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58-1978」看60、70年代美國經濟模式“吸星大法”練成時

作者:魚湯經濟學筆記

1958-1978,新中國經曆了4次經濟波動,但這個時期中國經濟并沒有嵌入世界發展潮流。美國在調整嘗試建立新的秩序,西方世界的主題是危機和突破。(共8159字,閱讀需25分鐘)

01

世界局勢,三分天下

經過60年代的動蕩、分化、發展後,到70年,世界政治、經濟力量相對穩定,形成了三個世界的基本格局。

「1958-1978」看60、70年代美國經濟模式“吸星大法”練成時

美蘇是唯二的超級大國,争奪世界霸權。

60年代,蘇聯大力發展軍事工業,以1968年武裝占領捷克斯洛伐克為标志,在全球範圍内,呈現出美蘇軍事對峙。

美國侵略印度支那發動越南戰争,幹涉中東各國内政,支援南非、以色列。

蘇聯支援越南、印度搞地區霸權主義,幹涉安哥拉、葉門内政,在索馬裡、埃塞俄比亞挑起戰争。

「1958-1978」看60、70年代美國經濟模式“吸星大法”練成時

西歐、日本等發達國家是第二世界。

經過多年發展,日本、西歐重新崛起并和美國激烈競争。

1968年起,日本國民生產毛額占據資本主義世界第二位,而西歐經濟共同體總的經濟實力超過美國。

「1958-1978」看60、70年代美國經濟模式“吸星大法”練成時

這段時期,每逢資本主義世界發生金融危機。美國同日本、西歐的沖突就激烈起來,金融戰、貨币戰、貿易戰不斷。

亞非拉廣大開發中國家都是第三世界。

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繼續發展,誕生了幾十個新獨立國家,成為第三世界的重要力量。對世界政治的影響加大,在聯合國等國際組織中開始發揮作用。

到1970年為止聯合國127個會員國中,有前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92個,其中58個是戰後新獨立國家。

70年代末聯合國140個成員國中有104個亞非拉前獨立國家。

「1958-1978」看60、70年代美國經濟模式“吸星大法”練成時

把世界一分為三,是對當時世界力量配比正确認識,有助于把握主要沖突,認清國際局勢,确定外交方針。

其次,中東廣大産油國家“崛起”。

1973年第四次中東戰争後,中東産油國家對支援以色列的荷蘭、英國等西方國家實行“石油禁運”,迫使西方各國結束高速經濟發展,進入低速增長或“滞脹”階段,引起西方經濟極大的混亂。

02

美國發展,秩序紅利初顯

在美國上司下,西方國家經濟進入長達20年的高速增長時期,這是當代資本主義世界經濟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

「1958-1978」看60、70年代美國經濟模式“吸星大法”練成時

推動發達國家經濟實作高速增長的主要因素:

一是戰後科技革命引起的生産力飛躍;

二是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對社會再生産過程的全面調節;

三是美國戰後建立的經濟秩序為西方世界提供了相對穩定的發展環境,發達國家能從其他國家獲得廉價能源、原料支援經濟繁榮;

四是戰後特定時期各國所進行的大規模固定資産投資,戰後被釋放出的消費品需求熱潮,是刺激經濟高速增長不可忽視的因素。

在這20年中,由于科技革命,西方國家都獲得了高速增長。

超級大國美國的經濟實力繼續增強,因戰争而削弱的國家,接連創造經濟“奇迹”,西方各國工業能力都飛速增長,尋找海外市場。

五六十年代的經濟增長,涵蓋了美國、加拿大,歐洲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也包括日本、澳洲。

1958年,發達國家的國内生産總值為8200億美元,到1973年則增加到32546億美元,15年間生産規模擴大了近4倍,同期貿易規模擴大了近5倍。

「1958-1978」看60、70年代美國經濟模式“吸星大法”練成時

全球化分工增長預期得到加強。

經濟的高速增長也表現在産業結構變化,勞動生産率的大幅提高。

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下降,工業所占比重上升,服務業所占比重上升最快,從事技術開發、服務以及高技術産業部門所占比重增加。

