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解讀唐玄宗樂舞觀的文化意義

作者:水生煙客
解讀唐玄宗樂舞觀的文化意義

文案|水生煙客

編輯|水生煙客

前言

唐玄宗在那個時代可以說是首屈一指的音樂藝術家。

玄宗喜愛音樂舞蹈,不僅是他與生俱來的,也是他用音樂舞蹈來維護自己的權威,是他追求生命價值的一種途徑。

解讀唐玄宗樂舞觀的文化意義

玄宗的“樂”、“舞”觀念已經相當完善,并且都可以運用到實踐中去,是以他的“樂”、“舞”觀念及其所采取的“樂”、“舞”手段,都是很有文化價值的。

一、鞏固統治,促進君臣團結

玄宗早期禁止音樂和舞蹈,是他的一種努力,這對唐朝開天盛世的到來有很大的幫助,從高宗和武則天兩個時代開始,就出現了一種奢侈的傾向,那就是對音樂和舞蹈的要求很高。

解讀唐玄宗樂舞觀的文化意義

至中宗和睿宗兩代,皇帝耽于享受和娛樂之中,對世俗的娛樂沒有任何限制,浪費了巨大的資源和精力,對政務也是漠不關心。

玄宗克制了自己的享樂主義,把享樂主義當作戒奢崇儉的一項主要措施,表現了他“見賢思齊,欲止毀謗,必先修身”的思想。

因而,在玄宗早期統治時期,他的皇權傾向于加強,而對樂師的作用則有意淡化。

解讀唐玄宗樂舞觀的文化意義

在此期間,宗氏将音樂和舞蹈的關系,與政府的事務保持了良好的聯系,并竭盡全力地清除弊端,短短六七年時間,整個世界就變得井井有條,物産豐富。

玄宗則提倡諸侯和大臣們飲酒作樂,這亦有助于君上和大臣們的和睦,《舊唐書·讓皇帝憲傳》中記載:

“有一次,玄宗到了這裡,聽到了幾位王爺的樂曲,就威召登到了這裡,與他們共進晚餐,如果運氣好,就會得到賞識,給金分帛,以示慶賀。”
解讀唐玄宗樂舞觀的文化意義

足見玄宗很是贊成諸侯們的愛樂運動,更有慫思之意。

王夫之說:

“玄宗與諸位大王在鬥雞和箫聲中相見,然後以雷厲風行的聲勢,把那些挑釁的小人物都吐了出來,諸位大王保住了皇位,而皇室又不能撼動京,豈不是也可以罷手了!”

玄宗之是以提倡以樂為樂,其真實目的,大概也是想用樂師來消解他們的鬥志,讓他們失去了競争之心。

解讀唐玄宗樂舞觀的文化意義

玄宗“自上朝後,多随王公出行,于禁宮之中,叩首,宛若一家人,衣食,一視同仁。”

于殿中置五座大殿,與衆王并肩而坐,名為“五王帳”。

他們或談論詩詞,或飲酒,或對弈,或打獵,或拿着一根竹竿;琴瑟合奏,範善琶合奏。

諸位王爺都知道玄宗這麼做的用意,都想借此來打消他的懷疑。

在衆王爺中,以甯王為首,他最是謙遜,從不與人争辯,與人結交,玄宗更是信任他。

解讀唐玄宗樂舞觀的文化意義

由此,玄宗用音樂和舞蹈拉攏人心的手法收到了很好的作用,而他們的“親密無間”也成為一段傳奇.

玄宗之是以鼓勵各王宴樂,是因為他要鏟除政治上的隐患,而指令大臣們參加宴會,卻是一種寬宏大量的态度,同時也是一種拉近君臣關系的手段.

