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印度的一畝水稻,平均能産多少斤?和中國比,畝産相差多少?

作者:牧海

印度是世界第二大水稻生産國,第一大國則是中國,兩國水稻的總産量均突破了1億噸大關。自1980年以來,印度水稻的産量不斷增高,由5360萬噸增加到2020~2021财年的1.2億噸,種植面積穩居世界第一。

印度的一畝水稻,平均能産多少斤?和中國比,畝産相差多少?

作為三大主糧之一,水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稻米生産關乎35億人的吃飯問題。從總産量來看,印度是唯一能和大陸“相提并論”的國家,其水稻生産能力自然備受關注。那麼,中印兩國水稻的畝産量究竟能達到多少斤?畝産差距又有多大呢?

印度的水稻生産有何優勢?畝産量能達到多少斤?

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農業文明源遠流長,水稻栽培有悠久的曆史。2014年10月29日發表在《自然》上的報告指出:印度北部的恒河谷、中國的長江流域、喜馬拉雅山脈南坡等地都是水稻的發源地。

印度的一畝水稻,平均能産多少斤?和中國比,畝産相差多少?

除了深厚的曆史底蘊,印度的水稻生産還有獨到的優勢。水稻适宜生活在潮濕、炎熱的氣候中,而印度的恒河谷可謂禀賦非凡,熱量充足,年均降雨量為760~2286mm,雨水和高溫塑造了理想的濕熱環境。

印度的一畝水稻,平均能産多少斤?和中國比,畝産相差多少?

印度水稻的分布也很有特點,主要集中在水源充足的東部平原以及南部高原、西部沿海,幾乎覆寫了所有的三角洲、阿薩姆平原和低山、丘陵地帶。由于地處熱帶和亞熱帶,印度全境高溫炎熱,東部和南部的水稻一年兩熟或三熟,北部和西部則是一年一熟。從收獲周期看,印度水稻比大陸水稻更有生産優勢。

印度的一畝水稻,平均能産多少斤?和中國比,畝産相差多少?

值得一提的是,印度水稻的種植面積一直居高不下,總産量也頗為可觀。2015年,印度植稻面積達4386萬公頃,2020年有所減少,但也突破了4000萬公頃。反觀大陸,2015~2021年的水稻種植面積則呈下降趨勢,從3078萬公頃減少到2992萬公頃。是以,印度的植稻面積也有明顯的優勢。

印度的一畝水稻,平均能産多少斤?和中國比,畝産相差多少?

但在單産方面,印度水稻卻表現平平,還不及全球的平均水準。據統計,從1991~2020年,印度水稻的平均畝産量由232斤增加到362斤,30年增産130斤。2016~2021年,畝産量趨于穩定,但始終在320~370斤的低位徘徊,年際漲幅微乎其微。

印度的一畝水稻,平均能産多少斤?和中國比,畝産相差多少?

statista網站資料截圖:印度水稻單産

很多人可能都表示懷疑:畝産三百多斤,實在難以置信!在國内,300多斤/畝隻能算是低産水稻,就連大陸種植條件最差的海水稻,全國平均産量也達到了900斤(2021年),最高出現過1720斤的紀錄,單是零頭都比印度的平均畝産高出了一倍!

印度水稻的單産,為何這麼低?

不可否認,印度有廣闊的植稻面積、規模化的種植區域,一年可收獲1~3次,按理說單産不應該如此遜色。但事實确實如此,原因何在?

第一,印度的雨熱資源配置并不均勻。印度半島的夏季風是西南季風,季風降雨是2000多萬雨養稻的主要水源。但氣壓帶和風帶季節性移動,導緻西南季風登陸的時間并不确定,或早或晚都不利于水稻生産。

印度的一畝水稻,平均能産多少斤?和中國比,畝産相差多少?

當西南季風登陸過早、撤退較晚時,容易引發洪澇災害,不利于水稻生長。當降雨量過多時,水田水位深,土壤缺氧,水稻根系代謝受阻,吸肥能力變弱,水稻生長量不足。當西南季風登陸過晚、撤退提前時,容易引發稻田幹旱和高溫熱害,水稻的授粉灌漿易受影響,結實率降低,空秕粒率升高,同樣影響收獲。

印度的一畝水稻,平均能産多少斤?和中國比,畝産相差多少?

