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6歲孩子校園遭碾壓緻死,媽媽墜樓,細節太心痛!如何走出不幸?

作者:小桐泡爸爸

一個6-7歲的國小生,才上一年級,眼看着剛剛還活蹦亂跳的,一下就出意外,沒了!

而且是在孩子上學期間,就在孩子就讀的國小校園裡,活生生地讓一位老師開的成噸重的汽車碾壓緻死,而且是二次碾壓,又被拖行5米......孩子頭上幾個包,後腦勺還流着血,孩子右邊臉的組織都磨沒了......

看到這,想想都心裡一緊一緊的,想想都痛得無法承受,太令人震驚痛惜!

自己的小女兒,有時擦破點皮都疼得哭天抹淚的,何況是這人都沒了,而且還遭了那麼大的罪!

我們不僅又心生疑問:

  1. 這老師車是咋開的?壓到了什麼一點感覺都沒有?本來孩子也許還有一條命!

而孩子家屬在檢視監控後發現,孩子第一次被汽車撞倒後,車停了下來,但不知為什麼,卻沒有下車看看!看看,也許這一會兒,就能救了這孩子。

可是,車子繼續向前開動了,二次碾壓,又拖行了大概5米!這麼一下,孩子獲救的一星一點的機會都沒有了!

  1. 學校什麼時間能做到“人和機動車”分離呢?

國小,尤其是國小低年級的孩子,常常6歲就上學了,和幼稚園的孩子一模一樣呀。身子骨架小,又活潑好動,在孩子活動讀書的安靜的校園裡,還常有機動車來回走動,那始終都是一件十分危險不過的事呀。

機動車保有量越來越多的社會,是不是立法制定規則時,亟待考慮這些?以避免悲劇再次發生在你我身上!

是以,我常常給我們家上國小低年級的閨女說,千萬不要和車搶道,甯願多等一會兒,哪怕遲到了,也不能着急!

更可惜的是,在這個國小生被碾壓去世這幾天裡,孩子的媽媽這就從24樓墜樓,也随孩子去了!讓人震驚又痛心!心裡堵得慌!

有報道說,這也和近日網絡上對逝者家屬的質疑和網暴脫不了幹系。古語雲:“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網絡不是法外之地、道德真空,奉勸網暴者,哪怕為自己的下一代,也要多積善積德。

6歲孩子校園遭碾壓緻死,媽媽墜樓,細節太心痛!如何走出不幸?

3.媽媽墜樓,也許還有别的原因?

轉念一想,此也許隻是原因之一。孩子是媽媽的命根子,是家庭的命根子,孩子沒了,一定是錐心之痛、痛入骨髓,總覺得生不如死,真是感同身受!

失去孩子的親屬,尤其是媽媽,本該給予更多的關懷、撫慰、心理疏導,甚至需要形影不離地陪伴。有時,人常常是自己走不出自己的那個心理傷害的黑洞。

從媒體公布的有限的視訊材料上看,這位媽媽還是相當克制的。甚至猛然承受失子之痛的爸爸失去理智,要沖出去找那位肇事者算賬時,這位媽媽還極力地去拉孩子的爸爸,去勸阻他。

可正是這種太有意的克制,可能會壓抑和積累太多的悲傷,一旦這種情緒大得再也不能承受時,一旦在這種情況下,遇到哪怕一點點的刺激,比如不公正的評論、網暴等等,就會一下爆發出來,釀成悲劇,無法挽回。

6歲孩子校園遭碾壓緻死,媽媽墜樓,細節太心痛!如何走出不幸?

4.悲劇或許可以避免?!曾經親身經曆的痛......

如果有更多的關懷、撫慰、心理疏導和形影不離地陪伴,悲劇或許可以避免,那是曾經親身經曆的痛......

小時候在農村,媽媽被鄰居欺負吵架,媽媽想不開。記得那是夏天,我也就有8-9歲的樣子吧,我發現媽媽不對勁,我就形影不離、一步不離媽媽,她去那我去那,她睡哪裡我就去那裡睡。實際,我好像一點也沒睡着。

我印象裡,就這樣從頭天下午,不吃不喝,一直躺倒了第二天的中午下午的樣子,好像家裡人都出去了,隻有我跟着媽媽。

6歲孩子校園遭碾壓緻死,媽媽墜樓,細節太心痛!如何走出不幸?

