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常見魚寄生蟲基本性狀和辨識診治(下):孢子蟲、複口吸蟲、錨頭鳋

作者:漁人劉文俊

#春耕進行時#

深知養殖從業不易,共謀水産行業繁榮。不誤導不誇大不炒作不标題黨。用養殖人的語境,讓你在短時間内享用一份真材實料的精品!

常見魚寄生蟲基本性狀和辨識診治(下):孢子蟲、複口吸蟲、錨頭鳋

本文以常見常遇常有的十種魚類寄生蟲為主要内容,有:車輪蟲、指環蟲、三代蟲、斜管蟲、小瓜蟲、孢子蟲、複口吸蟲、錨頭鳋、中華鳋、魚鲺等蟲種,按養魚者能夠淺顯易懂的方式,因篇幅有限,分為上、下兩期(本文為下期)簡要介紹其基本性狀以及辨識診治的一些方法,僅供參考。

上期:常見十種魚類寄生蟲基本性狀和辨識診治(上)車輪蟲、指環蟲、三代蟲、

接上期:

6、孢子蟲

魚寄生的孢子蟲有很多種類,常見的有寄生在魚體内或者體表的粘(黏)孢子蟲,分類學上屬于黏體門,黏孢子蟲綱,已經報道的能夠緻病的有近千餘種,常見危害較大的種類有異形碘孢蟲病,圓形碘孢子蟲,餅形碘孢子蟲,野鯉碘孢子蟲,鲫碘孢子蟲、鲢碘泡蟲等等。粘孢子蟲能廣泛感染淡水和海水養殖魚類的魚苗和苗種。幾乎對魚的各種器官都能感染,甚至在同一條魚的同一器官内,有數種粘孢子蟲寄生。

常見魚寄生蟲基本性狀和辨識診治(下):孢子蟲、複口吸蟲、錨頭鳋
常見魚寄生蟲基本性狀和辨識診治(下):孢子蟲、複口吸蟲、錨頭鳋

粘孢子蟲有幾丁質殼片,兩殼連接配接處叫縫線,縫線由于粗厚或突起呈脊狀稱縫脊。每個孢子内1-7個(典型種類為兩個)呈球形、梨形或瓶形的極囊,極囊内有一根呈螺絲狀盤曲的極絲。孢子内除極囊外充滿胞質,胞質中有兩個胚核,有的種類還有一個嗜碘泡。

常見魚寄生蟲基本性狀和辨識診治(下):孢子蟲、複口吸蟲、錨頭鳋

(碘孢子蟲)

常見魚寄生蟲基本性狀和辨識診治(下):孢子蟲、複口吸蟲、錨頭鳋

(魚肉裡孢子蟲)

緻病的寄生黏孢子蟲的發育過程大緻為:魚類黏孢子蟲的發育要經過放射孢子蟲、營養體和成熟孢子(包囊)階段。孢子從患病魚體的胞囊釋放到水體後,被中間宿主(一般為水生寡毛類)吞食,孢子在中間宿主體内經無性生殖發育為成千上萬的放射孢子蟲,放射孢子蟲釋放到水中,遇到魚體即行感染,在魚體内經過分裂、發育變成成熟的孢子和胞囊。引起魚類發病的主要是其在魚體内形成的胞囊。

常見魚寄生蟲基本性狀和辨識診治(下):孢子蟲、複口吸蟲、錨頭鳋

(粘孢子蟲)

常見魚寄生蟲基本性狀和辨識診治(下):孢子蟲、複口吸蟲、錨頭鳋

(鰓孢)

孢子蟲主要寄生的部位在魚的咽部、鰓部、鱗囊、肝髒、鳍條、吻部、腸道、肌肉等部位,通常稱為“喉孢”、“膚孢”、“鰓孢”、"腦孢"、“内孢”、“外孢”等。其中以“喉孢”、“膚孢”、“鰓孢”三種最為常見,但“腦孢”的危害最為嚴重,幾乎是無法治愈的,嚴重的能造成全塘覆滅。

常見魚寄生蟲基本性狀和辨識診治(下):孢子蟲、複口吸蟲、錨頭鳋

(膚孢)

