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曾經的少兒節目主持人,也會頭疼兒子做作業,為女兒的過敏體質發愁

曾經的少兒節目主持人,也會頭疼兒子做作業,為女兒的過敏體質發愁

 兒童節來臨之際,小荷姐姐、方也哥哥做客都市頻道《瘋狂的冰箱》節目,制作了一期兒童節“回憶殺”特别節目。曾經的“黃金搭檔”再聚熒屏,依舊難忘錄像間隙在棚裡打地鋪休息、老幹媽拌飯在全組大流行的年輕時光。而在育兒方面,方也最頭疼兒子做作業,小荷則為女兒的過敏體質發愁。

曾經的少兒節目主持人,也會頭疼兒子做作業,為女兒的過敏體質發愁

家長徹夜排隊為娃報名

《歡樂蹦蹦跳》1996年在滬上開播,節目以豐富有趣的互動遊戲、充滿童真的主題内容赢得全年齡段觀衆的喜愛。“小荷姐姐”“方也哥哥”也一度位列孩子們的“一線”偶像。

曾經的少兒節目主持人,也會頭疼兒子做作業,為女兒的過敏體質發愁

一次,節目組線上下報名活動中,為小觀衆們安排了一次“粉絲見面會”,方也和小荷尚未露面,大樓已經被熱心小觀衆及其家長們層層包圍。方也回憶說:“我印象特别深的就是,時間到了以後,我們就下去參加簽名的一個小活動,剛坐下來,就看到對面烏泱泱一群人沖上來,然後我們就倒在地上了。然後就迷迷糊糊中,感覺被保安叔叔給拎起來了,拖着我們就往裡撤,最後撤到樓上辦公室,說‘不行不行,要緩一緩’。”

曾經的少兒節目主持人,也會頭疼兒子做作業,為女兒的過敏體質發愁

為了讓孩子在電視上露一露臉,不少家長曾不惜徹夜排隊報名,火爆場面令小荷印象很深,“這個節目大概前前後後來了将近15萬個小朋友。記得每年一次的報名都會上新聞,因為有人連夜來排隊,最早的淩晨兩三點就來了”。

報上名意味着孩子有了一個節目開場後的半秒特寫“閃現”鏡頭,再要出鏡,就需要小朋友自己主動争取一番。于是,錄制開始前,家長們“關照”孩子最多的話就是“坐中間”“坐第一排”,這也在意料之外成了節目的第一個“看點”——孩子們入座時,觀衆一定會目不轉睛地盯着後期怎麼都剪不掉的“搶座位”鏡頭。方也透露,待入座完畢,現場又會響起家長們此起彼伏的“舉手舉手舉手……”

仍不時偶遇“小嘉賓”

兒童節目,尤其是低幼兒童節目,對主持人而言,可能是最大的職業挑戰之一,因為孩子從來“不按常理出牌”。作為風靡一時的王牌節目之一,《歡樂蹦蹦跳》的錄制工作之辛苦不言而喻,不過全組都是辛苦并快樂着。

《歡樂蹦蹦跳》的錄制對象是學齡前幼兒,是以主持人對場面的把控能力至關重要。現場人數越多,難度也就越大。在小荷的記憶裡,現場小嘉賓人數的最高紀錄是120個,“真的非常辛苦”。不僅錄制過程不易,彼時在“硬體”上也有難處,比如節目早期階段,錄影棚沒有安裝空調,節目組隻能運冰塊進棚降溫。方也說:“三十多度的天,冰塊其實起不了太大作用,但看着心裡涼快些。”

小荷與方也于1996年3月加入節目,距今已有27年,在主持《歡樂蹦蹦跳》的日子裡,他們與成千上萬的孩子們相遇,制造了成千上萬個難忘的童年記憶。如今,曾經參加節目的孩子們都已長大成人,時不時還給二人來一波意外“回憶殺”。比如小荷在女兒的家長會上遇到了曾經的節目小嘉賓,“她7歲的時候參加過我的節目,現在,我們的女兒是同班同學”。同樣,方也曾多次在面試新職工時,遇到以“方老師,我小時候參加過你的節目”為開場白,然後遞上節目集體照為證的應聘者。

曾經的少兒節目主持人,也會頭疼兒子做作業,為女兒的過敏體質發愁

“小南瓜”“四季豆”情同姐弟

小荷與方也在《歡樂蹦蹦跳》共事了十多年,各自成家有了孩子以後,兩個家庭還經常結伴出遊,方也負責運動項目,小荷負責拍照制作回憶相冊。如今二人默契依舊,深厚友情也延續到了下一代。小荷的女兒“南瓜”比方也的兒子“四季豆”大20天,從小一起長大。“他們兩個見了面就像親姐弟一樣。”小荷說。

曾經的少兒節目主持人,也會頭疼兒子做作業,為女兒的過敏體質發愁

小荷給女兒做的滑雪紀念冊

離開熒屏後,方也在事業上依舊與孩子們不分離,經常全國各地奔走,從事幼兒教育教育訓練工作。盡管步入中老年階段,方也依舊保持着年輕時的活力和狀态,并且是家裡的“陪玩”專家,至于輔導功課這種“高難度的事情”,方也輕易不嘗試,盡量留給太太做。小荷則沒有這方面的煩惱,因為女兒“小南瓜”總是“自覺在房間寫作業”,有時候小荷想“過問”幾句,還會引發女兒的“靈魂拷問”:“媽媽你難道不信任我嗎?”

作者·許歡【《上海電視》原創稿件,轉載請聯系《上海電視》周刊編輯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