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徐茂公臨終遺言:若後代出高人,定殺之,否則必造反,果真應驗

作者:古史迹
徐茂公臨終遺言:若後代出高人,定殺之,否則必造反,果真應驗

文|古史迹

編輯|古史迹

“隋炀帝勞百姓,築長城以備突厥,卒無所益。朕唯置李世勣于晉陽而邊塵不驚,其為長城,豈不壯哉!”

這是《資治通鑒》裡記載的唐太宗李世民對徐世勣的評價,這位中國曆史上堪稱千古一帝的君王在他的政治生涯中獲得了許多能臣猛将。

徐茂公臨終遺言:若後代出高人,定殺之,否則必造反,果真應驗

但即便如此,李世勣也是他心目中的一道活長城,這位唐朝初期的名将,足智多謀,為大唐的初期的建立和穩定做出了許多貢獻,在大唐共輔佐了三代皇帝,尤其是在唐太宗一朝。

他追随唐太宗平定四方,建言獻策,是當之無愧的大唐軍師,然而他在臨終時卻為家人留下遺言:自己的後代如果出現高人又行為不軌便不能留,否則一定會造反。

也許很多人不能了解,這樣一位戰功赫赫的大臣,一生為國而戰,他的後人又怎麼會造反,他又怎麼會知道。

然而後來果真如他所說,自己的後人與朝廷作對,最後不得善終。

徐茂公臨終遺言:若後代出高人,定殺之,否則必造反,果真應驗

出身世家的瓦崗将領

“瓦崗山上衆将散,一統江山歸大唐。”

作為隋末著名的起義軍勢力,瓦崗山前期的實力尤為強大,連李淵的起義軍都難望其項背,而徐茂公就是其中的重要人物。

曆史上的徐茂公出身高平北祖上房徐氏,他家境殷實,徐父和他都是樂善好施之人,但凡遠親近鄰隻要有需要幫忙的,父子都願意能幫則幫。
徐茂公臨終遺言:若後代出高人,定殺之,否則必造反,果真應驗

