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神秘而恐怖的馬裡亞納海溝

作者:AI解答十萬個為什麼

馬裡亞納海溝(Mariana Trench,Marianas Trench),又名瑪利亞娜海溝,是地球上最深的海溝,位于西太平洋馬裡亞納群島東側,就算把珠穆朗瑪峰倒扣進去也觸不到底。我們一起來看看關于馬裡亞納海溝的一些詳細情況:

神秘而恐怖的馬裡亞納海溝

地理位置:馬裡亞納海溝位于北緯11°21'至南緯21°30',東經142°12'至東經166°48'之間。即菲律賓東北、馬裡亞納群島附近的太平洋底,北起硫黃島、西南至雅浦島附近。其北部有阿留申、千島、小笠原等海溝,南有新不列颠和新赫布裡底等海溝。它的南北走向,全長約2,550公裡,寬約70公裡。馬裡亞納海溝最深處的地方達6~11千米,是已知的海洋最深處,這裡水壓高、完全黑暗、溫度低、含氧量低,且食物資源匮乏,是以成為地球上環境最惡劣的區域之一。馬裡亞納海溝最深處為挑戰者深淵(Challenger Deep),深度達到10,994米,是地球上已知的最深點。1957年蘇聯考察船“維塔茲号”(Vityaz)回波測得11034米(36201英尺)深度,将該處命名為“馬裡亞納深凹”;但該資料從未再測得,是以不作為标準值。

神秘而恐怖的馬裡亞納海溝

形成原因:馬裡亞納海溝的形成主要歸因于太平洋闆塊向西移動并向西照馬裡亞納闆塊俯沖的過程。這一闆塊運動導緻了海底地殼向下彎曲,形成深海溝。馬裡亞納海溝是闆塊俯沖地帶,海底地質運動非常活躍,海山火山岩的物質組成及成因等是海洋地質科學家感興趣的問題。

神秘而恐怖的馬裡亞納海溝

生物多樣性:盡管馬裡亞納海溝環境極端,壓力巨大且光線無法穿透,但仍有許多生物生活在此。令人驚奇的是,在這樣深的海底,科學家們竟然看到有一條比目魚和一隻小紅蝦在遊動。另外還有許多微生物、生物發光的浮遊動物等,這些生物具有強大的适應能力,成為了深海生态研究的重要對象。

神秘而恐怖的馬裡亞納海溝

科學探險:由于其極端環境,馬裡亞納海溝對人類來說一直充滿挑戰。海溝底部高達1100個大氣壓的巨大水壓,對于人類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深海是一個高壓、漆黑和冰冷的世界,通常溫度隻有2℃(極少數海底受地熱的影響水溫可高達380℃)。不少的登山家成功地征服了珠穆朗瑪峰,但探測深海卻極其困難,成功潛入海溝底部的人少之又少。第一次對挑戰者深淵的載人潛水是在1960年1月進行的,科學家首次乘坐美國海軍“的裡雅斯特”号深海潛水器,成功下潛至馬裡亞納海溝底進行科學考察。2012年3月,電影導演詹姆斯·卡梅隆單槍匹馬成功潛入挑戰者深淵,重新整理了載人潛水記錄。

2016年6月22日至8月12日,大陸“探索一号”科考船在馬裡亞納海溝海域開展了大陸海洋科技發展史上第一次綜合性萬米深淵科考活動。大陸自主研制的“海鬥”号無人潛水器下潛10767米。這次“海鬥”号不僅創造了大陸水下機器人的最大下潛深度記錄,并為大陸首次擷取了萬米以下深淵及全海深剖面的溫鹽深資料。這是繼“蛟龍号”七千米海試成功後大陸海洋科技又一裡程碑,标志着大陸的深潛科考開始進入萬米時代。從此萬米深海不再是大陸海洋科技界的禁區!

2017年,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深海所首次實作馬裡亞納海溝“挑戰者”深淵萬米錨系潛标長期連續觀測,擷取了世界上首個萬米海底人工地震剖面。

2019年5月27日,中國遠洋綜合科考船“科學”号正式開始對位于西太平洋的馬裡亞納海溝南側系列海山展開調查,船載的“發現”号遙控無人潛水器采集到稀有的深水海兔。

2020年11月10日8時12分,“奮鬥者”号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重新整理中國載人深潛的新紀錄。

環境保護:近年來,馬裡亞納海溝因過度捕撈、海底開采等人類活動受到環境壓力。聯合國及許多國家已經開始關注此問題,并采取了一定程度的保護措施,以確定這片神秘的深海區域得到妥善保護。研究結果表明,在馬裡亞納海溝2673-10908m底層海水中,微塑膠含量為2.06-13.51個/L,比開放大洋表層及次表層水中微塑膠含量高出數倍;在馬裡亞納海溝5108-10908m表層沉積物中,微塑膠含量為200-2200個/L,也明顯高于大多數深海沉積物中的含量。

2011年1月,一個國際科研團隊在對馬裡亞納海溝的考察中發現那裡儲存着大量碳,這意味着海溝在調節地球環境方面的作用比人們之前認識的更為重要。馬裡亞納海溝就像是個沉澱物收集器,被海溝裡細菌轉化的碳的量比6000米深的海底平原上的碳含量高。這說明了海溝裡碳含量比研究人員此前認為的高,他們以前沒意識到深海裡還有這麼一個二氧化碳收集槽。科學家們下一步的想法是把研究結果量化,算出深海海溝裡的碳含量到底比其它海域多出多少,而細菌轉化的碳的量具體是多少,這些資料能幫助科研人員更好了解深海海溝在調節氣候方面的作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