由于工業快速發展,美國也出現河、湖嚴重污染,普遍的空氣污染,淡水魚産量減少、品質下降,美國人逐漸放棄吃淡水魚。

由于水、空氣污染嚴重,人們開始關注環境問題,一些環境法案也逐漸出台。同時,随着美國發展爬向科技樹更高端,開始将一些低端産能轉移出國内。

「1958-1978」看60、70年代美國經濟模式“吸星大法”練成時

在低端産能轉移過程中,拉美、亞洲等開發中國家通過向美國貸款,将美國淘汰的産生線引入國内,再将産品賣給美國。

美國通過先發優勢形成的産業地位,開始坐收全球化帶來的福利。

而當其他中國家向更進階别的科技邁進的時候,美國就會利用自己全球軍事、金融、秩序上司地位,進行積極限制、打壓。

03

單車換摩托

西歐速發、日本奇迹

西歐快速發展

1950-1973年,西歐經濟增長是史無前例的。國民生產毛額從2745億美元增加到12250億美元,增加了3.5倍,對外貿易總額增加了10.8倍,黃金外匯存底增加了8.6倍。

這一時期的西歐經濟發展保持了穩定增長,失業率大為降低、消費物價上漲緩慢。

「1958-1978」看60、70年代美國經濟模式“吸星大法”練成時

西歐經濟取得如此巨大發展的原因,除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巨大推動力之外,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已成為穩定經濟的基礎。

國家通過制定經濟政策、經濟立法等途徑,直接或間接參與資本主義再生産過程,實作對經濟的全面幹預和調節。

西歐經濟增長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的組織,是1958年建立的歐洲經濟共同體,其核心是建立關稅同盟和農業共同市場,逐漸協調經濟和社會政策,實作商品、勞務、資本、人員的自由流通。

通過建立區域組織推動經濟躍進。

「1958-1978」看60、70年代美國經濟模式“吸星大法”練成時

歐洲經濟共同體最初6個成員國,1951年在世界工業生産中所占比重是20.8%,1970上升到28.6%;在世界貿易中的比重到1970年提高到39.7%,增加了10多倍。

1969年12月共同體國家首腦會議正式提出把建立經濟和貨币聯盟作為一項重要目标。

因其内容複雜和70年代中期的經濟危機,以及美國的幹預而暫停。

日本經濟“奇迹”

50年代中期,美國發動北韓戰争,日本成為美國後勤保障基地,其工業水準快速恢複,并全力以赴、無所不用其極地發展經濟,實作了經濟的高速增長“奇迹”。

日本在一個較低的起點上實作了趕超歐美。

「1958-1978」看60、70年代美國經濟模式“吸星大法”練成時

1955年日本的國民生產毛額隻有西德的56%、美國的6%,人均國民收入在西方世界第34位。

1955-1973年,日本經濟增長率高達9.8%,超過各西方發達國家1倍,國民生產毛額先後超過意大利、法國、英國,1968年超過西德,成為僅次于美國的西方第二經濟大國。

日本通經濟快速增長,推動了産業結構、貿易結構的變化,實作重化工業躍升發展。

1955—1973年,日本重點發展鋼鐵、機械、化工等重化工業部門,随後逐漸轉入汽車、內建電路裝置及耐用消費品的生産、出口,重化工業在制造業中所占比重從44.8%上升到62%。

日本實作了以機械化、化學化、電氣化為主要内容的現代化。

重化工業的發展為農業提供了大量的機械、化學、肥料産品,以及充足的電力供應,農業得到了躍進發展。

「1958-1978」看60、70年代美國經濟模式“吸星大法”練成時

農業占國民淨産值比重從1955年的22.7%下降到1973年的6.8%,國民經濟面貌得到改觀,人民生活水準大幅提高。

推動這一時期日本經濟高速增長的因素很多,主要原因是,日本通過政府引導,利用科技進步,通過高效的引進、開發改造舊有的産業基礎,以其獨特的企業管理制度,有力的通商産業政策,不斷引導、協調經濟發展。