常見魚寄生蟲基本性狀和辨識診治(下):孢子蟲、複口吸蟲、錨頭鳋

(膚孢,鲫魚最常見)

在魚的體表、體内和鰓部形成的肉眼可見的白色胞囊即可初步診斷。也可将胞囊壓成薄片用顯微鏡進行檢查。在高倍鏡下可看到許多孢子,孢子殼面觀為卵圓形、卵形或橢圓形或者瓜子形即可确診。孢子蟲的發病時間沒有明顯的季節性,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以每年的4-10月多發。在實際生産中以鯉魚,鲫魚最為易感,鲫魚苗種初期多表現在體表有一個個的結節狀突起。

常見魚寄生蟲基本性狀和辨識診治(下):孢子蟲、複口吸蟲、錨頭鳋

瘋狂病(鲢碘孢蟲)

患有孢子蟲的病魚,食欲不振,魚體皮膚或鰓部組織受到破壞,被細菌感染而腐爛,導緻鰓組織呼吸機能受到阻礙。外表病症不太嚴重的病魚,往往作波浪式旋轉活動,表現出極度疲乏無力的樣子。嚴重的病魚在水中離群獨自急遊打轉,經常跳出水面又鑽入水中,如此反複多次,最終死亡,是以這種病又稱之為瘋狂病(鲢碘孢蟲)。

常見魚寄生蟲基本性狀和辨識診治(下):孢子蟲、複口吸蟲、錨頭鳋

孢子蟲的繁殖時間在夜晚,據說用藥在下午5點前後最佳。殺滅難度大,體外和鰓部有蟲體的可以外用相關殺蟲藥潑灑,體内孢子蟲寄生的則内服驅殺孢子蟲的藥物。比如:鹽酸氯苯胍650克+左旋咪唑720克(按98%含量計算)拌料1噸連續服用3-5天;還有地克珠利、百部貫衆散以及相關殺蟲藥等。外用時加用蛋氨酸碘混合兌水全池潑灑,以增加藥物的滲透。孢子蟲從卵到成蟲有5~7天的發育時間,預防用藥必須大于3天,治療時間必須大于7天以防止複發。

7、複口吸蟲 

複口吸蟲病又稱“白内障”、“瞎眼病”、“掉眼病”。能造成魚苗、苗種大批死亡,尤以中上層魚類比如鲢魚、鳙魚為甚,草魚、團頭鲂的複口吸蟲也有流行趨勢。病原為複口吸蟲的尾蚴和囊蚴,常見的有湖北複口吸蟲,還有倪氏複口吸蟲等。

常見魚寄生蟲基本性狀和辨識診治(下):孢子蟲、複口吸蟲、錨頭鳋
常見魚寄生蟲基本性狀和辨識診治(下):孢子蟲、複口吸蟲、錨頭鳋

複口吸蟲的成蟲寄生在水鳥的腸道中,排出卵随糞便落入水中後,孵化出毛蚴。尾蚴遇第一中間宿主——椎實螺,在螺體内發育成胞蚴,胞蚴通過無性繁殖又産生無數的尾蚴。尾蚴離開螺體後進入第二中間宿主——魚類,從皮膚鑽入通過血液循環到達魚眼水晶體,逐漸以育成囊蚴。當水鳥吞食病魚後,囊蚴在鳥腸道中又發育成成蟲。

常見魚寄生蟲基本性狀和辨識診治(下):孢子蟲、複口吸蟲、錨頭鳋

(白内障)

寄生複口吸蟲的病魚,多見腦部充血,嘴圈發白,眼球突出甚至脫落。當魚急性感染時,在水中掙紮遊動,病魚頭部腦區和眼眶周圍呈現充血現象(由湖北複口吸蟲寄生所緻)。若病魚失去平衡能力,卧于水面頭部向下、尾部朝上,魚體顫抖并逐漸彎曲(此症狀是由倪氏複口吸蟲寄生所緻) ,短期即可出現大批死亡。慢性感染時,病魚眼球混濁呈乳白色,嚴重時眼球脫落成為瞎眼。鏡檢時挖出病魚眼球,剪開眼球取出水晶體,剝下晶體外圍的透明膠質,置于載玻片上并加蓋玻片,在顯微鏡下檢查是否有無複口吸蟲囊蚴或者其它寄生蟲即可确診。

