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花樣翻新卻實力有限,印度用“發展外交”争奪全球話語權

作者:環球網

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發展”成為印度總理莫迪近期巴巴新幾內亞(巴新)之行的一個關鍵詞。在5月22日與14個太平洋島國舉行的印度-太平洋島國合作論壇峰會(FIPIC)上,莫迪不止一次提到“發展”。他表示,印度很自豪能成為太平洋島國的“發展夥伴”,而這些國家可以将新德裡視為“可靠的發展夥伴”。莫迪還提出了12項發展計劃。新德裡智庫印度觀察家研究基金會(ORF)認為,印度在巴新實施了“發展外交”。根據一些學者的解釋,“發展外交”是各國經濟合作的一個分支,涉及從基礎設施建設到技能開發等一系列行動,可對一國的外交政策起到杠杆作用并影響全球戰略氛圍。其實,印度一直在實施“發展外交”,範圍還不斷擴大,目的是在各個地區提高自己的影響力和話語權。在擔任二十國集團(G20)輪值主席國後,印度一直希望借此機會将自己打造為“全球南方國家(開發中國家)”的上司者和全球性大國,那麼“發展外交”能在多大程度上助力新德裡實作國際地位的提升呢?

南亞是重點區域

在莫迪通路巴新之前,新德裡智庫印度觀察家研究基金會(ORF)副研究員普拉布就發文稱,印度的外交政策考量目前正逐漸圍繞“為了發展的外交”這一概念展開。尼泊爾世界事務委員會主席卡雷爾此前撰文稱,“發展外交”被視為印度外交政策的新前沿,涉及在人道主義援助、基礎設施建設、社群發展和能力建設等方面的長期合作。

花樣翻新卻實力有限,印度用“發展外交”争奪全球話語權

南亞問題專家龍興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級别來看,印度“發展外交”的重點區域首先是周邊特别是南亞地區國家,如尼泊爾、不丹、馬爾代夫、阿富汗等。印度的對外援助預算印證了這一說法。據印度亞洲國際新聞社(ANI)等媒體報道,根據新德裡今年2月公布的2023-2024财政年度聯邦預算,印度對不丹、馬爾代夫的發展援助仍在增加,其中對不丹的援助從上一财年的226億印度盧比(1元人民币約合11.6印度盧比)增加到2023-2024财年的240億印度盧比,對馬爾代夫的援助從36億印度盧比增加到40億印度盧比。

此外,印度2023-2024财年對阿富汗的發展援助與上一财年相同,為20億印度盧比。在2023-2024财年,印度對斯裡蘭卡的發展援助為15億印度盧比,雖然相較上一财年有所減少,但今年1月有斯裡蘭卡媒體稱,印度向該國提供了價值39億美元的援助,幫助斯裡蘭卡應對經濟危機。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劉宗義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21世紀之前,尼泊爾、不丹是接受印度援助最多的國家。ANI今年2月報道稱,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印度開始為不丹的社會經濟發展提供援助,兩國的合作涉及農業和灌溉發展、工業發展、衛生、資訊和通信技術等多個領域。自從不丹啟動五年計劃以來,印度一直是不丹的主要發展夥伴,例如在不丹目前實施的第十二個五年計劃(2018年-2023年)期間,印度計劃提供450億印度盧比的援助,占不丹外部捐款總額的73%。有資料顯示,從1951年到2019年,印度援助尼泊爾大中小型項目超過559個,總值超過760億尼泊爾盧比(1元人民币約合18.7尼泊爾盧比)。

龍興春表示,印度對周邊特别是南亞國家的重視,既與印度“南亞霸主”的地位密不可分,同時也有地緣政治的考慮。印度擔心域外大國為這些南亞國家提供更多投資和援助,導緻它們親近其他國家而疏遠印度。尼泊爾當地人士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尼泊爾長期以來就存在鐵軌标準之争,印度采用的是英制寬軌鐵路。如果讓其他國家幫助尼泊爾修建鐵路,那麼該國的鐵軌标準可能與印度不符,會降低印度對尼泊爾的影響,是以印度在援建尼泊爾鐵路方面較為積極。