形成了國家資本主義發展路線。

04

有多大臉、現多大眼

美越戰争

美國的發展一直伴随着戰争。

如日中天的美國,在北韓戰場被壓制後,一直找機會希望重返亞太,加強話語權。

而10年越戰,卻把國力消耗殆盡,成為一代美國人民慘痛記憶。

北韓戰争後,美國利用越南内部鬥争參與其中。

1964年,美國制造“東京灣事件”,連續轟炸北越。1965年,約翰遜政府派遣3500名海軍陸戰隊員進駐越南。

美機對越南北方轟炸,美第七艦隊封鎖了南越沿海。

「1958-1978」看60、70年代美國經濟模式“吸星大法”練成時

中國在越南人民抗美戰争開始,就給予全面支援。應越南上司人胡志明、阮志清等請求援助。

中國政府聲明:中國政府和人民堅決地無保留地支援越南人民保衛自己偉大的祖國的正義立場。

「1958-1978」看60、70年代美國經濟模式“吸星大法”練成時

美國企圖用大規模的軍事侵略壓服越南,同時對中國進行軍事威脅。1965年4月美機侵犯中國海南島上空,偷襲中國正在訓練的飛機。8月美機轟炸中國貨船。12月轟炸中國駐越南首都河内大使館。

1965年起,中國開始物資、軍事上的支援。到1968年,中國向越南派出的防空、工程、鐵道、後勤保障等支援部隊先後總計32萬餘人次,直到1970年才全部撤回中國。

「1958-1978」看60、70年代美國經濟模式“吸星大法”練成時

在越南人民的堅決抗擊下,盡管約翰遜政府在戰争中投入了50多萬軍隊,在戰場上使用了除原子彈以外的一切現代化武器,花費了千億級美元,卻沒有取得任何勝利,相反給美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

從1965年起,美國國際收支連年出現逆差。民怨沸騰,反戰運動高漲,社會危機深化,約翰遜總統下台。

1969年,尼克松任美國總統,美國和越南開始雙邊秘密會談。

尼克松既想結束越南戰争,又想保全美國的面子,不想承認失敗。

1970年派遣7萬多美軍、南越軍隊入侵高棉,1971年出動數萬美軍、南越軍隊進攻寮國,想改變越戰局勢,但目的并未達成。

中國堅決支援印度支那3國抗美救國的立場是鮮明堅定的,并熱烈歡迎西哈努克親王到中國來上司抗美救國鬥争。

從1968年起到1972年中國政府共簽訂并執行了30多個向越南提供無償經濟、軍事援助的協定。

1950至1973年援助額為280億元越币(約為15.6億美元)。

「1958-1978」看60、70年代美國經濟模式“吸星大法”練成時

越南戰争的泥潭,直接導緻了美國的衰退。

1965至1975年美國侵越戰争遭到嚴重失敗,10年共花費了6000億美元的龐大軍費,嚴重消耗了美國實力, 帶來意想不到的政治、經濟、社會危機。

越戰消耗、西歐日本崛起、全球市場競争,美國出現失業、通貨膨脹、美元危機3大嚴重問題。

尼克松就任之初,試圖減少政府幹預、削減政府開支,但未能緩解通貨膨脹,反而加劇了失業。

05

尼克松新政

不可避免的經濟危機

(1)尼克松新政

1971年,美國發表了尼克松“新經濟政策”。目的在于對外維持美元的經濟霸主地位,對内控制通貨膨脹,刺激經濟回升。它分四個階段進行:

