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尋訪茶馬古道滇藏線 | 景谷和香鹽井鹽茶古道遺址

作者:茶有道道

你好!我是茶有道道,點選上方“關注”,我們為你分享茶文化的方方面面。

從雲南出發,尋訪茶馬古道滇藏線上的重鎮和驿站。上幾期我們從滇南官馬古道出發,介紹這條路線上的易武、思茅、甯洱、元江、玉溪、昆明、曲靖、昭通等茶馬古道沿途的重要城鎮。從這一期開始,我們從普洱出發,沿着茶馬古道滇藏線一路北上,尋訪西北線周圍的重要城鎮。我們希望通過這條世界上地勢最高、山路最險、距離最遙遠的茶馬文明古道,了解更多茶馬古道的曆史文化。今天我們首先帶你來到景谷,介紹香鹽井鹽茶古道遺址等。

尋訪茶馬古道滇藏線 | 景谷和香鹽井鹽茶古道遺址

景谷縣航拍圖

尋訪茶馬古道滇藏線 | 景谷和香鹽井鹽茶古道遺址

景谷縣城中心遠眺

景谷傣族彜族自治縣隸屬于雲南省普洱市,位于雲南省西南部,普洱市中部偏西,東與甯洱哈尼族彜族自治縣接壤,南以威遠江和小黑江為界同思茅區和甯洱哈尼族彜族自治縣一水相連,西沿瀾滄江與瀾滄拉祜族自治縣及臨滄市的臨翔區、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隔江相望,北和鎮沅彜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縣相毗鄰,縣人民政府駐地威遠鎮,距普洱市130公裡、昆明市466公裡。 景谷縣是雲南省重要的茶葉、林漿、林闆、林化基地,被列為雲南省第一批高原特色農業示範縣,是普洱茶原産地和主産區之一。

尋訪茶馬古道滇藏線 | 景谷和香鹽井鹽茶古道遺址

景谷的芒衣大峽谷的石階山路

尋訪茶馬古道滇藏線 | 景谷和香鹽井鹽茶古道遺址

景谷的芒衣大峽谷的春天景色

景谷古稱“勐卧”地,傣語“勐”為地方,“卧”為井,意為有鹽井的地方。據傳:“威遠”系“卧允”的譯音,意為鹽井城。以穿城而過的景谷江(威遠江)得名。據考古發掘,曾在正興等鄉(鎮)發現新石器時代的文物,證明三四千年前景谷這塊土地上就有人類生存。

明、清以前,景谷絕大部分地區均為少數民族居住,處于封建領土經濟狀态。明、清的“改土歸流”,廢除了土司世襲制,各民族直接處于流官的統治之下,屯兵、屯田、移民等政策的施行,滲透到生産、生活的各個領域,使社會經濟逐漸融為一體。漢民族的大量遷入,帶來的先進文化、生産技術和生産工具,使各民族在經濟文化上的交流日益頻繁。

清雍正三年(1725年),“改土歸流”設威遠廳,屬鎮沅府;雍正十三年(1735年)10月,直隸威遠廳降為散廳,劃歸鎮沅府;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設普洱分防威遠廳撫夷清饷同知,屬普洱府。民國元年(1912年),改為威遠縣,屬普洱道。1949年6月,成立景谷縣人民政府。隸屬甯洱專區。1970年,思茅專區改思茅地區,景谷縣屬思茅地區。2007年,思茅市更名為普洱市,景谷傣族彜族自治縣屬普洱市。

尋訪茶馬古道滇藏線 | 景谷和香鹽井鹽茶古道遺址

景谷特色 綠樹與佛塔

景谷傣族彜族自治縣旅遊景點

景谷是一座美麗的綠色小城,穿城而過的威遠江,江邊熱帶風情的生态公園,勐卧總佛寺的樹包塔塔包樹,晨霧中的緬寺,一望無際的甘蔗林,夕陽下的群山綠樹,無不給人留下美好的印象。景谷主要景點還有:勐乃仙人洞、帕莊河、遷糯佛寺、大仙人腳、景谷湖、威遠江自然保護區等。