在非洲,印度人“落地生根”

除南亞地區外,印度“發展外交”的第二重點區域是非洲,特别是東非和南非地區。這是因為在英國殖民時期有很多印度人幫助英國管理該區域并留下定居,是以印度對當地的“發展外交”一直比較“用力”。

“用力”首先展現在印度對非洲“發展外交”的宣傳上。今年4月,印度外長蘇傑生在通路莫三鼻克時專門做了一項特殊安排:把與莫交通部長馬加拉的會見安排在由首都馬普托前往馬查瓦的火車上進行,新聞釋出會也在行駛的列車上舉行。蘇傑生特别在其推文中強調,這是一列“印度制造”的火車。今年2月,《環球時報》記者在模裡西斯首都路易港看到,在由印度承建的一條輕軌上,疾速行駛的列車車身上印有兩國國旗和上司人合影,非常醒目。

蘇傑生在莫三鼻克乘坐“印度制造”列車後“念起了生意經”。據莫通社報道,蘇傑生在通路結束時表示,印度政府有意支援莫三鼻克修建連接配接南北的鐵路骨幹項目。對此,莫總理馬萊阿内做出回應,他訓示莫國有港口和鐵路公司制訂計劃,做好啟動南北鐵路骨幹項目的前期準備工作。

近年來,印度不僅把“印度制造”的火車銷售到了莫三鼻克,還向這個國家投資超過100億美元,涉及焦煤和天然氣等大型項目。事實上,印度在莫三鼻克和模裡西斯的投資,是新德裡近年來持續向非洲推行“發展外交”的縮影。從2014年到2019年,印度總理、總統和副總統等進階别官員對非洲進行了32次通路,推出各類優惠政策。印度還借助舉辦印非峰會,加快推動對非合作程序。除發展援助外,印度政府近年來還通過實施“經濟技術合作計劃”“非洲發展新夥伴計劃”等各類項目,為非洲提供資金和技術支援。印度還在非洲到處推銷其“香料之路”和“季風計劃”,試圖進一步加強印度與非洲各國之間的經貿、人員和文化交流。此外,熱衷于拉三方合作、借助外力擴大對非經濟合作,是印度實施對非“發展外交”的又一特點,例如印度聯手日本與非洲國家建立“亞非增長走廊”,與美國以及英國建立了“三方教育訓練計劃”。

《環球時報》駐非洲記者發現,除了政府間的大型合作項目,印度私營部門和民間組織也在雙方的外交以及經濟交流方面發揮了不小的作用。在記者到訪過的幾個非洲國家,都能看到許多印度的痕迹,例如模裡西斯有近七成人口是印巴裔,街上随處可見售賣印度服裝的店鋪;南非重要港口城市德班是印巴裔聚居地,印式餐飲成了這座城市的代表性美食;在肯亞首都内羅畢,許多大型酒店由印度人經營。一些印度人在殖民時代來到非洲,之後在這裡開枝散葉。在烏幹達工作近10年的一位中企員工告訴記者,中國人強調“落葉歸根”,而印度人則是“落地生根”。

大量做關于“人”的工作

除了南亞、非洲等地區,印度2023-2024财年還為伊朗恰巴哈爾港留出10億印度盧比的單獨援助撥款。有印媒稱,這将有助于新德裡進入中亞。此外,印度增加了對拉丁美洲的援助,從上一财年的4億印度盧比增加到2023-2024财年的5億印度盧比。2019年9月聯合國大會期間,莫迪宣布為加勒比島國的社群發展項目提供1400萬美元的贈款,同時為這些國家的太陽能、可再生能源和氣候變化相關項目提供額外1.5 億美元的信貸。同年,印度常駐聯合國代表團與安提瓜和巴布達、多米尼克等國家一道,通過印度-聯合國南南合作夥伴關系基金,向遭受飓風破壞的加勒比國家提供200萬美元援助資金。

