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冬殘奧會上,3名高山滑雪運動員的3句話,道出了中國體育精神

作者:清涼人

“我初次跟他們接觸,就被他們身上的那種精神感染。他們滑得特别棒,那種“強”是不經意的。一看到他們,我就覺得:哇,這麼燃,這麼拼。”

一位賽事教育訓練負責人在2022年3月3日《焦點訪談》節目中這樣說道。

這3名又“燃”又“拼”的運動員,都是參加冬殘奧會比賽的選手,他們是來自遼甯的孫鴻勝、陳亮,以及河北的張雯靜。

在采訪中,3位選手說了3句話。這3句話看似很普通,卻足夠沉重。

因為這3句話不僅道出了高山滑雪運動員的心聲,而且讓人恍然大悟:原來冬奧會選手的魅力都在這裡。

冬殘奧會上,3名高山滑雪運動員的3句話,道出了中國體育精神

01 站在賽場那一刻,使命感就不一樣了

1994年8月,國家機關頭一次招考公務員,很多剛畢業或有點知識儲備的人都在緊張地備考。他們打算通過自己的努力考取“功名”,獲得一份具有光榮“使命感”的工作。

有趣的是,同年4月1日,《焦點訪談》在正式播出;12月,體育頻道開始試播。

同樣是這一年,在遼甯省莊河市一個叫青堆鎮的地方,有戶幸福的小家庭迎來了他們賦予無限“使命感”的男孩。

不過,青堆鎮的人誰也不知道,這個普通的男孩,20多年後會帶着“特殊使命感”出現在他們面前。

這個男孩就是孫鴻勝。說起他的“特殊使命感”,還得從2000年說起。

2000年12月8日,一向活潑健康的6歲男孩孫鴻勝突然遭遇意外,失去了雙臂。小小年紀的他還沒好好體驗過童年的快樂,就要面對未來無數個痛苦的“黑夜”。

孫鴻勝父母看着年幼的兒子這樣,滿是心疼,卻又無奈。

他們的心撕心裂肺的痛。未來怎麼辦?兒子還有希望嗎?

想到這裡,孫鴻勝的父母就悲痛不已。“使命感”什麼的完全不重要了,隻要生活能自理就是兒子最大的使命感。

可日子還得過。面對眼前的痛苦遭遇,孫鴻勝的父母隻好把眼淚往肚裡咽,一邊偷偷地難過,一邊想盡辦法為孫鴻勝進行各種訓練。

幾年下來,青堆鎮人都以為無法自理的孫鴻勝,卻漸漸學會了自己吃東西、穿衣服、洗臉洗澡、上廁所,甚至還學會了用雙腳洗衣洗頭、寫字翻書、使用手機、操作電腦。

常人能做的,孫鴻勝一樣沒落下。這讓青堆鎮的人感到很意外。不僅如此,他還酷愛體育運動,在失去了雙臂的平衡下,竟然學會了騎滑闆車和自行車。

要說孫鴻勝順順利利就學會了這些,也是不可能的。他摔了很多跟頭,一次又一次;流了很多血,一回又一回。隻是這些挫折并沒有 “打垮”他,反而讓他的身體素質變得越來越好。

到了2008年,孫鴻勝有幸到沈陽一家遊泳隊訓練。

在訓練期間,他的教練和隊友都對他很好,總是鼓勵他。漸漸地,孫鴻勝找到了自信。一段時間後,他的體育天賦開始顯現,并得以施展。

孫鴻勝的家人得知後喜出望外,親戚朋友還湊錢資助他去雲南參加更進階别的遊泳訓練。不過,僅一年後,孫鴻勝就主動放棄了訓練。因為遊泳訓練費用太高,他不想再連累親朋好友。

心太善的人,可能老天也會庇佑。2016年秋季的一天,國家殘障人士滑雪隊的成員聽說孫鴻勝有着良好體育基礎,于是就選中孫鴻勝,讓孫鴻勝成為一名國家隊殘障人士滑雪運動員。

然而,孫鴻勝對這“意外之喜”并沒感到興奮,而是擔憂。他深知自己恐高,又缺少雙臂,平衡力難以掌控,而高山滑雪這項運動對自己來說太冒險了。

幸好,孫鴻勝樂意挑戰。他克服了高山滑雪的高度和速度帶來的恐懼,扛住了強度高的體能訓練。并在2018年“全國殘障人士高山滑雪錦标賽”上,獲得男子組站姿級别超大回轉第3名的好成績。

