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代人口劇增,如何解決日益嚴重的糧食問題?

作者:汗青頭未白

康熙大帝平定了“三藩之亂”後,大清王朝進入了一個相對安定的時代,也就是所謂的“康乾盛世”。

但是,在這繁榮時期也存在着各種各樣的問題,康熙年間實行的“添丁”和“免除賦稅”的方針,大大減少了群眾的生育壓力,使得人口迅速增加。

清代人口劇增,如何解決日益嚴重的糧食問題?

盛世下的糧食問題

按照《清史稿》的說法,清政府在入關之後曾經做過一次人口普查,普查結果顯示,順治八年的時候,整個大清朝有一千四百萬的人口。

到了乾隆六年的時候,整個大清朝就已經有一億四千三百一十多萬人,打破了之前所有的官方資料。

整個乾隆時期,清王朝的人口以一年13%的速度不斷增加,到了乾隆六十年,整個清朝的人口總量突破3億。

要想保證國家的穩定,最重要的就是保證人民有足夠的食物,根據《清史稿》中的資料,對清朝土地面積進行估算,得出的結論是,在乾隆年間有十億五千萬畝的耕地。

清代人口劇增,如何解決日益嚴重的糧食問題?

江浙兩省是個豐收區,根據蘇州李煦給康熙的報告,蘇州和揚州兩省的水稻畝均可達四石,兩季水稻畝均可達五、六石之多。

《欽定授時通考》記載:“江南水田,畝多二三石,次一二石”。粗略估計,清朝時期的人均糧食總量為六百八十公斤,這還是不算天災,也不算稅收的情況下。

也正是是以,在人口激增的情況下,大清王朝在一片欣欣向榮的氣氛中仍然出現了一場糧食危機,而這場危機的起因有三個:

一是環境問題。那個時候,正是中國曆史上的第四個嚴寒季節,溫度會比正常情況下降低一兩度,而平均溫度每下降一度對于糧食生産都會造成嚴重的影響。

二是農業用地的問題。據推算,耕地面積增長率由康熙年間平均每年0.45%下降到了雍正年間和乾隆朝初期的0.18%。

清代人口劇增,如何解決日益嚴重的糧食問題?

四百多年來,人口翻了二十多倍,而農田面積卻隻增長了三倍,雖然清朝的糧食産量有一定的提高,但速度還是趕不上快速發展的人口數量。

三是存在着A錢腐化現象,清廷的腐敗和濫用職權讓全國的糧荒變得越來越嚴重,當地的官吏不僅對百姓征收高額的稅金,而且還極度的不負責任。

例如,在興修水利工程的時候,如果使用一些品質較低,造價較低的材料,在暴雨來臨的時候很可能會演變為洪水,将原本肥沃的農田全部淹掉,進而導緻當地的糧食減産。

因為食物供應不足,饑荒頻發,英國使臣馬戛爾尼一進入中國就見到了一批批饑腸辘辘,臉色蠟黃,營養不良的饑民。

在很多堅定支援乾隆皇帝統治的人看來,這樣的說法無疑是在污蔑大清王朝,但不得不承認,大清王朝的确出現了糧食問題,那麼如何解決問題就成了清朝統治者的當務之急。

清代人口劇增,如何解決日益嚴重的糧食問題?

促進開墾和移民

順治年間,清廷頒布《開墾荒地條例》,其中明文規定:“凡州縣衛所荒地,分給流民及官兵屯種,有主者令原主開墾。”

《清順治朝實錄》中記載:“無主荒田,州縣官給印信執照,開墾耕種,永準為業,耕至6年之後,有司官親察成熟田數,撫按勘實,湊請幸旨,方議征收錢糧。”

在雍正皇帝登基後,他下令嚴禁官員剝削耕種的人,并且免除或少征開荒地的丁金,并将開墾的土地與當地官員的政績挂鈎。

根據《清實錄》所載,在雍正年間,除災害減免、開荒減免、邊地減免等外,其他各項費用至少減免一千萬兩銀子。

清代人口劇增,如何解決日益嚴重的糧食問題?

