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繭居族不出門、不社交,如何引導他們走出來?這些建議也适用抑郁、雙相患者

本文字數約:4876 字

閱讀時間約:6 分鐘

本文章節:

01、不出門、不上班的“繭居族”

02、父母如何幫助孩子擺脫“繭居”狀态?

03、做到這4點,繭居者也能實作自救

01、不出門、不上班的“繭居族”

不少患有抑郁症、雙相障礙的青少年休學在家,抵觸複學,甚至連家門都不願出,父母非常焦慮:如果孩子一直這樣宅在家,豈不是廢了嗎?

現實中,确實有這樣一個群體,他們連續數個月、甚至數年待在家裡,幾乎完全不出門,回避現實生活中的社交,被稱為“繭居族”。

他們在現實生活中幾近隐形,但在豆瓣、百度貼吧上,他們有專門的群組和交流空間,據不完全統計,兩個群組的人數已經達到90萬人。從他們釋出的内容來看,其實很多“繭居族”内心非常渴望走出去。

圖檔來源于網絡

最近,短視訊平台“一條”采訪了4名“繭居族”,了解他們的經曆和心聲,還有部分人“破繭”成功的方法。

雖然“繭居族”跟罹患抑郁症、雙相障礙而休學的患者有所不同,但這兩個群體都面對着共同的難題:如何破局?是以,這4個受訪者的經曆和相關的分析值得一讀。

第一位是叫做“CL”,他繭居了8年,偶爾出門是為了買煙。在CL很小的時候,父母離婚了,他跟随母親,但母親也要在外頭打拼,他長期缺乏父母的關愛。在國小、國中時,他多次遭受校園欺淩,性格變得膽怯、愛躲避。

CL大專畢業後,做過兩份設計的工作,但都不太順利,最終選擇了辭職。他後來幹過房産中介、外賣員,與此同時母親還去了美國。

遇到生活中的各種不順後,CL選擇了“家裡蹲”,他靠着家裡每個月給的幾千元維持生活,每天與電腦為伴,與84歲的爺爺一起居住。接受采訪前,他已經3年沒跟家人以外的人說話了。

CL很希望有一份工作,但又擔心自己适應不了工作中的規矩;他渴望成家,自己的下一代不用再承受自己童年時承受過的創傷。但直到目前,他還是一個人孤獨着,雖然看過心理醫生,但他認為幫助不了自己。

第二位叫做“大頭”,他繭居了4年,在家做副業,有妻子和2個小孩。

大頭是因為工作受挫而選擇繭居的,他被裁員後曾試着轉行,但一直未能找到工作。再加上自媒體興起,他開始在家寫小說和文案,有一定的收入。

雖然聽起來是個“自由職業者”,但大頭内心其實很自卑,甚至覺得自己可恥,沒有自尊。他特别難受的時候就上豆瓣“家裡蹲”小組找跟自己有類似經曆的人,希望解決問題。可惜他發現很多網友的發言消極,互相吐苦水,這能起到的積極作用有限。

幸好,大頭的家人雖然覺得這樣不妥,但很包容,還經常勸導他,希望他不要鑽牛角尖。如今,大頭在心理上一點點走出來了,甚至願意接受采訪,但因為在家的工作還有收入,他仍沒有計劃真正地走出去。

第三位是小新,跟上面兩個例子不同的是,她繭居2年後,慢慢鼓起勇氣走了出來。

小新從小按照家人的期待努力學習,但其實缺乏自己獨立的想法。她覺得自己空有文憑,但沒有硬實力,研究所學生畢業後很回避找工作。空白期越長,她就越恐懼,就越走不出門,逐漸就跟社會脫軌了,她幾乎沒有社交,日常就是在家裡不停地刷網。

小新對自己的問題有過一番分析,她認為自己從小被家人貶低,有社交焦慮症。她感覺靠自己是走不出去的。她決定去看精神科醫生及心理咨詢師,正視自己的問題。

小新聽從心理學家的建議,結合自己的興趣,把難題簡化。她選擇了後期剪輯這個領域,并開始報班上課,而且是線下班。一開始她很緊張,上課時看到陌生人會很害怕,可當真的有人跟她說話時,她發現其實也沒那麼困難。

小新學習剪輯的知識學得不錯,還參加過實習,對自己恢複了信心,對未來也有了一定的規劃。

第四位是奎桦,他是211大學畢業的研究所學生,在一家國内500強公司做過銷售,看起來前途光明。

但奎桦有讨好型人格,與同僚相處得并不好,換了一份工作後還是出現同樣的問題。最後他回到了縣城老家,在那裡,他沒有社交,每天陪伴他的是閱讀、刷手機、回顧從小到大的經曆。

他意識到自己的原生家庭氛圍并不好,父親經常對他肢體暴力、冷暴力,母親也從未維護他,他從小到大缺乏父母的鼓勵和肯定。這也是他自卑、敏感、有讨好型人格形成的重要原因。

奎桦很想自救,他買了很多心理學的書,自己學。為了從實體上遠離自己的原生家庭,他強制自己買了張火車票離開老家,然後嘗試從外賣員做起。

奎桦“脫蹲”後很驚喜地發現,很多人對他給予了善意。他也要求自己把事情做好就行了,不用過于敏感和擔心。他還開始面試教育機構的工作,面試前準備得非常、非常充分,最後,面試官真的被他打動,他開啟了新生活。

02、父母如何幫助孩子擺脫“繭居”狀态?

