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十首“蒼茫缥缈”詩詞,風光壯麗,但心情低沉,或迷茫,或悲壯

作者:科技日報

在我們的印象中,“蒼茫缥缈”一般跟大氣聯系在一起。如,詩仙李白有詩雲,“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是多麼的充滿了震撼力。《西遊記》的開頭就是,“混沌未分天地亂,茫茫渺渺無人見”,營造的是一種仙界的大氣。但衆多的“蒼茫飄渺”詩詞,表達的詩人的心境卻各不相同,有的是低落迷茫,有的是悲壯之聲,也有潇灑歸隐。

1. 缥缈蒼茫不可接,白雲空翠洞庭山,夏完淳

明末詩人夏完淳是抗清英雄,他一生緻力于抗清鬥争,九死一生,最後英勇就義。這首《絕句》,寫自他一次戰鬥失敗,回太湖尋找戰友的經曆:

扁舟明月兩峰間,千頃蘆花人未還。

缥缈蒼茫不可接,白雲空翠洞庭山。

十首“蒼茫缥缈”詩詞,風光壯麗,但心情低沉,或迷茫,或悲壯

缥缈蒼茫不可接,白雲空翠洞庭山

“扁舟明月兩峰間,千頃蘆花人未還”,在秋天裡一個月光凄清的夜晚,我駕駛一葉扁舟,由胥口進入太湖,兩岸聳峙的胥山、香山,明月由這兩山之間升起;我穿行于一望無際的蘆葦蕩中,期望能尋見失散的戰友。但是,除了千頃蘆花之外,并沒有戰友的蹤影。

一句,“千頃蘆花人未還”,讓我們想起唐代詩人王昌齡的名句,“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征人未還”,都是一樣的悲壯。

“缥缈蒼茫不可接,白雲空翠洞庭山”,“洞庭山”,聳立于太湖中的島山,分為東西二山,抗清軍在這裡誓師起兵。洞庭山麓,白雲飄蕩,煙霭茫茫,缥缈峰高聳入雲,無法接近,再也回不到誓師起兵那個時候的樣子了。

最後一句,又是“缥缈蒼茫”,又是“白雲空翠”,景色浩蕩,卻深刻的表現了詩人當時悲傷、迷茫的心情!

2. 山光入眼明如鏡,空翠襲人無限幽,烏竹芳

清代詩人烏竹芳的這首《八景詩·重疊青峰映碧流》,寫的是湖光山色,空翠襲人,表現的是詩人那顆悠閑、幽思的心:

重疊青峰映碧流,西來爽氣一天秋。

山光入眼明如鏡,空翠襲人無限幽。

十首“蒼茫缥缈”詩詞,風光壯麗,但心情低沉,或迷茫,或悲壯

山光入眼明如鏡,空翠襲人無限幽

“重疊青峰映碧流,西來爽氣一天秋”,重重疊疊的青色山峰,倒映在碧綠的河流之上;西風吹來,由西方而來的爽氣,讓初秋的一天人都神清氣爽!

“山光入眼明如鏡,空翠襲人無限幽”,“空翠”,這裡既指綠色草木,也指綠色湖水,還指碧空。湖光山色,讓人看在眼裡,湖水明亮如鏡;湖水一片綠色,青山一片綠色,天空一片綠色,真是翠綠襲人,讓人産生了無限的遐想,無限的幽思。

一句,“山光入眼明如鏡,空翠襲人無限幽”,湖光山色,空翠蒼茫,帶給人們的是秋天的幽思!