龍興春稱,一般來講,“發展外交”是發達國家的強項,但印度是開發中國家中的大國,是以它在“發展外交”方面也具備一些優勢,包括人才培養、外交發聲和特定行業的經驗分享等。龍興春解釋說,印度通過為留學生提供獎學金等方式,為一些開發中國家培養了很多人才。印度還經常在國際上替開發中國家發聲,要求發達國家提供更多援助。此外,印度的軟體、生物制藥等行業發展較好,可向其他國家分享經驗。

劉宗義表示,總的來說,印度“發展外交”的核心是以人脈為中心,因為在基建援助方面,印度無論是資金還是技術都沒法和中國相比,是以新德裡就另辟蹊徑,大量做關于“人”的工作。例如,印日“亞非增長走廊”倡議的核心就是在當地搞教育和教育訓練。中國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幫助很多國家改善了基礎設施,但将來負責營運這些項目的人有可能都是印度和日本培養出來的。

鄰國常抱怨印度“兌現的很少”

曾撰寫《印度的“發展外交”:明白發展合作是南亞戰略接觸的工具》一書的印度學者烏爾米·塔認為,“發展外交”是新德裡在鄰國擴大影響力的手段,是加強南南合作的途徑,也是印度抗衡中國經濟實力的工具。劉宗義表示,因為新冠疫情的影響,印度前年經濟出現下滑,基數較低,加上能源價格等因素,是以襯得印度去年經濟發展表現不錯。印度自己認為這種狀态表明本國經濟已經進入長期崛起階段,是以想要成為“全球南方國家”的領袖。除此之外,印度與美日澳等西方國家在多個方面進行合作,這些國家也希望看到印度擴大其在開發中國家的影響力以制衡中國,是以印度想趁着中美競争的機會,借助别國的戰略力量來拓展自己的利益。

龍興春稱,“全球南方國家”一直都是中國和印度外交的基礎,但如今印度認為中國已是發達國家,而自己與開發中國家有更多的共同利益和相似心理,是以應該由自己來代表開發中國家。在這一背景下,印度把“全球南方國家”作為自己的外交重點,一方面是為了争取世界大國的地位,另一方面是增加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可能性。

劉宗義認為,印度通過“發展外交”有助于擴大其在“全球南方國家”的影響力,但很難成為這些國家的領袖。龍興春也表示,雖然印度有成為“全球南方國家”領袖的野心并且會竭盡全力去實作這一目标,但畢竟經濟實力有限,是以在對外援助方面不會有太多實質性作為,隻能通過各種峰會來“刷存在感”和争奪話語權,這也是印度外交的一個特點。

ORF曾發文稱,印度議會外事常務委員會在一份報告中指出,影響新德裡外交工作的關鍵限制因素之一是預算緊張。其實,印度2023-2024财年的援助預算已經減少88億印度盧比左右,隻有540.8億印度盧比。此外,美國“外交學者”網站指出,印度的鄰國經常抱怨新德裡承諾了很多,但兌現的很少。這是印度在大多數國家開展援助以及發展項目的情況,例如在尼泊爾,印度援建的一所警察學院本應在32年前建成,但目前仍處于擱置狀态。印度一些鄰國認為,這是新德裡對其承諾不上心。

此外,歧視也是印度在實施“發展外交”時暴露出的問題。在南非約翰内斯堡市中心有一個“甘地廣場”,廣場上還豎立着甘地的雕像。約翰内斯堡大學非洲—中國研究中心進階研究員庫阿庫說,由于黑人群體和印度裔群體之間的緊張關系,部分南非人想為這座廣場更名。肯亞南南合作智庫負責人恩德格瓦表示,由于印度人對黑人群體“顯而易見”的種族歧視,很多肯亞群眾并不歡迎印度人,“在發展領域,盡管肯亞與印度有曆史淵源,但目前中國是肯亞更重要的發展夥伴,印度在這方面并沒有太強的競争力”。

【環球時報駐南非、阿爾及利亞、巴西特派記者 闫韫明 王傳寶 邵世均 環球時報記者 陳子帥 苑基榮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李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