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CentOS将資料從移動硬碟遷移到儲存設備

作者:JasonTang

簡介:年初,由于協同辦公系統更新,底層的系統從Windows切換為Linux,切換後的Linux系統通過移動硬碟挂載資料,雖然移動硬碟的讀寫速度都很快,不存在瓶頸問題。但是考慮資料安全性問題(萬一移動硬碟損壞)。為保證資料的安全,還是計劃将移動硬碟的資料遷移到儲存設備中。遷移過程将涉及建立挂載目錄,挂載裝置等相關知識。

本文主要闡述如何将資料從移動硬碟遷移到儲存設備的過程。詳細内容請參考下文。

一、伺服器上建立兩個挂載目錄

1、建立曆史資料目錄

執行指令# mkdir -p /opt/historydata建立曆史資料檔案夾

執行指令# mkdir -p /opt/historydata/2022建立2022曆史資料檔案夾

執行指令# mkdir -p /opt/historydata/2021建立2021曆史資料檔案夾

執行指令# mkdir -p /opt/historydata/2020建立2020曆史資料檔案夾

執行指令# mkdir -p /opt/historydata/2019建立2019曆史資料檔案夾

執行指令# mkdir -p /opt/historydata/2018建立2018曆史資料檔案夾

2、建立實時資料目錄

執行指令# mkdir -p /opt/livedata建立實時資料檔案夾

執行指令# mkdir -p /opt/livedata/2023建立2023實時資料檔案夾

備注:Linux mkdir(英文全拼:make directory)指令用于建立目錄。mkdir文法:mkdir [-p] dirName

參數說明:-p 確定目錄名稱存在,不存在的就建一個。

二、虛拟機挂載儲存裝置磁盤

說明:虛拟機增加兩個磁盤,容量分别為10T曆史資料磁盤和4T實時資料磁盤。并且建立磁盤置備類型為“精簡置備”, “精簡置備”是指建立磁盤時,占用磁盤的空間大小根據實際使用量計算,即用多少分多少,提前不配置設定空間,對磁盤保留資料不置零。

1、為虛拟機挂載一個10T的曆史資料磁盤

CentOS将資料從移動硬碟遷移到儲存設備

2、為虛拟機挂載一個4T的實時資料磁盤

CentOS将資料從移動硬碟遷移到儲存設備

三、格式化磁盤

1、執行指令# fdisk -l檢視硬碟資訊

CentOS将資料從移動硬碟遷移到儲存設備

備注:已經可以查到增加的兩個磁盤/dev/sdc和/dev/sdd。

2、格式化磁盤

說明:對新磁盤進行分區,由于fdisk僅支援2T以内磁盤分區。由于新增的兩個磁盤容量都大于2T,是以必須要使用parted進行GPT格式分區。其操作步驟如下

(1)、執行指令# yum -y install parted安裝GPT分區工具parted

CentOS将資料從移動硬碟遷移到儲存設備

(2)、對磁盤/dev/sdc進行分區

執行parted分區指令# parted /dev/sdc

劃分所有磁盤空間到一個主分區

CentOS将資料從移動硬碟遷移到儲存設備

退出parted

CentOS将資料從移動硬碟遷移到儲存設備

(3)、對磁盤/dev/sdd進行分區

執行parted分區指令# parted /dev/sdd

CentOS将資料從移動硬碟遷移到儲存設備

劃分所有磁盤空間到一個主分區

CentOS将資料從移動硬碟遷移到儲存設備

退出parted

CentOS将資料從移動硬碟遷移到儲存設備

(4)、格式化磁盤

執行指令# mkfs.ext4 -F /dev/sdc

CentOS将資料從移動硬碟遷移到儲存設備

執行指令# mkfs.ext4 -F /dev/sdd

CentOS将資料從移動硬碟遷移到儲存設備

3、挂載磁盤到對應目錄

說明:将/dev/sdc磁盤挂載到曆史資料挂載點/opt/historydata下,再将/dev/sdd磁盤挂載到實時資料挂載點/opt/livedata/中。其操作步驟如下

(1)、挂載/dev/sdc磁盤到/opt/historydata目錄

執行指令# mount /dev/sdc /opt/historydata

CentOS将資料從移動硬碟遷移到儲存設備

(2)、挂載/dev/sdd磁盤到/opt/livedata目錄

執行指令# mount /dev/sdd /opt/livedata

CentOS将資料從移動硬碟遷移到儲存設備

(3)、設定自動挂載

執行指令# vim /etc/fstab編輯自動執行檔案fstab,在最後加入兩行内容。如下圖

CentOS将資料從移動硬碟遷移到儲存設備

/dev/sdc /opt/historydata ext4 defaults 0 0

/dev/sdd /opt/livedata ext4 defaults 0 0

備注:/etc/fstab 檔案包含了如下字段,通過空格或 Tab 分隔:

CentOS将資料從移動硬碟遷移到儲存設備

1、<file systems> - 要挂載的分區或儲存設備.

2、<dir> - <file systems>的挂載位置。

3、<type> - 要挂載裝置或是分區的檔案系統類型,支援許多種不同的檔案系統:ext2, ext3, ext4, reiserfs, xfs, jfs, smbfs, iso9660, vfat, ntfs, swap 及 auto。 設定成auto類型,mount 指令會猜測使用的檔案系統類型,對 CDROM 和 DVD 等移動裝置是非常有用的。

4、<options> - 挂載時使用的參數,注意有些mount 參數是特定檔案系統才有的。一些比較常用的參數有:

auto - 在啟動時或鍵入了 mount -a 指令時自動挂載。

noauto - 隻在你的指令下被挂載。

exec - 允許執行此分區的二進制檔案。

noexec - 不允許執行此檔案系統上的二進制檔案。

ro - 以隻讀模式挂載檔案系統。

rw - 以讀寫模式挂載檔案系統。

user - 允許任意使用者挂載此檔案系統,若無顯示定義,隐含啟用 noexec, nosuid, nodev 參數。

users - 允許所有 users 組中的使用者挂載檔案系統.

nouser - 隻能被 root 挂載。

owner - 允許裝置所有者挂載.

sync - I/O 同步進行。

async - I/O 異步進行。

dev - 解析檔案系統上的塊特殊裝置。

nodev - 不解析檔案系統上的塊特殊裝置。

suid - 允許 suid 操作和設定 sgid 位。這一參數通常用于一些特殊任務,使一般使用者運作程式時臨時提升權限。

nosuid - 禁止 suid 操作和設定 sgid 位。

noatime - 不更新檔案系統上 inode 通路記錄,可以提升性能。

nodiratime - 不更新檔案系統上的目錄 inode 通路記錄,可以提升性能。

relatime - 實時更新 inode access 記錄。隻有在記錄中的通路時間早于目前通路才會被更新。

flush - vfat 的選項,更頻繁的重新整理資料,複制對話框或進度條在全部資料都寫入後才消失。

defaults - 使用檔案系統的預設挂載參數,例如 ext4 的預設參數為:rw, suid, dev, exec, auto, nouser, async.

5、<dump> - dump工具通過它決定何時作備份. dump 會檢查其内容,并用數字來決定是否對這個檔案系統進行備份。 允許的數字是 0 和 1 。0 表示忽略, 1 則進行備份。大部分的使用者是沒有安裝 dump 的 ,對他們而言 <dump> 應設為 0。

6、<pass> - fsck讀取 <pass> 的數值來決定需要檢查的檔案系統的檢查順序。允許的數字是0 1 和2。 根目錄應當獲得最高的優先權 1, 其它所有需要被檢查的裝置設定為2, 0表示裝置不會被 fsck 所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