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秋日走村:2013年10月29日上午,沿着東苕溪導流港大堤,東前往林鎮保永村沈字圩北枉自然村——洛舍鎮砂村塘頭自然村——

作者:江南鄉村影像

秋日走村:2013年10月29日上午,沿着東苕溪導流港大堤,東前往林鎮保永村沈字圩北枉自然村——洛舍鎮砂村塘頭自然村——洛舍集鎮——東衡村。

去東林鎮保永村沈字圩南枉與北枉自然村是為了訪一座叫作恒昌橋的單孔石梁橋 ,橋往西200米為東苕溪導流港。透過大堤旁的白楊樹林就看到大片的稻田。村口桑樹林旁遇到一個墾番薯的老人,這時節是番薯收獲的季節,但要放置一段時間番薯才顯甜。恒昌橋橋南東側是幾隻藕塘,荷葉已枯,在早晨的逆光下,很有水墨的感覺。南枉村口的曬場曬滿了黃豆莢。種植黃豆土地使用率最高,屋前屋後,田邊地頭均可種植,管理成本也很輕,營養價值又高,可以從嫩吃到老,跟很多葷素均可搭配。

沈字圩往南6公裡,過東苕溪的德清德清縣洛舍鎮砂村塘頭自然村中,有一座叫作真如橋的,是2012年新發現并修繕的一座宋代風格,三孔石梁橋。這座橋當地人稱之為“後生橋”。這是一座典型的宋代古橋,弧形的橋面,中間橋面闆兩端的纏枝紋,邊孔低端的勾雲紋都很是講究。橋邊大片的黃豆正等待收割。砂村往東就是洛舍。洛舍中心學校南原有一條小河,今被填,有一座單孔石梁橋富新橋,整橋為武康石材質。橋面由四塊武康石縱梁并鋪而成,由兩邊向中間逐漸增厚,呈下平上弧形态,呈微拱,外側陰刻橋額“富新橋”。橋面置欄闆,中間欄闆内側為須彌座式,外側為素面,欄闆之間用望柱相間,中間為覆蓮形望柱,與壽昌橋望柱相似。始建于南宋,清雍正九年(1731)、道光二十八年(1848)重建。富新橋往南的巷子到底是一處河灣,是不是有小船蕩悠悠地過來了。洛舍鎮北是一處大漾洛舍漾,也是吳興和德清分界之處。

出洛舍往南不遠就是東衡村。曾經是趙孟頫和管道升的居住地,也是兩人最後的合葬地。到東衡主要去看他們的墓和一座小拱橋——千秋橋。村裡有一座趙公祠及祭祀和紀念他們夫妻的。祠堂大門兩側有兩幅對聯:“生于歸安居千秋鄉裡,官在大都宿東衡山原”“翰林稱承旨,鄉裡奉正神”,廟裡白壁上題滿了趙孟頫寫德清的詩文。趙孟頫目前有一座比較完整的元代石象生,這在江南也是比較少見的。在東衡還遇到了養殖最後一季蠶繭的農戶。千秋周圍環境不太好,橋下水斷了,而且橋邊揚塵。

秋日走村:2013年10月29日上午,沿着東苕溪導流港大堤,東前往林鎮保永村沈字圩北枉自然村——洛舍鎮砂村塘頭自然村——
秋日走村:2013年10月29日上午,沿着東苕溪導流港大堤,東前往林鎮保永村沈字圩北枉自然村——洛舍鎮砂村塘頭自然村——
秋日走村:2013年10月29日上午,沿着東苕溪導流港大堤,東前往林鎮保永村沈字圩北枉自然村——洛舍鎮砂村塘頭自然村——
秋日走村:2013年10月29日上午,沿着東苕溪導流港大堤,東前往林鎮保永村沈字圩北枉自然村——洛舍鎮砂村塘頭自然村——
秋日走村:2013年10月29日上午,沿着東苕溪導流港大堤,東前往林鎮保永村沈字圩北枉自然村——洛舍鎮砂村塘頭自然村——
秋日走村:2013年10月29日上午,沿着東苕溪導流港大堤,東前往林鎮保永村沈字圩北枉自然村——洛舍鎮砂村塘頭自然村——
秋日走村:2013年10月29日上午,沿着東苕溪導流港大堤,東前往林鎮保永村沈字圩北枉自然村——洛舍鎮砂村塘頭自然村——
秋日走村:2013年10月29日上午,沿着東苕溪導流港大堤,東前往林鎮保永村沈字圩北枉自然村——洛舍鎮砂村塘頭自然村——
秋日走村:2013年10月29日上午,沿着東苕溪導流港大堤,東前往林鎮保永村沈字圩北枉自然村——洛舍鎮砂村塘頭自然村——
秋日走村:2013年10月29日上午,沿着東苕溪導流港大堤,東前往林鎮保永村沈字圩北枉自然村——洛舍鎮砂村塘頭自然村——
秋日走村:2013年10月29日上午,沿着東苕溪導流港大堤,東前往林鎮保永村沈字圩北枉自然村——洛舍鎮砂村塘頭自然村——
秋日走村:2013年10月29日上午,沿着東苕溪導流港大堤,東前往林鎮保永村沈字圩北枉自然村——洛舍鎮砂村塘頭自然村——
秋日走村:2013年10月29日上午,沿着東苕溪導流港大堤,東前往林鎮保永村沈字圩北枉自然村——洛舍鎮砂村塘頭自然村——
秋日走村:2013年10月29日上午,沿着東苕溪導流港大堤,東前往林鎮保永村沈字圩北枉自然村——洛舍鎮砂村塘頭自然村——
秋日走村:2013年10月29日上午,沿着東苕溪導流港大堤,東前往林鎮保永村沈字圩北枉自然村——洛舍鎮砂村塘頭自然村——
秋日走村:2013年10月29日上午,沿着東苕溪導流港大堤,東前往林鎮保永村沈字圩北枉自然村——洛舍鎮砂村塘頭自然村——
秋日走村:2013年10月29日上午,沿着東苕溪導流港大堤,東前往林鎮保永村沈字圩北枉自然村——洛舍鎮砂村塘頭自然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