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對話科佳同創新能源總經理溫家鵬博士:如何把握充電樁的這波真行情?

對話科佳同創新能源總經理溫家鵬博士:如何把握充電樁的這波真行情?

(北京科佳同創新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溫家鵬博士)

核心觀點:

1、充電樁正在從單純的充電服務變成一個服務載體,這個演化過程正在發生,也是充電樁闆塊未來的故事邏輯。

2、 “政策”是一把雙刃劍,它能夠在産業前期發揮很大作用。但如果對政策的了解和發力點掌握不清楚,則有可能會産生一些誤導,甚至把自己帶進坑裡。

3、要站在“車+樁+網”、“樁+儲”等更高的産業叢集的層級,以“協同”和“賦能”的戰略眼光進行技術研判和部署。

4、充電樁的出海可以參照中國高鐵出海的模式,我們輸出的不僅是充電樁,還包括“強服務”和“軟實力”打包輸出。

5、行業格局遠未定論、霸主遠未形成,我們都可以輕裝上陣、勇往直前。

對話科佳同創新能源總經理溫家鵬博士:如何把握充電樁的這波真行情?

2023年5月份,充電樁闆塊迎來了一波急速上揚的行情。從官方陸續釋出的産業政策指引,到各類投資者對于充電樁市場缺口的洞見與共識,都把這個經曆了十年培育和沉澱的闆塊推到了風口。

究竟該如何看待國内和海外充電樁市場缺口與投資空間?樁企該如何把握投資進擊的節奏和政策?……帶着十個與産業投資密切相關的話題,《數智觀察》與北京科佳同創新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溫家鵬博士展開了一次深入的交流。

溫家鵬博士在充電樁産業有着超過十年的研究和實戰經驗,對政策、技術和市場可以說是知行合一。

一、缺口越大也意味着機會越多

鄭春峰:随着電動汽車的快速發展,充電樁這個領域也引發了各方的密切關注。從黨中央的定調到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向,再到工信部等部委陸續釋出相關政策,充電樁市場加速升溫已經成為有目共睹的事實。事實上,伴随着電動車數量的快速提升,充電樁存量缺口的問題被不斷放大。投資者們普遍預感這個領域的機會越來越多。您在充電樁這個領域耕耘多年,對于政策和市場的變化,應該更敏感。您怎麼看待充電樁缺口的問題?怎麼看眼下這一波行情和機會?

溫家鵬:首先,從整個新能源的發展階段來講,無論是整個的市場的熱度,還是國家的政策的引導,現在都已經達到了一個比較符合預期的點位。未來5-10年甚至15年、20年的電動汽車發展規劃和路徑、包括中間的過程資料相對來說已經比較可預知或者可預測了。

從這個角度來講,電動汽車這個市場會按照高速發展的階段快速爆發。對咱們所有參與這個行業的企業公司、機構機關,肯定是一個巨大的機會。其次,新能源車輛的發展可能是要随着能源結構的調整而完成自我疊代,充電樁也将從單純的為電動車充電服務變成一個新能源服務的載體,這個演化的過程正在發生,也是充電樁闆塊未來的故事邏輯。我認為,這兩個預判和認識論都是比較重要的。這也是我看充電樁市場缺口的一個基本前提。

鄭春峰:充電樁本身它還涉及到一個能源的問題。然後涉及到跟大衆消費密切的相關,因為跟每個人使用者,我們之前幾年可能是在講他tob這一塊。那麼當私人使用者這一端的這樣的一個車越來越多的時候,充電樁就跟每個人的生活跟我們的出行就密切相關了。這兩個領域的一些變化,你覺得是給我們的投資帶來了怎麼樣的一些看點?

溫家鵬:在這兩個領域其實我覺得主要是兩個方面,我認為可能能未來有更好的一個是比如說咱們所說的大衆消費産品級的,産品級的。我覺得随着能源結構的調整,很多能源産品能變成一個消費品,被大衆所接受和使用。我覺得這可能在産品的次元。另外一個就是這麼多的能源産品,在整個投入到市場這個階段,肯定會有各種各樣的營運和服務公司。那麼這類的公司就類似于我們所說的能源+的概念,或者說能源生态。有很多企業會誕生,大家可能會有多種模式或者多種形态的探索。

二、多層次的市場格局仍在洗牌

鄭春峰:面對這樣一個巨大的市場缺口和投資機會,很多投資人都摩拳擦掌想進場,但擺在它們目前的一道心理路障是:發現這個行業已經有很多知名的頭部玩家。在您看來,目前充電樁這個行業是不是真的已經被所謂的前三強、前四強給壟斷了?這些頭部玩家有哪些突出的特點?新進入者是不是很難再有機會了?