常見魚寄生蟲基本性狀和辨識診治(下):孢子蟲、複口吸蟲、錨頭鳋

(鼓眼)

螺類是複口吸蟲的中間寄主,魚池混養專吃螺蛳的青魚是最好的防範措施。另外,可以用相關殺滅驅除複口吸蟲的藥物,比如:硫雙二氯酚每公斤魚體重給藥20~30克,連用2~5天;二丁基氧化錫每100公斤魚體重内服用量25克,連用5天;硫酸銅0.7克/立方米全池遍灑,24小時内連續潑灑2次,還可殺死椎實螺。

8、中華鳋(蚤)

中華鳋雌雄異體,雌蟲營寄生生活,雄蟲營自由生活。大中華鳋的雌蟲寄生在草魚鰓上,鲢中華鳋寄生在鲢魚鰓上。雌蟲用大鈎鈎在魚的鰓絲上,肉眼可見挂着許多白色像蠅蛆一樣的小蟲即中華鳋,是以中華鳋病又叫"鰓蛆病"。

常見魚寄生蟲基本性狀和辨識診治(下):孢子蟲、複口吸蟲、錨頭鳋

中華鳋主要攻擊寄生于魚的鰓部,以其第二觸角插入鰓絲,造成機械性損傷,影響魚的正常呼吸,引起魚焦躁不安;同時傷口又為微生物的侵入打開了門戶,可導緻鰓絲的局部發炎,甚至化膿。鳋蟲在吸食時分泌酶溶解組織,使口器部位的鰓絲表皮破壞,細胞松散,附近微血管亦被破壞,有時使鰓絲末端彎曲變形、貧血。

常見魚寄生蟲基本性狀和辨識診治(下):孢子蟲、複口吸蟲、錨頭鳋

(鰓絲上有蟲體并浮腫)

大中華鳋往往寄生在2齡以上的草魚、青魚,鲢中華鳋寄生在 1 齡以上的鲢魚、鳙魚的鰓上。病魚在水中跳躍不安,食欲減退或不食,體發黑;呼吸困難,離群獨遊,或停留近岸水體中,不久死亡。揭開鰓蓋,可見許多帶有卵囊的雌鳋,雌鳋挂在腫脹發白的鰓絲末端上,形似白色小蛆。

常見魚寄生蟲基本性狀和辨識診治(下):孢子蟲、複口吸蟲、錨頭鳋

嚴重時魚頭朝下尾朝上,魚的鰓絲末端腫脹、發白。病魚在水中跳躍不安,食欲減退或不攝食。鲢、鳙魚感染後往往在水中尾鳍露出水面,故又有"翹尾巴病"之稱;病魚常因呼吸困難而死。

此病可肉眼确診,用專殺中華鳋或殺蟲藥物進行殺滅,3-5天後複檢,殺滅效果不理想時需要複殺。

9、錨頭鳋(蚤)

錨頭鳋,俗稱錨頭蟲,與中華鳋一樣同屬節肢動物甲殼類。隻有雌蟲才寄生在魚體上,長約1厘米。蟲體的後端,帶有1對卵囊。頭部分有叉狀兩角似船錨,故此而得名。蟲體寄生四周組織常有紅腫發炎看似紅斑,同時靠近傷口的鱗片被錨頭蚤(鳋)的分泌物溶解,腐蝕成缺口。魚體初被蟲體侵入時,表現不安,食欲不好,繼而身體瘦弱,遊動緩慢。

常見魚寄生蟲基本性狀和辨識診治(下):孢子蟲、複口吸蟲、錨頭鳋
常見魚寄生蟲基本性狀和辨識診治(下):孢子蟲、複口吸蟲、錨頭鳋

此蟲可侵入鯉魚、鲢魚、鳙魚、草魚等魚的體表,甚至口内,對幼魚危害特别嚴重,可引起死亡,對大魚主要是影響生長,降低商品價值。此病流行地區廣,全國各養魚地區都有發現,終年可見,夏季、秋季能引起嚴重流行。