  • 景谷官緬寺的樹包塔.塔包樹

在雲南景谷城北的吊鐘山下,有一官緬寺,又稱勐卧佛寺,寺左和寺右各有一佛塔,一個叫“樹抱塔”,一個叫“塔抱樹”。兩座佛塔均建于1644年。由于景谷氣候濕潤,鳥雀把大榕樹種子帶落進佛塔的磚縫中,天長日久,生根發芽破土而出,交錯纏繞石塔而生,數百年後便長成了今天的奇觀。去景谷旅遊記得去看看雙塔一絕。

尋訪茶馬古道滇藏線 | 景谷和香鹽井鹽茶古道遺址

景谷官緬寺前面的樹包塔.塔包樹

佛寺東側是“樹抱塔”,下方上圓,葫蘆寶頂,塔身有21層石雕,上面雕滿佛經故事和傣族民間傳說形象,以及各式飛禽走獸。此塔建于1644年。景谷官緬寺,又稱勐卧佛寺,是傣族人民的宗教場所,莊嚴,恢宏,曆史悠久。

尋訪茶馬古道滇藏線 | 景谷和香鹽井鹽茶古道遺址

左為塔包樹,右為樹包塔

景谷著名打卡點:塔包樹和樹包塔

佛寺西側是“塔抱樹”,塔高7.2米,有20層砂石浮雕,形狀和東側的那座一樣,隻是塔的石雕風格和石雕内容不同。這座佛塔的中心長出一棵一圍多粗的俊秀榕樹,就像一把傘插在塔中。樹有20米高,沒有左邊那棵那麼粗壯,樹蔭面積也比較小,但卻同樣長得生機勃勃。

  • 威遠江自然保護區

威遠江自然保護區保護區位于雲南省南部景谷縣西南部,地處瀾滄江支流威遠江下遊。從鐘碧路乘車41公裡,穿過富饒的鐘山壩就踏進了長達40公裡的綠色峽谷——威遠自然段保護區。保護區内有威遠江穿過,江兩岸是綠色的森林,靠江邊的是莽莽蒼蒼的熱帶雨林,中間地帶是雜木闊葉林,靠山頭的是普洱針葉林。保護區内幾十米高的大樹成林地覆寫着每一座大山。大江兩岸寬不過幾百米,站在兩岸可以對話,隻要有一方呼喊,即使沒人對答,大山也有回音。

尋訪茶馬古道滇藏線 | 景谷和香鹽井鹽茶古道遺址

威遠江自然保護區

威遠江流過無量山支系的崇山峻嶺之中,由于青山綠水互相陪襯,顯得山水交融,相得益彰;有時流速平緩,像是不敢打擾山林的寂靜,有時流速加快,像是陪着松濤高歌一曲,給人一種山之美,水之秀的韻律。

  • 帕莊河自然保護區

帕莊河自然保護區位于正興鎮帕莊河帶,距縣城60餘公裡,離普洱約50公裡的地方,是一個曆史悠久的傣族小乘佛教朝仙聖地,也是一個風景優美的岩溶地貌風景區。景區緊鄰彌甯公路,交通友善,河水自東向西流入小黑江。帕莊河水常年清澈見底,碧水灣環,兩岸群山合抱,石灰岩裸露活岩壁陡峭浩然如廳,氣勢非凡,或鐘乳石倒懸玲珑剔透,如塑如雕,或似皇宮玉苑畫欄,幽深靜雅,或如彩綢錦緞,輕盈飄逸......山上青樹翠蔓,蒙絡搖墜。各種魚蝦遨遊,灘邊七彩卵石斑斓可愛,令人愛不釋手。

尋訪茶馬古道滇藏線 | 景谷和香鹽井鹽茶古道遺址

帕莊河自然保護區

風景區現探明共有30餘個洞穴,分布在方圓約24平方公裡内,形成了一個風景獨特的天然溶洞群。其中似椿樹洞、天仙洞、良心洞、花仙洞和大仙洞等最為著名。這些溶洞裡的鐘乳石造型奇妙,千姿百态,有的如層層梯田,有的像少女酣睡,有的似蓮花朵朵,有的如母子相依......那擺設有方,疏密有緻的石桌、石凳、石燭台更是巧奪天工,仿佛是仙人們有意擺放下的一般。

