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雲南高黎貢山發現兩栖動物新種“騰沖齒突蟾”

雲南高黎貢山發現兩栖動物新種“騰沖齒突蟾”

這是中國保護工作者在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滕沖區發現的一種新型兩栖動物"騰沖牙凸"(照片拍攝于2017年6月22日)。新華社(攝影:楊建環)

新華社昆明1月29日電(記者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騰沖地區)中國生物保護工作者在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滕沖地區進行生物多樣性調查時,發現了一種新的兩栖動物,并将其命名為"滕沖牙凸"。

兩栖動物新物種是由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寶山管理局滕沖分局和嘉道理農場植物園聯合開展的騰沖地區生物多樣性調查中發現的。探險始于2014年4月,一直持續到今天。

研究結果于1月18日發表在美國學術期刊《兩栖蠕變》上。該論文的第一作者、嘉道理農場和植物園保護主任楊建環說,騰沖牙齒突起的發現屬于兩栖無尾無煙煤屬。"包括這個新物種在内,目前該屬有23個物種,其中19個分布在中國,這是該屬的主要分布區域。

楊建煥介紹,齒突突屬廣泛分布于喜馬拉雅山等跨山高寒地區,其生境海拔最高記錄在5000米以上。"值得一提的是,高黎貢山保護區滕沖地區新發現的牙齒突起,目前已知是該屬全球緯度分布的最南端記錄點。

"騰沖齒突起生活在海拔3000多米的高利貢山保護區主脊上。論文第二作者、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寶山管護局滕沖分局進階工程師黃湘源說,滕沖的牙齒往往藏在岩石下或溪流附近的泥土中,很難找到。"調查人員不得不用手轉動石頭,根據男性的小而低沉的哭聲,才有機會找到它。

高荔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動植物資源豐富,是以被譽為"世界物種基因庫"。滕沖齒麒是自2014年以來在滕沖地區發現的第三個新脊椎動物科學物種,此前發現的兩個新物種是騰沖突起和騰沖的亭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