常見魚寄生蟲基本性狀和辨識診治(下):孢子蟲、複口吸蟲、錨頭鳋
常見魚寄生蟲基本性狀和辨識診治(下):孢子蟲、複口吸蟲、錨頭鳋

錨頭鳋寄生的病魚,表現在焦急不安,減食,消瘦。蟲體寄生在魚體各部位呈白線頭狀,随魚遊動。有的蟲體上長有棉絮狀青苔,往往被誤認為是青苔的苔絲挂在魚身上。這種害蟲兇猛貪食,寄生處會出現不規整的深孔,錨頭鳋一端刺進魚體一端露出體外,蟲的頭部鑽到魚體肌肉裡,用口器吸取血液,也噬食鱗片和肌肉,靠近傷口的鱗片被錨頭鳋分泌物溶解腐蝕成不規整形缺口。

常見魚寄生蟲基本性狀和辨識診治(下):孢子蟲、複口吸蟲、錨頭鳋
常見魚寄生蟲基本性狀和辨識診治(下):孢子蟲、複口吸蟲、錨頭鳋

隻有錨頭鳋雌蟲才寄生在魚體上,長約1厘米,幼蟲在魚體上寄生時呈現紅斑,肉眼可見并明顯,分為童蟲、幼蟲和老蟲三個階段,用專殺錨頭鳋或相關殺蟲藥物進行殺滅,相隔5-10天複殺一次。

10、魚鲺(虱)

魚鲺是一種小型甲殼類水中害蟲。外形似臭蟲,俗稱水臭蟲,又稱魚虱子。蟲體呈橢圓形,透明。蟲體分頭、胸、腹三部分。頭部的腹面有一對用作吸附在魚體上的吸盤和一個刺破魚皮膚的口刺。胸部分四節,每節有一對遊泳足。腹部不分節,為橢圓形的葉片是魚虱的呼吸器官。一般寄生在苗種2厘米以上的魚體各部位,腹下和鳍、尾上尤多。魚虱以其口刺刺傷魚體表組織,吸取血液與體液。

常見魚寄生蟲基本性狀和辨識診治(下):孢子蟲、複口吸蟲、錨頭鳋
常見魚寄生蟲基本性狀和辨識診治(下):孢子蟲、複口吸蟲、錨頭鳋

魚虱沒有卵囊,卵直接産在水生植物或石塊上。卵圓形,黃色或褐色,外面有一層膠質物,借以固定在其它物體上。水溫29-31℃時,10-14天即可孵出幼蟲。幼蟲孵出後,若兩天内找不到寄主即行死亡。魚虱離開魚體後,可在水中自由生活較短時間,是以它可以自行由一尾魚轉移到另一尾魚體上去,也能随水流入其它水體中。

常見魚寄生蟲基本性狀和辨識診治(下):孢子蟲、複口吸蟲、錨頭鳋
常見魚寄生蟲基本性狀和辨識診治(下):孢子蟲、複口吸蟲、錨頭鳋

魚虱病是一種侵襲性魚病,常在春季發生,為魚類常見病、多發病之一。魚體有魚虱寄生時,因為魚虱破壞魚體表組織而有疼痛感,呈現出極度焦躁不安,或躍于不面,或急劇狂遊,百般掙紮、翻滾等現象,十分痛苦。一旦出現此病,用專殺魚鲺蟲或殺蟲藥物進行殺滅,3-5天後複檢,殺滅效果不理想時需要複殺。

相關文章:

常見十種魚寄生蟲基本性狀和辨識診治(上)車輪蟲、指環蟲、三代蟲

常見魚寄生蟲基本性狀和辨識診治(下):孢子蟲、複口吸蟲、錨頭鳋

水産實踐人士,共謀漁業繁榮!敬請關注頭條号@漁人劉文俊,更多精彩内容請登入西南漁業網和養魚第一線公衆号,本文原創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更多精彩内容請登入西南漁業網和"養魚第一線"公衆号,如有不同見解或者内容補充請私信或留言或評論分享!#水産養殖##魚病##寄生蟲##魚##漁人劉文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