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喪事中的“祭”和“奠”,究竟有啥差別?搞錯了可不是簡單的笑話

作者:南齋孤風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喪葬文化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古代人們認為,人去世之後并不是就代表着死亡,而是代表着生命以另一種方式的延續。

在中國古代,喪葬文化除了講究等級制度之外,還有許多不為人知的講究。

比如我們在參加葬禮的時候,多能在靈堂正中,看到一個巨大的“奠”。

但是在口頭語中,我們經常會在清明時節“祭拜先人”。

那麼,同樣是對亡者的悼念,“祭”和“奠”到底有什麼差別的?

何為“祭”

“祭”其實是一個會意字,從甲骨文來看,“祭”字的字形,就像一個人正在祭拜先祖的場景。

這個場景,其實就是人們為了表達對先祖的懷念之情,所做出的一種行為。

而将這個字拆解開來,左上角是一個變形的“月”,而這個字在古代還讀作“rou”,通“肉”。

包括早年在漢語基礎教育中,這個偏旁通常被稱為“肉月旁”。

喪事中的“祭”和“奠”,究竟有啥差別?搞錯了可不是簡單的笑話

而在原始社會朝着封建社會過渡時間,人們進行生産活動時,捕獲的獵物一方面滿足基礎的溫飽需求。

另一方面,則祭祀上天,祈求接下來的風調雨順。

是以,在“祭”這個字的含義當中,代表着對于神祇蒼天的頂禮膜拜和美好祈願。

喪事中的“祭”和“奠”,究竟有啥差別?搞錯了可不是簡單的笑話

而與“奠”組成的“祭奠”,全然是另一種說法了。

何為“奠”

在古代,人們會給去世的人設定靈堂,而靈堂中所設定的東西就叫做“奠”。

究其字形來說,“奠”的含義其實更加具象化。

将這個字上下兩部分拆分開來,上邊是“酋”下邊是“大”在《說文解字》陳刻版裡。

“酋”的本意是酒熟,而有古詞“大酋”,也是掌酒官的意思。

東漢著名文學家劉熙,在關于探求事物源起的專著《釋名》中有關于“奠”的解釋: “喪祭曰奠。奠,停也。”

人們為了向天地神明表達敬意,是以古人們也會給去世之人的棺椁前,設定一個小小的祭台。

在祭台上放着酒水瓜果之類的物品,而“酒”盛于案上,也就有了“奠”之一詞。

而觀流傳至今的治喪禮儀中“停棺”一說,不難看出“奠”,其實就是人在離世之後進行的一系列儀式。

相比起“祭”的超脫,“奠”則更為接地氣一些。

異名同實

“祭奠”兩個字雖然一個是古人對神祇的崇拜,一個是對離世之人的緬懷,但是在一些細微之處,卻有着幽微的差別。

在先秦時代,祭祀的儀式通常都是單獨進行的,但在後來的發展過程中,祭祀的活動也就越來越多。

喪事中的“祭”和“奠”,究竟有啥差別?搞錯了可不是簡單的笑話

因為古人堅信“六道輪回”,他們認為,人的靈魂一旦脫離身體,就會一直留在陰間,而陰間和陽間是一模一樣的。

死者的墓穴,就是死者在陰間的房子和院子,死者的遺物也會随着死者的死亡而被保留下來。

這也是古代人最看重的就是安葬,不安葬的話,很容易成為“孤魂野鬼”的原因。

而且,在那些達官顯貴的墳冢裡,一般都會有很多随葬品,比如珠寶、玉器、銅器、生活用品,有些甚至連馬桶都會陪葬。

而人活在世上,衣食住行中“食”自然是不能少的。

中國人很注重吃,因為他們覺得吃是最好的表示,是以除了下葬之外,他們還會在祭祀的時候,用香爐裡的香火來招待祖先。

在祭祀結束之後,家屬還需要對死者進行悼念。

此時應該先将死者的衣物等整理好,然後再将死者的遺像放在一個适當的位置,也可以用被子将遺像蓋起來。

随後家人會在死者的遺像前擺上一杯酒,然後再将祭品放入其中,這代表着死者已經入土為安了。

喪事中的“祭”和“奠”,究竟有啥差別?搞錯了可不是簡單的笑話

這也就是如今人們在清明祭掃時,不僅要清掃墓地周圍,還要在墳墓上點燃香燭。

千古之前的“天子祭禮”流傳至今,逐漸成為尋常百姓對祖先的一種哀思。

相沿成俗

中國作為禮儀大國,血脈中流淌的是禮序,孔孟是精神的圖騰。

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積澱,在中國人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當中。

如果沒有掌握好這些講究,那麼就很容易鬧出笑話。

比如在《紅樓夢》中,薛姨媽請王熙鳳和賈母吃飯的時候,就因為“祭”和“奠”出現了問題,最後鬧得非常的尴尬。

而這種情況,也不僅僅發生在流觞于今的話本中,在現代社會中也經常會出現。

比如現如今對于對方父母的稱呼,“家母”“令尊”混淆一談,自然是贻笑大方。

每到逢年過節,很多在外打拼的年輕人回到故鄉,看着擠擠挨挨一屋子的親朋好友。

喪事中的“祭”和“奠”,究竟有啥差別?搞錯了可不是簡單的笑話

甚至都不清楚每個人之間的關系,“大伯”,“姑姑”一通亂叫,在衆人尴尬的笑聲中落個臉紅。

這也催生了類似于“中國親戚關系電腦”,這種好笑但不失溫情的APP。

在父母這一輩看來,如果連自己家裡親戚都不知如何稱呼,那堪稱“不孝”了。

但随着社會生産力的逐漸提高和科技的日新月異,資訊大爆炸。

那些傳統的禮儀,也随着文化語境的密切融合,以及溝通效率的提高,而逐漸為人們所淡忘。

但文化自信來源于千百年的日積月累,如今,世界各國都以重振本國文化為己任。

特别是某些超級大國,以思想文化的輸出作為十分重要的精神統一途徑。

中國傳統禮儀,作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反映了古代的生活方式、人際關系和價值觀念等方面的特點。

在現代社會,随着社會變遷和文化多元化的發展,一些傳統禮儀的實踐和意義已經有所改變。

喪事中的“祭”和“奠”,究竟有啥差別?搞錯了可不是簡單的笑話

但它們仍然具有很強的文化認同感和曆史價值,對于弘揚民族精神和強化社會凝聚力也有積極的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尊重并遵守相關的禮節,同時也需要在不斷實踐和了解中加以發揚光大,讓傳統禮儀更好地适應新時代的需求和變化。

而中國人對生死之事的達觀與洞見,就這樣從遠古時代傳承而來,薪火相傳,綿延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