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金庸怎麼沒寫出《三體》裡史強這樣的人物?

金庸怎麼沒寫出《三體》裡史強這樣的人物?

文/六神磊磊

最近被問到一個比較刁鑽、又還挺有趣的問題:

我看了《三體》劇,很喜歡史強,想問一下:金庸怎麼沒有寫出史強這樣的人物?

别說,還真是讓我認真琢磨了很久。

今天打算專業、客觀地回答一下。

我想,之是以會被問到這麼個問題,原因很簡單,就是最近高分劇騰訊版《三體》的熱播。

演員也給力,讓裡面的汪淼、史強、葉文潔等角色都出圈火了一把。

十年前,還都是什麼投資人、創業達人愛聊這些名字。而最近,連家庭群裡的叔伯嬸姨居然都在說:嚯這個史強不是劉備嗎,這個葉文潔不就是蘇明玉她媽嗎……

一個科幻劇出圈到這個程度,讓我這個金庸迷非常羨慕。

不吹不黑,就來說一下“金庸為啥沒寫史強”的問題。

我會一貫的理性客觀且發人深思。

嚴格地說,這個問題沒大毛病。金庸小說,還真沒有史強這樣的人物。

有武俠迷可能不同意,會舉出種種反面例子。但我可以負責任地說,他們和史強都不一樣。

史強是個什麼樣的角色呢?痞、狠、果斷、仗義,接地氣,還聰明,腦筋特清醒。

他是一個底層的厲害人物,當過兵打過仗,死亡線上無數次掙紮下來,練就了一身的本事和頭腦。

這個人遇見大事穩得住,也豁得出,有一點痞俠的感覺。

客觀地講,《三體》劇裡的史強,和原著裡的雖然挺神似了,其實還是略有差別的。這個可以了解。此處僅以劇中的史強形象為主。‍‍‍‍‍‍‍‍

金庸筆下寫了許多俠客,有這樣一個非常類似的角色嗎?并沒有。

因為金庸筆下的俠客,有一個“不可能”三角:

1、草根  2、厲害的手段  3、正義感

史強所具備的這三點特征,在金庸筆下恰恰不可得兼。

舉幾個例子就明白了。

要說在氣質上比較史強的金庸人物,那種又痞又混又俠,天不怕地不怕的,如夏雪宜、範遙、向問天。

比方說向問天,在氣質上其實非常史強了。

外号“天王老子”,身負驚人藝業。說話也是出人意表,能把歪理說得讓你心服口服。

令狐沖問他從不騙人麼?他說:“要騙人,就揀件大事,騙得驚天動地。像松紋道人這種小角色,老子還真不稀罕騙他。”

是不是非常史強?

然而向問天、範遙這些人卻并不草根,實乃江湖的頂層,個個都是武林大豪。

這就是所謂“不可能三角”。

要說手段厲害的草根,金庸筆下也有。齊元凱、風際中,都是狠辣的角色。可是他們往往都缺乏正義感。

那麼又底層又有正義感的呢?那就沒手段。

像茅十八。他和史強比,智商上怕要差了一百個潘寒。

要是讓茅十八大哥對付三體人,那别拍劇了,估計地球早交代了。

話說,金庸筆下這種“不可能三角”是怎麼來的?怎麼就導緻史強無法誕生呢?

篇幅所限,就隻講一點原因。這不是金庸和劉慈欣的風格問題,而是兩個人寫的江湖不一樣。

武俠江湖,基本上是個叢林社會,什麼遵章守紀、五講四美基本是擺設,關鍵還是靠武功和手腕。

但凡有厲害手段、有頭腦的,自然就有江湖地位,不可能草根。

類似範遙、向問天這樣的狠角色,去哪個門派會埋沒?還不随便混個什麼長老、副教主當當?

然而史強打拼的社會不一樣,是現代社會,講究一個秩序感、分寸感,規則的限制力很強。

一個人光有能耐,未必就能發大财、當大官。史強不就還欠一屁股房貸麼。

他自己都對汪淼吐槽:我不讨人喜歡,混不上去的。他就注定是個鹵煮風、忙碌命。

而且這人雖然有正義感,卻老不按套路出牌,不按規矩辦事,偶爾還背個處分。

和平年代,非要提拔他,也真是有點為難上司對不對?

