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廣度開發到深度開發——中國傳統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作者:光明網

【光明學術筆談】

作者:韓茂莉(北京大學古地理與古文獻研究中心教授、博雅特聘教授)

中國是一個曆史悠久的農業大國,也是世界上農作物最早的馴化地之一,長期的農業實踐不僅摸索出一套精耕細作的農業生産技術,并通過可持續性農業推動了中華文明的發展。盡管古人沒有提出系統的可持續發展理念,卻在實踐中将其精髓貫穿始終。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得益于古人提倡的天、地、人三才理論,該理論以人為主導合理協調天、地、水土與農作物的關系,保證了農業持久穩定發展,其中關鍵性的技術支撐在于以下三方面。

因天時、順地利,因地制宜的土地利用形式

土壤是農作物養分、水分的供應者,供給與消耗,農業生産中的往複循環,使中國古代農民不僅掌握了辨識土壤的技術,也緻力于施肥、用肥、因地制宜利用土地。

辨識土壤是利用土壤、改造土壤的前提,古人辨識土壤來自兩個方面,辨方是立足于整個國家,着眼于宏觀尺度認識土壤性狀。最早的辨方出自成書于戰國初期的《禹貢》,《禹貢》劃天下為九州,并依宜農狀态,分九州土壤為九等。物土側重于種植農作物的每塊農田。先秦諸子有關物土的論述很多,其中《荀子·王制》稱:“相高下,視肥[~符号~],序五種……治田之事也。”而物土的核心在于因地制宜安排農作物,根據土壤性狀确定與農作物的對應關系。

從選擇利用土壤到改良土壤。中國早期農業屬于輪荒耕作制,人們将土地分成幾塊,土壤肥力通過輪流撂荒而自然恢複,農作物也在撂荒—耕作循環中不斷更換土地。大約從春秋以後土地進入連續使用,人工補充土壤肥力出現。《周禮》《氾勝之書》《齊民要術》等農書記載,最初補充土壤肥力的辦法,是糞種而不是糞地,即将糞汁裹在種子上。糞種的肥效隻在種子萌生階段,針對農作物的全生長期,随之出現了糞地,這就是通常所說的施肥。

施肥的前提是積肥,宋人陳旉《農書》提到牲畜糞肥以及“燒燃之灰,簸揚之糠粃,斷藁落葉”外,河泥可為上乘。且“凡農居之側必置糞屋,低為檐楹以避風雨飄浸,且糞露星月亦不肥矣。糞屋之中鑿為深池,甃以磚甓,勿使滲漏。凡掃除之土,燒燃之灰,簸揚之糠粃,斷藁落葉,積而焚之,沃以糞汁積之”。宋代,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已轉向江南太湖平原一帶,這裡也成為精耕細作典範之區,宋人秦觀曾有這樣的感慨:“今天下之田,稱沃衍者莫如吳、越、閩、蜀,其一畝所出視他州辄數倍。彼吳、越、閩、蜀者,古揚州、梁州之地也。按《禹貢》揚州之田第九,梁州之田第七,是二州之田在九州之中,等最為下,而乃今以沃衍稱者何哉?吳、越、閩、蜀地狹人衆,培糞灌溉之功至也。”積肥之後,如何施肥同樣重要,陳旉《農書》談道:“視其土之性類,以所宜糞而糞之,斯得其理矣,俚諺謂之糞藥,以言用糞猶用藥也。”用糞講究因時、因地、因作物合理施肥。

因地制宜的土地利用。土壤隻是農作物的立足之地,農作物每粒種子都帶着地理資訊,是以擇水土之舉,不僅起步于農業肇始階段,也貫穿于全部發展曆程。每方水土都有屬于自己的農作物,建立作物與水土的對應關系就是因地制宜。而這樣的舉措早在春秋時期的農事活動中就已存在,從那時推向後世,遍及全國各地。

