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黃渤慘遭滑鐵盧4.5分,當年草根逆襲影帝,現在卻不能“下凡”?

娛樂圈失蹤案之:

黃渤去哪了?

昔日頂流,始終刷不到觀衆的存在感。

新劇《打開生活的正确方式》豆瓣4.5。

貢獻出又一個東八區式YY男主。

賢惠老婆伺候,美豔前女友惦記,年輕實習生投懷送抱……

男人四十,難啊!

黃渤慘遭滑鐵盧4.5分,當年草根逆襲影帝,現在卻不能“下凡”?

收視率也是跌到路都不見。

當然黃渤不會“失蹤”。

翻開作品表,你仍然能看到許多眼熟的電影名。

但就是第一時間反應不過來:

黃渤在裡面演了啥?

或者……他真的演過這部片嗎?

時間倒推回2014年,黃渤搭檔星爺,《西遊降魔篇》拿下票房冠軍,新一代喜劇之王冉冉升起。

在那段時期,黃渤的電影還有陳可辛的《親愛的》,老搭檔甯浩的《無人區》和《心花路放》,以及牽手女神林志玲的《第101次求婚》……

奇幻,喜劇,愛情,全面開花。

有媒體直接問:

你能超越葛優嗎?

在當時看來,這樣的期待似乎馬上就能兌現。

而今天,“下一個葛優”我們還要等待多久。

01

對比黃渤和葛優,的确能看到許多重合點。

都是國民笑星。

都演技過硬。

一個是“第五代”的最愛,張藝謀、陳凱歌、馮小剛、姜文之間,葛大爺無縫切換,自由流通。

一個玩轉“第六代”,管虎、甯浩,誰用誰說好。

葛優演過《活着》。

巧了,黃渤也演過話劇版《活着》。

△ 搭檔袁泉

如果說葛優代表的是京派小市民,平凡中帶點優越,嘴貧中又有點深刻和深情。

那麼黃渤的出現,更像是這個世紀前十年網際網路的文化面貌。

更草根。

更惡搞。

2006年,現象級國産喜劇《瘋狂的石頭》,大家都記住了那個操着一口山東話的盜賊黑皮。

也好奇起這位叫黃渤的演員,真的不是臨時從工地拉來的嗎?

黃渤慘遭滑鐵盧4.5分,當年草根逆襲影帝,現在卻不能“下凡”?

因為獨特的氣質,略帶喜感的長相和自然的演技,黃渤很快開辟出了屬于自己的王者賽道。

北漂的經曆讓他自帶一份草根的韌性和小人物的活泛。

黃渤慘遭滑鐵盧4.5分,當年草根逆襲影帝,現在卻不能“下凡”?

而早年作為搖滾圈人士,他身上又帶一種不按常理出牌的叛逆與瘋狂。

毫無疑問,與甯浩的黑色幽默有着絕佳的适配度。

2006年到2009年,兩部《瘋狂》系列獲得口碑與票房的雙豐收,讓甯浩和黃渤從名不見經傳,迅速跻身業内前列。

黃渤紅了,但是有一個問題:

他太定型了。

醜角,諧星,一說到他觀衆腦子裡自動出現荒誕的搞笑形象。

很長一段時間的殘酷事實是,一個演員身上的喜劇标簽太醒目,是不太容易受到認可的。

這時候,黃渤得到了一個更能證明自己演技的機會。

老朋友管虎導演的《鬥牛》。

這部電影成了一場黃渤的個人表演秀,也讓他拿下金馬影帝。

黃渤的表演,已經脫離了喜劇表演的架構,顯示出深厚的功力。

大家突然發現,大銀幕上的黃渤除了能讓人發笑之外,還能如此高能地挑動大家的淚腺。

而這個角色更大的難度在于,大部分的時間裡,黃渤隻能和一頭牛演戲。

如果之前黃渤演戲更長于自由,那麼自此他學會了更重要的一課,控制。

牛自然是不會好好配合人的,會有各種各樣的狀況。

一日日和牛相處下來,吃盡了苦頭,也突破了自己。

其實《鬥牛》那個戲

是突然告訴了自己

控制的重要性

你要控制跟牛之間的關系

腦子其實一直在角色裡邊

理性感性中間來回跳躍

那時的黃渤很幸運。

盡管成名晚,但成名後很快就站穩了腳跟。

一是能碰到豐富的角色來跳出舒适區。

二是演員能夠得到的資源與認可,來自整個華語電影圈。

2013到2015年間,黃渤大概是内娛最風光的男演員。

票房高,品質也不錯,各個類型都能駕馭, 黃渤大有接班葛優之勢。

△ 葛優牽手舒淇,黃渤抱走志玲

除了喜劇和演技。

黃渤的人氣還來自于他呼應了當時時代的一個主題:

逆襲。

屌絲渴望逆襲。

草根出身,個子不高,長得不帥,不是科班,但憑借着努力和實力登上頂級男星的寶座,從諧星進化為國民影帝。

在那個尚還相信無限可能的時代,黃渤成了最佳代言人。

試想一下,在15年左右電影行業急速擴張,攻占廣大鄉鎮的過程中,還有比黃渤更加合适,更能扛票房的演員嗎?