第二,印度的耕地面積雖然廣闊,但品質并非上等。印度境内的平原約占40%,山地占25%,高原約占33%,高原山地以半幹旱地區為主,年蒸發量大,水稻生産需要灌溉。據統計,印度的灌溉稻面積約有2200萬公頃,灌溉率難以保證。西部沙漠屬于幹旱地區,同樣存在缺水的困境,土地品質乏善可陳。

水源最充足的印度河谷卻經常泛濫,農作物長期處于浸泡狀态,不僅無法施肥,淋溶作用還導緻土壤肥力大量流失,保肥能力不佳。

印度的一畝水稻,平均能産多少斤?和中國比,畝産相差多少?

總之,印度的土地條件和自然氣候均有限制因素,水稻的單産難以像中國一樣達到畝産1000~2000斤。綜合土地、水源、熱量等條件,比較理想的隻有旁遮普邦地區,該邦位于印度西北部,地處沙漠邊緣,氣候幹旱,但同時也是印度5大河流的彙集地,灌溉用水穩定且充足,光熱條件類似于大陸的新疆,是名副其實的“印度糧倉”。

印度的一畝水稻,平均能産多少斤?和中國比,畝産相差多少?

旁遮普農業部的資料顯示,2019年該邦水稻平均單産為每公頃6噸(畝産800斤),2020年每公頃産量為6.9噸(畝産920斤),在印度算是一流水準。當然和大陸相比,這一單産中規中矩,并不能算太亮眼。

大陸的水稻,平均一畝能産多少斤?

和印度一樣,大陸也是世界水稻的生産大國,但總産量和畝産量都明顯更高。

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21年大陸水稻的種植總面積為2992.1萬公頃,總産量達到了2.128億噸,平均每公頃産糧7113.4公斤,同比增長1.04%。換成畝産量,則是948.4斤,是印度平均單産的2倍以上。

印度的一畝水稻,平均能産多少斤?和中國比,畝産相差多少?

國家統計局官網截圖

950斤的資料是全國的平均數,代表的是全國水稻生産的整體水準。近年來,大陸水稻的單産相當穩定,例如:2020年的平均畝産為939.2斤,2019年為941.2斤,2018年為936.9斤,全都在930~950斤的範圍内。

印度的一畝水稻,平均能産多少斤?和中國比,畝産相差多少?

雖然大陸水稻的生産實力強悍,但并未在高産競賽中拔得頭籌,美國和澳洲的單産均高于大陸。以2020年的資料為例,大陸水稻畝産在940斤左右,而澳洲的畝産則達到了誇張的1337斤,美國緊跟其後,達到了1138斤,平均畝産均突破了1000斤。

印度的一畝水稻,平均能産多少斤?和中國比,畝産相差多少?

總體而言,大陸的水稻單産仍穩居世界前列,水稻總産量的優勢尤其突出,美澳等國望塵莫及(大陸獨占世界的37%)。

相信大家肯定有一個疑問:大陸的水稻為何能取得高産和穩産?

首先看自然因素,大陸幅員遼闊,平原面積占總面積的12%,盆地占19%,丘陵占10%,水稻種植面積廣闊。受夏季風影響,大陸水稻生産雨熱同期,水源充足,灌溉便利,土層深厚而肥沃,優勢一目了然。

印度的一畝水稻,平均能産多少斤?和中國比,畝産相差多少?

其次是技術優勢,大陸水稻種植曆史悠久,經驗豐富,湖北、黑龍江、新疆等省區因地制宜,推出配套的高産栽培技術,保證了糧食産量的穩步提升。針對矮杆水稻品種,大陸專家在上個世紀就總結出了“三黃三黑”高産技術,促進壯稈、長穗,矮杆穗數每公頃可達306~336萬穗,每穗籽粒數76~104粒,畝産高達912斤,比同期全國單産增加157%,技術應用的成效一目了然。

印度的一畝水稻,平均能産多少斤?和中國比,畝産相差多少?

最後就是品種優勢,大陸的水稻既有特色品種,也有以“千粒重”為選育名額的高産品種。水稻育種專家将雜合優勢和株型改良結合,培育出了籼型超級雜交稻,大幅度提高了産量。與普通稻相比,雜交稻穗大粒多,總生物量平均提高10.6%,拔節提前1.3%,抽穗-成熟期增産19.9%,效果顯著。

印度的一畝水稻,平均能産多少斤?和中國比,畝産相差多少?

總結

印度水稻的自然氣候、土地條件和大陸有所不同,種植技術和品種也存在差異,畝産量相差懸殊。

目前,印度水稻的畝産量穩定在320~370斤左右,而大陸則為930~950斤,兩國相差2~3倍。對此您怎麼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讨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