「1958-1978」看60、70年代美國經濟模式“吸星大法”練成時

第一階段(1971.8.15—1971.11)當機工資和物價,禁止外國用美元兌換黃金并增收10%的進口附加稅;

第二階段(1971.11—1972.12)對工資和物價實行管制,把通貨膨脹率控制在2~3%,工資增長率不超過5.5%,同意将美元貶值7.89%,并取消10%的進口附加稅;

第三、四階段都以限制工資和物價增長率為目标。1973年又将美元與黃金的比價貶值10%。

“新經濟政策”依據凱恩斯經濟理論克服經濟發展停滞、通貨膨脹雙重危機的嘗試。标志着美元在戰後國際金融中的霸主地位動搖。

「1958-1978」看60、70年代美國經濟模式“吸星大法”練成時

美元大幅貶值極大地損害其他國家利益時,遭到歐洲發達國家反對。

由于經濟上的發展,西方發達國家在政治上、對外事務中,也逐漸開始追求自己的利益,不再完全依附美國。

西歐各國對付蘇聯的政策和美國基本一緻,在東亞日本追随美國反華基本一緻,但涉及本國實際利益方面就有了分歧。

「1958-1978」看60、70年代美國經濟模式“吸星大法”練成時

法國1966年宣布退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1967又把北約司令部和駐歐美軍司令部、軍事基地統統趕走,1968年公開反對美蘇勾結而在聯合國通過“防止核擴散”條約。

以美蘇為代表的東、西方對抗,出現了“緩和”現象,實質上是美國影響下降,蘇聯進攻加強。

美蘇兩霸此時将激烈對抗推向新台階,都對彼此的實力産生了敬畏,盡量避免正面對抗。

(2)經濟危機

戰争的投入,軍事裝備競賽,新發展國家貿易鬥争,讓美歐發展出現瓶頸。

經曆了20年高速增長之後,滞脹成為發達國家經濟生活的主要特點。

1973年危機在英、美、日爆發,而後蔓延到其他國家,形成了低增長、高通貨膨脹并存的局面。标志滞脹階段的開始。

「1958-1978」看60、70年代美國經濟模式“吸星大法”練成時

當時,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生産總值年均增長2.4%(1973—1983年),而消費物價年均上漲9.9%(1974—1981年),比1951—1973年增長了近2倍,這種局面持續了近10年的時間。

滞脹條件下,各國勞動生産率、固定資本投資、出口增長都出現了降低,失業則成為經常性現象。

經合組織成員國的失業人數,1975年為1560萬人(失業率5.4%),1983年達3000萬人(失業率8.8%)。

各項經濟名額下降,以緻形成惡性循環,滞脹遍及資本主義世界各個角落。

導緻滞脹的因素來自内外兩個方面。

一是随着美國霸權地位下降,以美國為基礎的國際經濟秩序受到劇烈沖擊,經濟運作需要的穩定環境被打破。

70年代初,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币體系崩潰,引起國際金融市場的動蕩;

「1958-1978」看60、70年代美國經濟模式“吸星大法”練成時

國外市場争奪的加劇,國際貿保護主義盛行;

開發中國家維護資源主權,反對國際經濟舊秩序,穩定而廉價的能源、原料來源遭到阻塞等,大大加劇了發達國家的經濟困境。

二是從内部因素來看,發達國家長期推行各種國家壟斷資本政策、措施,造成了不良後果。

「1958-1978」看60、70年代美國經濟模式“吸星大法”練成時

二戰後,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政府為了刺激經濟增長,赤字财政、超發貨币成為常态。