這一次,親朋好友和青堆鎮的人見到孫鴻勝,已是在體育頻道螢幕前。

高山滑雪項目挑戰非常大。而作為中國隊僅有的一位失去雙臂的滑雪運動員、冬殘奧會的選手,孫鴻勝挑戰普通人難以挑戰的項目,其難度可想而知。

孫鴻勝說,站在賽場的那一刻,使命感就不一樣了。看着印有“中國”字樣的運動服,就有着光榮的使命感,哪怕成績不是那麼突出,他也有了足夠的信心挑戰自己,讓不可能成為可能。

冬殘奧會上,3名高山滑雪運動員的3句話,道出了中國體育精神

02 隻想為國家取得好成績

與孫鴻勝一樣,陳亮也是遼甯籍中國殘奧高山滑雪隊運動員。

不同的是,陳亮來自鐵嶺,1997年出生,比孫鴻勝小了3歲。他并不恐高,隻是身體被禁锢在滑雪器中的感覺不好受。

其實,陳亮原本不必将身體禁锢在滑雪器裡的。

這一切都因為2006年的一天,9歲的陳亮腦海中突然萌發了個主意。這個主意讓他覺得特别過瘾,于是他趁家人不注意,大膽地做了一個決定,冒險爬到路過家門口的火車上去看風景。

有想法固然好,愛冒險也是一種勇敢。但挑戰的後果呢?

少年陳亮,見到每天從家門口快速經過的列車習以為常,以為天天見就少了危險。

現實往往比想象更殘酷。陳亮摔下之後左腿需要截肢,遺憾地成了“獨腿”男孩。

陳亮的冒險挑戰,陳亮的母親最不願提起。她知道兒子愛冒險,把家門口的火車道當成了司空見怪的村中小道,完全不顧安危,任意攀爬玩耍,以緻成了遺憾終身的事。

陳亮的父母非常自責,後悔不已,他們覺得如果自己家離火車道遠遠的,也許事情就不會發生了,還可以讓一家人,特别是兒子過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日子。

可惜,時光無法倒流,一切都已來不及。

撫平最初的痛苦後,陳亮的父母像孫鴻勝父母一樣,開始拼命幹苦力、攢錢。渴望為陳亮的未來生活盡可能提供更多的保障,希望兒子有機會像正常孩子一樣成長。

于是,在鄉村務農的陳亮父母,早早地就在自家旁邊蓋起一幢漂亮的房子,打算讓兒子留在身邊友善他們照顧。

不知不覺,陳亮開始上中學了。陳亮的父母驚喜地發現陳亮的身體素質不錯。雖然少了一條腿,但可以跳得很高很遠。

2012年,一次陳亮和幾個男孩在老四平鎮中學校園裡蹦蹦跳跳,嬉笑玩耍,好不快活。陳亮雖“獨腿”卻走得飛快,給前來學校辦事的昌圖縣殘聯從業人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不久後,遼甯省殘聯體訓隊到昌圖縣來探訪,尋找“好苗子”。此前被昌圖縣殘聯從業人員發現的“好苗子”陳亮,自然在入選名單中。

而與陳亮一起入選的還有另外兩名同學,不過可惜的是,隻有陳亮一人在繼續堅持艱苦的訓練。

一開始,陳亮主攻輪椅項目。直到2016年,他被推薦到國家隊,參加高山滑雪的練習。

由于身體原因,陳亮隻能坐進坐姿滑雪器裡參加比賽。而坐姿滑雪器猶如一個“硬架子”,它會把整個人支起來。在滑雪運動時,坐姿滑雪器很難受人控制。

為了與滑雪器融為一體,陳亮不得不與滑雪器“和解”。

陳亮說,剛接觸滑雪器時,滑雪器像一個“累贅”拖着自己。很多時候,自己都被它牽着走,根本操控不了它,隻能被它操控。如果滑雪器往下直滑,他也隻能被迫跟着,無法“使喚”。

經過一個多月的“磨合”後,陳亮才能與滑雪器很好地立在雪面上,摔跤也變得少了。大多時候,陳亮還能操控滑雪器,給滑雪器一些力量,讓滑雪器“順從”他。

高山滑雪異常辛苦,而且危險系數特别高。

盡管陳亮喜歡冒險,但在2018年3月的一次訓練中,意外還是發生了。他不慎摔傷,導緻健全的右腿胫骨粉碎性骨折。

看着健全的腿呈現“分離”狀态,陳亮心想自己失去了一條腿,難不成還要再失去一條?