精耕細作的農業生産技術

精耕細作的耕作制度是支援中國傳統農業實作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施肥隻是其中一個環節,選種、育種、耕作、整地、播種、中耕除草、灌溉、收獲,當代耕作學中的主要内容,古人都早已納入實踐,并成功地實作了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先秦文獻《呂氏春秋》提出一連串問題,幾乎包括了農耕生産所有環節,反映的正是這一時期農民早已思考且正在進行的實踐。

自《呂氏春秋》之後,西漢《氾勝之書》、北魏《齊民要術》将耕作的各個環節逐次呈現在人們面前,其中“耕”是傳統農學的核心,伴随耙地、耢地、水田耖地等系列操作以及施肥,将為農作物營造立足之地視為重中之重。若概括中國農業的精耕細作,大半用力于土,另一半用力于作物,且通過除草、耘田、追肥、灌溉完成,其中的勞動不隻有“鋤禾日當午”,各個環節貫穿于每個農時。

從廣度開發到深度開發的農業種植制度

廣度開發為土地拓展,深度開發為以輪作為核心的複種。中國古代農業實行的輪作包括:以增加收獲次數為目的,同一塊土地實行一年多熟制以及以維護土地性能為目的的輪作。

輪作有兩種,一是以維護土地性能為目的進行輪作。一塊土地連年種植同一種農作物,吸收的營養元素一樣,土壤會是以而貧瘠。每種農作物都有對應性的病蟲害,一塊土地連年種植一種作物,就等于提供了某種病蟲害的穩定生長條件。輪作可以有效地緩解這些問題,比如禾谷類作物對氮、鉀的吸收量較多,而對鈣的吸收量較少,豆科作物卻正好相反,實行這兩種作物輪作可以成功地均衡土壤養分。《齊民要術》指出:“凡谷田,綠豆、小豆底為上,麻、黍、胡麻次之,蕪菁、大豆為下。”按照谷類作物與豆科作物對土壤養分的需求,這兩類作物輪作正好構成養分互補。二是以提高收獲次數為目的進行輪作。農業生産為民生提供了衣食,而人口也在農業的滋養下不斷繁衍。滿足增殖人口對糧食的需求,擴充土地是一種途徑,提高土地使用率、實行農作物的多熟制也是一種途徑。

輪作需要知天、知地、知農時,對于天、地、農的認識來自農民的勞作,而實行輪作則取自人們的需要。以冬小麥為核心的兩年三熟制,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已在今山東一帶實行,并逐漸盛行于華北地區。與北方兩年三熟制比較,南方實行一年兩熟稻麥輪作,這項技術在宋代成熟。水稻本是水鄉環境的物産,實行稻麥輪作就是在水田中植入旱地作物,這樣的水旱輪作方式,即使在今天世界主要植稻區也十分罕見。依憑一年兩熟的輪作,江南不僅獲得兩季收成,養活了更多的人口,而且推動農業技術向前邁出了一大步。

長江流域自秦漢以來一直實行“火耕水耨”的易田制,土地使用率最多50%。“安史之亂”後北方人一路南下,人口壓力推動江南土地使用率從50%發展到100%。土地連作後,采用北方稻田盛行的“拔而栽之”的複栽技術,并在此基礎上形成了插秧技術。水稻在農田中的占地時間為5至8月,冬小麥為9至5月,稻麥兩種作物在時間與空間上正好填補了彼此空白,為改變南方平原地區土地利用形式與輪作制度創造了條件。一年兩熟稻麥複種輪作不僅将江南的土地使用率從100%提升到200%,也使農作物的産量翻了一番。太湖平原在一年兩熟稻麥複種輪作的支撐下,有着超乎其他地區的富庶,推動了中國古代經濟重心的南移。

人口史研究告訴我們,兩千多年間,中國人口從兩千萬、五千萬到八千萬、一億,至清嘉慶年間達到四億,人口繁衍的背後是農業生産提供的産品。這一路攀升的人口數字證明了中國農業與農業技術的成功。在工業社會沒有到來的幾千年中,農業成就了一切社會發展的基礎。

《光明日報》( 2022年09月13日11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