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2歲拿下16座城池,官拜上卿的神童甘羅,為何會在曆史中神秘消失

在古代,很多時候,能臣的一張嘴就能抵十萬大軍。春秋戰國時代,這是一個能臣輩出的璀璨時代,無數能臣名将貢獻出無數傳奇故事。白起用長平之戰成就自己的戰神之名,王翦用一個個滅國之功成就自己赫赫威名。

12歲拿下16座城池,官拜上卿的神童甘羅,為何會在曆史中神秘消失

不得不說,大秦帝國能夠成為戰國時代最後的勝出者,這和秦國擁有無數能臣有着密切的聯系,畢竟,人才才是一個國家最強大的武器。

甘羅沒有白起和王翦那麼大的“殺氣”,但是在秦國的能臣團隊中,他絕對是一個舉足輕重的人物,甚至在12歲時,就他憑借一張嘴就成功為秦國拿下16座城池。

為此,秦王嬴政破格提拔他為一國上卿,可以說,這份重用,在古代曆史上都是極其少見的。

12歲拿下16座城池,官拜上卿的神童甘羅,為何會在曆史中神秘消失

圍繞着甘羅的故事,最具讨論性的無疑是他的神秘消失,關于他的神秘消失,曆史學者們也是輸出了不少猜想。

身世顯赫

甘羅,出生年月不詳,身世可謂是極為顯赫,他的爺爺是當時的宰相甘茂,可以說他是名副其實的官三代。

12歲拿下16座城池,官拜上卿的神童甘羅,為何會在曆史中神秘消失

正因為有着良好的家世,這才讓他接受了當時最為精英的教育,所謂的天才少年,他的天才智慧、天才口才也不是憑空就有的,他需要的是良好、系統的教育,甘羅能夠擁有絕佳的口才,正是因為有教育在給他托舉。

而且出身于秦朝頂級家族,讓他可以接觸到更多的資源和情報,他的格局和自信心都會是以打開。

一張嘴拿下16座城池

甘羅人生高光時刻當然是他成功說服了張唐出使燕國,以及他以12歲年齡出使趙國,并在後續的戰争和外交拓展中,讓秦國幾乎是不費吹灰之力拿下16座城池。

12歲拿下16座城池,官拜上卿的神童甘羅,為何會在曆史中神秘消失

從甘羅的這兩個傳奇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甘羅的确口才非常好,另外,他還是一個洞察人性的絕頂高手。

在張唐出使燕國故事中,他正是利用白起之死的曆史教訓,明确幫助他分析到,如果他不去,呂不韋可能要弄死他。

12歲拿下16座城池,官拜上卿的神童甘羅,為何會在曆史中神秘消失

在和趙國君主的外交談判中,正是他和趙王分析了送秦朝城池的得與失,有理有據地理順了這件事的前前後後,用秦燕兩國解除聯手,改為秦趙兩國聯手之計, 來一步步誘導趙王踏進他設計好的“陽謀”之中,這才讓秦朝成功拿下16座城池。

神秘消失之猜想

甘羅思維之靈活,人性弱點掌握之透徹,以及對時局掌握之精準,都是他成功的秘訣。因為這個堪稱滔天之功勞,秦王嬴政封賞甘羅為秦國上卿,還獎勵了他很多土地和房産。

12歲拿下16座城池,官拜上卿的神童甘羅,為何會在曆史中神秘消失

然而令人奇怪的是,如此奇才,為何神秘消失?難道秦王對于這等奇才也沒有重用嗎?

對于甘羅的神秘消失,曆史學者們給出了不同的分析。

第一種分析結論是,甘羅應該是被秦王給“打入政治冷宮”了。要知道,甘羅可是呂不韋麾下的謀士,那個時候,秦王并沒有親政。

12歲拿下16座城池,官拜上卿的神童甘羅,為何會在曆史中神秘消失

秦朝的權力這個時候實際上是掌握在太後趙姬和呂不韋手中,因為太後和呂不韋之間不清不楚的關系,更是讓有着遠大抱負的秦王嬴政對他忌憚重重,可以說,在秦王心中,呂丞相同樣是他統一天下的敵人。

呂丞相要想掌控朝局,自然離不開麾下的文武團隊,是以對于甘羅這樣的智慧不凡的人物,秦王忌憚也是正常的。

再加上,甘羅鋒芒畢露,秦王更是不敢重用他。綜合來分析,要想削弱呂丞相的實力,不能讓他的謀士進入朝廷,自然是一個對秦王有利的選擇。

12歲拿下16座城池,官拜上卿的神童甘羅,為何會在曆史中神秘消失

哪怕你再有才華,如果沒有一個展現才華的平台,你最終也隻能隐默于鄉野之中。

第二種分析結論是,甘羅是悄悄隐退了。從甘羅憑借一張嘴幫助秦朝拿下16座城池來說,甘羅是一個思維很嚴謹,很聰明的人。

對于人性的極大洞察力能夠讓他精準地預料到,秦王為了奪回自己的權力,必将和自己的“恩主”呂不韋有“一戰”。

12歲拿下16座城池,官拜上卿的神童甘羅,為何會在曆史中神秘消失

對于自己來說,自己始終身上有呂之隊的烙印,如果自己還不隐退,那麼在接下來殘酷的政治鬥争裡,自己的結局或許就是陪着呂不韋一起去死。

而且以甘羅天才一般的智慧,他也可以看到秦王對于臣子猜疑的陰暗一面,哪怕自己“識時務”,那麼呂丞相舊人這個标簽就是自己日後被處理的“定時炸彈”。

隐退,才是向秦王表明自己的态度,這才是最安全的保全之法。

12歲拿下16座城池,官拜上卿的神童甘羅,為何會在曆史中神秘消失

在這裡,不少曆史學者也大膽進行推理,在呂不韋勢力被鏟除以後,以秦王對人才的重視,為何不重用甘羅呢?

哪怕甘羅真的隐退,一紙王令,難道甘羅還敢抗命不成。也許此時此刻,以甘羅的聰明,他也看到了秦朝統一背後的危機。

他明白,秦朝哪怕真的統一天下,國内沖突也是重重,而且以秦王殘暴的統治方式,秦朝出大亂子是大有可能的,是以為了保全家族,徹底隐退當然是家族萬世安全最佳方法。

12歲拿下16座城池,官拜上卿的神童甘羅,為何會在曆史中神秘消失

第三種分析結論是病死。雖然沒有絲毫曆史依據,但是在古代那個動辄突然去世的時代裡,一場大病就是一次生死劫。

古代醫療技術太過落後,一個普通的風寒感冒可能都會要人命,曆史上也的确有不少名人就是因為病死,進而消失在曆史長河之中。

當然,曆史學者們的分析也是結合秦王、呂不韋、甘羅等人的性格,以及當時具體的天下大局,當時秦王和呂不韋的政治鬥争環境等各方面因素,進行的一個曆史分析。

12歲拿下16座城池,官拜上卿的神童甘羅,為何會在曆史中神秘消失

甘羅神秘消失距離今天已經過去兩千多年。時間已經将當年的真相“淹沒”,他們的分析無疑是給後人提供一個思考的角度。對于這三種推斷,綜合來看,隐退的可能性無疑是最大的。

以年僅12歲就能夠以三寸不爛之舌,說服秦朝一等一重臣,說服趙王這等日理萬機的王,并成功幫助秦朝拿下16座城池,不得不說,這份曆史成績單的确夠漂亮。

試問,這樣的少年天才曆史上又有幾個呢?而他如流星一般的神秘消失,無疑又在他的天才外衣上添加了一份特殊的懸疑感和故事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