想着想着,陳亮開始猶豫了。

然而,在訓練隊裡,他看到身邊的隊友們一個個異常努力,就算碰到再大的挫折也仍在奮力拼搏。陳亮深受隊友感染,于是他選擇繼續訓練。

一段時間後,陳亮與滑雪器配合得越來越好,滑雪技術突飛猛進。在2018至2021年的全國殘障人士高山滑雪錦标賽、殘障人士高山滑雪全運會,還有殘障人士高山滑雪亞洲杯等賽事上多次獲得高山滑雪回轉項目第一名。

對于這些優異成績,陳亮覺得是因為大家在鼓勵他,而他選擇了冒險挑戰。如果不是隊友和教練,以及親人的支援,他恐怕無法取得。

在采訪中,他帶着黑框眼鏡,露出潔白的牙齒,微微地笑道,苦點累點沒關系,他就想為國家取得好成績,也想讓五星紅旗升起來。

冬殘奧會上,3名高山滑雪運動員的3句話,道出了中國體育精神

03 我是中國人,我再也不會摔了

2022年3月12日的冬殘奧會賽場上,五星紅旗再一次升起來了。

因為有兩名中國運動員在高山滑雪女子回轉坐姿組比賽中,分獲銀牌和銅牌。其中獲得銀牌的是河北邯鄲籍運動員張雯靜。

說起張雯靜,或許很多人都有點陌生。

在中國殘奧高山滑雪隊中,張雯靜算是個小妹妹。她2002年出生,加入高山滑雪隊時隻有14歲。

張雯靜說,一開始她連“什麼是滑雪”都不知道,後來又被安排去練習高山滑雪,更加愕然。

好在她年齡最小,适應能力強。僅一個月後,張雯靜就獲得去荷蘭參賽的機會。這是一場初級水準的殘障人士滑雪賽,盡管賽場規模比冬殘奧會要“小”的多,但對張雯靜來說,是人生第一場重要比賽。

然而,張雯靜的首場重要比賽,就被現實狠狠地打擊了。

在荷蘭的賽場上,張雯靜朦朦胧胧聽到了廣播在喊自己的名字。跟随名字一起說得,還有她來自中國,摔了什麼的一大堆。

張雯靜頓時流下了眼淚。她覺得自己好丢臉,在心裡不斷地說:“我代表中國,我摔了。”

此時,張雯靜一邊自責,一邊勇敢地站起來。她想繼續比賽,可是主辦方卻怎麼也不讓她再繼續滑了,還說張雯靜失誤,沒有了成績。

張雯靜很失落,不過她立刻調整了自己的情緒。

從荷蘭回國後,她便迅速投入到訓練當中。每天早上很早就開始訓練,一直這樣堅持了很長時間。

她相信好好練習,就能好好比一場賽。長期努力堅持下去,一定會出一個好的結果。再說國外運動員滑得那麼久,自己更應該多加練習。

訓練頻繁,難免遇到低谷期和瓶頸期。幸好,張雯靜總是以最快速度調整自己的狀态,并讓自己長時間保持積極前進的姿态。

功夫不負有心人。

在去荷蘭參加比賽摔倒的兩年後,張雯靜憑着亮眼的訓練成績,再次得到赴荷蘭比賽的機會。而這次比賽,張雯靜發揮穩定,不僅沒有摔倒,反而收獲了一枚金牌。

回顧比賽,張雯靜再一次落淚。她看到自己在失落的地方以第一名的身份出現,感慨萬分。她不僅證明了自己,也“證明”了光榮的“使命感”——五星紅旗在荷蘭升起。

此後,張雯靜開始嘗試更多的“冒險”,除了參加克羅地亞、捷克等地舉辦的歐洲杯外,還參加了紐西蘭南半球杯,以及瑞士、意大利、斯洛文尼亞世界滑雪賽事。

她的“冒險”活動,大多挑戰成功。張雯靜的名字也多次出現在“獎牌榜”上。

當然,最讓人感到驚訝的,是張雯靜在北京冬殘奧會上的表現。

冬殘奧會上,張雯靜僅在6天内就收獲三枚獎牌。這三枚獎牌來自高山滑雪女子大回轉(坐姿組)、超級大回轉(坐姿組),以及女子回轉—坐姿三項比賽。

其中女子回轉—坐姿比賽中,張雯靜以1:40.18 的成績獲得銀牌。一次又一次的挑戰,張雯靜再也沒摔了。

冬殘奧會上,3名高山滑雪運動員的3句話,道出了中國體育精神

寫在最後

“體育承載着國家強盛,民族振興的夢想。”無論是夏季奧運會,還是冬季奧運會,或者冬殘奧會,都是體育盛會。

在每位殘奧運動員的内心深處,都有着對于生命的獨特诠釋,以及無限光榮的使命感。孫鴻勝、陳亮、張雯靜,以及所有冬殘奧會選手,無不如此。

他們在冒險的同時,敢于拼搏、挑戰,用難以想象的艱難訓練赢得世界的掌聲,展現冬殘奧會選手的無限魅力。

北京冬殘奧會過去一年了,世界的冰雪運動還在繼續。願冰雪運動能繼續讓他們變得強大,自信而又樂觀。

作者:歡妹子

審稿:己過

校對:林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