這就是為什麼《三體》有史強、金庸無史強,人是一樣的人,不一樣的是江湖。

你能賴作者嗎?

說到這,第二個問題又來了:

為什麼看到劇裡的史強,卻又總覺得有股子很“江湖人”的感覺,覺得很武俠?

他說話做事,怎麼很有一股子俠氣?

這裡就涉及一個“俠”的标準問題了:

到底什麼樣的人叫“俠”?勇敢地做好事就是俠嗎?

為啥金庸寫的人叫俠?為什麼劇裡的史強也感覺很江湖、很俠?

簡單概括幾個标準。

“俠”,多多少少是做事超越了自己的本職。

在本職範圍内做好事,同樣可以很偉大、了不起,但卻不叫“行俠”。某種意義上說,隻有“管閑事”才叫行俠。

注意,這裡沒有什麼高低之分,隻是厘清一個概念。

金庸筆下,郭靖和嶽飛,都英勇抵抗外敵,奮不顧身。郭靖是“郭大俠”,而嶽飛可以稱大英雄,卻并不适合定義為“俠”。你說“嶽大俠”,就會有點奇怪。

因為嶽飛抗金,乃是為将的本職,不叫“管閑事”;郭靖卻是草民一個,在襄陽也是布衣客卿,他跑來帶兵抗敵,完全是超越本職。

是以就連忽必烈都問好奇地問郭靖:郭叔父你蹚這個渾水和俺作對幹嘛啊?

那麼史強呢?

他做的事,有一部分是本職之内的,職責要求他查案、破案。

這當然非常了不起,但如果隻是這樣,并不叫“俠”。

之是以你感覺他很“俠”,因為他做的一些事,是超越了本職的。

比如劇中他和汪淼的關系。汪淼被倒計時了,史強就一膀子也給自己背上一塊倒計時牌子,說咱倆同生共死。

這就已經超越本職了。什麼職業守則要求他和工作對象一起死啊?沒有啊!

他這就是血性,是義勇,是俠的範疇了。

劇裡有一個細節,雖然微小,我看了還是很感觸。

汪淼問史強你為什麼跟着我?史強說,我是真怕你死了。

這裡的含義是雙重的。你能聽出職責的部分——我的工作,讓我擔心你出意外。

但除此之外,你還能聽出人性、血性的部分:哥們,我怕你死了。

而且潛台詞是,如果你有危險,我會出手。

這就是“俠”的情感世界:拔刀相助,不為什麼,就是怕你死了。

最後還想說一點,“俠”這個東西,也不稀奇,其實各個民族、各個文化大概都有。

然則金庸的俠,或者說東方的、中國的俠,還有個不一樣的地方。

兩個字概括,就是強烈的“天下”觀念。

這個是我們文化裡很獨特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種責,不因為你的身份是高貴還是卑微而減免。俠必須胸懷天下,哪怕你是個草根。

郭靖說:“郭某一腔熱血,是為神州千萬百姓而灑。”這就是所謂天下。

假如這話放到一個古代西方背景的俠客故事、哪怕是東方日本劍客的口中說出,都會有點違和,因為對方文化裡沒有這種強烈的“天下”觀念。

然則當中國的郭靖說出這句話時,你會覺得十分自然,順理成章。

而到了《三體》劇裡,“天下”就變成了另一個詞,叫文明。

在這裡,守護天下,就是保衛文明。

它包括保衛人,保衛這些人生存過、思考過、奮鬥過、追求過的一切印記。

包括人類的語言、藝術、思想、記憶……一切的一切,都不容被抹去。

從這個意義上說,十三世紀的站在襄陽城頭的郭靖,和二十一世紀的史強,其實都有着類似的責任。

守護心中的天下,或者說,保衛自己的文明。

武俠和科幻,原本沒有什麼必要去分高低,更不是以有沒有寫出某一種人、拍出某一個角色來差別。

它隻是提醒我們:不管形式怎麼變,不管主角耍的是“降龍十八掌”還是什麼納米飛刃,其實我們觀衆這麼多年所喜歡的,都是同一種人。

吃着鹵煮,心懷天下,關鍵還特拎得清的人。

-完-

金庸怎麼沒寫出《三體》裡史強這樣的人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