隋朝末年,在隋炀帝窮奢極欲,窮兵黩武的國政下,隋朝的統治逐漸走到了末路,天下狼煙四起,無論是農民草莽還是各個貴族集團,都先後起兵自立為王。

徐茂公見此時天下大亂,朝廷不得民心,就參加了以翟讓為首的瓦崗農民起義。

徐茂公足智多謀,給翟讓的起義提了許多有用的戰略和建議,是以翟讓很快就召集了一批人馬追随他。

此時隋軍出兵兩萬想要剿滅瓦崗,翟讓畏懼企圖逃走,但徐茂公制止了他,并對瓦崗軍采取了誘敵深入,伏兵襲擊的戰術将隋軍一舉殲滅。

徐茂公臨終遺言:若後代出高人,定殺之,否則必造反,果真應驗

大業十三年,李密在瓦崗自稱為魏公,而徐茂公被李密封為右武侯大将軍,在徐茂公等人的支援下,瓦崗軍很快強大,成為當時的一大勢力。

然而,随着瓦崗實力的大增,其内部開始出現沖突,李密也并非是個能真正成就大業的明君。

為了排除異己,先是翟讓在宴會上被李密殺死,徐茂公也受了重傷,為了安撫人心,李密将翟讓手下的舊部分給徐茂公等人。

徐茂公臨終遺言:若後代出高人,定殺之,否則必造反,果真應驗

翟讓的死也終結了徐茂公的瓦崗生涯,瓦崗山上亂作一團,最終瓦崗衆将離心離德不歡而散,瓦崗起義也就基本失敗了。

徐茂公臨終遺言:若後代出高人,定殺之,否則必造反,果真應驗

歸順大唐屢立戰功

公元618年十月即武德元年,瓦崗兵敗王世充,李密率領瓦崗衆人歸順李唐,此時的李淵已經在長安稱帝,李密歸降以後原來的屬地由徐茂公暫為接管。

此時的徐茂公在李唐非常受重視,甚至超過了其餘諸将,但是曆史似乎給人開了個玩笑,徐茂公就是不能做主帥。

徐茂公臨終遺言:若後代出高人,定殺之,否則必造反,果真應驗

徐茂公如果在李世民或者李靖麾下作戰,那就是一員無可匹敵的猛将,但隻要自己一做統帥,就沒有那種所向披靡的銳氣,仿佛有勁沒處使一樣,曆史就是這麼奇怪。

歸順大唐之後,徐茂公跟随李世民平定天下諸侯,最終也迎來了他命中注定的一戰。

貞觀三年,大唐北擊東突厥,徐茂公率領一路人馬出擊,打通襲擊颉利可汗的道路,徐茂公奮力厮殺,使得突厥潰不成軍,最終唐軍合圍,活捉颉利可汗。

徐茂公臨終遺言:若後代出高人,定殺之,否則必造反,果真應驗

這一戰是徐茂公生涯的最高點,當然,他一生中立下的功勞數不勝數,比如鎖五龍時随軍擊敗王世充和窦建德等等,但是和平定東突厥比起來,那都是小巫見大巫。

正是因為在大唐屢立戰功,是以徐茂公才獲得了無上榮耀,被賜予國姓,賜了他李姓及良田和宅院,從此,徐茂功的本名徐世勣改名為李世勣。

這是徐茂公的第一次改名。

徐茂公臨終遺言:若後代出高人,定殺之,否則必造反,果真應驗

徐茂公在朝為官,始終能做到公私兼顧,這一點我想是所有老闆都比較喜歡的。

徐茂公臨終遺言:若後代出高人,定殺之,否則必造反,果真應驗

公私兼顧,盡享殊榮

能夠反映出徐茂公公私兼顧的一共有三件事,第一件事發生在徐茂公歸降大唐時期,徐茂公的請降書信始終是寫給李密,無論是獻出土地還是功勞,時時刻刻不忘舊主的知遇之恩。

第二件事是在李密死後,李密歸降大唐但是心術不正,反叛被殺,徐茂功向李淵上奏表示自己曾經是李密的下屬,請求李淵允許自己和其他舊部一起将李密安葬。

徐茂公臨終遺言:若後代出高人,定殺之,否則必造反,果真應驗

第三件事是處理貞觀年間太子李承乾謀反,徐茂公審案時極盡公平,最終成功推選晉王李治為太子。

徐茂公如此忠貞,李世民也是給了足夠的回報的。

貞觀十七年,唐太宗命人畫了二十四功臣的畫像置于淩煙閣,徐茂公也在其中。

到了唐高宗時期,他依舊是皇帝非常倚仗的一位重臣。

徐茂公臨終遺言:若後代出高人,定殺之,否則必造反,果真應驗

為了讓高宗李治意識到徐茂公的重要性,李世民還耍了個小心眼,先是将徐茂公貶為外官,并告訴李治将來要任命他為仆射,這樣他才會更好的為李治效力。

賜姓、封官、交代兒子重用,徐茂公在李世民這裡,可以說是享盡了殊榮,不過這個徐茂公是不是和我們以前認知的不太一樣?

徐茂公臨終遺言:若後代出高人,定殺之,否則必造反,果真應驗

傳奇小說中的瓦崗軍師

徐世勣在曆史上是确有其人,而在清代長篇章回體的英雄傳奇小說《隋唐演義》中。

徐茂公臨終遺言:若後代出高人,定殺之,否則必造反,果真應驗

他是神機妙算的軍師徐茂公,他身穿道袍,手拿拂塵,一副仙風道骨的模樣,即便是大敵目前,他也能靠着自己的神機妙算巧妙化解。

隋唐系列的小說廣泛流傳的同時,也讓徐茂公這個名字變得家喻戶曉,每一個看過隋唐故事的人一定不會不知道這個神機妙算的軍師。

不過這個創作也是有迹可循的,徐茂公在瓦崗的十幾年間為瓦崗的壯大出謀劃策,與各地軍閥及朝廷作戰中屢戰屢勝,使得瓦崗這支農民起義軍在隋末成為一方勢力,他是瓦崗當之無愧的軍師。