3. 馬上西風吹夢斷,隔林煙火路蒼茫,劉瞻

如果一個人在旅途中,看到了蒼茫的景色,一定會産生一種前路渺茫的感覺,心情也一定會無比蒼涼。金代詩人劉瞻的這首《無極道中·銀河淡淡瀉秋光》,描述的就是這種心情:

銀河淡淡瀉秋光,缺月梢梢挂晚涼。

馬上西風吹夢斷,隔林煙火路蒼茫。

十首“蒼茫缥缈”詩詞,風光壯麗,但心情低沉,或迷茫,或悲壯

馬上西風吹夢斷,隔林煙火路蒼茫

“銀河淡淡瀉秋光,缺月梢梢挂晚涼”,銀河遙遠,星光淡淡,懶懶的傾瀉着秋天的涼光;一輪缺月,悄悄地挂在樹梢,月光如水,散發着秋天的晚涼。

“馬上西風吹夢斷,隔林煙火路蒼茫”,我騎在馬上,昏昏欲睡,一陣寒冷的西風吹來,讓我從夢中醒來;隔着樹林可以看到零星的燈火,但更多的是濃煙密布,而前路看起來是那麼蒼茫,無邊無際。

一句,“馬上西風吹夢斷,隔林煙火路蒼茫”,讓我想起元代戲曲大家馬緻遠的名句,“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一個是晚上的風光,一個是旁晚的風光,都一樣讓人迷茫,一樣讓人心碎!

4. 蒼茫雲樹外,明月出瓜洲,袁枚

這首清代詩人袁枚的《夜過瓜洲·霜雁一聲語》,與上面幾篇不同,他把“蒼茫缥缈”的景色寫得特别豪放,一點都沒有秋天的幽思,秋天的哀怨:

霜雁一聲語,煙江兩岸秋。

蘆花三十裡,吹雪滿船頭。

我欲乘潮去,孤帆夜不收。

蒼茫雲樹外,明月出瓜洲。

十首“蒼茫缥缈”詩詞,風光壯麗,但心情低沉,或迷茫,或悲壯

蒼茫雲樹外,明月出瓜洲

“蘆花三十裡,吹雪滿船頭”,這裡蘆葦開花,長達三十多裡,秋風吹來,蘆花飄動,就像大風吹雪一樣,飄滿了整個船頭。

“我欲乘潮去,孤帆夜不收”,我想乘着潮水而去,是以,晚上隻有我一個孤帆沒有收起來,随風而去。這句頗有蘇東坡的“我欲乘風歸去”的豪邁,寫得讓人胸潮澎湃。

“蒼茫雲樹外,明月出瓜洲”,在蒼茫的雲霧籠罩的樹林之外,一輪明月從瓜洲升起。這句又讓我們想起了李白的那句,“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這裡把李白的詩句倒置過來,但都一樣的雄偉壯麗!

5. 白雲蓬蓬忽然合,都在虛無缥缈間,呂守曾

嵩山是“五嶽”之一,著名的佛教聖地,也是很多名人的歸隐之地。清代詩人呂守曾的這首《望嵩山·三十六峰如髻鬟》,刻畫了嵩山缥缈壯麗的景色,也表達了詩人歸隐的心情,在若有若無之間:

三十六峰如髻鬟,行人來往舒心顔。

白雲蓬蓬忽然合,都在虛無缥缈間。

十首“蒼茫缥缈”詩詞,風光壯麗,但心情低沉,或迷茫,或悲壯

白雲蓬蓬忽然合,都在虛無缥缈間

“三十六峰如髻鬟,行人來往舒心顔”,“三十六峰”,指嵩山以風景秀麗著稱的三十六座山峰,有太陽、少陽、明月、玉柱、萬歲、鳳凰、懸練、卧龍、玉鏡、青童、黃蓋、獅子、雞鳴、松濤、石幔、太白、羅漢、白鹿等。“髻鬟”,原指女性那種經過精心梳理的發髻,這裡是用來比喻嵩山的那種奇秀。