在雍正年間,由于屯墾工作而被提拔的例子并不少,如河南總督田文鏡,他的屯墾工作就受到了雍正皇帝的嘉獎,而他的繼承人王士俊則更是大力推行屯墾政策。

1724年,雍正他又在全國範圍内推出“八品農官”制度,要求各州縣衙門每年推選一名終日務農、勤勞節儉的農夫,為其正八品頂戴。

這些人被皇帝稱為“勞模”,其中最著名的當屬陶有增和吳惟銘,他們在當地推行了先進的農業生産技術,深受當地人民的擁護。

到了乾隆朝,在曆代帝王的激勵下,大部分的土地都已被開荒,于是便進行了變通,采取了兩種特殊措施,即開辟“山頭地角”與“免收田租”。

也就是說,清廷可以将那些被發現的荒地,海灘,淤泥以及島嶼全部配置設定給那些沒有土地的窮人,讓他們免費種植,減免土地租金,減少稅收。

清代人口劇增,如何解決日益嚴重的糧食問題?

乾隆皇帝即位後作出一項重要決策:對長期積壓在各地的農業賦稅一律減免,凡是在雍正三年之前未繳的賦稅一律減免。

二十多日後,乾隆皇帝又下诏,對雍正十二年之前尚未繳納的一切農業賦稅一概減免,這項舉措讓大清窮苦的農夫免除了數年來積壓的賦稅。

對一個農業稅收占主導地位的國家來說,這項決策具有重大意義,按照《清代國家與社會》一書的記載,乾隆一共減免了兩千萬兩銀子,是中國最大的農業稅收減免皇帝。

大清除了在中原一帶提倡耕種以外,還十分注重開發邊境一帶的土地,而邊境一帶本來就人丁不旺,将多餘的人口運到邊境去,也不失為一種緩解饑荒的方法。

雖然滿清入關之後,就對漢族進行了嚴格的管制,禁止他們移民到關外地區,但即便如此,也無法阻止他們從海路和陸路潛入關外。

乾隆八年,山東和河北發生幹旱,大批的饑餓百姓背井離鄉,流落到邊陲,乾隆便秘密下令長城上的各個關口:“如有貧民出口者,門上不必阻攔,即時放出。”

明面上是繼續禁止老百姓前往關外,但實際上還是偷偷放行,這樣不但保住了朝廷的顔面,也避免了是以強制措施而引發的農民暴亂。

1792年,乾隆鼓勵群眾移民:“山海關、盛京等處,雖旗民雜處,而地廣土肥,貧民攜眷出口者,自可籍資口食,即人數較多,斷不緻滋生事端。”

清代人口劇增,如何解決日益嚴重的糧食問題?

至嘉慶17年,根據清政府的資料統計,遼吉黑三個省份的土地總面積為二百九十萬畝,與清初相比,增長了二百萬畝。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次的人口問題其實也是一次機遇,移民讓邊境的經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讓邊境與内陸的文明更加緊密,最主要的是讓各民族之間的關系更加融洽。

清代人口劇增,如何解決日益嚴重的糧食問題?

洋米和高産作物

到了清中期,西洋稻谷的輸入成了一種很好的緩解糧荒的手段,主要是從國外運進來的西洋稻谷不但籽粒飽滿,價格也很低。

乾隆八年,乾隆曾下令:“朕畛念民艱,以米糧為民食根本。是以各關米稅,概行蠲免,其餘貨物,照例征收。”

按照清廷的規定,如果一艘船隻運載的稻谷超過了一萬石,可以免除五成稅收,如果運載的稻谷超過了五千石,則可以免除三成稅收。

此外,對于外國商人還有優惠政策,外國商人販賣稻谷不但可以免除海運關稅,若是稻谷賣不出去,也可以由政府來購買。

從乾隆十六年起,清政府就允許個人自己出資收購稻谷并運回國,凡運米達到一定要求的,朝廷還會進行賞賜,甚至還能直接封官。

清代中葉大儒阮元在粵省當官的那一年,正值廣東糧食歉收,當地商人囤積糧食,但随着外國大米的引入,糧食價格非但沒有上漲,甚至還有所下降,穩定了糧價。

清代人口劇增,如何解決日益嚴重的糧食問題?