  • 遷糯佛寺

遷糯佛寺位于景谷縣遷糯村,系清代古建築,建于1778年。有山門、戒堂、僧房、大殿、夥房等建築組成,規模宏偉,占地3960平方米,是雲南較大的傣族小乘佛教寺院之一。大殿為三重檐歇山頂園廊式建築,面闊三間15.5米,進深22.5米,檐下均由鬥拱三層。為省級重點文物。

尋訪茶馬古道滇藏線 | 景谷和香鹽井鹽茶古道遺址

遷糯佛寺

景谷的茶馬古道遺址

景谷傣族彜族自治縣古時為普洱府下轄的一個威遠廳,是普洱茶重要産區之一,是普洱茶馬古道北出普洱至西藏的必經之地。曆史上進士紀襄廷引領群眾種植茶樹,李文相奠定“沱茶”制作的雛形,成為普洱茶馬古道上的一段佳話。根據當地政府研究考察統計,景谷縣内茶馬古道遺址長約 6 千米左右,其中儲存較好的約 5 千米左右,境内共有茶馬古道遺址和主要文物 14 處。總之,景谷的茶馬古道遺址的遺存文物非常多,近年來景谷當地政府和民間大力發掘、研究和保護境内的茶馬古道曆史文化遺産,部分修複整理對遊人開放。

關于“鹽茶古道”和“茶馬古道”的說法

走到景谷、鎮沅等地,我們在景點也會看到許多路名訓示辨別是“鹽茶古道”,網友也許會問,鹽茶古道和茶馬古道有什麼差別?其實,這兩個名稱都是指當時交通線,最早功能用于運鹽和礦産,後來用來運茶。稱為鹽茶古道和茶馬古道都沒有錯,隻不過後世研究者習慣把他們籠統稱為茶馬古道。在這裡我們要特别說說“鹽茶古道”的由來。

雲南的西南部是著名的鹽、茶産地,創造了“以鹽興茶”之傳奇。景谷縣有鳳崗、香鹽、抱母等鹽井,鎮沅縣有按闆、恩耕、大山、大井等鹽井,甯洱有磨黑、石膏井等鹽井,勐臘有磨歇等鹽井。這些地方是滇西南著名的産鹽高地,在曆史上是富得流油的地方,誰控制了鹽井就等于控制了當地的經濟命脈,成為富甲一方的地方豪強。食鹽是人類生存的必需品,也是古代國家的主要課稅之一,哪裡産鹽哪裡就有官道,沿線也就形成商貿集市和重鎮。

尋訪茶馬古道滇藏線 | 景谷和香鹽井鹽茶古道遺址

景古的香鹽井

尋訪茶馬古道滇藏線 | 景谷和香鹽井鹽茶古道遺址

民國時期的香鹽井碑刻

景谷、鎮沅的鹽井大規模開采始于明代,大量從江南遷徙過來的漢人就在無量山深處,威遠江邊以開竈熬鹽為生,成為著名的因鹽而興起的繁華集鎮。其出産的鍋鹽,要運往四面八方。用的各種生活用品需要從外面拉進來,于是一條條以鹽井集鎮為中心的交通運輸道路被開發出來向遠方延伸。滇西南在明清兩朝大規模開發鹽礦的巨大利潤也足以支撐許多窮山僻壤興辦各種事業。因而帶動了滇西南百業的興旺,一片片良田被開墾出來,他們也找到了除鹽巴之外的高利潤商品,于是茶葉與大煙得到廣泛種植,并組建各種商号,将滇茶、煙土運往全國各地,甚至海外。到了清朝中後期與民國,雲南到處是馬幫鈴铛響,馱着茶葉等物質走四方,于是雲南的交通系統就被統稱為茶馬古道。

尋訪茶馬古道滇藏線 | 景谷和香鹽井鹽茶古道遺址

鹽礦的深井

尋訪茶馬古道滇藏線 | 景谷和香鹽井鹽茶古道遺址

熬制井鹽的鍋台和鐵鍋

古法手工制鹽方法,要先挖井開采鹽礦石,鹽礦石在泡鹵池浸泡後獲得鹵水,鹵水沉澱、澄清後抽入架好在爐竈裡的鐵鍋,點火燒起,鹵水翻滾沸騰,慢慢起了鹽沙。此時勞工會把鹽沙往後排的鍋加滿繼續加熱,前排鍋則繼續添加鹵水不斷生成鹽沙,如此循環往複,最後取出成型的鹽。因成品鹽呈大鍋形,即為“鍋鹽”。

