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把年輕人拉回春晚,他們做到了

二胡聲響起,大幕拉開,張藝興與舞者們站在舞台中央,跟随旋律開始釋放自己的動作。直播信号傳遞到無數觀衆面前,偏色濾鏡疊加的畫面上,四周皆為黑白,襯得張藝興一身紅衣尤為亮眼。

這是張藝興代表作《面紗》的舞台現場,這首将國風與Hip-Hop融合的作品,講述了一個尋找神秘西域女子的故事。作為2023年湖南衛視芒果TV春節聯歡晚會的倒數第三個節目,它的呈現方式顯得“不那麼春晚”。

把年輕人拉回春晚,他們做到了

《面紗》的舞台現場。/《2023湖南衛視芒果TV春節聯歡晚會》

光影變幻,表演者從夢境裡醒來,到人間走兩遭,再去竹海裡漫步,最後去大漠裡探尋,神秘風格的叙事以及聲光舞美,似乎更像是藝術展上需要人們耐心品味的一場大秀,而非傳統意義上我們耳熟能詳的接地氣的合家歡節目。

但就是這個版本的《面紗》,在小年夜直播後收獲了網友們的一衆好評,二創不斷。針對35歲以下年輕觀衆的收視資料顯示,湖南春晚排名同時段省級衛視第一。另一邊,作為長沙人,回家過小年的張藝興也特别開心,他在和導演團隊溝通舞台設計時一拍即合,排練順暢,演出過程中也非常輕松和享受。

時至今日,當提起春晚的時候,我們會下意識覺得它已經失去了年輕人,更流行的短視訊和遊戲搶斷了人們的注意力。但正如《面紗》舞台和湖南春晚的出圈所呈現的,當春晚舍棄一些套路化的範式,把好的故事、姿态和審美呈現在人們面前時,這份真心,依然能換來好的回饋。

主旋律開始“披荊斬棘”

作為一年一度的湖南春晚,自然需要展現一年裡湖南在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等方面的成就。擺在第一次擔任總導演的丁傑面前的,是這樣一個“硬核”的新聞報道:2022年湖南“四大實驗室”“四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強力起勢,“三尖”創新人才工程紮實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實作了翻番。

把年輕人拉回春晚,他們做到了

湖南春晚短片《炫彩新湖南》。/《2023湖南衛視芒果TV春節聯歡晚會》

丁傑2006年進電視台實習,在一線工作17年,現在是湖南衛視劉昕團隊的主力導演之一,經驗頗豐。如果按照往常的“經驗主義”,他完全可以邀請四大實驗室的科創人員來到演播廳,和主持人對談,向觀衆很直接地介紹成果。

但丁傑覺得:“其實科技對于老百姓來說,說遠也遠,說近也近,但你要用一種什麼樣的方式讓大家覺得這四個實驗室很牛,真的和生活相關,我覺得要從大家關注的角度來做。”在走訪實驗室的時候,導演們發現,這群學霸并非科學怪人,他們也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興趣愛好。恰逢2022年《披荊斬棘》熱播,一個“科技版《披荊斬棘》”的創意醞釀起來。

湖南春晚代言人張藝興的另一代表作《湘江水》傳播很廣,它是土生土長的長沙人介紹地方文化風俗,号召大家去感受長沙獨特魅力的一首說唱作品。經過重新填詞,《湘江水》“搖身一變”成了《新麓山之歌》,麓山是因為四大實驗室都是依托于嶽麓山畔而建,是“新麓山之歌”,也是“新麓山之哥”。

三個月裡,由90後、95後乃至00後組成的年輕導演們,地毯式搜羅四大實驗室,精心選出8位才華和顔值俱佳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又圍繞他們進行說唱“突擊訓練”。嶽麓山實驗室的科研小哥唱“一顆小小的種子,可以改變一個世界”,湘江實驗室的學霸們則把“卡脖子技術再難,也要攻堅克難”貫徹到底。

把年輕人拉回春晚,他們做到了

8位青年科研工作者搭檔張藝興,演繹《新麓山之歌》。/《2023湖南衛視芒果TV春節聯歡晚會》

演出中,8位青年科研工作者搭檔張藝興,和鏡頭娴熟互動,将故事新潮道來,宛如當下流行的打歌現場。站在一旁的導演們很欣慰,這些人均碩博的高智商青年,一邊搞科研,一邊排練,很是不容易,比如芙蓉實驗室的李哲成放下話筒,轉身就是穿梭在湘雅附一的醫生,反差感十足。

《新麓山之歌》的呈現,說明内容創新是湖南春晚基因裡的特質,也正如制片人劉昕所說:“做湖南衛視的春晚,我們會用一些逆向思維,就是越質樸的内容,我們會包裝得越現代,越現代的内容,可能會用傳統方式去包裝。”

把年輕人拉回春晚,他們做到了

《新麓山之歌》。

民族歌舞擺脫疲勞審美

提起民族歌舞節目,可能每一個中國人都不會陌生。我們早已習慣了春晚舞台上大歌大舞的形式,人海戰術,色彩豐富。并不是說原先的呈現方式有多不好,但審美的趨同化會讓這類節目失去其本身傳播民族文化的價值,觀衆可能聽聽就過去了,留不下任何記憶點。

