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闖關東、走西口、下南洋”中國近代史上的三次移民潮!

作者:言曦之

上期我們一起了解了中國曆史上的五次大移民,今天我們再來了解一下,中國近代史上的三次移民潮。

“闖關東、走西口、下南洋”中國近代史上的三次移民潮!

古村落

轉入近代史,中國還有三次移民潮,人們習慣稱之為“闖關東”、“走西口”和“下南洋”。這三次移民不分先後,從清朝乾隆年間,幾乎是同時開展的。而且都是民間自發組織的。

“闖關東、走西口、下南洋”中國近代史上的三次移民潮!

闖關東

闖關東

說到“闖關東”這三個字大家都會想到電視劇《闖關東》,其實這部電視劇是根據曆史上真實事件改編的。

闖關東之是以為“闖”,主要是因為在相當長的時間内,在清政府的禁令下進行的活動。

1644年,順治元年,從清朝入關之後,開始施行相應的民族等級制度和民族隔離制度,嚴禁漢人進入東北“龍興之地”墾殖,并且頒布禁關令。也就是将漢族人和滿族人,隔離開來,漢族人不能進入滿族人居住之地,讓東北長期處于封鎖狀态,但是随即而來的黃河中下遊的災荒,戰亂頻繁,兵匪越來越多,讓百姓紛紛叫苦連天,但是清朝政府不管百姓的疾苦,依然對東北施行封閉政策,人們在違反清廷禁令和生存之間,不得不選擇生存。

從清朝到民國數百年間,以山東、直隸為主的關内人,為了生活。成千上萬的農民不顧禁令,冒着被懲罰危險,闖入吉林、遼甯、黑龍江一帶,紛紛踏上“闖關東”之路,因東三省位于山海關以東,故得名,“闖關東”。

“闖關東、走西口、下南洋”中國近代史上的三次移民潮!

山海關老龍頭長城

在明朝戍邊大将吳三桂獻出山海關後,滿清傾族南下,問鼎中原,關東人口劇減。借口“祖宗肇迹興王之所”保護“參山珠河之利”,長期對東北實行封禁政策。順治年間開始,滿境分段修千餘公裡的“柳條邊”籬笆牆,稱之為“滿洲長城”,康熙中期竣工。此時,肥沃的土地被日漸廢棄,這才引起了統治者的重視。于是不少人被強制流放此地,一則懲罰,一則實邊,是為“流人”。“流人”實際上就是觸犯了刑律,被處流放懲罰的人。因為地緣較近,山東觸犯刑律者多發配“極邊寒苦”的東北,這也就是早期來到關東的山東人。

到了民國時期,闖關東的人數空前浩蕩,遠遠超過了清朝時期。

“闖關東、走西口、下南洋”中國近代史上的三次移民潮!

行進場景

在1840年東北人口突破300多萬人,比一百年前猛增了七八倍,全國人口達四億多。清朝末期,沙俄侵略東北。清政府于1860年在東北局部馳禁放荒,1897年全部開禁,1910年東北總人口增至1800多萬人。民國年間(1912年—1949年),“闖關東”洪流澎湃,新中國前夕,東北地區已有近4000多萬人。民國38年間,山東人闖關東數量達到平均每年48萬人之多,總數超過1830多萬,留住的山東人達到792萬之多,“可以算得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人口移動之一”、“近代史上空前的大舉”。是以,現在東北土著居民的先祖大多屬于山東等省份。闖關東,是悲壯的曆史,是一次移民壯舉。

“闖關東、走西口、下南洋”中國近代史上的三次移民潮!

走西口

相信大家都聽過這樣一首民歌:“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實在難留...”這首蒼涼凄婉的山西民歌《走西口》,久為人所熟知。

走西口主要講的是山西人,以及少部分的陝西人和河北人,背井離鄉北上到殺虎口(古長城關隘)以西(内蒙)謀生的故事。

“闖關東、走西口、下南洋”中國近代史上的三次移民潮!

殺虎口

當年,山西地區土地比較貧瘠,而且自然災害頻繁,生存環境的惡劣迫使陝西很多人到口外謀生。“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野菜”的山西舊謠充分說明“走西口”者多為自然災害引起的饑民。尤其是清朝光緒年間,出現了最為嚴重的旱災,造成了重大饑荒。是以他們選擇走西口,奔赴到現在的呼和浩特、察哈爾等地區。

“闖關東、走西口、下南洋”中國近代史上的三次移民潮!

走西口路線

“從路線上來看看,從山西中部和北部出發,一條向西,經殺虎口出關,進入蒙古草原;一條向東,過大同,經張家口出關進入蒙古。

随後到了清末民初的時候,西口之外的部分地區人們生活動蕩,政治局勢動蕩不安,走西口依然無法成為謀生之路,是以走西口的人越來越少,逐漸衰落。

“闖關東、走西口、下南洋”中國近代史上的三次移民潮!

下南洋場景

下南洋

中國有句民諺:“樹挪死,人挪活”,希望尋求新的生存機會是人類的本能之一。據相關統計,鴉片戰争之前,下南洋經商謀生的華人就已經有150多萬。

南洋是明、清時期對東南亞一帶的稱呼,是以中國為中心的一個概念。包括馬來群島、菲律賓群島、印度尼西亞群島,也包括中南半島沿海、馬來半島等地。南洋的地理概念主要是指包括當今東盟十國在内的廣大區域。而廣義的南洋還包含當今的印度、澳洲、紐西蘭以及附近的太平洋諸島。

“闖關東、走西口、下南洋”中國近代史上的三次移民潮!

路線圖

在下南洋的流民浪潮中,來自全國大部省份,但福建、廣東人占巨大多數,這與其地理、人文因素及有關系。福建、廣東兩省海岸曲折,老百姓與海相習,這是内地老百姓不能相比的;兩省距離南洋較近,往返友善,路近費省,較去拉美等地更具“可選擇性”。

中國與東南亞的交往,可以追溯到兩千年前的漢代。據《史記》、《漢書·地理志》等文獻記載,公元一世紀左右,中國就與緬甸、越南等國互有來往。唐代時,移民人數開始增多,他們被當地人稱為“唐人”。

“闖關東、走西口、下南洋”中國近代史上的三次移民潮!

史記

不過,中國人的南洋路,一直到了明朝和清朝前期,才越走越寬。在明末到清末這段曆史時期,國内戰亂不斷,民不聊生。福建、廣東一帶在當時慌亂窮困,人多地少,老百姓生活極度難以維持,為了謀生計,維持家庭生活,改變個人或家族的命運,躲避戰亂,福建、廣東地區的老百姓一次又一次、一批又一批批地偷渡到南洋謀生。

“闖關東、走西口、下南洋”中國近代史上的三次移民潮!

海上絲綢之路圖

明末、清朝和民國時期,中國人去東南亞經商(海上絲綢之路)、打工、乃至遷徙到東南亞(起初的主要動因是建立和統治印尼的荷蘭當局來華南招工),規模巨大。

闖關東、走西口、下南洋都是貧苦群眾抗争命運、艱難創業生存的曆史,是一段段苦難與艱辛、血汗與淚水交織而成的回憶。這三次巨大的移民潮對現代中國的形成産生了巨大而且深遠的影響。

“闖關東、走西口、下南洋”中國近代史上的三次移民潮!

嘉峪關長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