嵩山的三十六座山峰,個個都是美女的發髻一樣秀美,山路上穿梭不斷的人群心情特别舒暢,面帶喜色。

“白雲蓬蓬忽然合,都在虛無缥缈間”,山上的白雲一片生機盎然,忽開忽合,但都那麼高,那麼遠,就像在虛無缥缈之間一樣。

一句,“白雲蓬蓬忽然合,都在虛無缥缈間”,既寫出了嵩山的風光旖旎,缥缈虛無,又帶有了強烈的隐居暗示,值得我們注意。

6. 渚煙空翠合,灘月碎光流,皇甫冉

相對而言,這首唐代詩人皇甫冉的《歸渡洛水》,歸隐色彩則更加強烈。古人歸隐,首選傍水而歸,著名的“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就是借滄浪之水而歸隐。而這首《歸渡洛水》中,詩人則想歸隐洛水:

暝色赴春愁,歸人南渡頭。

渚煙空翠合,灘月碎光流。

澧浦饒芳草,滄浪有釣舟。

誰知放歌客,此意正悠悠。

十首“蒼茫缥缈”詩詞,風光壯麗,但心情低沉,或迷茫,或悲壯

渚煙空翠合,灘月碎光流

“渚煙空翠合,灘月碎光流”,渚上的青煙和蔚藍的天空合在一起,是那麼虛無缥缈,讓人看不清前方;而灘頭的月光也是那麼迷離,像是青煙在流動;到處都給人一種迷茫的感覺。

“澧浦饒芳草,滄浪有釣舟”,“澧浦”,典出自宋玉的“澧浦悲秋”,表達了詩人懷才不遇的悲傷。“滄浪”,歸隐之所。澧浦這個地方芳草萋萋,适合悲秋,釋放自己懷才不遇的痛苦;而滄浪上一定有釣漁船,适合我去歸隐。

“誰知放歌客,此意正悠悠”,又有誰知道,在這裡放歌的客人,此刻心情因為這裡景色的蒼茫缥缈,而幽思,悲從中來,情意悠悠。

7. 夜渚帶浮煙,蒼茫晦遠天,柳中庸

一般來說,江河的寬度有限,在白天視線好的時候,很容易看到河岸。但晚上視線很差,又容易起霧,就會讓人産生蒼茫缥缈的感覺。唐代詩人柳中庸的這首《夜渡江·夜渚帶浮煙》,講述的是夜間在江渚停船的感覺:

夜渚帶浮煙,蒼茫晦遠天。

舟輕不覺動,纜急始知牽。

聽笛遙尋岸,聞香暗識蓮。

唯看去帆影,常恐客心懸。

十首“蒼茫缥缈”詩詞,風光壯麗,但心情低沉,或迷茫,或悲壯

夜渚帶浮煙,蒼茫晦遠天

“夜渚帶浮煙,蒼茫晦遠天”,夜晚的江渚上,一陣浮煙彌漫,讓人感覺江上一片蒼茫,遠處的天空也是一片晦暗。

在這種情況下,看不清江岸,“聽笛遙尋岸,聞香暗識蓮”,聽到了笛聲,才能順着笛聲去尋找江岸;而一陣清香飄來,聞香識味,才知道江裡有蓮葉荷花。

“唯看去帆影,常恐客心懸”,江渚一片迷茫,隻能看到過來過去的船帆的影子,這常常讓渡客的一顆心懸在空中,這船會不會相撞啊!

很多時候,人們産生了蒼茫的感覺,并不是因為有多空曠,有多遙遠,而是迷霧讓人看不清!

8. 蒼茫空泛日,四顧絕人煙,周繇

如果要說有一個地方,最适合看到蒼茫缥缈的景色,那一定是在大海上,在大海上,是人類在地球上放眼望去,能看到最虛無缥缈的地方,沒有之一。唐代詩人周繇的這首《望海·蒼茫空泛日》,就描寫了海上的虛無缥缈:

蒼茫空泛日,四顧絕人煙。

半浸中華岸,旁通異域船。

島間應有國,波外恐無天。

欲作乘槎客,翻愁去來年。

十首“蒼茫缥缈”詩詞,風光壯麗,但心情低沉,或迷茫,或悲壯

蒼茫空泛日,四顧絕人煙

“蒼茫空泛日,四顧絕人煙”,四周一片蒼茫,天空一片缥缈,隻有一輪白日;放眼望去,四處都沒有人煙。

海上的缥缈,曹操在《觀滄海》中寫道,“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連天空日月星辰都像是在海上,可見大海之蒼茫缥缈。

