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王先梅:五十書行出邊關,何懼征鞍路三千——憶李安宅、于式玉夫婦

作者:中國藏學出版社
上一期,小編推送的文章,向大家介紹了現代康藏研究的四位偉大的拓荒者和創始者尼瑪嘉措:《拓荒者:開啟康藏研究的四位大師》。本期内容小編将向大家介紹著名藏學家李安宅及夫人于式玉。從學者到軍人,李、于兩位教授為西藏地區的教育事業立下了汗馬功勞。歡迎大家和我們一起走進這段曆史,向兩位教授緻敬!
王先梅:五十書行出邊關,何懼征鞍路三千——憶李安宅、于式玉夫婦

李安宅、于式玉夫婦

入伍西征

為完成解放全國的曆史使命,1950年1月,中共中央、毛澤東決定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軍西藏,解放西藏,驅逐帝國主義勢力,鞏固西南國防。中共中央、西南局、西南軍區把這個神聖、光榮而艱巨的任務交給二野18軍。張國華軍長、譚冠三政委和其他軍首長愉快地接受了這個任務。他們響亮地回答:請首長放心。堅決完成任務,決不辜負上司的重托。當時,西藏在18軍首長腦子裡非常陌生,對西藏的政治、經濟、宗教、風土人情、生活習慣、地理條件、曆史沿革等,腦子裡還是個空白。長征時紅二、四方面軍雖到過甘孜、道孚、爐霍,但金沙江以西的地區尚未涉足。是以,急需了解情況,制定政策。

賀老總(賀龍)是及時雨,向張國華、譚冠三推薦了兩位知名學者,即華西大學教授李安宅、于式玉夫婦。于教授是陳雲夫人于若木、鐘赤兵夫人于陸琳的胞姐,她們曾向賀老總介紹過李、于教授的情況。兩位教授多年從事邊疆研究,在康藏地區實地考察工作過,精通藏國文并講一口流利的英語、日語,是著名的社會學、藏學專家,撰寫過許多藏學論著,進軍西藏正需要這樣有專長、有真才實學的人才。兩位教授的到來令軍首長如獲至寶,張軍長、譚政委親自接收他們入伍,親手發給他們軍裝。

入藏之前,李安宅寫下一首七律:

五十書行出邊關,

何懼征鞍路三千。

伴同紅旗渾忘老,

嘗盡江山不費錢。

半生蹉跎喜夢醒,

萬歲事業齊心幹。

願将餘生獻華夏,

同慶百族共骈阗。

情真意濃,發自肺腑。

李安宅、于式玉教授生平

李安宅,1900年3月31日出生于河北遷安縣一個書香世家,自幼熟讀四書五經。中學就讀于教會學校,學習刻苦勤奮,能把一部《英漢字典》背下來,堪稱奇才。1923年考入山東齊魯大學,1924年轉入北京燕京大學社會系研究班。1926年經成之桐介紹加入中國共産黨,在李大钊直接上司下工作,并被派到張家口蘇聯領事館任英文秘書。1927年國共關系破裂,領事館關閉,他傳回燕京大學邊教邊讀。畢業後留校,先後任社會學、哲學系助教,國際研究所編譯員等,研究的重點是社會學和人類學,主要是民族學。

奉父母之命,李安宅與當地酒坊張家之女結婚。婚後不久,他的妻子也加入中國共産黨,幫助做平民教育的宣傳組織工作。兩人生有一女,女兒不到周歲,妻子即死于肺病。他孤身無法撫育女兒,便把女兒送給摯友齊魯大學的著名藏學家于道泉。1930年,于道泉的妹妹于式玉從日本奈良女子高等師範畢業國,經哥哥介紹和李安宅結婚。

1930年,北平共産黨組織遭到嚴重破壞,李安宅的組織關系時斷時續。1934年,他接受羅氏基金會獎學金,赴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耶魯大學人類學系留學深造,群組織完全失去聯系。他在美留學期間曾赴美國新墨西哥州和墨西哥從事印第安民族社會教育研究。這期間,他寫出了《印第安祖尼的母系社會》,翻譯了英國民族學家功能派創始人之一的馬林諾夫斯基所著的《巫術科學宗教與神話》和《兩性社會學》,這兩本書對中國的社會學和民族學界都産生了很大影響,他還編譯了《巫術與語言》一書。