在1946—1983年的38年裡,赤字年占了大多數時間,美國是30年、日本是31年、法國和英國均為34年,意大利則是連年赤字。

1978年美國債務突破了1萬億美元,為彌補赤字又大幅增加貨币供應量,貨币供應增長速度超過經濟增長速度,也遠遠大于流通所需的貨币量,通貨膨脹不斷加劇。

「1958-1978」看60、70年代美國經濟模式“吸星大法”練成時

如英國、意大利等國家的通貨膨脹率在70年代都達到了兩位數。物價猛烈上漲極大縮減支付能力,造成生産過剩、發展緩慢,又進一步導緻收入降低。

滞脹使各國經濟政策處于兩難境地,不能自拔。

(3)滞脹過程中發達國家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加劇

在經濟高速增長時期,其他國家與美國的經濟差距縮小,經濟格局也由美國獨霸轉為美、日、西歐三足鼎立。進入滞脹階段,各國發展不平衡有了新的變化。

「1958-1978」看60、70年代美國經濟模式“吸星大法”練成時

各國經濟陷入滞脹的時間并不完全相同,受滞脹的影響也不相同。

如美國的滞脹就早于日本、西德等國家。在1969年侵越戰争中經濟危機爆發之際,其經濟就開始向滞脹階段轉變。

日本、西歐等國進入70年代後經濟增長速度減慢,但滞脹局面還是危機過後才真正出現,滞脹程度甚于美國。

除了高失業、高物價之外,其國内生産總值、工業生産的年均增長率已不及美國。最暢銷的幾類工業品出口所占的世界市場佔有率都呈下降趨勢。

「1958-1978」看60、70年代美國經濟模式“吸星大法”練成時

而與西歐的狀況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日本。同樣是滞脹局面,日本的經濟增長率卻依然明顯高于西歐,在整個70年代保持了近5%的年均增長速度。

是以,這一時期日本的經濟實力繼續增強。

1982年,日本的國民生產毛額達到10828億美元,人均國民生產毛額超過西德,在西方7國中躍居第2位。同時,日本的汽車産量、機床産值上升為世界之首,對外投資急劇增加。

經過滞脹時期,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間的經濟力量對比進一步發生變化。

「1958-1978」看60、70年代美國經濟模式“吸星大法”練成時

在外貿領域,1982年,美國、日本和歐共體9國的出口占世界出口貿易的比重,分别從1970年的13.6%、6.2%、35.9%變為11.9%、7.8%、28.8%。

随着美國地位下降,西歐經濟衰退,日本的地位則進一步上升。美國、西歐、日本經濟貿易摩擦開始加深,三方競争開始大于合作。

(4)經濟危機對滞脹時期西方經濟的影響

滞脹是資本主義各種沖突不斷積累的結果,并伴随經濟危機出現。

1973—1975年經濟危機,是在各發達國家經濟高速增長進入尾聲之後爆發的,拉開了資本主義世界經濟滞脹的序幕。

随後的1979—1982年危機,是在西方各國經濟處于滞脹困境條件下爆發的。直到1982年美國先行走出危機谷底,才帶動其他國家經濟先後回升。整個危機持續約3年之久。

「1958-1978」看60、70年代美國經濟模式“吸星大法”練成時

70年代以來,在各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内部,大批傳統工業部門衰落,生産停滞,大量失業,就是一種由産業結構失衡引起的結構性危機。

在各國普遍存在的長期的通貨膨脹和信用膨脹,也是一種結構性危機,它們分别是由于貨币供應量與商品流通實際需要量之間的失衡,以及信用規模與社會再生産規模比例失調所引起的。