除了引進洋米之外,提高土地産量也是一種極為有效的方法,當時清政府鼓勵農民種植高産作物,比如玉米和蕃薯等作物。

這些農作物的生存能力極強,即便是貧瘠的土地也依舊能存活下來,最關鍵的是,這些作物的産量很高,比如蕃薯在民間就有“一年蕃薯半年糧”的說法。

山東巡撫陸躍于1776年出版了《甘薯錄》,對蕃薯栽培的實踐進行了全面的總結,乾隆聞之,命北方諸省刊印并複制,由此,蕃薯栽培風靡了整個國家。

乾隆時期,大陸還實行了一次大面積的“改土”運動,大量的“土司之地”被開辟成“良田”,成為了生産糧食的主力軍。

乾隆還鼓勵将士和百姓種植适宜山地種植的玉米粒,以提高糧食生産,加快對西南地域的開拓,保證地方軍隊的口糧。

道光年間是中國大力發展玉米的重要階段,它的種植範圍已超越了以粟米為主的傳統糧食作物,是新興的“六谷”之一。

清代人口劇增,如何解決日益嚴重的糧食問題?

建立糧倉和強化糧價管理

清政府為了解決糧食問題采取了諸多的糧政方針,大部分都是圍繞着如何運用有限的糧源,合理調配,盡力保障糧食供應充足,進而來維持其政權的穩定。

為預防饑荒,清代在各地設立了倉儲體系,用以儲存和調配食物,并在發生災荒時,打開倉儲,發放救濟,以應對饑荒,避免因饑餓而産生恐慌,造成社會動蕩。

清朝的倉房以京倉、通倉為主,各地以常平倉為主,還有社倉、義倉作為補充,另外還有内倉、旗倉、水次倉等具有針對性的輔倉。

倉儲體系的設立提高了糧食的儲備,確定了當地發生災害時,不但能夠在本省打開倉庫,而且能夠在全國籌集糧草,從豐收的地區向受災地區轉移。

清代人口劇增,如何解決日益嚴重的糧食問題?

另一方面,也能確定一旦發生天災,糧食價格大漲,官府能夠及時打開倉房,将價格壓下去,緩解群眾的饑荒。

清代對軍需官A錢受賄的懲罰也十分嚴厲,在乾隆五年的時候,他曾經派人檢查過京通倉,發現“十之八九的倉廒屋瓦漏水,牆壁破損”,儲藏的糧食也都腐爛了。

雍正皇帝勃然大怒,罷免了倉場侍郎和其他官員的官職,賠償了幾百萬斤的糧草,并且指令嚴加看管,并且修建了171個庫房,用來儲存新的糧草。

又如乾隆四十六年,勒爾謹與王亶望等人以私囊之名,私吞了價值數十萬兩白銀的糧草。案發後,勒爾謹被下令自殺,王亶望被當場處死,這件事在當時引起了軒然大波。

清代人口劇增,如何解決日益嚴重的糧食問題?

乾隆皇帝還制訂了一套較為科學的平籴辦法,使糧價保持平穩,在豐收年,政府以平均的價錢從農戶手中購買剩餘的糧種,在荒年以正常的價格賣糧,這就是所謂的“平籴”。

在維持供給秩序的同時,清朝還會采取各種手段來維持物價的平穩,比如頒布法令要求各地官吏要對當地的糧種進行保護。

清代人口劇增,如何解決日益嚴重的糧食問題?

至于那些私藏糧食的商人更是被當地官員嚴懲,對于那些倒買倒賣的商人,也會進行嚴厲打擊,進而保障窮人買得起平價糧的權利,起到穩定糧價的作用。

若是沒有足夠的銀子,農民也可以“賒賬”,據《榆巢雜識》所載,清代曾有一條明文規定:農戶缺糧時可向當地官員借糧,待到秋天收獲時還糧。

乾隆登基之後又釋出了一條新的法令:“如遇荒年,凡借領倉谷,于入秋還倉之日,仍須全納正谷,不得增利。”

清代人口劇增,如何解決日益嚴重的糧食問題?

結語

乾隆雖然是個太平盛世的皇帝,但他在位時,十分關注農事,大力救濟災荒,他很清楚“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

明代萬曆年間,朝廷增加了三種俸祿,一年比一年多收一千萬兩銀子,徹底把大明的國本攪得天翻地覆,這是一個血的教訓。

而正是這個血的教訓,讓滿清的君主明白,饑民也可以傾覆一個皇朝。乾隆皇帝認識到,唯有讓老百姓衣食無憂,才能保證江山永固。

是以,乾隆皇帝為了讓廣大群眾有口飯可食,采取了各種措施,對糧食的儲備、調劑和流通都非常注重,在確定人口快速增長的同時,糧食增量也跟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