溫家鵬:從行業的格局發展來講,現在還沒有發展到飽和的狀态。這個行業整個的空間發展空間還是非常巨大的。我們可以按照三個次元來劃分和觀察。

第一個類是電力能源的傳統企業。比如說國家電網,它可能在十幾年的充電樁、充電網絡的建設過程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目前它越來越多地走向服務的基礎端,比如說提供電力供應然後提供能源補給,然後再做針對特定場景的一些充電的服務。

第二類是傳統的充電營運商。比如說特來電、星星充電,它們可能更多的是以優化網絡布局、優化産品路線這樣的方式在進行調整,處于穩步前進狀态。

但我覺得“機會”可能會在第三類中産生。第三類也有幾個次元。

第一個次元是傳統的能源型産業公司,比如中石油、中石化等。另外還有地産業。這些都是具有充電樁落地資源或者充電樁建設網絡資源的企業。

第二個次元是集中在車企裡面。這既包括我們所說的造車新勢力,也包括傳統車企,因為它們車輛的銷售必然涉及到能源結構、能源補給。我覺得它們也會快速參與到充電服務這個領地中來。

第三個次元是是第三方營運商。這種公司我覺得未來也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它們可以跳開以前所有的包袱和桎梏、更容易會創造新的商業模式、新的場景、新的能源服務模式;而且它們也可以跟前兩大類合作,玩出更多的花樣來。

鄭春峰:是不是可以這麼了解:在過去的十幾年這麼個發展程序中,前兩類在不停地探路、不停地打版,在充電産業的模式、路徑、技術标準等方面做了大量開拓性的工作。這些先行者的付出,一方面是為後來者找準了方向、鋪平了道路,另一方面也因為它們的先發優勢,客觀上給後來者制造了進入的護城河。

溫家鵬:是的。總體上看,剛才說的第三類玩家進場參與競合的機會相對更多、步伐可能會更加從容。畢竟它們都将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從相關行業機構釋出的資料來看,雖然我們常說的前三強、前四強的市場佔有率仍然高居60%-70%。但如果說放眼全國,目前整個的充電樁市場的盤子其實并不大,這個市占率的排行及其背後的絕對數量規模還非常小。如果真正做到車樁比1:1的這種狀态,不用說五年後,就說當下這1000多萬輛車的車樁比對問題,就可以看出市場的機會了。

顯而易見的是,目前市場上的這幾個頭部玩家投建的速率和規模已經大不如之前,它們也處于“心有餘而力不足”的瓶頸期。是以對于新進入者來說,隻要自己在心理上意識到格局遠未定論、霸主遠未形成,就可以輕裝上陣、勇往直前。

鄭春峰:提到充電樁,大家想到的通常是跟汽車充電直接相關的充電裝置和營運,但實際上,這也是一個有上中下遊的龐大産業叢集,坐擁大量上市公司。您是如何觀察這個産業叢集裡一些玩家的?

溫家鵬:在充電産業叢集裡,很多企業是有其固有行業地位的,他們長期在行業裡積澱,具備很強大産業基礎和實力。比如說上遊做子產品的、做晶片的、做基礎材料的,下遊做系統內建的、做産品內建的。伴随着電動汽車和充電需求的集中爆發,這些企業的能量和業績自然也就随之凸顯出來了。他們的做強做大對于整個充電行業來說是個好事。當然,随着整個新能源汽車和新能源産業進入穩定增長期,充電産業叢集也必然會加速優勝劣汰。

三、充電樁産業政策将導向何方

鄭春峰:充電樁這個行業能發展到今天這個蓬勃興旺的地步,“政策推動”的因素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從2008年以來,您就全面參與了這個行業的政策研究與重大項目落地,見證了行業從小到大的發展曆程。即便是到了眼下這個勃發期,行業裡的新老玩家仍舊希望政策繼續加碼。您如何評價産業政策對于這個行業的發展所起到的作用?您本人對于未來的政策有哪些期待?

