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咽峽炎被稱為是“小号”的手足口病,他們在病原和傳播途徑上都很相似。那麼,如何來緩解疱疹性咽峽炎帶來的不适症狀?家長們又該怎樣做到心有底氣,從容應對?
本期特邀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感染科主任黃麗素,為您支招疱疹性咽峽炎的防治指南。
01
兒童疱疹性咽峽炎
吃不下怎麼辦
相信大家都有過口腔潰瘍的經驗,即使隻長了一顆,也會疼得吃不下飯。
而兒童疱疹性咽峽炎往往是一大片疱疹,疼痛感會影響其進食,家長們是以也會十分着急,總是詢問醫生能不能通過打點滴來補充營養。
黃主任表示,一袋5%濃度的250ml葡萄糖液體大概能為人體補充12.5g糖分,但打點滴并不是給孩子補充能量的的唯一管道。
運動飲料中有電解質、糖分,而且口感清涼、味道較好,孩子更願意喝,相對于打點滴,給孩子飲用運動飲料來補充能量其實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兒童的再生能力和恢複能力較強,部分兒童在得了疱疹性咽峽炎後依舊表現得活蹦亂跳的。
此時,如果兒童喝得進液體,并且有一定的小便量,那麼即使他吃的不多也無需過分擔心。
黃主任強調,不宜給疱疹性咽峽炎的兒童進食過硬或較脆的食物,應選用粥、面條等軟爛且易消化的食物,以免損傷疱疹繼發細菌感染。
一般情況下,疱疹性咽峽炎的疼痛感會在患病後3到5天後消失。
02
面對疱疹性咽峽炎
家長如何應對
在疱疹性咽峽炎發病前期,兒童會出現高熱的症狀,部分兒童甚至會出現高熱驚厥,這種情況建議前往醫院住院觀察,排除其因腦炎或其他因素而導緻抽搐的可能。
如果兒童發熱的時間并不長,且精神狀況良好,則建議居家隔離觀察。此時,家長可根據“三看兩摸”的方式來觀察兒童的情況:
“三看”:一看兒童的精神狀态好不好,二看兒童有沒有出現四肢抽搐,三看兒童有沒有出現呼吸困難。如果兒童有出現精神萎靡、面色蒼白、呼吸困難的情況建議及時就醫。
“兩摸”:一摸兒童的額頭是否有發燒,二摸兒童的四肢是冰涼還是發燙。
黃主任表示,兒童發燒時,如果四肢是冰涼的,那就說明其體溫還會繼續上升。
此時,家長可以将兒童的手腳搓熱,或者讓其喝點溫水來幫助降溫。
兒童高熱、脫水嚴重時可能會導緻其休克,微循環障礙會引起四肢出現花斑,遇到這種情況,需盡快就醫。
03
疱疹性咽峽炎的3個特點
1傳播範圍廣
疱疹性咽峽炎疾病相對隐匿,傳染範圍廣,在幼稚園或國小的兒童之間廣泛傳播。
2普遍有發熱症狀
對于手足口病來說,5歲以上的兒童感染後基本不會有發熱症狀。
但如果兒童感染的是疱疹性咽峽炎,即使是7、8歲了,也會出現發熱症狀,甚至會出現3到5天高燒不退的情況。
3存在反複感染
與手足口病一樣,常見的能引起疱疹性咽峽炎的病毒亞型也有很多種,疫苗隻能防止EV71型病毒引起的感染。
是以,即使兒童感染過疱疹性咽峽炎,由于不同病毒之間的交叉保護較弱,其還是會有再次感染的風險。
(養生大國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