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快樂“種田”,劇綜刮起“田園治愈風”

藍天、白雲、駿馬,一幕幕恬靜的自然風光令人心曠神怡,湖南衛視近期收官的劇集《去有風的地方》定位田園治愈題材,用詩意化的表達呈現溫情的當代鄉村生活;另一部愛奇藝熱度破萬劇集《卿卿日常》,展現美好庭院一雙良人,三五好友閑話家常,以輕松、幽默的叙事方式,營造出濃厚的生活氣息和田園氛圍。

快樂“種田”,劇綜刮起“田園治愈風”

從《向往的生活》《親愛的客棧》《種地吧》等主打田園治愈的綜藝,到《兩個人的小森林》《何加加的桃花源記》《去有風的地方》等劇集,親近鄉村生活的創作風從綜藝刮到影視劇。這些作品将自然、解壓、煙火氣、“反内卷”等關鍵詞納入創作,觀照年輕人的内心情感與精神焦慮,在人與自然的相處中完成治愈。業内人士表示,在大衆文化審美需求多元化的當下,田園劇綜的熱播迎合了觀衆對想象中生活的向往,構成影視市場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小熒屏掀起田園風 

正在愛奇藝熱播的勞作紀實互動真人秀《種地吧》,選拔10位年輕人組成“種地小隊”,記錄他們在190天内耕耘142.8畝土地,從播下一顆種子開始,與觀衆一同見證稻谷發芽、生長、抽穗、灌漿直至收獲的全過程。節目不僅在立意上引導年輕人樹立正确的糧食觀與勞動觀,還在節目模式上突破傳統綜藝制作思維,打破原有制播形式,創新采用了長、短内容協同的方式,讓觀衆在各個視訊端口看到“種地小隊”怎樣勞作,從他們的視角體驗種地的“第一現場”。

快樂“種田”,劇綜刮起“田園治愈風”

由劉亦菲、李現主演的田園治愈劇《去有風的地方》2023年伊始在湖南衛視、芒果TV雙平台熱播。故事細水長流,娓娓道來。陷入生活低谷的許紅豆,放下城市的種種來到雲南大理雲廟村,意外邂逅了回鄉創業的大男孩謝之遙,身份背景不同的兩人互生情愫,互相幫助,彼此治愈,收獲滿滿的正能量。在浪漫愛情線之外,該劇通過豐富立體的群像描寫,架構了鮮活、溫暖的鄉村生活圖景,将保護傳統文化,關懷留守兒童,鄉村振興、鄉村宜居等宏大主題融入其中,帶給觀衆深層次的思考。随着劇集熱播,取景地雲南的風景、美食及豐富多彩的非遺項目也走入了觀衆視野。

快樂“種田”,劇綜刮起“田園治愈風”

古裝輕喜劇《卿卿日常》原著小說《清穿日常》是“種田文”的代表作品。劇作生動演繹了九川大地上多個小家庭的歡樂日常,用幾家人的逗趣故事奏響生活的交響曲。劇中無古裝劇常見的狗血、虐戀、争鬥要素,而是從“小”着手,挖掘新川“大家庭”下的“小日常”,故事還融入美食研究、以茶會友、創業緻富、耕田種菜……褪去生活的喧嚣,觀衆仿佛在看一部古代慢綜藝。

《卿卿日常》女主角田曦薇的另一部古裝劇《田耕紀》,則直接将劇組搬進田野,男女主角身穿麻布蓑衣,手持農具置身于麥浪之中,畫面真實、接地氣。該劇改編自弱顔連載于起點女生網的小說《重生小地主》,由愛奇藝出品,洪泠執導,金媛媛編劇,曾舜晞、田曦薇主演,已于近日殺青。故事以宋代田園農耕生活為背景,講述沈諾與連蔓兒攜手智鬥親戚、種田經營、發家緻富,并逐漸相知相愛。除了聚焦主角的成長,《田耕紀》還将古代農耕人民有趣有樂、跌宕起伏的生活面貌呈現在觀衆面前。據悉,該劇将開啟“真種田”模式,田間勞作是劇情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觀衆能跟随劇情感受農家真實務農生活的點點滴滴。

快樂“種田”,劇綜刮起“田園治愈風”
快樂“種田”,劇綜刮起“田園治愈風”

除了《田耕紀》,未來還有一批田園題材劇待播。這些劇集大多遠離城市喧嚣,帶領觀衆在山水田園間尋找心靈慰藉。賴雨濛、管栎主演的《海棠花開炊煙起》集美食、田園、治愈、溫馨多種元素于一體;《親愛的農夫先生》講述香水調香師為尋找“初戀的味道”,與農夫先生相遇、相戀的故事;《小城故事多》将傳統唢呐藝術和流行文化相結合,展現民風質樸的小鎮風光;取景雲南西雙版納的《親愛的隐居先生》,以甜寵喜劇為基調,劇中美食主播愛上了種茶人并歸隐田園生活。此外,由李娟散文改編的6集短劇《我的阿勒泰》已于1月通過備案,該劇将描寫疆北阿勒泰地區的風土人情,劇集調性接近治愈系英劇《萬物有靈》。

 年輕人為什麼喜歡田園題材?