尋訪茶馬古道滇藏線 | 景谷和香鹽井鹽茶古道遺址

古老的制鹽 鍋鹽

事實上,普洱市最大的古茶産區就在景東、景谷、鎮沅三縣,被我們稱之為“景景鎮”茶區,就像石屏人用經營個舊錫礦的利潤來開發版納的古六大茶山一樣,鹽巴的巨大利潤也支撐了“景景鎮”茶區種茶、制茶與販茶。這個就是“以鹽興茶”的由來。

縱觀普洱茶的興起,走的無疑是以鹽養茶、以礦養茶的路數。在景谷、鎮沅等地,茶馬古道和鹽馬古道本來就是一條道,從又馱鹽又馱茶、到隻馱茶不馱鹽的發展變化,比如在景東、景谷、鎮沅叫“鹽茶古道”更為合适。茶、鹽巴、煙土與各種礦産,都能帶動商品經濟的繁榮,但影響最深遠的還是茶葉,是以雲南古代與近代交通要道上運輸的大宗物質,茶葉數量肯定遠沒有鹽巴礦産大,但茶葉的意義最深遠,是以被後世統一稱為茶馬古道。

一、景谷茶馬古道主要路線

景谷傣族彜族自治縣是滇西至滇南通往瀾滄江東西必經的交通要道。從滇西大理通往滇南的主要道路由北轉東,自鎮沅彜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縣振太經景谷街、龍塘、芒冷、景谷縣城、暖裡、勐乃渡口、芒谷、西薩到甯洱哈尼族彜族自治縣,縣境内裡程3馬站約100千米。清代及民國時期,景谷縣城至省城約840千米,鹽、茶運銷滇西、省城靠民間馬、牛馱運。鹽、茶等重要商品的頻繁運銷,促使四通八達的馬幫古道形成。東出甯洱,可達昆明;南下思茅,可到景洪、勐海、瀾滄、孟連,乃至鄰國緬甸、泰國、寮國;西進臨滄、雙江、耿馬、滄源;北上鎮沅、景東、大理,直至西藏。景谷的茶馬古道路線可謂四通八達。

尋訪茶馬古道滇藏線 | 景谷和香鹽井鹽茶古道遺址

景谷茶馬古道分為東線、南線、西線、北線。

(1)東線:一是縣城至甯洱。全程3個馬站(每站30千米);再經磨黑→墨江→元江→玉溪→昆明,全程15馬站,往返需1月。二是縣城至磨黑。全程4馬站。

(2)南線:縣城至勐主:經南景→香鹽→白掌村→勐主。從勐主至思茅有兩條線路:一是經養水牛寨→思茅;二是經竜種→松毛林渡口→思茅。從勐主至瀾滄有三條線路:一是經太平河→臘馬河→趙家村→磨乃渡口→瀾滄;二是經勐良→南北渡口→謙六;三是經那許→臘撒渡口→瀾滄老魯寨。還有從勐主至普洱、經土地塘→姚村→普洱。

(3)西線:一是縣城至臨滄:經大海子→臨滄沈家寨。二是縣城至勐戛:經大海子→勐戛。從勐戛至雙江縣有兩條線路:一是經小磨刀河→白沙坡→雙江縣;二是經亮山→戛裡街→雙江。還有從勐戛至瀾滄;香鹽井至勐戛運鹽道;益香井至勐戛運鹽道。

(4)北線:一是縣城至鎮沅:途經芒冷→陸家山→抱母井→鎮沅;二是縣城至景東:經芒冷→景谷街→景東,全程5馬站。

二、景谷茶馬古道主要遺址

(一)香鹽井和茶馬古道遺址

在威遠江兩岸,是雲南鹽的富産區之一,曾有景東井、恩耕井、按闆井、抱姆井、香鹽井、益香井等衆多古鹽井,而香鹽井就是其中之一。随着時代變遷,從前的鹽井大多不複存在,雲南四大鹽廠之一的鳳崗鹽廠也于2006年關閉,僅剩香鹽井還能正常開采,并且傳承着傳統古法手工制鹽技藝。