在湖南春晚上,由阿雲嘎和袁娅維演唱的民族歌曲串燒《鼓舞的節拍》就不太一樣,制作團隊通過升降舞台、演員設定、選曲改編等多種形式來一改傳統套路,“讓人記住了”是直覺的觀衆反應。

把年輕人拉回春晚,他們做到了

袁娅維和阿雲嘎《鼓舞的節拍》。

比如“鼓舞”的“鼓”,另一層意思就來自維吾爾族、藏族、蒙古族和苗族四個少數民族節慶中會使用的真鼓,從一樣樂器出發,記憶點就有了。對當下習慣了短視訊的觀衆們而言,與其群舞,不如領舞。鏡頭精準捕捉了四個少數民族女舞者,充分調動觀衆與舞者之間的互動感,眼神突出,民族舞蹈的神韻被傳遞出來。

更加分的來自主唱之一阿雲嘎的巧思,蒙古族出身的他在現場表演時,保留蒙古族語的演唱,并随性起舞,把酒歌的豪邁感表現得淋漓盡緻。袁娅維的加入,也使得整個作品多了一些流行色彩和搖滾元素。

把年輕人拉回春晚,他們做到了

阿雲嘎在表演時随性起舞。/《2023湖南衛視芒果TV春節聯歡晚會》

四首民族音樂結束,《美麗中國》作為終曲。去年,在社交媒體上,來自全國各地的網友們紛紛帶“美麗中國”的話題來介紹自己的家鄉,作為一個傳播事件,其實它更站在了“人與家”的深刻母題上,來呈現各民族文化。

很多時候,文化傳播會陷入一種絕對的主客觀境地,把想要講的故事、想要報道的人,作為一種客體來展示,但《鼓舞的節拍》這類新的民族歌舞類節目所帶來的啟示是,不需要做區隔,當下的你我,其實更熟悉這類消除距離感的互動,簡而言之,和人本身更靠近一點。

好的晚會,有“呼吸感”

在電視行業從業者的圈子裡,“春晚難做”是出了名的共識,每年在小年夜以直播形式和觀衆見面的湖南春晚更難。今年恰逢湖南衛視、芒果TV深度融合,擺在制作團隊面前的,是如何在保留原有觀衆的同時,又能夠把“出走”的年輕人拉回來。

“不能太說教,不能太生硬,我們一定要回歸到人的視野,回歸到人的角度,人感興趣的東西是什麼,最在意的東西是什麼?”在制作團隊看來,這不僅僅是春晚應該有的創新與改變,也是湖南衛視、芒果TV骨子裡的優勢,去靠近年輕觀衆,講老百姓的日常故事,用節目來服務人。

把年輕人拉回春晚,他們做到了

制片人劉昕。

因而,在這屆春晚上,我們從《新麓山之歌》和《鼓舞的節拍》裡看到了主題性表達與藝術加花的完美結合,從《面紗》上看到了挑戰正常審美的大膽嘗試。其他諸如任賢齊、徐懷钰時隔多年重聚,唱起懷舊之歌《水晶》,電影市場複蘇後,《無名》劇組亮相,《一年一度喜劇大賽》改編作品《春節戲精導航》等,都是時下很新很接地氣的内容,滿足了不同年齡閱聽人的精神需求。

把年輕人拉回春晚,他們做到了

任賢齊、徐懷钰重聚,共同演唱《水晶》。

還有一個叫《四季蜜語》的節目被頻頻提及。四位當下很有人氣的女演員翻唱和季節有關的歌曲,畫面甜美,氛圍感十足。但其實,這是一個在準備階段差點被斃掉的節目,因為它對于一台春晚而言,似乎沒有什麼太大的意義。但制作團隊努力把這個節目保留下來。

把年輕人拉回春晚,他們做到了

《四季蜜語》。

劉昕覺得,考慮每個節目的可看性,是他們不會放棄的标準。丁傑使用了“呼吸感”這個詞語,他認為一台好的晚會,是需要有呼吸的。《四季蜜語》這樣的節目,就是新的時代潮流下的代表。輕松的、讓人快樂的節目,何嘗不是當下觀衆所需要的?

“會呼吸”的春晚節目,也與制作團隊從普通人視角出發的創作态度相得益彰,畢竟真正的日常生活裡,我們就是有精神緊張的重大時刻,也有忙裡偷閑的片刻愉悅。好的文化作品,就在一松一弛之間。

把年輕人拉回春晚,他們做到了

總導演丁傑。

回首上世紀90年代很多經典的春晚片段,好看的獨幕喜劇、相聲,往往從一個很小卻很真實的生活情緒出發;值得回味的歌曲舞蹈,也保留了很多歌手本人的特質與魅力。

30年後的今天,科技帶來更好的舞美體驗,文化消費的邊界也在不斷被拓寬,但真正吸引人的晚會或者節目,其要義依然是“服務于人本身”,這個道理可能從來沒有改變過,隻是需要越來越多的人再去發現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