「1958-1978」看60、70年代美國經濟模式“吸星大法”練成時

世界經濟領域由于發展不平衡的加劇,導緻了美元危機乃至國際貨币體系的瓦解。

發達資本主義各國對國際市場的争奪、貿易戰日趨更新等等,都是結構性危機深化的表現。

06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

美元石油新體系

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

由于美國對外擴張,對内貨币寬松,錢明顯不夠用,很快就爆發經濟危機。美國開始通過大量印鈔票解決經濟沖突。發行的貨币很快遠遠超過對等的黃金儲備。

法國開始把自己手裡的英鎊和美元全部兌換成黃金,高喊要讓“黃金回家”。戴高樂甚至放狠話,他将親駕軍艦運美元到美國,運回本該屬于法國的黃金。

「1958-1978」看60、70年代美國經濟模式“吸星大法”練成時

到1971年,法國買回的黃金已經達到3000噸。德國、意大利等西歐國家,紛紛效仿法國,浩浩蕩蕩從美國運回黃金。

到1970年,美國國庫裡剩下的黃金已經不到1萬噸。

終于,美國也坐不住了。

「1958-1978」看60、70年代美國經濟模式“吸星大法”練成時

1971年,尼克松正式宣布,停止美元兌換黃金!運作了27年的布雷頓森林體系就此瓦解,世界從此進入了信用貨币時代,這是美元霸權第一次面臨崩潰的局面。

中東産油國的崛起

美元黃金挂鈎的終結,大大削弱了美元影響力,美國又瞄準了石油。

石油從發現開始,一直作為被視為工業的血液而存在。

「1958-1978」看60、70年代美國經濟模式“吸星大法”練成時

其初始的開采一直被英、美等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跨國公司所控制。

随着民族運動風起雲湧,中東地區石油逐漸收歸國有,幾個中東大國湊成一個圈子,成立了“石油輸出國組織”,簡稱“歐佩克”。

歐佩克開始成為石油定價組織。成員随着經濟利益的捆綁,逐漸有了統一的政治立場。

「1958-1978」看60、70年代美國經濟模式“吸星大法”練成時

美國采取一貫分化瓦解的平衡術,開始扶持以色列,讓其在中東站穩腳跟。

從此中東地區長年成為戰争火藥桶。美國則開始玩起平衡戰術,坐收漁利。

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争爆發。以色列先下手為強,僅用了6天時間,就将埃及、約旦和叙利亞擊敗。

3個國家的傷亡人數超過6萬人,而以色列僅傷亡983人,占領了6.5萬平方公裡的阿拉伯土地。

1973年,第四次中東戰争爆發。埃及軍隊和叙利亞軍隊,趁着猶太人過贖罪日,發起了猛烈的突襲,摧毀了以色列軍隊“巴列夫防線”。

「1958-1978」看60、70年代美國經濟模式“吸星大法”練成時

這個過程中,埃及軍隊并沒有一鼓作氣,在收回了部分失地後,原地構築起了工事,給以軍喘息之機。

随後,在美國先進武器和情報支援下,以色列開始反撲,從第三天就扭轉戰局,将阿拉伯國家打得毫無脾氣,舉白旗停戰。。

第四次中東戰争中,埃及和叙利亞背後得到了阿拉伯國家的大力支援。

「1958-1978」看60、70年代美國經濟模式“吸星大法”練成時

除了直接經濟幫扶、軍事援助外,阿拉伯國家還聯合一緻搞了一次針對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石油經濟戰,通過減産、提價、禁運和國有化的措施,使得原油價格一路飙升。

這給西方不少國家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工廠倒閉,失業率飙升,交通、生活幾乎陷入癱瘓狀态,混亂一片。

這種情況,對于世界頭号資本主義大國美利堅影響最為嚴重,美國社會差點因為離開了石油停滞不前。

這場石油危機,也讓全世界都知道歐佩克的實力。僅僅1974年,歐佩克的石油收入就有1150億美元,促成了人類曆史上最大的财富轉移。

美國很快調整戰略,“誰控制住石油,誰就能控制全世界。”

