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小會計之(40)被Lucy炒鱿魚的老闆

小會計之(40)被Lucy炒鱿魚的老闆

說炒鱿魚其實也不是太貼切,事實是那些外資老闆經人介紹慕名向Lucy抛出橄榄枝後,憑面試階段的印象Lucy就果斷婉拒,看起來是洋老闆被Lucy炒了鱿魚。按照Lucy的說法主要原因還是因為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導緻的,老闆和财務負責人的理念上偏差太大肯定不行,即便勉強彼此遷就也不利于工作開展,這是Lucy選擇合作夥伴的關鍵取舍底線。

Lucy記憶中好像是一家澳洲控股的中外合資企業落戶縣城,說起來頗具規模,外方投資占相對控股地位,當初籌備期間他們外方的代表在縣城物色财務負責人,老外條件很多,規矩套路也不少,小縣城裡能夠跟這個洋管家掰扯清楚的人幾乎沒有,人家還要求懂英語,可以跟總部維持基本的工作交流,這個條件一下幾乎殺掉一大片。

那天時近中午,Lucy接到當地稅務局長的電話,說想邀請她一起共進午餐,有事要請Lucy幫忙(事後Lucy估計這可能就是稅務局的招商引資項目)。稅務局長召見Lucy肯定得接受邀約,到了飯店才知道局長所說的需要她幫忙的事情就是做這家中外合資企業的财務負責人,局長說根據外方的要求在縣城裡打着燈籠也難找到比Lucy更合适的第二個人選了。那個一起出席午餐的洋管家其實是來自香港的假洋鬼子,人家還不信局長的推薦,直接就用英語考起了Lucy,Lucy也是毫不含糊,直接也用英語回複他的問題,2、3個回合下來洋管家表示非常滿意,局長和陪同人員也是長舒了一口氣。

Lucy向洋管家說明自己目前的職業狀況,雖然自己對外資企業的管理很感興趣,但是估計如果是專職服務不太可能,如果企業接受她目前的職業狀态的話,她可以考慮服務外資企業的時間上確定傾斜。洋管家說第二天下午他們會有一個跟總部一起開的電話會議,邀請Lucy參加,會議上可以把這作為一個問題提出來讨論。

第二天Lucy應約參加了老外的電話會議,中方老闆傻傻地在一邊陪着她,洋管家把電話接通後溜達一圈不見人影了,反正電話那頭說話的國際友人很多,說的也不僅僅是他們這一個項目的問題,快要結束的時候,洋管家也不知從哪個電話又上線了,把Lucy給大家作了介紹,Lucy也是在電話裡寒暄問候衆人,又把自己目前的情況重新說了一遍,對方向她要了電子郵箱後,說具體細節會通過郵件跟她聯系讨論,然後電話會議就結束。這還是Lucy長這麼大第一次用電話來開會讨論問題呢,擱下電話内心還有點小激動,感覺自己又要開始一種全新的挑戰。

大約隔了兩三天的時間,對方的郵件就過來了,啰裡啰嗦講了一大堆,最後還給Lucy立了10條如果入職需要遵守的規矩,其他倒也無所謂,隻是最後一條很明确闡述不允許兼職,要求Lucy把其他企業全部辭退掉。看到這條Lucy就來氣了,人還沒入職呢就這麼趾高氣揚的,以為人家多在乎他這份工作似的。Lucy把這事兒跟中方老闆和洋管家說了,闡述自己不會接受這樣的居高臨下的不平等條約,中方老闆怕再也找不到合适的人,還給Lucy承諾她因辭退企業而少的收入部分自己拿錢補貼,他也希望Lucy的加盟能夠在合資企業裡維護他的權益。Lucy認為這不是錢的問題,這是她做事的原則底線,且不說她是否同意外方要求,即便是自己能同意也必須要給自己妥善處理其他合作夥伴相關後續事項的時間,而且起碼對方應該是以商量的口吻來讨論,而不是單方面高高在上給自己立規矩。

按照Lucy的秉性是真想用郵件狠狠地怼回去,但是考慮到人家是到家鄉來投資的國際友人,自己要代表家鄉表現出姿态,還是放棄脾氣很委婉地給對方有禮有節的回複一封郵件,主要闡述自己不能背棄老的合作夥伴的緣由,很遺憾的表示自己與貴公司提供的這麼好的學習機會失之交臂也是深感遺憾。洋大人再也沒有回複Lucy的郵件,Lucy心想所謂的西方文明也不過如此嘛,起碼的禮貌也沒有。後來聽說該中外合資企業一直就開展得很不順利,一年以後Lucy再聽到有關于它的消息說中外股東融合不到一起去,把公司僅有的資源折騰完了也就一拍兩散了,害得中方老闆幾乎瀕臨破産。

另外一家被Lucy婉拒的企業是台資企業,台灣人也是通過朋友介紹認識的Lucy,一定要約她到他們公司談談,Lucy不太喜歡台灣人說話的腔調,但是出于禮貌她還是按約定的時間去了。其實一開始彼此也都聊得還行,台灣老闆見Lucy經驗很足,與稅務關系又好,當即邀請她做他們的CFO,他們倒是沒提要求讓Lucy一定專職伺候,可是台灣人想把财務核算和稅務籌劃打包給Lucy,說要跟Lucy簽一個一攬子協定,包括交多少稅、稅率控制的要求等都以合同條款的形式白字黑字定下來,并且這些就作為支付Lucy服務費的依據。

Lucy當時就哭笑不得,這稅多稅少哪有預先就能精準測出來的?這些名額都要跟着你未來業務變化而變化的,想就此找個人捆着自己做甩手掌櫃怎麼行?再說了即便Lucy有好的稅務籌劃方案也是得要企業從業務一線就開始執行到位。Lucy當時礙于面子說回家考慮一下,回到家就通過朋友帶話把台灣老闆給打發了。後來Lucy想可能人家台灣人真沒想那麼多,人家也不是專業财務,也有可能真是不懂,想着怎麼省事怎麼來而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