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無錫13部作品入選省文華獎

昨晚,無錫錫劇場原創錫劇《鞋》作為江蘇省文華獎入圍者,在常州上演,也開啟了文華獎。記者獲悉,無錫共入選作品13部——大型劇目2部,小劇4部,舞蹈4部,歌曲2部,國樂1部。

無錫有豐富的作品選擇

昨晚,在常州劇院,無錫錫劇院原創錫劇《鞋》,因為兩位演員餘親王和李夢亨的精彩表演,赢得了觀衆陣陣掌聲,"人物栩栩如生,生動有趣,将革命青年的階級感情生動地描繪出來。這就是無錫錫的錫劇應該是什麼樣子。"常州錫劇迷老李忍不住給記者發了一條微信。今晚,無錫市歌舞劇院原創舞劇《歌唱祖國》将在南通演出,《歌唱祖國》從去年首演至今,演出數量較多,基礎相當紮實,後來經過多次修改、細化,對于這個獎項,我們還是很有信心的。"無錫歌舞劇院院長葛丹軒表示,此次展覽是評選文花獎的重要組成部分,《歌唱祖國》将在常州、南通、鹽城三地舉辦。

記者獲悉,本屆省級文華獎參展作品品類多,形式多樣,題材廣泛。無錫的13部作品包括展現黨建和革命曆程的紅色主題作品,如舞劇《歌唱祖國》和錫劇《蝴蝶愛花神雨》《送鞋》等,以及聚焦扶貧、描繪鄉村振興、緻敬時代楷模、弘揚偉大抗疫精神的現實主義作品, 舞蹈《中國奇志》《燕金七月》、歌曲《那紅》、錫劇《車鑰匙》、《江長豬》等,以及反映江蘇運河文化、名人文化與傳統文化的區域主題作品,舞蹈《運河岸邊是我的家》,民族管弦樂《良溪吟詩》等, 這些作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創作理念,相信會給觀衆帶來美妙的視聽享受。

精細産品需要不斷打磨

記者發現,舞劇《歌唱祖國》是去年2月至3月準備的,而舞蹈《金七月》和《運河岸是我的家》是2019年的作品。葛丹軒告訴記者,沒有一個工作是不需要打磨的修改就可以成為罰款。

《蝴蝶愛花神羽》的光前期準備花了一年多的時間。無錫年輕女高音闫妍選的曲目《那紅》,她唱了不下一百遍。"隻有把一首歌放進你自己的血液裡,你才能唱出來,"她說。"每次表演,她總是大聲喧嘩,充滿情感。閻妍告訴記者:"唱得好,觀衆不一定知道,但他們必須知道,要正好在舞台上和觀衆面前。"

值得一提的是,入選的三部舞蹈作品,江南大學的群舞《中國奇志》、無錫市歌舞劇院雙人舞《金金七月》和群舞《運河岸是我的家》,都是江南大學介紹的編舞沈旭光的作品。"這些時候我迫不及待地想睡在排練室裡。他告訴記者,這三部作品是他創作的前兩年,都是主題旋律,演出時間在國慶節之後,是以每天都在排練和修改。他說,《金月亮七月》是為無錫歌舞劇院的兩位主舞者創作的,現在你看兩年前的作品,會有很多新的想法。

對戲劇創作的投資逐漸加強

随着近年來國内舞台劇場的快速發展,無錫院區對"精品創作"的批判也越來越多,并逐漸加大了投資力度。

無錫歌舞劇院全方位打造舞劇《歌唱祖國》延伸活動,舉辦多場沉浸式線下表演、閃光燈和現場直播,積極籌備下一次巡演;像《良溪陰詩》是無錫民族樂團成立後的首演《發力工作》——委托青年作曲家孔志軒創作民族管弦樂作品,創作靈感來自明代文人李光文的同名詩歌,以民歌《無錫經》為基調, 結合江南絲竹的器樂作曲。這也是無錫民族樂團首次參加文華獎,這對這支年輕的團隊來說是一個挑戰和考驗。"我們大多數人都是第一次參加國語獎,更有動力需要強調。年輕的二胡演奏家王家輝說,自9月以來一直沒有休息,在排練廳排練,随後是中秋節演出的第30屆國慶演出,10月9日是文花獎的演出。(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