1936年年末,他回國在燕京大學執教,同時撰寫了社會學與民族學的論著數十篇在報刊發表。1938年以《社會學論集》集為一冊由燕京大學出版部出版。

于式玉,山東省臨淄縣葛家莊人,1904年出生于書香之家,自幼熟讀四書五經。1924年随父赴日本就讀于早稻田音樂學院,因不能忍受周圍人對中國人的歧視而棄學回國。1926年,她又奉父命東渡考入日本奈良女子高等師範大學,攻讀文史。1930年畢業回國,在燕京大學擔任日本曆史課的教學工作,并兼做燕京大學圖書館日文部編目工作,同時還兼北平女子文理學院日本曆史課教學。

在李安宅夫婦的影響下,李安宅的四妹和于式玉的兩個妹妹于若木、于陸琳在“七七事變”後都去了延安,投入抗日洪流。

“七七事變”後,日本人在北平辦了一所女子文理學院,想請于式玉出任院長。接受就是當漢奸,不接受就有被殺害的危險。正巧燕京大學拟派李安宅去甘南考察,出于民族大義,于式玉決定和丈夫離家出走,拒任北平女子文理學院院長。燕京大學校長司徒雷登曾出面勸說,要她和日本人合作,否則就不給李安宅考察經費,連薪金也停發。她和丈夫斷然拒絕,不要他的經費和薪金。二人抛家離子,毅然離開北平。後經天津、上海繞道香港、越南,輾轉奔赴艱苦的甘南拉蔔楞地區。這一别竟是12年,其中有3年音信全無。

在拉蔔楞的日子裡

甘南拉蔔楞寺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在甘肅、青海、四川交界地區的主要寺院,儲存着大量藏族曆史文獻和經書,是格魯派有代表性的寺院。李安宅、于式玉夫婦來到這裡後,就開始實地調查研究藏族宗教問題。為了研究藏傳佛教中的格魯派情況,李安宅專誠師事寺中高僧旦爵窩撒爾喇嘛。

1939年,在征得當地上層認識的支援後,于式玉創辦了當地有史以來的第一所女子國小,招收藏、漢、回族學生130多人,靠募捐和義務教學來維持。她以先進的教學方法,僅用三年時間就完成官辦學校五年的教學内容。她不僅教授文化知識,還教她們講衛生,幫助她們梳洗打扮,甚至每月還要從15元生活費中節省下一點來資助貧苦學生。

于式玉除了辦學以外,還和丈夫一起從事藏族民情、風俗、宗教、文化等社會調查研究。利用她優秀的藏國文水準,在調查研究中幫助丈夫李安宅記錄資訊,提問題,查資料,自己作無名英雄。

這期間,他們夜以繼日地工作。李安宅寫出了大量有關藏族宗教、文化、民俗等方面的論著,如《拉蔔楞的藏民文化促進會》《拉蔔楞寺大經堂——聞思堂的學制》《論西北藏民區應用創化教育》等文章,不愧為中國藏學的先驅和專家。于式玉随情所至也寫了一些文章,除介紹一些藏族特有的風俗習慣外,最主要的有兩大主題:一是揭露藏族勞動人民生活的艱難困苦,特别是女子苦難的一生;二是和挑撥策劃“西藏獨立”的輿論針鋒相對,從各方面論證藏族是祖國大家庭的成員,既是曆史事實,也是各民族的共識。

1941年,李安宅被華西大學聘為社會系主任、教授及華西邊疆研究所所長。于式玉一人留在拉蔔楞繼續任教。當地一些不懷好意的上層人物對她處處刁難,想方設法阻撓、破壞她的教學工作。最後,當地政府強占了她的國小校舍,她被迫含淚離開拉蔔楞到了成都,被聘為華西大學副教授兼做藏文資料工作。

1947年,李安宅應聘到美國耶魯大學研究院任客座教授,講授藏學。1948年,應邀到英國倫敦大學研究院任研究員,主要從事藏學研究。當時,英美鼓吹“西藏獨立”之風甚為嚣張,李安宅根據自己在西藏的調查,寫成20萬字的《藏族宗教史之實地研究》,以大量翔實的資料說明自古以來藏漢之間的密切關系,藏族在宗教、政治等方面早已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個成員。該書拟在耶魯大學出版,因他回國後不久中美斷交,失去聯系未得出版。1982年,該書被日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的中根千枝教授發現,才由該所出版并被認為是反擊英美人“西藏獨立”之論的前所未有的深入細緻的調查報告。