溫家鵬:我覺得“政策”是一把雙刃劍,它能夠在産業前期發揮很大作用。但如果大家對政策的了解和政策的發力點掌握不清楚,則有可能會産生一些誤導,甚至把自己帶進坑裡。

對于整個新能源行業這十幾年的發展來說,産業政策的确是在不同的時間點發揮出了很強的引導和推動作用。即便是我們現在将充電樁重新定義為能源的入口這樣一種理念和趨勢下,政策依然至關重要。大陸交通電動化快速發展并引領全球産業變局的這個程序,反過來也驗證了我們這十幾年來相關産業政策的前瞻性和可行性。

就我個人的觀察,新出台的一些産業政策越來越詳細、越來越規範了。即便是新進入的企業和投資者,在這樣越來越明朗的産業環境和政策環境下,都能更好地找到适合自己資源和禀賦的商業模式。從這個角度說,充電樁産業投資的“真機會”已經來了。

這幾年我們一直在參與民航的一些相關業務。在與充電服務相關的政策方面,“油改電”、“藍天保衛戰”等理念都化為一個個具體的政策指引,細化的程度越來越強。再比如社群充電政策方面,也是在結合社會真實需求和參與企業的實際能力,逐漸走向了“統建、統營、統管、統服”,最終收益的不僅僅是使用者側,也讓參與其中的所有企業有章可循、有利可獲。

鄭春峰:我的感覺是,近十年來,與充電樁相關的政策也是在不斷地摸着石頭過河,在實踐中動态調整并日趨合理、科學。是以,對于後進入者來講,如果它們自身的市場政策、産品政策都能跟政策形成良性互動、同向而行,未來的結果不會差到哪裡去。

溫家鵬:是的。充電樁相關的産業政策,确實曆經了一個從方向引導到更接地氣的演進過程。在過去的這十來年裡,很多行業先行者基于自己對市場的預判做了大量的開創性工作,為整個行業朝着對的方向發展交了不少學費。他們的實踐經驗和教訓也都為相關部委不斷重新整理政策提供了重要的參考。

比如說,城市發展電動汽車遇到的問題有哪些?充電設施投建遇到的問題有哪些?再比如說,現在正在力推的新能源汽車下鄉和充電樁全覆寫,對于鄉下這樣的場景,究竟該如何結合它的特點,然後産生一個可持續、具有整體造血能力的商業模式?無論最終哪種模式跑出來了,其背後一定少不了政策的加持和動态調整。

一個好的産業政策,市場是有感覺的。當各個參與主體對政策所傳遞的信号表現出積極響應時,人力、物力和資本就會一起上陣。對于充電樁的生産制造、投建營運來說,隻有各種社會力量全面參與進來,才可能構築起一個強大的“充電網”,電動汽車才能真正駛入快車道。

四、無技術的低配充電樁走不遠

鄭春峰:我覺得,大陸充電樁行業的快速發展,除了得益于産業政策的持續加碼、各路資本的不斷投注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技術的突破和重新整理給行業注入強大的内生力。但從現實來看,認為充電樁行業沒有技術門檻、也不需要什麼基礎儲備者大有人在,尤其是在急補市場規模缺口的情形下,急功近利的玩家更是把技術因素抛諸腦後。您怎麼看這個現象?其背後的隐患有哪些?

溫家鵬:你說的這個現象确實非常普遍。很多進場參與角逐的企業或者投資者,确實帶着一種急功近利的心态,他們覺得現在充電樁産品的主要構件都已經标準化了、零部件的成本效益也趨于穩定了,那麼就可以參照十幾年前在北京中關村攢電腦的路子去分一杯羹。這種思路,從産品制造和銷售的角度說也無可厚非,畢竟我們不可能要求所有的企業都去做深度研發或者再研發。

但對于一個有使命、有追求的樁企來說,無論是基于自用,還是基于為整個行業進行研發,都需要站在“車+樁+網”、“樁+儲”等更高的産業叢集的層級,以“協同”和“賦能”的戰略眼光進行技術研判和部署。

伴随着電動汽車進入高速發展階段,它的場景化應用的面會越來越廣。對于充電樁來講,産品的子產品化和規範化的要求會随之越來越高。

從産品的角度說,基礎性的子產品化的技術、基礎材料、加工制造的工藝、裝置運作的可靠性和穩定性等等,這些東西都亟待各類企業拿出工匠精神,在實踐中不斷修煉和精進。

從供需關系或者營運的角度說,随着充電樁的批量化、規模化布局的推進,如何優化一個城市的充電網絡,然後去實作整個充電供需需求的平衡?樁企該通過什麼樣的數字化手段去解決營運中的各種問題?

