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趙竟成丨曉翁村絮語(圖文)

作者:人文小棧
趙竟成丨曉翁村絮語(圖文)

在島城北面有個村莊叫曉翁村,記憶裡她就是一個城市裡的村莊,名氣很大。雖說她在城鄉結合部,但她周邊也還是非常城市化的,好像村莊的北部山野才是一片黃色的土地,記憶最深的是好幾路汽車的站牌都是以她命名。

随着城市的不斷開發,這個城中村引起了許多文史愛好者以及普通市民的關注。對她的身世傳說便有了多種版本,主要的是村莊的淵源、村名的出處,說法不一。我記憶中也是朦朦胧胧。一般來說,曉翁村來源于村莊的東頭有座磚窯或者瓦窯,叫做“小甕窯頭”,後來人們就叫順了嘴便成為“曉翁頭”,再慢慢又成了村莊的名稱曉翁村,一百多年來沿襲至今。

今天的曉翁村,從西到東走一圈,你會發現村裡的胡同特别多,南北相對較寬,東西則靠得較為緊密,有的地方甚至連人都走不過去。随着古今村民的不斷遷入,形成了今天的崔、王、劉、姜四大胡同,構成了曉翁村的主幹。其中,傳說中的崔、王兩家大姓據說與當年明朝人口大遷移有關,也有說是來自山西的大槐樹下;崔姓一支來自雲南,王姓一支來自河南,而且是王姓先是落戶崂山的東瀛後遷徙于此。但是今天在村裡很難遇到原著居民,至于四大姓的分布就更不得而知了,胡同裡偶爾碰到的人也大多是魯西南、河南以及東三省的口音。

我下了地鐵,從村西走進村子,遛達在星羅棋布的胡同的迷糊陣中,發現村裡的老房子一般都比較低矮,有的甚至門楣還不到兩米的高度,進門都可能碰到額頭。房屋也是硬山建築,圓脊攢頂,青石構築山牆的底部,講究的還有花牆,黑、青、白相間令人賞心悅目,看不出是繼承了那方山水的神韻。給人印象最深的是每一條街道非常整潔幹淨,不知道是傳統所為還是今天的努力。

在村裡,我見到最大的門牌号是五百多号,我估計以往最少也要在五百至六百戶之間,據說許多居民多年以前都已不再是臉朝黃土背朝天,其中很多人成為紡織廠或四方機廠的勞工。如果是計劃經濟年代,那他們的收入還是較高的,這在我通路中偶爾所見的一位95歲紡織老人那裡得到證明。可是村裡今天已很難見到人,遇到個别外地口音的年輕人也是對你抱以警惕的目光,倒是有幾個老太很願意和我搭腔。我了解他們,因為他們是為了給兒女看孩子來的,在家裡憋得難受,遇到願意說話的人是絕不會放過機會,于是我知道了他們的難處和忍耐。他們說,還是俺們老家好,大院子,空氣好,吃得新鮮,俺村裡都有青島下鄉青年落戶的不願意回來……說是這麼說,可他們仍然是滿臉的笑容,我覺得這不是做給我看的,和兒女在一起是快樂幸福的。作為老人,我和他們有着相同的願望。

趙竟成丨曉翁村絮語(圖文)

曉翁村命裡是幸福的,地鐵站已修在村莊的邊上,在村子内部看,還是有許多儲存完好的房屋,雖然牆面斑駁陸離,依然透出曆史文化和文脈的古韻。也應當感謝那些外來務工的兄弟姐妹,雖然房屋破舊,房租的價格也不是很高,依然租住在這裡,有的還做了新的裝修,是他們在為這座城市貢獻了GDP的同時還在這裡油鹽醬醋地生活,為這座城市延續曆史的香火,如同不遠處明真宮或者西廟的香煙袅袅。

夕陽西下,我孤獨地、默默地走街串巷,在心裡與曆史久遠的曉翁村對話,盡管她緘默無語,也不回答我的問候,但是我在心裡真心希望,能為我們保留下這塊曆史的沉澱,别再像崂山大院那樣有始無終。

【作者授權專稿】

原載《青島财經日報》“紅礁石”副刊

2023.5.31 A8版

組稿編輯:周曉方

趙竟成丨曉翁村絮語(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