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明,一個“三節合一”的重要節令

作者:組宣傳媒

張德敏(三河)

杏花微雨潤,楊柳拂風輕,哀樂共兼有,又到清明時。

清明節曆史悠久,已有兩千五百多年。《曆書》中載:“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清明,又被稱為踏青節、三月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也是人們親近自然、踏青遊玩、享受春天樂趣的節日。後來清明節又融合寒食節和上巳節的民俗,逐漸演化成現在的清明節。

清明節有兩項重要的活動:一是祭祀祖先,表達對先人的追思之情;二是郊遊踏青,欣賞明媚的春光。

——清明祭祖習俗久遠

清明祭祖,源于上古時代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

古時候,中華民族沒有統一的宗教信仰,天地信仰和祖先信仰,便成了人們敬畏自然、敬畏生命的原始信仰。

上古時期,人們便在陽春時節,舉行對天地和祖先的祭祀活動。祭祖民俗相沿數千年,是具有深刻意義的一個古老節日。據記載,随着祖先崇拜和親族意識的越來越強固。三國時期,墓祭已成為民間不可或缺的禮俗活動。

為什麼要在清明掃墓呢?清明,正是萬物複蘇、花開景明之象。給先人祭掃時,給墳墓鏟除雜草,添加新土,供上祭品燒豬,燃香奠酒,焚燒紙錢及舉行簡單的祭祀儀式,以表示對祖先的懷念。這一神聖的生命交流儀式,一年年輪回、一代代傳承,構成人們頑強生存和追求幸福的重要動力,是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續展開新的卓有形式。

幾千年來,人們在這個“氣清景明”的節氣中,進行“祭之以禮”的追遠活動,為已逝的親人,莊重地送上自己的思念與敬意。

國家與文明的曆史,是億萬個個人與家庭的傳承來延續的,清明的祭奠儀式,是個體與曆史連接配接的精神臍帶。緬懷先人,祭祀先祖,尊重生命與敬畏曆史,這是不忘自己的祖宗,使之成為後人繼續前行的起點。

——“寒食節”紀念介之推

另據史志記載,寒食節這裡有一個動人的典故。是說:

春秋時期,晉文公重耳在外逃亡時,身邊一個叫介之推的人,始終不離不棄追随着他。在最艱難的時日裡,有一天,介之推端來一碗肉粥給重耳喝。晉文公喝完後,才發現是介之推割了自己大腿上的一塊肉,給他熬的肉粥。重耳大為感動,發誓如果有來日,一定重重報答介之推。

十九年後,重耳果然重回晉國,成了晉文公。他想起當年的誓約,要重重封賞介之推。介之推卻屢拒不受。最後,他竟然背起自己的老母親躲進深山。山中重巒疊嶂,谷深林密,無法尋人。

有一個謀士為晉文公出了個主意,放火燒山,要把介之推逼出來。沒想到大火燒了三天三夜,也沒見到介之推出來。

後來,有人在一棵燒焦的柳樹下,發現了介之推母子的屍體。晉文公悲痛萬分,命人安葬遺體。卻發現介之推背後的一個柳樹洞内有一塊撕下的衣襟,上面寫着一首血詩: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複清明。

這天正是清明的前一天,介之推借此勸谏晉文公要做一個勤政為民的明君。晉文公為紀念介之推,便下令在這一天不許生火,人人都要吃生冷食物,這就是寒食節的由來。

其實,寒食起源于上古時,就有春日禁火、改火的習俗。如《周禮》所說:“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國中。”

唐代詩人韋莊的詩:“寒食花開千樹雪,清明火出萬家煙。”宋代蘇轼也有“且将新火試新茶”的詩句,是說寒食後用新火煮茶的行為。

古時,寒食節“禁火令”也隻在民間執行,皇宮卻可以例外。唐代詩人韓翃有一首七言絕句《寒食》詩: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禦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詩的前兩句寫白晝風光,描寫了整個長安柳絮飛舞,落紅無數的迷人春景和皇宮園林中的風光;後兩句寫夜晚景象,生動地畫出一幅夜晚走馬傳燭圖。全詩用白描手法寫實,刻畫皇室的氣派,充溢着對皇都春色的陶醉和歌詠。