香鹽的傣語地名叫“卧弄”,意為有大鹽井的地方。香鹽井,顧名思義,因鹽質優良而得名。香鹽井所産鍋鹽雜質少,味道純正,浸透能力強,氯化鈉含量高,在1990年雲南省食鹽評比中“香鹽鍋鹽”榮獲了第二名。用鍋鹽腌制的鹹菜、臘肉,色好味香,故被人們稱為“香鹽”,除了供應當地外,還遠銷緬甸、寮國、泰國等國家。為了傳承古老的鹽文化,2020年,在古鹽井遺址上,古法手工制鹽體驗館建成。遊客來到這裡,可以看到這種古老的制鹽工藝,甚至親手制作“鍋鹽”。

尋訪茶馬古道滇藏線 | 景谷和香鹽井鹽茶古道遺址

香鹽村遠眺

香鹽井茶馬古道遺址位于威遠鎮香鹽村北面,地處北緯23°24′42″,東經100°39′51″,海拔1029米。該遺址儲存較好,有石鑲路面330米,其餘多為土面,路面寬度1.6米至2.2米,鋪路的石材為青石和紅砂石。現在,在香鹽井村的主路上樹立有“鹽茶古道”的石碑。

尋訪茶馬古道滇藏線 | 景谷和香鹽井鹽茶古道遺址

香鹽村的鹽茶古道石碑

尋訪茶馬古道滇藏線 | 景谷和香鹽井鹽茶古道遺址

冬谷田28烈士犧牲地

到香鹽井,除了體驗古法制鹽,更多的是感受這裡的紅色文化,接受黨史學習教育。解放前夕新生的人民政權與國民黨反動統治,為了争奪這一片财富之地,曾經有過一場血與火的鬥争。鹽井,不僅是财富來源,也是曆朝曆代争奪的重點。在香鹽井,緬懷革命先烈的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鹽井财富背後的鬥争,鹽茶古道文化中的一抹紅色曆史。

(2)碧安古鎮和碧安茶馬古道遺址

碧安鄉位于今景谷縣(古威遠廳)西南部,東面與景谷縣益智鄉接壤,南面與思茅市雲仙鄉隔小黑江相望,西面與景谷縣勐班鄉、瀾滄縣山水相依,綠藍相伴,北面與景谷縣永平鎮相接。景谷碧安鄉原名碧嶺鄉,意為碧嶺青山,風景秀麗之地。1950年地方人民政府成立時,将勐班的安樂鄉劃歸碧嶺鄉,兩鄉各取一個字,故得名 “碧安”。碧安鄉政府駐地勐主街,四面青山環繞,風景秀麗,氣候宜人。

尋訪茶馬古道滇藏線 | 景谷和香鹽井鹽茶古道遺址

景谷碧安鎮和勐主老街遠景

尋訪茶馬古道滇藏線 | 景谷和香鹽井鹽茶古道遺址

迎曦樓 中共勐主支部舊址

尋訪茶馬古道滇藏線 | 景谷和香鹽井鹽茶古道遺址

碧安—勐班(石鑲路)茶馬古道遺址

尋訪茶馬古道滇藏線 | 景谷和香鹽井鹽茶古道遺址

碧安—勐班(石鑲路)茶馬古道遺址

碧安—勐班(石鑲路)茶馬古道遺址,位于雲南省普洱市景谷傣族彜族自治縣勐班鄉與碧安鄉之間,長度3千米。距離景谷縣城106千米,距離勐班鄉5千米,距離碧安鄉3千米。1949新中國成立以前,是連接配接勐班——碧安(碧安——勐班)的重要古道。據說修建此路由當時鄉紳、開明人士羅正明倡導而建,為解決勞動力問題,特别是搬運石頭動用了犯人,給他們建功贖罪的機會。解放前,勐主街的商業、手工業最興旺發達。當時,勐主街商行、攤販沿街密布,各路馬幫往來經商、絡繹不絕,非常繁華熱鬧。因為地處交通要道,成為了雲南省南部地區與緬甸、泰國通商的重要通道,是茶馬古道上的一個重要驿站。