冷凇

田園題材火了,原因何在?從社會心理的角度分析,觀衆尋求治愈“精神内耗”的出口。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世界傳媒研究中心秘書長、研究員冷凇看來,“當下社會生活節奏快、壓力大,工作、房貸、父母催婚等壓力挑戰着年輕人敏感的神經,他們亟需尋求解壓和放松。”田園劇綜的出現,正是抓住了當下觀衆對于慢生活的向往,為觀衆提供了脫離職場、回歸家庭、享受生活的場域。

在《去有風的地方》裡,觀衆可以跟随鏡頭在蒼山畔、洱海邊,呼吸新鮮空氣,安靜發呆,讓思緒從快節奏的生活中暫時抽離。《卿卿日常》女主李薇的“反内卷”人設也圈粉無數。她在劇中是個資質平平,每天隻想吃吃喝喝、過好自己的小日子的平凡少女,她和男主尹峥之間情感的遞進也并非建立在兩人一起經曆“大風大浪”上,而是在一日三餐中逐漸升溫。這種平淡、日常、輕巧的叙事方式,呈現出“鬧中取靜”的慢生活圖景,給予當下快節奏生活的觀衆“解壓”體驗。

快樂“種田”,劇綜刮起“田園治愈風”
快樂“種田”,劇綜刮起“田園治愈風”

田園題材還承載了國人的情感歸屬。幾千年來,從土地中孕育出來的農耕文化早已根植于人們的心靈深處,越來越多的現代人願意從中尋找精神寄托。豆瓣評分8.5的《種地吧》之是以受到年輕觀衆喜愛,正因為節目喚醒了大衆的鄉土情結,讓觀衆沉浸式地體驗農耕生活。節目真實還原村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常生活,展示中國當代農村勞動人民如何從“靠天吃飯”到“靠技生錢”,發揚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的精神。

田園劇清新脫俗的影像美學也吸引了不少觀衆。《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的插花、點茶、熏香、繡花、宴請等禮儀,呈現古代生活的精緻細節。《花間提壺方大廚》裡的蜜汁蓮藕,《玉面桃花總相逢》中的石橋流水,引得觀衆心向往之。《去有風的地方》通過清新古樸的村落、無處不在的農田花草、雲南特色美食和非物質文化遺産,向觀衆鋪展出一幅瑰麗的畫卷……正如冷凇所說:“田園類影視内容,擁有風景之美、人物之美、心靈之美和藝術創作之美,能滿足觀衆身、腦、心等多方面的放松。”

快樂“種田”,劇綜刮起“田園治愈風”
快樂“種田”,劇綜刮起“田園治愈風”
快樂“種田”,劇綜刮起“田園治愈風”
快樂“種田”,劇綜刮起“田園治愈風”

冷凇還提到,從政策導向來看,在全球面臨一系列糧食安全問題時,大陸正穩步邁向農業強國,力求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握在自己的手中。2月13日釋出的中央一号檔案再一次聚焦糧食安全議題,并将“抓緊抓好糧食和重要農産品穩産保供”作為各項任務之首列出。《種地吧》呼應了國家對糧食安全的重視,向大衆科普農耕與現代化農業生産知識,讓青少年養成勤儉節約、珍惜糧食的生活習慣。

此外,在中國完成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的“交接棒”傳遞,不斷推進共同富裕程序的背景下,鄉村振興成為近幾年文娛内容創作的熱詞。冷凇表示,田園題材劇綜不僅可以記錄鄉村實踐,書寫時代變革,還能發揮激勵作用,引導廣大青年投身鄉村振興,為觀衆呈現一幅年輕人與鄉村互相成就的新圖景。

 創作方法:還原生活煙火氣 

創作方面,田園題材劇綜多以娓娓道來的方式講故事,更注重展現細水長流的平凡日子,在家長裡短、人際互動等細微之處着墨較多,真實感和煙火氣強。

《去有風的地方》總監制張灼總結該劇的創作經驗:主創團隊選題始于3年前,主創、主演曾多次深入體驗生活,以精益求精的态度持續豐富創作,隻為呈現細節豐富、渾然天成的真實美感。

快樂“種田”,劇綜刮起“田園治愈風”

該片導演丁梓光也分享了對群像塑造和慢叙事的創作感悟。他表示,“《去有風的地方》在叙事上進行創新,無‘強情節、強沖突’,在看似流水的生活中解決人物角色的問題。希望讓觀衆通過這部劇意識到自己内心真實的需求,在各個角色身上看到生活的更多可能性,有勇氣尋找自己的節奏。”丁梓光還談道:“怎樣讓觀衆舒服地看進去,是我拍攝過程中思考最多的。團隊從表演節奏、鏡頭語言、服化道、場景的可看性等,都下了很大功夫,讓它變得更自然流暢,兼顧向往感和真實感。”

《卿卿日常》監制兼總制片人劉聞洋則用“慢綜藝的日常感”來定調該劇。原著小說《清穿日常》雖是“種田文”的代表作品,但核心元素也包括奪嫡、穿越等内容。主創在最初設定上,就認為這部劇是群像戲,是反套路的,于是在改編過程中放棄了内院争鬥和朝堂奪嫡的叙事,把其中80%作為生活劇、家庭劇,其餘20%當成職場戲來對待。劇中構造了虛拟的九川世界,曆史雖然架空,但具體切入點上,劇集以美食風情勾連地域,采取生活流的叙事模式,充滿生活的煙火氣。無論是美食,還是風土人情,都讓觀衆找到代入感。

快樂“種田”,劇綜刮起“田園治愈風”

冷凇認為,田園題材應從題材廣度和曆史縱深兩方面進行探索。一方面,田園風光氣象萬千,既有江南的溫婉柔美,也有東北的粗犷雄渾,不同風格的田園給人不同的感受,是以,内容場景應該更加多元化。另一方面,不同曆史時期的田園題材定位不同,未來可以多從農業創業、農業現代化和科技化等角度切入,展現鄉村振興的豐碩成果。

圖檔:豆瓣、節目官微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