創辦昌都國小

李、于教授入伍後被配置設定到18軍政策研究室任研究員後。兩人非常興奮。1950年年初,研究室全體人員經過短期訓練後就踏上了進藏之路。

1950年10月24日,昌都戰役結束後,李安宅、于式玉即随軍進抵昌都。12月27日,昌都地區各族代表會議形成決議:“為發展藏族地區人民文化科學教育事業,應普遍建立國小。”1951年1月2日,昌都地區人民解放委員會(簡稱解委會)正式成立,立即委托文教組負責人李安宅、于式玉兩位教授會同昌都各階層人士共同協商辦學事宜。1月12日召開了昌都辦學董事會,會上推選昌都寺二活佛謝瓦拉為董事長,解委會副主任德格·格桑旺堆、攝金次噶、甲本慈誠、李安宅、于式玉和魏克為董事。董事會商定先辦冬學,。校址設在昌都西北角一座破舊的城隍廟裡。解委會和駐軍52師給予了大力支援,要錢給錢,要物給物,要人就抽調藏、漢族優秀幹部。

王先梅:五十書行出邊關,何懼征鞍路三千——憶李安宅、于式玉夫婦

昌都冬學舊址

1951年1月中旬,冬學開學了,40歲的格桑旺堆副主任和他的女兒拉覺旺姆、兒子強巴格桑及用人的子女阿寶,都是學漢國文的學生,同時也是教藏國文的老師。藏、漢國文課都要開,教這樣各階層人士、教育程度懸殊的學生難度非常大,幸好有熱心于藏族人民教育事業的李安宅、于式玉教授。不久,冬學發展為國小,即昌都國小,這是西藏地區創辦的第一所國小。1955年2月23日,毛澤東和班禅談話時曾說:“我們人民解放軍進了西藏,給西藏人民做的事情不多,修通兩條公路,辦了兩個國小……”這兩所國小是指拉薩第一國小和日喀則國小,但西藏地區辦得最早的還應該數昌都國小。毛澤東把修路和辦國小并提,可見辦國小的重要。

兩位大學教授為了發展藏族人民的教育事業,屈尊做國小老師,令人敬佩。他們一面負責國小的上司工作,一面當起藏、漢語老師。

兩位教授創新了教學方法,沒有教材就自己編寫,現編現教。。這些學生在兩位教授的熱心教學下,成績顯著,不但自己學到了文化,還把自已學到的知識,回到家中又教給父母、弟妹和親友。

兩位教授不但是學生的好老師,也是學生的好家長。李教授不僅管教學,連學生的生活、穿衣戴帽都管,對學生的一些不良習慣也随時糾正。于教授對待女生像對自己的女兒一樣關懷愛護,教她們梳洗發辮,紮各種花結,給孩子們講故事。在他們的努力下,學生們不僅學習了文化,也學會了唱歌跳舞。一個以前多年荒涼冷清的城隍廟,變成了昌都最活躍、最有生氣的文化中心。昌都國小很快成了當地社會活動中不可缺少的新生力量。在歡送西藏地方政府和談代表團去北京時,昌都國小表現得最突出,最引人注目。學生們穿上鮮豔的服裝,跳起精彩的歌舞,獻上代表們喜愛的紅花,放出一群象征着和平、自由的鴿子,飛翔在青藏高原的碧空。

兩位教授還是學生身體健康的“守護神”,國小是他們傳播科學衛生知識的陣地。1951年春,學校召開家長會議,講述防病治病的意義和重要性,會後在校生都種了牛痘。在學校的影響下,校外的270多名兒童也種了牛痘。一個名叫格隆的學生家長感激地說:“過去有錢的人才能種這種吉祥痘,我們農奴的孩子是沒有這個福分的,今天‘金珠瑪米’給俺孩子種了牛痘,帶來了大福。”一名學生的媽媽叫益西芝瑪,她說:“過去我們有病無法治,現在是還未生病解放軍就先給種了牛痘,再也不擔心孩子生天花了,窮農奴娃子真有好日子過了。”昌都國小起到了民族政策宣傳員的作用,對加強藏漢民族間互相了解,增強民族團結、民族和睦起到了極其良好的作用。

王先梅:五十書行出邊關,何懼征鞍路三千——憶李安宅、于式玉夫婦

18軍戰士和昌都國小學生

關于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定簽訂後,因工作需要,李、于二教授要随軍去拉薩。消息傳開後,引起很大波動,校董和家長們紛紛去找解委會上司,要求把兩位教授留下來。臨行那天,學生們來得特别早,女生打扮得格外漂亮,家長們也端着青稞酒、鮮奶茶,捧着潔白的哈達前來送行。當李、于兩位教授走向學生行列時,人們把他倆圍得水洩不通。女生送上鮮豔的格桑花,男生獻上潔白的哈達,大家流着淚,唱起送行歌,跳起祝福舞。此時此刻,他們再也無法抑制自己的感情,把惜别的淚水灑在了這片深情的土地上!

