李光的排被指令掩護。敵人的子彈擊中了他的小腿,鮮血淋漓,疼痛,但他還是咬牙切齒地追趕部隊。不久傷口沾染了膿液,醫生要求他截肢,他強烈反對,說:"我開始了革命,沒有腿怎麼能和敵人打仗呢?"他被轉到紅軍總醫院接受治療,并盡了最大努力挽救了他的腿。

1935年3月底,紅四軍打赢了強渡嘉陵江之戰,開始了長征。此時,李光是第4連第2營第267團團長。随着張國軒分裂紅軍,李光和許多紅四軍幹部士兵經曆了三座爬雪山,穿越草原的艱辛。1936年10月,紅四軍終于在甘肅省永甯市與中央紅軍勝利師會合。艱苦的長征,讓成千上萬的紅軍戰士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也讓李光和他的戰友們鍛煉得更強了。1934年加入中國共産主義青年團。1935年加入中國共産黨。

在紅軍師後山堡之戰中,李光的紅31軍戰勝了山堡,繼續英勇追擊敵人,殲滅了南方國民黨軍主力師胡宗,強化了紅軍的号召力。

抗日戰争爆發後,紅四軍改編為八路軍第129師,李光被任命為第386旅第771營第一排長。部隊向北防日,經陽泉到陽明堡,正好趕上第769團燒毀了陽明堡機場的日軍鬼24飛機,鬼魂複仇。在這場與日軍的戰鬥中,李光英勇負傷。一顆子彈穿過他的左肩,進入他的左下巴,從他的右耳根部出來,鮮血突然沾染了他的制服。當晚,中國強奸犯襲擊了該團和傷者病者與鬼魂同住的村莊。由于白天重兵輕傷員已經轉移,隻剩下李光和四五名重傷人員。當和他一起的士兵發現敵人進入村莊時,他們匆匆忙忙地拿了一條毯子把他包起來,并幫助他上廁所躺下。敵人走過廁所,發現他們兩個人都沒有。其他傷者病者被敵人刺死。敵人離開後,他們爬出廁所,翻牆。

李光被調到延安總醫院治病,兩個月不能張開嘴吃飯,不能說話,開刀除掉斷骨,傷口慢慢愈合。出院後,他去了總部營地學校。後來,學校改為反大學分支。1938年10月,從抗日大學畢業後,李光被派往渝中軍區,在陸軍第三師團第26旅第1營擔任教官。第1營最初是一支老式的武裝部隊,紀律松散,戰鬥力差。為了改變這種狀況,上級任命李光為營長和教官。他嚴格統治軍隊,刻苦訓練,使士兵的素質大大提高,成為一支英勇而優秀的戰鬥力。

1939年1月,李光調到中央軍區第三師第25旅。因為他英勇果斷,果斷,開拓進取,經常親自到前線指揮,部隊打得好,在仁(楚)河(inter)巴(縣)地區非常有名。日本僞軍千方百計殲滅他們。1940年,二十五個旅改編成三十個團。組織讓李光改名,從原來的李光宇去掉了"餘"字,改名為"李光"。不久,他被調到北方分部黨校。1941年秋畢業後,任中央軍區第10師第29團團長。

此時,抗日戰争進入了最艱難的階段,李光率領中原白洋店地區的第29團堅持抗日戰争,采取遊擊戰術,巧妙地與日軍勾搭。1941年,日本人發起了五一掃蕩。一天,第29團在任丘縣北路莊遭遇敵軍。那天,日軍師範隊和保定的僞軍,包圍了二十九個團,他們非常傲慢。李光指揮士兵們冷靜作戰,一次又一次地擊退敵人的沖鋒。戰鬥持續了将近一天,突然,敵人密集的炮火稀疏下來,李光立即派出九個連隊帶領一隊從隧道爬到偵察,發現敵人正在開會研究對策。偵察兵趁機扔了幾枚手榴彈過去,炸死了鬼魂一塊,頓時一片混亂,士兵們立刻跳出坑道,英勇追擊敵人,并活捉了日軍教學隊隊長。

二十九個團在中部平原上玩起了一場強力遊戲,得到了軍區的認可。陸正超司令員曾稱贊李光"性格堅強,勇于拼搏,決心強"。1945年,李光被調到第20團第13師,率部參加了沙南基地的開戰,多次與敵方僞軍展開激烈争鬥,鞏固和發展了察南基地。

1945年8月,日本無條件投降後,蔣介石企圖攫取抗戰勝利的果實,将傅祖儀的部部從張家口向東,阻止我軍收複失地,淪為敗地。為此,朱德總司令指令我軍積極進攻所有敵占城鎮和交通通道,迫使日軍僞軍投降。8月16日,軍區決定攻占張家口。

二十個團比較熟悉張家口的情況,是這次進攻張家口的主力軍。8月20日,李光率領20個團,趁夜攻打張家口,趁敵恐慌,占領了希爾山、博基地總部、蒙古聯合自治政府、廣播電台、銀行、機場、火車站、發電廠、僞警察局等地,并設定了安全警戒,基本控制了城市。當晚,李光向張家口市電台,正式宣布張家口解放。戰鬥中,該團接收了約1萬名警察,繳獲了500萬發彈藥、21發炮彈、8萬發炮彈、3000多支步槍和大量軍事物資。

張家口的二十個團也進攻柴溝堡、天鎮等地。李光随後被調到第8旅擔任副旅長,後來他參加了正定、梧池、正泰和著名的青峰店的戰鬥。

1948年任華北軍區第7縱隊第21旅旅長。1949年,他指揮唐江沿岸部隊抵抗來自保定的敵軍騎兵,擊退了敵人的多次進攻,并利用追擊的優勢,與友軍和鄰近部隊一起解放了保定。他還日夜帶領部部渡過黃河,沙河,一路南下北平市,在廊坊與四大野軍相遇。該旅接受了封堵永定門的任務,與主力部隊一起包圍了傅作義,為北平的和平解放作出了貢獻。

解放後,李光屯66軍198師長。不久,轉學到南京軍校學習。1952年7月,他加入反美援助北韓,擔任第68軍第2師師長。參加了著名的夏季攻勢戰役和金城戰役。1954年,他成為第六十八軍副司令。1956年任連雲港要塞司令官。1958年,他被任命為上海吳衛口第15師師長。1962年任南京軍區工程指揮部副主任、司令。1978年,他被任命為南京軍區司令部軍事顧問。

專欄編輯:顧萬泉 文字編輯:方瑩 标題 圖表 來源:Instagram 照片編輯:燕靜

來源: 作者: 新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