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陸小曼去世後,繼子收到一封信,寫下三個理由,令繼母無葬身之地

作者:春風一笑青衫醉

自古以來,我們中國人就很講究落葉歸根的說法。認為一個人死後應該安葬在自己所出生的地方,這是一種對故土的留念以及對已逝之人的慰藉。

就如大陸古代詩人蘇轼蘇東坡先生,在曆經了人世間的滄桑,浮浮沉沉後仍不惜跋涉千裡,固執地回到自己的家鄉安葬。

當然還有一種情況就是與自己所愛之人合葬,生則白頭偕老不離不棄,死後海枯石爛長相厮守。就如大陸古代詩詞孔雀東南飛中的焦仲卿與劉蘭芝,誓天不相負。這也算得上是另一種意義上的合葬。這就是老生常談的一個人最難得最應有的歸屬感。

陸小曼去世後,繼子收到一封信,寫下三個理由,令繼母無葬身之地

如果說作為一對恩愛的夫妻,死後再好不過的就是合葬在一起。然而,在中華民國時期,有一對夫妻卻不能了卻這樣簡單的夙願。那就是徐志摩與陸小曼這對大名鼎鼎的半路夫妻。

更讓人想不到的是,在陸小曼死後,她的繼子堅持不讓合葬甚至列出三個理由。那麼究竟是哪三個理由,使得陸小曼死後連葬身之地都沒有。

陸小曼去世後,繼子收到一封信,寫下三個理由,令繼母無葬身之地

半路夫妻不容易

隻要了解過民國曆史的人就知道,中華民國有這樣一對著名的半路夫妻,就是徐志摩與陸小曼。他們兩個人的婚姻可謂經曆了九九八十一難。

陸小曼的前夫是一位名叫王庚的民國少将。徐志摩則是王庚的好朋友。但由于王庚長時間的外出工作造成對陸小曼的過分冷落,加之徐志摩在陸小曼身邊的陪伴,徐志摩與陸小曼的關系就越來越近。

都說近水樓台先得月,陸小曼與徐志摩長時間的陪伴不斷加深兩人之間的關系。

陸小曼去世後,繼子收到一封信,寫下三個理由,令繼母無葬身之地

雖然當時的徐志摩也是個有家室的人,并且已經有了孩子。但這些都沒有成為徐志摩與陸小曼愛情道路的絆腳石。為了與徐志摩結婚,陸小曼甚至打掉了肚子裡王庚的孩子,非常堅決地要與徐志摩在一起。

兩人最終步入了夢寐以求的婚姻殿堂。但這段婚姻似乎隻有兩個當事人是滿意的,徐志摩父親以及家人都對這段荒唐至極的婚姻持反對的态度,更不用說外界對于這段婚姻的評價,更是不堪入耳。

但徐志摩與陸小曼卻不以為然,自結婚起就沉浸在兩人世界的快樂與幸福中。不得不說,沉浸在愛情裡的兩人确實是非常的幸福。陸小曼的身體因為之前的堕胎而留下了病根,徐志摩就經常帶着妻子到處尋醫問藥。

陸小曼去世後,繼子收到一封信,寫下三個理由,令繼母無葬身之地

在這個過程中,兩人認識了一個名叫翁端午的人,翁端午是一指禅創始人的弟子,他的醫術非常高明,陸小曼有很多次都昏了過去,多虧翁端午的及時救治幫助她脫離險境。

是以徐志摩不僅感謝翁端午還和他成為了很好的朋友。他們經常在一起唱戲,關系非常好,而且還在一起上台演出。

陸小曼去世後,繼子收到一封信,寫下三個理由,令繼母無葬身之地

沖突與離世

盡管徐志摩與陸小曼當初是因為非常相愛而走到一起,但浪漫的愛情終究抵不過現實的柴米油鹽。兩個人婚後也産生了許多的不愉快與沖突。而其中有一個重要的部分就是徐志摩與林徽因之間的傳聞。使夫妻倆的沖突更深了。

在1931年的時候,林徽因在北平有一個演講,盡管臨行前與妻子陸小曼有一些争吵但徐志摩還是執意要去參加這個演講。可徐志摩并不是無情無義之人,臨走前還特意囑咐翁端午要幫自己多多照顧陸小曼。

可世事難料,意外總是在突然間出現。令陸小曼和翁端午沒有想到的是,這一次的離别竟然是最後一次見面。徐志摩乘坐的那個飛機不幸遇難失事。飛機上無一人存活。

陸小曼去世後,繼子收到一封信,寫下三個理由,令繼母無葬身之地

陸小曼聽聞丈夫去世這個非常不幸的消息後一時間接受不了竟昏倒在地。如果陸小曼知道那将是自己與丈夫最後一次見面,她拼死也要攔住丈夫,不讓悲劇發生吧。

在陸小曼醒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丈夫的遺容,并且要把遺體接回家。但陸小曼的身體狀況實在太差勁,不能受這樣的舟車勞頓。而且徐家人對這個兒媳都不滿意,于是拒絕了她。派徐志摩的兒子徐積锴前去接回徐志摩的屍骨。

而此時的陸小曼已經精疲力盡,精神上受到了極大的打擊,悲痛欲絕,每日茶不思飯不想。

陸小曼去世後,繼子收到一封信,寫下三個理由,令繼母無葬身之地

傳言與結果

身為好友的翁端午自然不能放任陸小曼這樣消沉下去,便陪在陸小曼身邊,以防她做出什麼不計後果的事。

盡管翁端午自己也有家室,但為了更友善地照顧陸小曼,翁端午不惜借住在陸小曼家裡。可孤男寡女共處一室,而且都是有家室的人,免不了外界的閑言碎語。

果然徐志摩父親有所行動。盡管徐父從一開始就不願意承認陸小曼是他的兒媳,但在兒子去世後,兒媳與其他男人厮混在一起這樣的事情是絕對不能容忍的。一怒之下便寫了一封信給陸小曼,警告她不要再和翁端午有來往。

陸小曼去世後,繼子收到一封信,寫下三個理由,令繼母無葬身之地

但翁端午在看到信後心裡卻更加生氣,還直接搬進了陸小曼家裡照顧她。這可能是令人大跌眼鏡的反轉。而陸小曼也心安理得地接受照顧。雖然兩人關系親密,但确實清清白白。沒有做過逾矩之事。

1965年,陸小曼去世。後事是翁端午和她的一些親人共同操辦的。陸小曼死後她的侄子給陸積锴寫了一封信,認為陸小曼作為徐志摩的妻子,應當與徐志摩合葬。

然而徐積锴壓根就沒想過這樣做。他也給出了他的三個原因。徐積锴認為首先自己的祖父沒有承認過陸小曼作為兒媳,其次徐志摩與陸小曼的夫妻關系也并不是很和諧,最後陸小曼疑似與翁端午有染。是以他不同意陸小曼與徐志摩合葬。

陸小曼去世後,繼子收到一封信,寫下三個理由,令繼母無葬身之地

而最終陸小曼的骨灰因沒有地方安置便暫存于殡儀館裡,以至于後來竟沒有人知道去了哪裡。

小結:

陸小曼,一個民國傳奇人物,卻不得善終。她的一生坎坷又崎岖,努力追求自己所愛之人也是勇敢。晚年卻要接受外界的非議,令人唏噓。可當時的情景隻有她自己可以體會了吧,誰又能懂她的内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