也許有的人想問:“繭居”算不算精神心理障礙呢?

嚴格來說,單純的“繭居”行為,并不屬于精神心理障礙。至于繭居的人有沒有精神心理障礙,這也要具體情況具體判斷。

如今外賣、網購行業發達,“繭居族”就算足不出戶,基本的生活需求仍能得到滿足。有的“繭居族”在家裡也能工作,有一定的收入,并通過網際網路與外界建立一定的連結,獲得精神上的滿足,甚至是幸福感。這部分“繭居族”不但沒有精神心理障礙,甚至有可能比很多天天出門上班、上學的人的心理更健康。

可是,這種“繭居族”還是非常少的。更多的“繭居族”之是以避世,是因為有輕度到中度的社交焦慮症,嚴重的可達到社交恐懼症的程度。

如果有的“繭居族”還有情緒症狀,甚至有精神病性症狀的話,那還可以根據具體情況診斷為抑郁症、雙相障礙、甚至是精神分裂症等等。

但即便如此,我們也不宜将這部分“繭居族”看作病人。這容易增大他們的心理壓力,會令他們覺得自己被嘲笑、歧視,進而産生強烈的羞恥感,更難走出來。

圖檔來源于網絡

不過,如果部分“繭居族”意識到自己有一定精神心理問題的話,希望他們也不要一直逃避,也不需感到羞恥。

有權威流行病學資料顯示,大陸精神障礙患病率為17.5%,也就是平均5到6個人裡面就有一個人正在罹患精神障礙。這意味着每個人的親朋好友裡很有可能就有精神心理障礙患者,還有不少人早已出現了精神心理症狀,隻是一直未就診,沒被正式下診斷。

從某個角度來看,精神障礙隻是精神醫學單一學科内貼的“标簽”,我們不必過于在意,更重要的是了解問題背後的心理根源,找到相應的解決辦法。

是以,并不是所有的“繭居族”都需要尋求精神科醫生或心理咨詢師/心理治療師的幫助。很多“繭居族”隻是在遭受了疊加性心理創傷後,為自己的求職和打拼之路按下了暫停鍵,停下來休息一陣,重新調整并療愈自己。

如果有的“繭居族”病情嚴重,尤其是出現了強烈的自殺念頭和行為,或者出現幻覺、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狀時,家人還是要及時帶他們就醫,避免發生悲劇。

可是,如果父母發現自己的孩子已經“繭居”很久了,總是心情壓抑,缺乏動力和幸福感,那能采取什麼措施幫助孩子更快地調整好心态并走出去?以下根據臨床心理幹預經驗提供幾點建議。

第一,父母要意識到孩子肯定遭受過疊加性心理創傷,孩子就是因為不斷受挫,内心傷痕累累,才逃避現實與社交,蹲在家裡尋求安全感。

父母要積極尋找孩子遭受過哪些疊加性心理創傷,比如父母以前是不是經常批評、貶低孩子?是不是對孩子的要求太高、太嚴厲?孩子是否遭受過校園欺淩?

除了原生家庭和校園外,孩子還可能在網際網路、職場及社會中遭受了相關的心理創傷,父母要深入跟孩子溝通,細心地了解。

第二,父母要了解、包容孩子,避免對其造成新的心理創傷。

很多父母看到孩子整天待在家裡,忍不住指責他們“不務正業”,“整天待在家裡,人都待廢了”、“我養你有什麼用,就知道在家裡啃老”......

這些話會對孩子造成極大的心理傷害,令親子關系快速惡化,問題很有可能愈演愈烈。孩子待在家裡本來就是想緩解壓力,結果還被父母不斷指責,他們感覺家裡也充滿壓力,又不敢走出去的時候,很有可能出現重度抑郁發作,選擇輕生!