碧安螞蟥沖遺址位于碧安鄉螞蟥沖山南面,地處北緯 23°4′59″,東經100°25′18″,海拔 1426米。該遺址儲存較好,有石鑲路面2058米,其餘多為土道,路面寬度為1.2米至1.9米,少數路段由于滑坡等自然災害損毀,鋪路石闆散落古道周邊,古道遺址清晰,鋪路的石材為紅砂石和青石。

尋訪茶馬古道滇藏線 | 景谷和香鹽井鹽茶古道遺址

景谷縣碧安鄉是古代瀾滄江東岸茶馬古道的重要驿站。碧安鄉人民政府所在地——勐主街,是景谷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上世紀四十年代初,勐主街共有300多戶人家,城牆高築,壁壘森嚴,各種商行、攤販星羅棋布,各路馬幫絡繹不絕;夜間氣燈、馬燈、煤油燈徹夜通明,被譽為景谷的“小昆明”。是東出甯洱、思茅、北上鎮沅、景谷,西到瀾滄、臨滄,南下車裡(今景洪市)、佛海縣(今勐海縣)、南峤縣(今勐遮鎮),并經西南路到達緬甸、泰國。

碧安有着重要的地理位置,上可與國内鎮沅、景谷、玉溪、昆明至全國各地,下可與景洪、勐海、勐遮達緬甸、泰國乃至世界各地,一時成為思普一帶經濟政治思想文化之中心,且碧安氣候宜人,又處瀾滄江與威遠江、小黑江鄰邊加之水資源豐富,勐主周邊水井衆多,在農耕時代無疑得天獨厚,造就碧光物産豐富,走商販旅絡繹不絕,經濟發展較快,被稱之為“小昆明”。

由于商貿繁榮,往來商旅衆多,黨組織活動較為便利也較為隐蔽,為開辟思普區(包括現普洱市、西雙版納州全境及玉溪市、臨滄市部分)地下黨和革命武裝鬥争的提供得天獨厚的優勢,這些人在碧安曆史上畫上濃墨一筆,諸如碧安“國際聯絡官”——劉亞南,勐主革命鬥争引路人——何宏年, 普光部隊政委——昌恩澤,勐主支部武裝委員——史克明,同時也有享譽中外一系列民主革命故事,歸國華僑黨支部,景瀾六(景谷縣、瀾滄縣、六順)軍政委員會,中共歸僑黨組第一批回國人員到達勐主,與勐主支部共同上司開辟景瀾六一帶地區工作,成立普光部隊,形成在黑暗中指引和指揮瀾滄江兩岸各族人民推翻反動統治的堅強上司核心和戰鬥指揮部,配合全國解放的偉大使命。碧安當時被稱為思普地區的“小延安”。

碧光勐主街古鎮風貌濃郁,碧光中學老教學樓、羅正明客棧、大西門、陳家大院、譚家大院等傳統民居建築仍儲存完好。此外,碧安群山起伏、箐深林密,還分布着漫河天然“海子”、麻黑“獨樹成林”、丙抗“大硝洞”、遷德“三縣樹”、平掌“龍血樹林”等自然景觀。

(3)徐家村茶馬古道遺址

徐家村茶馬古道遺址位于景谷鎮徐家村,地處北緯23°45′38″,東經100°37′26″,海拔 1305米。該遺址儲存較好,有石鑲路面286米,其餘多為土道,路面寬度為0.8米至1.8米,鋪路的石材為青石和紅砂石,是縣城→景谷鎮→振太鎮路段中的一段。

徐家村風雨橋位于景谷鎮徐家村南面,始建于清代。風雨橋橋長8.35米、寬2.7米,橋面兩邊建有木質護欄及供路人休息的長凳和靠背,整個橋房架子由左右兩邊14根柱子、5根橫梁組成,橋面由橫梁和木闆鋪墊而成,橋墩兩側用寬0.3米、厚0.5 米、長1米多的紅砂石條沿河順兩岸砌成2米多寬、4米多長的護河堤,常年受河水沖擊的橋墩儲存較好。

(4)龍塘村茶馬古道遺址

龍塘村茶馬古道遺址位于威遠鎮龍塘村委會駐地西南面,地處北緯23°37′25″,東經100°39′47″,海拔1311米。該遺址儲存較好,有石鑲路面的1523米,其餘多為土道,路面寬度為0.8 米至1.8米,鋪路的石材為紅砂石,是縣城→景谷鎮→振太鎮路段中的一段。

