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春雨之後迎來春分,百花在陽光雨露中綻放,這是春天最美好的時光。桃花,李花,梨花,櫻花,油菜花,在春分季節開得更加妩媚燦爛。
春分,平分了春色,也平分了晝夜。
至此,春天已經過半,人間向暖,陌上花開!
春分,美的繁榮而清新,處處都是桃紅柳綠。歐陽修說的千花百卉,就是這個時節。
春分三候,一候玄鳥至,二候雷始發聲,三候三候始電。
玄鳥就是燕子。在古人的觀念中,燕子是神鳥,燕子春分而來、秋分而去。
并認為是燕子帶來了春天的雨水,帶來了風和日麗、春暖花開。
春分之時,最明顯的一個标志就是大量的候鳥燕子會從南方飛回。燕子飛回來,表示從現在開始起,進入暖春,是燕子的繁殖期。
北宋文學家歐陽修曾對春分有過這樣一段精彩的描述:
南園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
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
——《阮郎歸》節選
一彎淺笑,萬千深情,塵煙幾許,淺思淡行。春天一到,不僅花香四溢,更平添了幾分詩意。
好花不常看,好景不常在,趁着風和日麗出門踏青,不負好春光。
而燕子又屬于以家庭為機關聚居繁殖的鳥類,它們成雙成對,在人家的屋檐下銜泥作窩,哺育後代,其辛勞恩愛也打動從古到今無數的家庭和夫妻。許多文人墨客為燕子寫下了詩句。
浣溪沙
宋·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台,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晏殊為北宋婉約派代表人物,其詞擅長小令,多表現詩酒生活和悠閑情緻。此詞明寫遊園感觸,悼惜殘春,感傷年華的飛逝;實則物是人非,暗寓懷人之意。
上片寫天氣、亭台、夕陽,依稀舊年光景;下片寫花落、燕歸,更是觸目傷情,抑郁難解,隻有徘徊香徑而已,表達出詞人對美好事物消逝的深深惆怅和感傷。
其中“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一聯,屬對仗工巧、自然;思緻纏綿,被贊為“奇偶”,成為後世傳誦的名句。
“草綠未成茵。柳線難勻。
等閑莺語幾曾聞。
隻讓杏花同燕子,占盡春分。
心切望朝暾。霧暗連晨。
關心西北有征塵。
日日玉堂天上坐,卻是閑人。”
一一洪吉亮《賣花聲 春分 》
春分時節還有倒春寒,那草地上的綠草尚淺,柳絲杏花樹高大,代表幸運,燕子歸來,春分時節,雖然春寒,仍舊讓人帶着希望。
我等待早上的太陽升起,結果這天隻有陰陰的春雲。
我在想,那雲從北方飄來,如此黯淡,是否意味着北方在打仗,而煙塵四起,化作了這不肯開晴的雲呢?
我心愛的人就在那裡,久無音訊。
而最可恨的是,到處是畫樓歌聲,迎來送往,那端坐在高堂上迎接春分,喝着美酒的人,如此悠閑,他們哪裡知道我的苦悶?
這首詞,寫了下層女性,兵士家屬的那種憂患。
臨江仙·夢後樓台高鎖
宋·晏幾道
夢後樓台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
獨立落花裡,看細雨裡雙燕翩飛,落寞的心情不言而喻。此詞是一首感舊懷人、傷離恨别之作,最能表現詞人流連歌酒、無意仕途的心境及曲折深婉的詞風。上片先寫景,後言情,即景抒情,抒寫人去樓空,怅然若失的相思之情。下片補叙初見歌女小蘋時的情景,勾畫出她的美麗多情。
這首詞通篇用形象的抒情,以境界會意,将懷念歌女小蘋的難言的相思之情寓于暮春的景物描繪之中。詞盡而意未盡,蘊藉含蓄,輕柔自然,感情深摯,優美動人,是北宋婉約詞的名篇。
看看歐陽修詞裡的“雙燕”
采桑子·群芳過後西湖好
[ 宋 ] 歐陽修
群芳過後西湖好,狼籍殘紅。飛絮濛濛。垂柳闌幹盡日風。
笙歌散盡遊人去,始覺春空。垂下簾栊。雙燕歸來細雨中。
這是詞人晚年退居颍州時寫的十首《采桑子·詠西湖》組詞中的第四首。雖寫殘春景色卻無傷春之感,而是以疏淡輕快的筆墨描繪了颍州西湖暮春的朦胧之美,創造出一種清幽靜谧的藝術境界,抒寫了作者寄情湖山、曠達自适的情懷。詞中很少用修飾語,特别是前後兩句純用白描,讀來朗朗上口清新自然。而詞人安閑自适的情懷,也就在這種境界中自然地表現出來。全詞情景交融,真切動人,頗耐尋味。
春分,美的如詩如畫如散文,喜歡春分天氣,更喜歡春分燕舞人間的詩意畫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