2014年,黃渤第一次登上春晚。

他穿着連體工裝,獨唱一首《我的要求不算高》,歌詞滿滿都是夢想。

于是也就是在2014年《心花路放》的記者會上,記者問出了那個非常夢想的問題:

你能超越葛優嗎?

02

今天我們更容易馬後炮地說一句:

難了。

論國民度,個性與星光,商業價值,巅峰期的黃渤都可與葛優一比。

可追不上的差距就在,他們是從不同的跑道上起跑的。

刷國民度的作品,葛優遇上的是國産情景喜劇的高峰之一《編輯部的故事》。

拿獎項的作品,葛優遇上第五代的創作創作巅峰期,憑借《活着》成為亞洲第一個戛納影帝。

1997年,葛優又遇到了演藝生涯最重要的另一位導演,馮小剛。

《甲方乙方》,當年以3600萬票房奪得年度中國電影票房冠軍,重振了好萊塢沖擊下國産電影行業的信心。

葛大爺的嘴裡蹦出的金句,連帶着他的形象一起,曆久彌新。

在馮小剛的賀歲喜劇最受歡迎的時代,男主是被葛優承包的。

他就像中國觀衆過年必見的親人,成為賀歲檔的标志。

演員是被動的工種,一直在被選擇。

被導演選擇,被市場選擇,更多是被時代選擇。

“超越葛優”。

黃渤當然接不住這個話。

面對記者挖的坑,黃渤是這樣回答的:

“這個時代不會阻止你自己閃耀,但你也覆寫不了任何人的光輝,人家是創時代的電影人,我們隻是繼續前行的一些晚輩,對這個不敢造次 。”

是高情商,但也挺真誠。

黃渤稱葛優是創時代時期的電影人。

是的。

中國電影九十年代的藝術探索期,和二十一世紀初的市場化探索期,他都占據過重要位置。

錯過了就是錯過了,不會再有。

等到黃渤成名的時候,就算再遇上張藝謀,當時的張藝謀在幹什麼?

大概在《三槍拍案驚奇》。

但黃渤無疑是頂尖的。

于是他遇上的是他的時代裡,最頂尖、創作力正當時的一批導演,比如甯浩,管虎。

2014年回答記者時他大概堅定地相信。

雖然不會再有開天辟地時的大有可為。

但這是個滿是機會的時代,也是個能容下各種不同光芒的時代。

03

後來,我們逐漸忘記了黃渤超不超越葛優的問題。

因為關注點,逐漸從黃渤身上轉移了。

2019年,或許可以稱為“沈騰年”。

他一人兩部春節檔上映,《瘋狂的外星人》和《飛馳人生》。

在雙男主的《瘋狂的外星人》裡,黃渤演得不可謂不賣力,但這個草根的耍猴藝人,卻沒有黑皮那樣的鮮活和搞笑。

反倒是沈騰一句“毀滅吧”成為全片最強記憶點。

于是在這場兩個“喜劇之王”的合作中,有觀衆高呼——新王當立。

那個讓人熟悉的黃渤去哪了呢?

原來,他已經不“瘋狂”很多年。

不可否認,這些都能給他帶來好人緣:

高分綜藝《極限挑戰》《忘不了餐廳》。

公開場合,他是高情商代言人,好好先生。

他還是各種電影裡,典型的“中國好人”。

《奪冠》,觀衆調侃彭昱暢長大就成了黃渤,憨厚可愛,但在鞏俐角色面前被壓制得完全沒有存在感。

黃渤慘遭滑鐵盧4.5分,當年草根逆襲影帝,現在卻不能“下凡”?

《我和我的祖國》,他是敬業認真,無私奉獻的旗杆設計師。

《穿過寒冬擁抱你》,他是疫情期間善良勇敢的快遞員,志願者。

但看到了沒。

當黃渤突出一個“好”字的時候,他好像就離一個真實的角色越來越遠,變成了一張裱在玻璃框裡的獎狀。

黃渤依然親和,依然在努力貼近小人物。

但曾經觸動過觀衆的那種平凡中,通常帶着社會的污垢。

無論是“黑皮”還是“黃毛”。

無論是殺手還是農民。

和他後來的角色相比,一目了然。

黃渤不知道嗎?