「1958-1978」看60、70年代美國經濟模式“吸星大法”練成時

美國人找到沙特後,表示将會給沙特提供軍事保護和武器裝備,條件是沙特必須購買美國國債,而這一切都得用美元進行交易。兩國開始一緻推動“美元石油”體系。

沙特從自身利益出發,接受了這個條約。中東局勢混亂,有了美國武器裝備,自身安全方面有保障。而大量美元放在手上就是浪費,買美國國債,還能增值。

「1958-1978」看60、70年代美國經濟模式“吸星大法”練成時

于是便同美國簽訂了協定。

美元的價值就凸顯了出來,往後美鈔的需求量就會急劇攀升。沙特于是宣布:隻用美元結算石油交易。

很快,OPEC成員國紛紛效仿沙特的做法,把美元與石油畫等号。

這樣做的後果就是,從此美元就是石油,石油就是美元了,世界上的錢在中東轉了一圈後,又回流到了美國手裡。

美元擺脫了黃金的枷鎖,隻需要用政府信用做擔保,就能不斷印鈔。美國還将美元“武器化”,動不動就對那些不聽話的國家實施金融制裁,伊朗、古巴、俄羅斯等國深受其害。

「1958-1978」看60、70年代美國經濟模式“吸星大法”練成時

這就是石油美元環流,美國經濟再次騰飛。

不僅石油,嘗到甜頭的美國,還将美元挂鈎到許多大宗商品上,形成一個個環流:鋼鐵美元、煤炭美元、有色金屬美元……這些回流到美國的熱錢,又被華爾街輸出到海外,開啟了全球薅羊毛時代。

07

美元是我們的問題

卻是你們的危機

風險轉嫁—拉美危機。

1970-1980年期間,兩次石油危機讓油價飛漲,美國開始實施寬松的貨币政策,歐美出現嚴重大通脹,美國、日本、歐洲、中東國家的商業銀行不斷向外放貸,資本大量從歐美流出。

「1958-1978」看60、70年代美國經濟模式“吸星大法”練成時

在低利率資金的誘惑下,巴西、阿根廷等多個拉美國家大力借債發展經濟,推動了70年代拉美的經濟繁榮。通過舉債發展經濟的方式使得拉美債務急劇飙升。

從1970年到1982年攀升至3287億美元,增長了15.5倍。

「1958-1978」看60、70年代美國經濟模式“吸星大法”練成時

債務快速膨脹,其中有大量短期外債,随着一次次延期、續借,利率也跟着加息水漲船高。

到了80年代初,美聯儲為了抗擊通脹,不斷提高利率。

随着美聯儲收緊貨币政策,美元指數回升,國際資本開始大量流出拉美地區,以投資美國期貨、國債等的方式回流到美國。

由于利率水準大幅提高,外資流出,依靠借債發展的拉美國家無力償還債務。同時,拉美各國的利率不斷提高,外需減弱,美元強勢讓出口産品的價格越來越低,經濟疲軟,借新還舊都不夠,債務危機開始全面爆發。

「1958-1978」看60、70年代美國經濟模式“吸星大法”練成時

終于,1982年墨西哥扛不住了,宣布有800億的到期美元債還不上了,違約。

苦不堪言的其它國家也攤牌了,集體違約。

到了1983年,共有16個拉美國家違約,總金額超過2000億美元,這已經超過了銀行債主們的準備金。

債務違約後,本币貶值嚴重,進口成本大幅提高,外部輸入型通脹壓力巨大,經濟遭受重創,又逐漸演化成惡性通貨膨脹,通貨膨脹率高達3位數—與之伴随的貧富差距拉大、高失業率、貧困人口激增、謀殺、賣淫、販毒也無法避免。

「1958-1978」看60、70年代美國經濟模式“吸星大法”練成時

拉美各類資産價格暴跌,随後美國資本趁機抄底,将拉美大量優質資産收入囊中。

而經濟大起大落的拉美,就此掉入了“中等收入陷阱”。拉美白忙活一場,為美國經濟發展輸了血。

「1958-1978」看60、70年代美國經濟模式“吸星大法”練成時

美國下一次舉起鐮刀收割資産,将是1997亞洲金融危機。資本永不眠,每次危機,它都會尋找新的犧牲品,像嗜血的鲨魚,不放過每一次機會。

預告:下一章看1958-1978,蘇聯發展,社會主義的改革探索。

繼續閱讀