唐代以前,祭祀祖先并沒有上墓祭掃的習俗。唐玄宗曾下《許士庶寒食上墓诏》,是說寒食祭祖掃墓,雖沒有經過禮經規定,但民間相傳,漸已成俗,是以允許百姓在這一天上墓祭奠。至此,漸漸形成了寒食節祭祖掃墓、上香、為亡靈送紙錢的風俗。

但因官員要請假回鄉祭祖,時有耽誤職守的事。唐玄宗又頒布政令,規定寒食節放假四天。《唐會要》載:唐“(開元)二十四年(736年)二月二十一敕:‘寒食、清明四日為假。’”

後來,又因寒食、清明離得太近,唐中後期幹脆把兩節合而為一。唐代宗大曆十二年(777)二月十五日,诏令:“自今而後,寒食同清明。”從此,以官方檔案的形式确定寒食、清明兩大節日的融合。由此,清明節祭奠先祖就歸攏于“五禮”(即吉禮、嘉禮、賓禮、軍禮、兇禮)的秩序中。

清明,一個“三節合一”的重要節令

哀思無限

——“上巳”踏青沐浴春天

清明踏青郊遊的習俗也是融合了“上巳節”日。

“上巳”意為“上旬巳日”。魏晉時期,将上巳節的時間固定在三月三日。

“三月三”,起源于春秋時期,最主要的活動就是“袱禊”。

“禊”是指列祖列宗的牌位,而“袱”是由民間由燒紙錢演化而來,隻有中元節才可以燒給祖先,是很鄭重的事情。

然後,人們還要結伴去河邊水中沐浴,除去污穢。《論語》中說,“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說的就是孔子帶領弟子們在沂水洗濯、去除宿垢,祛除晦氣,祈福。

《後漢書》中也有記載:“是月上巳,官民皆潔于東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為大潔”。宋代王楙的《野客叢書》卷十六“上巳祓除”條記載:“自漢以前,上巳不必三月三日,必取巳日。自魏以後,但用三月三日,不必巳也。”

到了唐代,因為三月三也靠近清明,有時候甚至會重合在一天。于是,上巳節的一些活動就漸漸轉移到清明,兩節一塊過了。

杜甫的《清明》描繪出清明遊賞之盛,詩後兩句寫道:“逢迎少壯非吾道,況乃今朝更祓除。”“祓除”更是上巳所特有的節日活動,這首詩表明清明、上巳已融合為一。王維有詩雲:“少年分日作遨遊,不用清明兼上巳”。杜甫的《麗人行》就描摹了唐代貴婦春遊的壯麗景觀:“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吸納上巳節元素後的清明節,已成為全民性的歡快節日,而上巳節的内容則逐漸從節令文化中消隐了。

——三節合一祈求希望

清明節,展現着中華民族“天人合一”的哲理思想。故“清明”有清風送暖,冰雪消融,草木青青,天氣清徹明朗,萬物欣欣向榮之意。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杜牧的這首《清明》奠定了清明節祭奠古人的悲傷情調。

“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莺。”宋代吳惟信的這首《蘇堤清明即事》又記叙了清明遊春的歡快情景。

《歲時百問》裡說:清明,“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三月節……物至此時,皆以潔齊而清明矣。”是以,清明就融合了寒食祭祖、禮敬先人和上巳郊遊、踏青賞春的清明節。也成為一個“哀樂合一”的節日。

清明,一個“三節合一”的重要節令

春花之豔

現代的清明,去先祖墓前祭掃,順便遠遊踏青,得以親近大自然,身心得到放松,吐故納新,感受春天的生意盎然。在追思先人、敬畏生命的同時,感受大自然的生生不息,帶給人們生命的希望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