這天,媽媽終于起來了,讓我幫她幹活,用麻搓了一條繩子,年幼的我,好像已經感覺到了有點什麼異樣。

然後,媽媽就要去旁邊的小屋子去。我馬上跟過去。因為這個小屋子有房梁,比較低,踩個闆凳都能夠到的。

媽媽去這個小屋子,我也要進去。可她就是不讓我進去,發瘋了一樣,使勁打我的頭、推我,趕我出去,讓我松手放開,要把門從裡面頂上。之前農村的門有很多都是用粗木棍頂門的。

當時感覺我一下都不認識媽媽了,媽媽就好像瘋了一樣打我,推我,讓我出去。

我小呀,拼死發瘋也擠不過一個大人呀。俗話說:“母子連心”。我終于還是擋不住媽媽死死地把門關上,打不開了。

我就預感要出大事了,發瘋一樣,邊哭喊着救人便往外快跑。農村的院子大,有幾十米,我也不知道怎樣深一腳淺一腳地跑過院子,門口路邊就是生産隊的打麥場,當時有很多幹活的叔叔大爺。我一哭喊,一個熟悉的叔叔一下就沖過去了......

等叔叔大爺的把媽媽救下來,媽媽已經是幾乎不行了。後來,好像是搶救了很久,才終于有了呼吸、過來了......救的再晚一點,我不敢想象......

這件事,一直深深埋在我的心裡,這情景,曆曆在目,幾十年,我都忘不了。

6歲孩子校園遭碾壓緻死,媽媽墜樓,細節太心痛!如何走出不幸?

不然,也許8歲9歲時,我和哥哥姐姐妹妹,都沒娘了。

好在,我的老娘現在都80多歲了,反倒是什麼事都看得開了。真是謝天謝地,謝謝當初救媽媽的那些好心的鄉親!

我媽也常說:“要不是為了這幾個孩子......”這常常像一句唠叨的話,我信!孩子就是爸爸媽媽命,沒了孩子,世界再多的色彩也好像都不屬于他們了!

母親那個年代,真是吃了太多的苦,受了太多的罪,尤其是當媽媽的。既要參加勞動,又要帶孩子做家務!當時家家都是幾個孩子,誰也别指望有人給你帶。

我小時的印象中,就沒見媽媽休息過,就連過年過節,也是忙忙碌碌,操持這個家。

是以,俗話說,“不養兒女不知道父母恩”。孩子就是家長心中的光,孩子就是家庭的希望。孩子在,希望就在。孩子沒了,希望好像一下就破滅了,那該多痛和多無力多無助!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呀......

6歲孩子校園遭碾壓緻死,媽媽墜樓,細節太心痛!如何走出不幸?

是以,一個人在心裡想不開時,一定要有心理疏導,要有親屬陪伴,一起面對分擔,熬過去這一段最昏暗的日子和事情,也許,我們的心理就能承受過去了,就能挺過去了,我們就有機會再面對美好的未來。

隻可惜,這位6-7歲的孩子和愛她的漂亮的媽媽、知書達理的媽媽,都不能在世上和她們的家人們在一起看日出、看日落,享受人世間哪怕是最最平常的日子了。

媒體報道,網暴者對于悲劇推波助瀾的影響,相關部門已經介入展開調查。

6歲孩子校園遭碾壓緻死,媽媽墜樓,細節太心痛!如何走出不幸?

但願這個悲劇能得到依法依規、公正和人性化的化解,彰顯社會的正義、良知,以告慰逝者。

“往者不可谏,來者猶可追”,人生極其短暫,沒有五百年!

但願,孩子的爸爸和其他的家人們,都能走出接連失去親人的陰晦,健健康康地勇敢地活下去。我想,如果生命還能再來一次的話,這也應該是7歲孩子和年輕的媽媽的共同心願吧?!

原創:小桐泡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