徐茂公臨終遺言:若後代出高人,定殺之,否則必造反,果真應驗

是以在創作小說時,瓦崗猛将太多,權衡之下就将徐茂公塑造成了仙風道骨的軍師角色,削弱了他的帶兵打仗的能力。

小說裡的徐茂公雖然能夠出謀劃策,但很少會帶兵上陣,但現實曆史上的徐世勣卻是大唐不折不扣的一位開國大将。

他不但足智多謀而且能征善戰,是貞觀朝二十四功臣之一,無論是唐高祖李淵、唐太宗李世民還是唐高宗李治及後來的武則天,都對他有很高的評價,十分器重和尊敬。

徐茂公臨終遺言:若後代出高人,定殺之,否則必造反,果真應驗

隻是随着小說的影響和流傳,相比起他的本名徐世勣,徐茂公這個名字反而更容易讓更多的人知道。

徐茂公臨終遺言:若後代出高人,定殺之,否則必造反,果真應驗

臨終遺言,一語成谶

徐茂公少年時正是隋末英雄紛紛起事的時代,他憑借自己出衆的能力先是在瓦崗做出一番事業,後來歸順李唐更是輔佐三朝皇帝,南征北戰開疆拓土。

作為唐朝的開國名将,徐茂公不僅僅是足智多謀,戰功赫赫。

徐茂公臨終遺言:若後代出高人,定殺之,否則必造反,果真應驗

在備受君王器重的同時他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一直謹言慎行,一直把家族的前途命運放在心上。

尤其是看到房玄齡,杜如晦等人的境遇後,他更加明白君王所給予的榮耀是一把雙刃劍。

是以即便是在臨終前,他依舊給自己的後人留下遺言,如果自己的後代出現了能力出衆但行為不軌的人一定要殺掉,否則必會造反。

更讓人感到意外的是他的遺言在未來的某一天居然成真。

徐茂公臨終遺言:若後代出高人,定殺之,否則必造反,果真應驗

徐茂公一生為大唐的穩定和開拓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效力的每一代君王都對他十分欣賞器重。

他的一生真正做到了生榮死哀,就連他的後代也可以繼續繼承他的爵位,延續他的榮光,由于他的兒子早逝,爵位就由他的孫子徐敬業來繼承。

徐敬業又名李敬業,皇帝為徐茂公賜了李姓以後他的後代也随之改了李姓,李敬業繼承了祖父的爵位,而它自己又本就善于騎射,足智多謀,曾做過眉州刺史。

徐茂公臨終遺言:若後代出高人,定殺之,否則必造反,果真應驗

唐代是中國曆史上最為輝煌和多元的一個時代,尤其是武則天稱帝更是成為了中國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性最高統治者。

但是對于武則天的稱帝,當時的社會和政治環境确有許多不同的聲音,其中,李敬業就是反對武則天執政稱帝的一個。

總章二年,唐高宗李治駕崩,李顯繼位,但次年就被武後所廢,豫王李旦被武則天立為皇帝,這時候的武侯已經掌握了所有的大權,李旦也隻是一個傀儡皇帝。
徐茂公臨終遺言:若後代出高人,定殺之,否則必造反,果真應驗

也是這一年,李敬業和弟弟李敬猷等人因事獲罪被貶為柳州司馬,貶官讓李敬業等人心裡很是不滿,他同魏思溫等人一起,打着恢複廬陵王帝位的幌子開始作亂。

為了名正言順,李敬業在揚州起兵時還打着已故太子李賢的名号。

李敬業的謀反武皇自然不會放任不管,很快朝廷出了三十萬兵馬讨伐李敬業,同時,因為李敬業的謀反,祖父和父親也被掘墓砍棺,削去了官職和封爵,恢複了本姓。

徐茂公臨終遺言:若後代出高人,定殺之,否則必造反,果真應驗

擁兵數十萬的李敬業顯然野心勃勃,起兵之後他并不接受溫思魏等人的主張,堅持要去攻打洛陽,李敬業的造反最後以失敗而告終。

在李孝逸和江南大總管黑齒常之等人的進擊下,李敬業最終兵敗身死。

徐茂公臨終前的一句遺言居然一語成真,也許是因為他的智謀和遠見,也許是因為他輔佐了三代李唐的皇帝讓他明白了身為臣子明哲保身的道理,是以他才會在臨終時留下那樣的遺言。

徐茂公臨終遺言:若後代出高人,定殺之,否則必造反,果真應驗

碌碌無為也好過行為不軌,犯上作亂,事實證明李敬業的謀反并不能阻止武後稱帝的腳步,反而讓自己身首異處,家族曾經的榮耀和功績也因為自己的造反而被剝奪。

這一切的确如徐茂公預料的這樣,這位足智多謀的大将多年的政治生涯讓他明白,如果能力和本事不能為君王和朝廷效力,甚至可能會禍害朝廷,成為君王的眼中釘,那自然隻有被除掉這一種可能。

徐茂公臨終遺言:若後代出高人,定殺之,否則必造反,果真應驗

隋唐時期是中國曆史上最為絢爛的一個時期,也許正是因為人才濟濟,才會讓大唐成為幾千年來中國曆史的巅峰,才會有貞觀之治的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