從《許百官旬節休假不入朝诏》中可以看出,玄宗之是以這麼做,顯然他也有一種“一人之樂,不如一人之樂”的思想。

解讀唐玄宗樂舞觀的文化意義

而在政治上的安定和經濟上的興盛,玄宗在統治的中晚期,因為他覺得自己已經沒有什麼好擔心的了,是以就把自己關在了宮中,沉溺于享樂之中。

縱情聲色的享樂,勢必會造成國家大事的混亂,這也是造成安史之亂的一個重要因素,不過,玄宗初期的音樂和舞蹈政策,對于他的政權的穩定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解讀唐玄宗樂舞觀的文化意義

二、提高唐代樂舞的藝術水準

高宗武後時代的宮内音樂,雖已積極地向藝術靠攏,但仍以視覺和聽覺的震撼力為主要内容,音樂的編曲多以展現聲色和排場,亦有《春莺啭》等以表達自己的情緒,但仍未成為宮内音樂的主旋律。

總的來說,高宗武之後的音樂舞蹈在藝術層面上還處在一個比較低級的階段,其美學意義并不十分突出。

解讀唐玄宗樂舞觀的文化意義

也正是因為如此,很多舞蹈都失傳了。

玄宗時期,所有的音樂舞蹈都以娛樂為主。

玄宗生性風流,很多舞蹈都有一個美好的傳說,傳說《霓裳羽衣》是從月亮上回來的,建立者們都穿着七彩的衣服,穿着彩帶,以示仙子的優雅。

這支舞蹈,是玄宗的愛妃楊玉環的拿手好戲,張枯有一首《華清宮》,有一首詩雲:

“夜深人靜,碧雲仙奏彩衣。一曲碧箫穿天際,一輪明月挂骊山。”

解讀唐玄宗樂舞觀的文化意義

這支舞蹈不但旋律美妙,更有一種超凡脫俗的感覺,沒有《破陣樂》那般的震撼人心,沒有《神官大樂》那般的氣勢,卻有一種難以捉摸的美感.

傳說中,這支舞蹈被稱為《淩波曲》,被稱為“夜夢中蛟龍”,被稱為“胡琴”。

皇宮裡的一位叫謝阿蠻的演員,因為擅長這首曲子,得到了楊貴妃的青睐,送了她一條“黃金臂環”給她。

這種音樂的水準,已經超過了以往所有的舞蹈,甚至是未來的舞蹈。

解讀唐玄宗樂舞觀的文化意義

除此之外,玄宗節慶的馬,也是上古動物舞蹈中最有藝術價值的一種,名為《傾杯樂》,音樂響起,馬群便會“昂首挺胸,随着節慶而動。

《新唐書·音樂志》中說:

“皇帝登骊山之時,楊貴妃誕辰,命張樂長生堂,奏出一首新的曲子,還沒有定名,南下送來一支曲子,取名為《荔枝香》。”
解讀唐玄宗樂舞觀的文化意義

《開天傳信記》中有一篇關于玄宗的文章,他在月亮上看到了“上清之樂”,對此贊不絕口,于是用一支玉箫吹奏了他寫下的曲子,取名《紫雲回》。

從它們的來曆、名字和舞态來看,玄宗時期的樂舞,要麼注重舞态的展現,要麼注重情緒的表達,追求的是一種美妙的享受,而不是一種政治上的作用,這也是為什麼玄宗如此看重樂舞的娛樂價值,承認它的獨特性。

這也是盛唐音樂舞蹈藝術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

解讀唐玄宗樂舞觀的文化意義

二、推進了胡漢樂舞交流

唐朝皇帝是個武林世家的人,再加上高祖和太宗都是鮮卑的人,是以唐朝在立國之時,對其他國家的文化都是非常開放的。

太宗曾說:“中華雖為貴夷,但朕隻喜歡他們。”

是以,從唐朝開始,胡漢兩國就有了交流和互動。

解讀唐玄宗樂舞觀的文化意義

但是,到了唐初,胡地對中原産生了特别明顯的影響,這與唐代玄宗偏愛胡樂胡舞和胡俗有很大關系。

在玄宗時代,胡舞胡樂非常流行,白居易有一首《胡旋女》:

“胡旋女離了康家,無用之餘,東邊萬裡無痕。”

“天寶季年時,世事變遷,衆女皆學圓。”

足見胡樂胡舞在那個時代是何等的盛行。

解讀唐玄宗樂舞觀的文化意義

在玄宗時期,唐朝的衣着和習俗都受了外域的影響,《舊唐書·輿服志》中有記載:

“武德貞觀時宮中之人,乘馬匹而行,依齊、隋兩朝舊制,多穿方巾,披風遮體,……逐漸露出面紗,以待救援。”