父母要具備時間思維,要意識到人生是一場長跑,孩子的“停滞”是暫時的。若父母能夠利用好孩子繭居這幾年,徹底解決問題背後的心理根源,修複家庭關系,孩子很有可能會以更好的狀态回歸正常的生活軌道中,甚至實作彎道超車。

否則,就算孩子被父母逼迫着走出去了,由于心理根源上的問題未得到解決,他們很有可能繼續遭受疊加性心理創傷,再次選擇繭居,并且更難走出去。

第三,父母不宜将希望都寄托于精神科醫生或者心理咨詢師/心理治療師身上,最好還要學會“自我家庭治療”。

很多孩子都是在家裡繭居的,他們沒有經濟收入,隻能與父母同住一個屋檐下。父母不能讓孩子覺得痛苦、壓抑,反而要深刻地自我檢討、改變及提升,塑造出溫馨、有愛的家庭氛圍,讓孩子在家時感覺到輕松、快樂。

這能在很大程度上療愈過去父母無意中造成的疊加性心理創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修複孩子在外遭受過的創傷。

第四,待孩子的情緒和親子關系明顯改善後,父母再引導孩子走出家門,與現實世界接觸。

孩子脫離現實社會太久了,讓他們走出去需要很大的勇氣,父母要多鼓勵孩子。當孩子不願意時,父母也不要強迫。父母可以從微小的變化做起,比如先帶孩子到人少的公園裡散步,到樓下便利店買東西等等。

如果孩子願意走出去了,父母要看到孩子積極的改變,并給予孩子及時的、具體化的肯定,這有助于形成良性循環,給予孩子更多信心和勇氣,最終更有可能走出去。

在孩子逐漸脫蹲時,父母還可以引導孩子進行人生規劃,找到感興趣的、有社會價值和經濟回報的目标,父母也要在背後提供支援與幫助。

其實從另一個角度看,孩子繭居的經曆能促使有智慧的父母深刻自我檢討、改變及提升,讓整個家庭氛圍得以改善,親子間的關系更加融洽,這也是壞事變好事。

03、做到這4點,繭居者也能實作自救

部分繭居者已經成年了,甚至已經是青年、中年了,他們難以得到父母的幫助,那該如何實作自救呢?

第一,建議将“繭居”的經曆定位為人生最低谷,既然已經是最低谷,接下來隻要作出改變,那往往就是向上走了。

上周我們分享了農村女孩琳寶的勵志故事,她國中辍學,後來被迫嫁給比自己大10歲的煤礦勞工,婚後多次遭受家暴,最嚴重的一次足足躺了半個月。這段時間簡直是她人生裡的至暗時刻。

琳寶決定改變,買了張火車票逃到城市。她努力打工,不斷學習,還當上了貨車司機,成為一名經濟獨立的女性。人生最艱難的時刻令她有了一種大無畏的精神,敢于将遇到的困難都當成挑戰。

是以,當我們想辦法從“繭居”中走出去後,我們的抗壓能力及逆商(AQ)會增強,後續很多生活裡的困難也不再可怕了。

圖檔來源于網絡

第二,繭居是一段難得的、不被外人打擾的經曆,在獨處的過程中,我們要學會理性、深入複盤自己的人生經曆。

我們可以認真分析,我自己為何會繭居?我遭受過哪些心理創傷?我們自身有哪些不足之處需要提升的?

從某個角度看,“繭居”就像是軟體的修複過程。軟體出現bug了,需要時間進行修複、維護,我們的内心遭受創傷了,自然也需要時間來修複和平複。

我們分析的時候還要做到“綜合性歸因”,不能将遭遇的責任都歸咎于外界和别人,還要看到自身的不足和客觀因素,并盡量發揮主觀能動性去解決它們。

第三,當嘗試走出去的時候,切勿眼高手低,可以從最基本的做起,每次看到自己的進步,就要學會自我肯定。

就像上文的小新和奎桦一樣,他們都将困難簡化,先選擇最簡單的突破口開始。奎桦決定從送外賣做起,這是個很好的嘗試,難度相對較低,也不容易遭受太大挫折,工作時間也比較靈活。

除了送外賣,餐飲業服務員、快遞員等等也可以考慮。這些工作的特點是主要需要體力,反而能夠讓大腦得以解脫,沒有那麼多時間胡思亂想,陷入精神内耗中。晚上回到家,一天的勞累早已令我們感到疲乏不已,很可能一躺床就睡着了,也有利于改善睡眠品質。

通過一份簡單的工作來獲得一定的經濟收入和信心後,我們再尋求其它出路。

第四,當成功走出來,我們還要不斷學習,提升認知層次。

因為“繭居”,我們曾長期困在自己的小天地裡,認知受到了一定的局限,對人情世故可能也不太懂。如今走出來後,我們在與别人打交道的過程中,就要抓緊時機不斷學習,豐富社會閱曆,掌握人際交往的技巧。

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積極了解社會的發展趨勢,盡量抓住機會,實作人生價值。我自身是跨學科踐行者,我也經常鼓勵身邊的人要具備跨學科的意識和能力,結合多個學科的知識,更容易實作創新,最終脫穎而出。

最後,希望所謂的“繭居”隻是人生中的一個過程,而不是結果。如果“繭居族”對現狀不滿,那就采取行動,盡量改變現狀,一點點地打破束縛着自己的繭,重新走向廣闊的天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