“島間應有國,波外恐無天”,海上的島嶼之上,應該有國家吧;而海上出來波濤洶湧之外,可能再無天地了。還是那句話,“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大海之外,就不可能再有天地了。

“欲作乘槎客,翻愁去來年”,人道,仙境才是虛無缥缈,那海上一定是虛無缥缈的仙境,是以,詩人想做乘槎客,遠渡仙境,這樣,來年也就沒有憂愁了。

9. 若扣山中何有,蒙蒙空翠沾衣,王炎

身處群山之間的山峰上,也很容易産生蒼茫缥缈的感覺,如果山峰較高,哪怕是在半山腰,也是煙雲缥缈,如在仙境。這首宋代詩人王炎的《入翠·路入半山深處》,就描寫了這種風雲缥缈的感覺:

路入半山深處,穿雲竟日忘歸。

若扣山中何有,蒙蒙空翠沾衣。

十首“蒼茫缥缈”詩詞,風光壯麗,但心情低沉,或迷茫,或悲壯

若扣山中何有,蒙蒙空翠沾衣

“路入半山深處,穿雲竟日忘歸”,詩人才步入半山的深處,已經是四周白雲飄飄,如同騰雲駕霧一般;是以,詩人在雲中穿行,整整一日了,竟然忘了回去。

“若扣山中何有,蒙蒙空翠沾衣”,“扣”通“叩”,即叩問的意思。如果要詢問山中有什麼地方,能夠讓我流連忘返;我會回答他,别的不說,光是空蒙蒼茫的意境,還有翠綠的植物,哪怕是晴天,也會讓我的衣服沾濕。這就已經足夠讓我樂而忘返了!

一句,“若扣山中何有,蒙蒙空翠沾衣”,這讓我們想起了南北朝詩人陶弘景的那句,“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雲”,一樣的讓人陶醉!

10. 風煙缥缈月微茫。又昏黃,白玉蟾

道教金丹派南宗的創始人白玉蟾的詩寫得好,産量高,在道教詩人中都是第一。他偶爾寫詞,也藝術性極高。而且白玉蟾的詩詞,是特别接近俗世詩人氣質的詩詞,從來不大談什麼宗教的大道理,極具藝術性。這首《楊柳枝·挼碎梅花一斷腸》也是如此:

挼碎梅花一斷腸。送斜陽。

風煙缥缈月微茫。又昏黃。

平野寒蕪何處斷,接天長。

短籬淺水橘青黃。度清香。

十首“蒼茫缥缈”詩詞,風光壯麗,但心情低沉,或迷茫,或悲壯

風煙缥缈月微茫。又昏黃

“挼碎梅花一斷腸。送斜陽”,春風把梅花都挼碎了,讓人為之傷感,更傷感的是,卻在這夕陽西下的時候。

“風煙缥缈月微茫。又昏黃”,放眼望去,前面風煙四起,眼前一片蒼茫缥缈,月亮又很茫茫,而且又是朦胧,又昏暗橘黃。

“平野寒蕪何處斷,接天長”,四周的平野,是一片寒冷的雜草,無邊無際,一直連接配接到天邊而去。

“短籬淺水橘青黃。度清香”,我身邊是矮短的籬笆,周圍是淺淺的流水,籬笆内橘樹上橘花開放了青黃色的花朵,清香陣陣飄來,讓人沉醉!

在這首詞裡,詩人描寫的是春天旁晚的情形:梅花花落,讓人心碎,因為梅花象征了詩人的高潔;而狂野的蒼茫缥缈,又讓詩人有了些許的心曠神怡,特别是橘花的清香,最讓詩人沉醉其中。詩人是南宗創始人,而在心理上卻是如此世俗,讓人特别喜愛這個可愛的老道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