開元之時,随行之人,都是戴着絡腮胡子,打扮得花枝招展,絲毫不受影響。

“俄又露馬蹄,或披夫家鞋。”

解讀唐玄宗樂舞觀的文化意義

從騎馬的女性服裝上可以看出,從唐代開始,到玄宗時期,女性服裝上有很大程度上受了西方文化的影響,逐漸擺脫了對女性服裝的限制,向自由開放發展。

盡管這些記載都是針對玄宗時期的“胡風胡氣”而提出的,但也的确展現出中原在外來文化上的滲透。

另外,在玄宗時代,還産生了一些融合胡漢兩種文明的藝術品。

其中最有名的《霓裳羽衣》就是由中原地區的夷城樂曲和道教樂曲相融合而成的。

解讀唐玄宗樂舞觀的文化意義

關于這種舞蹈的來曆,曆史上有很多種說法,但都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但幾乎所有人都知道,這種舞蹈來自國外。

王灼的《碧雞漫志》中有雲:

“關于《霓裳羽衣曲》的說法,衆說紛纭,莫衷一是。”

“此詩乃西涼帝所作,由大明皇帝所寫,亦是為了博取好名聲,凡有妖魔鬼怪之物,均不可信。”

解讀唐玄宗樂舞觀的文化意義

王灼很清楚,這首曲子是從西涼傳出來的。

《新唐書·禮樂志》上說:

“河西節度使楊敬忠唱了十二首《霓裳羽衣曲》,每一首曲子都唱完了,但當《霓裳羽衣曲》唱完的時候,旋律就會變得遲鈍,是以這首曲子和中原的曲子是不一樣的。”
解讀唐玄宗樂舞觀的文化意義

《唐會要》中有:

“天寶十三年,七十二年,太樂署供奉曲名,及改諸樂名。”

很顯然,《霓袋羽衣》的原文是《婆羅門曲》,這一點,在宋朝也是公認的。

唐盧肇的《逸史》上說:

解讀唐玄宗樂舞觀的文化意義
“羅公遠在明宮賞月,将一根拐棍抛上天空,化作一座銀橋,與帝升橋争鋒,直上月亮。百餘名仙子,在廣場上翩翩起舞。這首歌的名字,叫做《霓裳羽衣》。”

此說雖被王灼斥為“盡是謬論,莫衷一是”,但亦可看出玄宗對此樂曲的偏愛。

玄宗對其加以改良,并融入道教樂理,最後經楊貴妃改編,使其在唐朝達到了極高的水準。

解讀唐玄宗樂舞觀的文化意義

結語

玄宗是唐朝首屈一指的音樂大家,他在樂舞方面有着非常清晰的見解。

他一方面覺得縱情聲色對朝政有很大的幹擾,另一方面又覺得音樂和舞蹈有很好的舒緩效果。

是以,他在登基初期,對音樂和舞蹈的運用相對有節制,并将其用作收買人心,威懾四夷,穩固政權的手段。

解讀唐玄宗樂舞觀的文化意義

而玄宗自己的音樂造詣,又使得他更加關注其美學意義,自覺地對其進行發掘和開發。

然而,他對樂曲和舞蹈的癡迷卻讓他沉迷于享受,特别是在他納楊氏為妃後,兩人在樂曲上的成就不相上下。

兩人互相欣賞,創造出了不少出色的樂曲,這也讓朝政日漸式微,給朝廷帶來了巨大的威脅。

解讀唐玄宗樂舞觀的文化意義

曆史文獻中關于玄宗濫樂誤國之事,固然有其原因,但也不能是以而否定玄宗對唐朝音樂舞蹈發展的重大功績。

【參考文獻】

1.楊名.論初唐帝王樂舞觀的變遷及其文化意義[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2013(2):21.

2.唐華全.論唐玄宗好樂及其對政治的影響[J]河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2):103.

3.王夫之.讀通鑒論[M].北京;中華書局,1975:1747.

4.劉安遇,胡傳淮.王灼集校輯[M].成都:巴蜀書社1996,53.

5.段安節.樂府雜錄[M].北京:中華書局1985:37.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