開辦藏訓班

1951年,李安宅、于式玉夫婦随18軍軍部進駐拉薩不久,在仲吉林卡開辦了藏國文訓練班(以下簡稱藏訓班),譚冠三任董事長,徐愛民任訓練班主任兼黨總支書記,李安宅任教育長,于式玉任教務辦公室主任,董振華任行政科長,張振元任供給科長。訓練班主要學習藏國文。同時設有印度烏爾都文和尼泊爾文班。後随着形勢發展,又開設了英語和漢語班。共收學員1250多人,編5個隊,多數是部隊連排幹部和地方機關一般年輕幹部,也有部、處級幹部數人;教育程度中學占多數,也有一部分大專和極個别國小程度的。

王先梅:五十書行出邊關,何懼征鞍路三千——憶李安宅、于式玉夫婦

18軍官兵學習藏文

在創辦藏訓班的過程中、藏族上層進階知識分子擦珠活佛、江洛建公和阿沛·才旦卓嘎等給予了支援,還聘請了雪康吉仲·土登尼瑪、霍爾康色、金鐘·堅贊平措、唐麥·貢覺白姆、車仁·仁軟卓瑪、桑林·次仁白珍、桑頗·晉美、雀科·德央、赤且布則、索朗班覺、央金卓嘎、江洛建·央金卓嘎、車仁·次仁央宗、錯哥·德洋、貢嘎喇麻、孜伸·強巴旦達以及英文教師雪·登珠、桑都仁青等。還有幾位通曉漢國文的回族教員,如馬嗣信、丁毓明、馬效麟。他們多系義務教學,感到在藏國文訓練班教學負有政治聲望,是以積極性很高。

當時,住宿條件很差,學員和從業人員都住在進藏途中用過的破舊不堪的帳篷裡,生活條件十分艱苦。教具除臨時做的幾塊黑闆外,再沒有其他東西,在露天壩上課,膝蓋當課桌,忍饑受凍,毫無怨言,邊學習,邊修建校舍。

創辦漢國文班——社教班

1952年五四青年節後,藏族十餘名貴族青年要求入學,又成立了漢國文班,又稱社教班。很快發展到六七十人。西藏“僞人民會議”對貴族青年進社教班很不滿意,用造謠、威脅、恐吓、引誘等軟硬兼施的辦法進行破壞。相反,他們越破壞來的學生越多。這些青年大多數在國外讀過書,具有一定的進步思想和革新要求,也很敬重學識。李、于兩位教授在美國講過學,任過教,在貴族階層和學員中有一定的威望,很受敬重。這批青年在社教班學習很活躍,雪康吉仲·土登尼瑪、唐麥·貢覺白姆、桑林·次仁白珍、雀科·德央、才旦普赤、桑頗·晉美、江洛建·央金卓嘎、白瑪生格等在宇妥小禮堂登台跳舞,影響很大。是以,社教班在拉薩也頗有名氣。

李、于兩位教授通過家訪,直接和上層知識界重要人物接觸,有個别噶倫,多數是劄薩、台吉以下官員。這樣,達賴喇嘛的哥哥、姐姐、姐夫他不斷來藏訓班參觀。李、于兩位教授通過社教班進一步了解了拉薩各階層的政治态度,貴族八大家的史系和他們之間派系鬥争情況,這對當時貫徹執行中央的各項民族政策帶來了一些有利條件。1952年10月,藏訓班改為西藏軍區藏國文幹部學校,譚冠三政委兼校長和黨委書記,慕生忠兼第二校長。于式玉任副教務長,她編教材、刻蠟版、推油印機,還要組織專家編寫教材,經常帶病通宵達旦地工作。她一改過去寺院教藏文逐個字母教學和先講煩瑣文法的老式教學方法,改用規範化的拼音教學法。這是一個成功的改革,漢族學員在三個月内就能學會講藏語,并能登台用藏語演講。

1952年8月,李安宅調出,和多吉才旦、陸一涵去創辦拉薩第一國小,張國華任名譽校長,達賴的老師任校長,李安宅任第一副校長。這所國小就是毛澤東說的“辦了兩個國小”中的一個。

兩位學者,矢志茹苦耕耘拓荒,已是香飄海外,有著述傳世;

一本故事,書盡含辛愛國奉獻,未逢催花春雨,可激奮後人。

(本文改編自王先梅:《五十書行出邊關,何懼征鞍路三千》,載慶祝昌都解放70周年系列叢書編委會編:《印迹——紀念昌都解放70周年回憶錄》,中國藏學出版社,2020年)

王先梅:五十書行出邊關,何懼征鞍路三千——憶李安宅、于式玉夫婦

慶祝昌都解放70周年系列叢書編委會編:《印迹——紀念昌都解放70周年回憶錄》,中國藏學出版社,2020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