也就是說,在為電動汽車提供充電服務的“技術工具箱”裡,既應該包含基礎性技術,還應該包括營運類技術。正如我前面所說的,樁企應該充分意識到充電樁将成為橫跨“交通”和“能源”兩大領域的一個重要連接配接器,沒有過硬的核心技術做支撐,是吃不了未來市場需求這碗飯的。

即便是電動汽車下鄉了,去到了三四五線城市,也不意味着可以用低配版的充電樁去“跑馬圈地”。反之,越是下沉市場,對于充電樁的産品安全性、營運的智能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試想一下,當你家的充電樁星羅棋布地散落在廣袤的三四五線城市或者農村大地,該如何提供高效的遠端服務?此外,越是下沉市場,投建充電場站所需要的電容也是個比在一二線城市還要巨大的挑戰,如果你生産制造、投資營運的充電樁不具備最基本的柔性管理能力,并不強大電網、不斷加碼的電容剛需,都可能掐死你的脖子,又談何玩轉這片新興市場呢?

五、哪些樁企适合借船出海淘金

鄭春峰:最近大家還非常關注充電樁出海。基于碳中和的共同需求,歐盟、美國也在加大電動汽車産業的布局,它們同樣面臨充電樁缺口的問題,從一些專業機構釋出的預判資料來看,它們的市場缺口簡直就是天量。正因為如何,很多人就覺得往海外走的空間一定很大。我覺得這個判斷沒有錯。您怎麼看中國樁企或者說充電服務産業叢集的海外機會?

溫家鵬:根據歐洲汽車工業協會測算,到2030年,整個歐盟範圍内需要約680萬個公共充電樁,而目前歐盟境内隻有37.4萬個公共充電樁。2020年之前,美國在電動化程序相對緩慢,但現在也在加速,我看到的一組相關資料是:美國2019、2020、2021年車樁比分别為18.8、17.6、17.7,随着各州補貼新政的落地,他們的充電樁建設熱潮也正在到來。

中國的充電樁出口迎來了難得的機遇。但如何去海外挖到金子?個别企業的單打獨鬥可能不是最佳政策和路徑。我覺得,咱們的樁企和樁産品應該伴随着整個電動汽車出海的生态,去實作海外掘金的目标。

電動汽車作為中國近幾年發展得最快、産業鍊自主知識産權也相對完備的産業,其出口能力和議價能力已經有目共睹。電動汽車出口了,充電樁自然必不可少,畢竟這是一個與電動汽車強配套的産品,不可或缺。

我們走過很多地方後發現,不要說電動汽車這種高技術含量的産品,就算是技術門檻和制造成本相對較低的充電樁,在很多國家和地區都搞不定、玩不轉。而這不就恰恰是我們出海的機會嗎?

我覺得,中國充電樁的出海,可以參照中國高鐵出海的模式,也就是我們輸出的不僅僅是一個一個有形的充電樁産品,還包括這個能源産品輸出過程中必需的管理模式、營運優化等等“強服務”和“軟實力”打包輸出。這樣既能整體提高中國電動汽車産品的綜合競争力,又能增強海外生态鍊企和電動車使用者的粘性。如此一來,整個充電樁産業也就能夠健康、可持續在海外紮根和發展了。

鄭春峰:最後一個小問題。我們發現,每次産業政策吹熱風,都會有很多投資者湧進來;其中不少人因為與政策跟得過緊、對政策的理想化預期過高,反而受傷了。眼下,一方面電動車的保有量确實起來了,另一方面激勵政策也更加精準了。如果站在理性的角度,您認為投資者們該對政策保持什麼樣的跟進姿态和投入節奏,才有望取得真金?

溫家鵬:我覺得,現在這個行業的轉圜空間和真機會大家都看得到。接下來,唯一要做好的就是一個方法和路徑的問題。

路徑方面,我覺得任何一個投資者都需要對自身的能力有個清醒的定位,對于自己究竟能跟電動汽車産業結合到什麼程度有個務實的判斷。也就是說,你這個企業進場的技術優勢、資源優勢分别有哪些?如果自己都不能在紛繁的資訊中和多元的産業化政策裡頭找到自己的産業化的位置,敗率肯定會更大。要知道,經過了前十年各路先行者的探路和闖關,市場的盲區和陷阱都已經比較明朗了,大家接下來開始“打明牌”了,趁渾水摸魚的階段已經過去了。

再一個就是,企業要把積累核心競争力能力放在重中之重。在找準自己的定位之後,剩下的就是挖掘出自己的核心能力出來。比如說,我的這個産品殺進市場後,拼的是技術能力、整合能力?還是營運服務能力?這些一定要搞清楚。

總體上說,我覺得現在整個充電樁産業的空間非常大,市場需要的服務也是多元化的。隻要找到合理的點,然後沿着這個原點積累和核心力,就一定都有大把的發展機會。

對話科佳同創新能源總經理溫家鵬博士:如何把握充電樁的這波真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