Sir覺得黃渤可能比誰都知道。

喜劇是一種殘忍得不留情面的藝術,喜劇演員通常更敏感,也更有危機感。

是以趙本山會在春晚後因獨幕喜劇品質抹淚。

是以沈騰也會演到厭煩,王晶說他“想死”。

黃渤呢。

他同樣不甘于被限制。

看過黃渤導演的《一出好戲》,你會知道這不是一部僅限于喜劇的喜劇。

是否超越葛優,或許不必糾結。

但可以肯定,黃渤絕對想要突破黃渤。

你能看到他很多的嘗試,犯罪懸疑片《冰之下》拿到了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文藝科幻片《被光抓走的人》;還有那部等了好幾年的,曹保平的《涉過憤怒的海》。

預告裡黃渤的嘶吼,讓人期待許久。

黃渤慘遭滑鐵盧4.5分,當年草根逆襲影帝,現在卻不能“下凡”?

但這個階段的黃渤就不太走運了。

上海電影節封帝之作《冰之下》至今沒有公映。

《涉過憤怒的海》,影迷已經等了兩三年還無消息。

奇幻大制作《封神三部曲》,也被壓了好幾年。

自從少演喜劇後,黃渤的片子不是上不了,就是很難有好劇本。

就連原本主場的喜劇,或許也不再适合黃渤了。

今天的喜劇電影市場是獨幕喜劇的天下,溫情雞湯的炖鍋。

從黃渤臉上帶着泥垢的黑,變成了賈玲臉上喜慶的暖黃。

不再有辛辣的諷刺、乖張的叛逆,荒誕的真實,幽默背後的殘忍。

那麼黃渤初出茅廬時的瘋狂不羁就不再有用武之地。

甚至,以馮小剛和葛優為代表的,溫和的庶民喜劇都消失了蹤影。

今天的喜劇,還會在段子裡探讨房價,諷刺房地産嗎?

在網際網路沒有全面興起的時候。

馮小剛的電影就是那個時候大衆的銀幕嘴替。

說得都是你關心的事,吐的都是你積郁的情。

葛大爺所幸到了功成身退的年紀。

那此時成長為中堅力量的中生代男演員們呢?

不光是黃渤。

當下的中國中生代男明星短闆都非常明顯。

商業價值當然不缺,票房屢屢重新整理紀錄,百億影帝,二百億影帝吹到嘴軟。

高票房常有,但能留下的作品和角色呢?

沈騰至今未能撕下開心麻花的标簽。

吳京自《戰狼2》搭上主旋律的風口,被綁定在了“xx行動”裡。

和黃渤情況更相似一點的,他的老朋友徐峥。

這些年他也在尋求一些更多元的機會。

去年主演并投資的小衆文藝喜劇《愛情神話》,成為年度評分第二的國産片。

但18年時扶持新人導演文牧野《我不是藥神》引發的現象級,怕是文牧野自己也無力再現了,他穩穩妥妥拍起了深圳奇迹。

當然,如今中國電影市場上最頂級的資源,仍舊是中生代男演員們的。

就像今年的春節檔,女演員的存在感可以忽略不計。

但對于這些所謂的頂級男演員來說。

上的菜很多道,其實都可以歸為一種:

催肥的碳水。

他們要麼繼續參與恢弘的商業票房大戰,在每個重要的檔期頻頻刷臉。

要麼,或許隻能是暫時地沉寂和消失。

在好萊塢,頂級演員們總是在追求商業成就和藝術成就的兩條路上齊頭并進。

一旦成為跛子,就會逐漸失去價值。

可在當下的内娛,這仿佛隻能是一條單行道。

因為事實證明,隻有前者是安全的,能夠擁有暢通無阻的制作周期,最好的資源,最優質的檔期,而不必遭遇太多未知的風險。

但有意思的是。

在葛優和黃渤取得巨大成就的時代。

中國電影的關鍵詞偏偏是“冒險”和“不安”。

馮小剛拍《甲方乙方》 ,是因為和王朔成立的好夢影視公司接連遭遇重創,最後跟上司韓三平賭了一把。

甯浩拍《瘋狂的石頭》,多虧了劉德華的投資。

而當下,或許是個冒險成本最高的時代。

連帶着黃渤的事業一起沉寂的,無疑還有他曾經代表的草根逆襲神話。

今年春晚,時隔八年,黃渤又一次登上了舞台,唱了一首《小哥》。

他穿着八年前一樣的衣服,一樣的跑步姿勢,一時讓人感到恍惚。

原來,已經八年了。

好像什麼也沒變,又好像什麼都變了。

被困在時間裡的黃渤,還能突圍嗎?

今天的這個問題。

比2014年的那個更難回答啊:

因為這根本不由黃渤來回答。

本文圖檔來自網絡

編輯助理:M就是兇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