(5)馬鞍山茶馬古道遺址

馬鞍山茶馬古道遺址位于鳳山鎮哨排小組東北面,地處北緯23°43′19″,東經100°49′37″,海拔1050米。該遺址儲存較好,有石鑲路面約290米,其餘多為土道,路面寬度為1.6米至 2.2米,鋪路的石材為紅砂石和青石,是縣城→抱母井→鎮沅路段中的一段。

(6)抱母井和茶馬古道遺址

“抱母井”位于雲南省普洱市景谷傣族彜族自治縣的鳳山鎮,距離景谷縣城42公裡。抱母井,現稱抱母村,由于盛産食鹽,自古就是刊木古道、鹽茶古道、茶馬古道上的重鎮。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威遠廳屬由大寨(今景谷縣城)遷往抱母井,成為全廳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光緒六年(1880),威遠廳屬遷回大寨,抱母井仍轄宣化、高平、抱母等3鄉(村),抱母井從一個小山村升格為廳府所在地的時間有106年之久。

尋訪茶馬古道滇藏線 | 景谷和香鹽井鹽茶古道遺址

抱母村特色民居建築

關于抱母井的傳說有幾個版本,其中一個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生活在今天抱母井的放牧人在一條河邊發現兩隻豹子,一隻母豹已經死亡,還活着的小豹崽一直抱在母親懷裡,放牧人找來村裡人一探究竟,發現離豹子不遠處的河岸邊有一股不一樣泉水,捧起一點用嘴嘗試,有非常濃的鹽味。母豹可能是喝了太多鹽水而亡,也許是母豹用自己的生命訓示人們這裡有鹽礦,後來人們就把這裡的鹽井稱為抱母井,既指小豹子抱着母親,又指豹與抱屬同音。

抱母井人的祖先們開采食鹽的方式及煮鹽工藝原始而古老,深挖一口鹽井,把鹽礦石背出地面打碎用水融解後,再用大鐵鍋燒火煎熬,水分蒸發後,鍋中凝固呈灰白色的食鹽,鹽塊成鍋底型,故得名大鍋鹽。抱母井鹽的特點,鹹中帶香味,鹹味能很快浸入及擴散在食物體中,很适于腌制臘肉、醬菜之類使用,自古抱母井的鹽就特别暢銷,為官府、商家争相購買。成立以後,統一食鹽的生産購銷,在1953年開采千年有餘的抱母井終于停産封井,結束了曆史的使命。

以大理為起點的“刊木古道”通達景東縣的安召、景福、大馱、鎮沅縣振太、達抱母井、到甯洱縣磨黑等地。食鹽是人類生存的必需品,也是古代國家的主要課稅之一,哪裡産鹽哪裡就有官道,就形成商貿集市和重鎮。如今的抱母井雖然隻是一個普通小山村,但還保留一些曆史的遺迹,古橋、古道和散落在不同角落裡的各種石材,依然彰顯着這裡曾經的輝煌。

尋訪茶馬古道滇藏線 | 景谷和香鹽井鹽茶古道遺址

抱母井風雨橋

尋訪茶馬古道滇藏線 | 景谷和香鹽井鹽茶古道遺址

抱母井風雨橋的橋面有供行人歇息的長凳

抱母井風雨橋,是一條40餘米長,寬4米左右的風雨橋,橋梁、橋面等都是木質結構,橋頂層面使用青瓦,主橋下有四個石橋墩經曆了千年滄桑,橋的一端分為兩個出入口,形成走馬轉閣,飛檐翹壁,在古橋和流水的映襯,風雨橋成為一道靓麗的風景。進入古村寨有一條不足4米寬、幾百米長的古街道,街道用棕紅色的石闆鋪設,一旁是臨河而上,一旁是民房與街道。仄仄的石闆路沿着抱母河而蜿蜒,經曆歲月滌蕩的老宅影子,隻有那些精美石材能看出昔日繁榮與輝煌。

