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曹操敢挾天子以令諸侯,手握大權為何至死都不稱帝?

作者:西溪曆史館

#曆史開講#

挾天子以令諸侯

東漢末年,爆發了黃巾之亂,漢室衰微。東漢中平六年(189),董卓進入洛陽,廢少帝,立獻帝劉協,後又殺太後及少帝,自稱相國,專擅朝政。為了反對董卓,各地諸侯并起,割據局面形成。在這期間,曹操以5000人起兵,建立了自己的根據地,後又收黃巾軍之精銳30萬人,逐漸走向強大。然而在參與争霸的諸侯當中,曹操并不是最強大的,他也時常說自己并不能自保,但是在這種逆境中,曹操有一種非常人能比的霸氣,他善于招納有才之士,大力發展屯田生産,無論是短期的作戰計謀還是長遠的戰略構想他都很擅長!正當各諸侯忙着争搶稱帝時,曹操在不動聲色之中壯大了自己的勢力,建安元年(196),他開始向自己的霸業邁出了穩健的一步!

東漢初平三年(192),董卓被王允和呂布設計殺死,四年後,獻帝回到洛陽,此時的洛陽早已經被董卓破壞成一片廢墟。建安元年(196)八月,曹操親自到洛陽朝見天子,以保護天子安全為由,挾持獻帝遷都許昌。因護駕有功,獻帝拜曹操為大将軍,封武平侯,從此曹操對内開始主持朝政,對外“挾天子以令諸侯”,獲得了一個獨一無二又勝過百萬雄兵的政治籌碼。

曹操敢挾天子以令諸侯,手握大權為何至死都不稱帝?

漢獻帝劉協,東漢末代皇帝

建安三年(198)九月,曹操東征徐州,擊敗了與他為敵的呂布。

建安五年(200)二月~十月,曹操與袁紹展開官渡之戰,曹操大獲全勝,袁紹棄軍逃回黃河以北,兩年後病死。

建安十二年(207),曹操基本統一了北方。在多年的戰争中,曹操的勢力猛增,他對朝政的控制也越來越緊,此時的漢獻帝隻不過是他号令諸侯的王牌罷了,成為了一個實實在在的傀儡皇帝!

手握大權的曹操為何不敢稱帝?

其實曹操心裡何嘗不想稱帝,可是有個前車之鑒,就是董卓。當年董卓也有稱帝之心,司徒王允正是利用了他這個心理,設連環計,在受禅台将董卓殺死。如今天下大亂,如果曹操敢廢帝稱帝,就會馬上成為天下的對立面,引起諸侯聯合起來讨伐他。但如果挾天子以令諸侯就顯得名正言順,就算不奪帝位,也實質上擁有帝權,比稱帝更容易擷取名聲,擷取實惠,還能保證生命安全!

曹操敢挾天子以令諸侯,手握大權為何至死都不稱帝?

曹操像,魏武帝

幾十年的心血為曹魏鋪路,曹丕終成帝業

建安十九年(214)五月,漢獻帝封曹操為魏公,加九錫,把冀州的河東,魏郡封10郡都賜給他為封地。

建安二十一年(216),曹操稱魏王,權勢越來越大。

建安二十二年(217),漢獻帝下诏,賜予曹操隻有天子才可使用的旌旗,曹操外出時,排場也可以和皇帝一樣。形式上他同皇帝沒有差別!

也許稱帝對曹操來說是一個夢想,但他始終不願意去實作它。曹操死後,他的兒子曹丕終于廢漢獻帝,改國号為魏,稱魏文帝,尊曹操為魏武帝

曹操敢挾天子以令諸侯,手握大權為何至死都不稱帝?

魏文帝像

此時的天下已變,大部分諸侯後士族都已經順服于曹魏,以魏代漢在人們眼裡是必然的結果。

但是如果沒有曹操幾十年的努力做鋪墊,讓衆多漢臣變魏臣,曹丕恐怕是無法坐上這皇帝之位!

曹操敢挾天子以令諸侯,手握大權為何至死都不稱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