(7)營盤山石拱橋

營盤山石拱橋位于景谷鎮響水村,海拔1370米,系紅砂石構造單孔石拱橋。

(8)芒玉石拱橋

芒玉石拱橋位于威遠鎮聯合村,系紅砂石構造單孔石拱橋。建于清道光八年(1828 年),為當地士民所建。該橋長 18.9米、寬4.25米、高20.2米、跨度11.1米,橫跨景谷河,系昔日威遠(景谷)至景東的茶馬古道必經之路。1944年景谷紳士集資重修。2013年12月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機關。

(9)小瓦橋

小瓦橋位于威遠鎮聯合村民委員會芒玉村民小組,系紅砂石構造單孔石拱橋。建于清代,為當地士民所建。該橋長20.6 米、寬4.25米、高20.2米、跨度 13.4米,系昔日威遠(景谷)至景東的茶馬古道必經之路。

(10)複興橋

複興橋位于風山鎮抱母村威遠江上遊,距離縣城約30千米,始建于清乾隆年間,同治七年(1868年)橋被毀,1938年重修。該橋橫跨抱母河東西兩岸,為三孔石礅瓦橋,每孔距離 14.5米,橋面為木枕木闆,橋兩端以條石為階,瓦面為懸山頂,全橋11格,橋頭有1938年修橋時立的石碑一塊。該橋現在還在使用,是抱母村村民們生産生活的主要通道。2012年1月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機關。

(11)四遠橋

四遠橋,又稱“四眼橋”,位于鳳山鎮抱母村,分别建在酒房箐、瓦房箐、涼家箐、涼水箐,其中建于涼家箐和涼水箐的石拱橋儲存完好,都為紅砂石構造單孔石拱橋,其餘兩座已經損毀,隻餘遺迹。建于涼水箐的石拱橋,目前建橋功德碑尚存,該石橋名為濟遠橋,修建于清代,系紅砂石構造單孔石拱橋,該橋長11.9米、寬3.25米、高3.2米、跨度6.3米。

(12)碧光中學舊址

碧光中學舊址位于景谷縣碧安鄉勐主街,該學校原由地方人士于1945年捐款籌建,校舍由正房和廂房組成,穿鬥式土木結構,硬山頂,正房五開間17 米,進深三間12米,二樓一底共三層,廂房二幢,六開間21米,進深二間4米,一樓一底。總面積369平方米,有操場和球場。1948年4月該校為中國共産黨思普特别支部開展革命活動的地方,自1948年4月至1949年 10月在這裡舉辦了兩期軍政幹部訓練班,學員100餘人,大多參加了解放思普區的“普光部隊”。2019年2月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機關。

(13)羅正明家客棧

羅正明家客棧位于景谷縣碧安鄉,建于1946年,為一樓一底穿鬥式土木結構硬山頂建築,共6開間,長24.5米、寬9.4米,正面有五棵水泥方柱,柱頭上有方形石雕,基座為修整過的五面石。2013年12月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機關。

(14)段家大院

段家大院位于景谷縣鳳山鄉抱母村,建于1948年,整幢房子由正房、左右廂房組成,占地面積389.82平方米,一樓一底土木結構穿鬥式走馬轉角樓建築,坐東朝西,正房、左右廂房為三開間,進深5.6米。2013年12 月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機關。

從古至今,茶馬古道雖是一條“羊腸小道”,卻是西南民族經濟文化交流的走廊,是馬幫重要通商之道,促進了經濟與文化的交流,帶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茶馬古道是個博大精深的話題,無論是紅泥大道、還是密林小道和崎岖山路、還有那些沿途村寨、老宅、驿站、風雨橋等等留存,它是一一記載了西南人民創業精神,是一種生生不息的奮鬥精神,是一種不畏艱險的勇敢精神。

【茶有道道頭條号——尋訪茶馬古道專題】

從雲南出發,探尋茶馬古道(滇藏線)沿線重鎮和驿站,我們将為大家分享景谷(香鹽井)---鎮沅(恩樂鎮)---景東---南澗---祥雲(雲南驿)---大理(下關)---劍川---麗江---香格裡拉(中甸)---德欽---至拉薩,明天我們沿着茶馬古道滇藏線前行進入鎮沅(恩樂鎮)。

#茶有道道# 為你傳播茶文化的方方面面

申明:以上文字圖檔部分來源于網絡,資訊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聯系糾錯改正

茶有道道頭條号小組:編輯:老丘 稽核:小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